SpaceX星艦火箭降落爆炸, 觸地瞬成火球畫面曝!
在最後的著陸階段,星艦SN8完成了高難度的姿態翻轉,儘管最終沒能將速度降低為零並撞擊地面但在姿態控制上SN8似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SN8-一路走好,星艦SN8為人類前往火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馬斯克在SN8飛行後表示-「火星,我們來了!」
人稱「矽谷第一高富帥」、真人版「鋼鐵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馬斯克在全世界網友的共同見證中試飛了SN8!這次高空飛行測試中,星艦SN8成功升空,轉換了推進劑,通過精確的襟翼控制執行了著陸機動,並抵達到著陸點。
硬著陸的原因:馬斯克事後解釋,星艦SN8在著陸點火時,燃料箱壓力過低,導致著陸時速度過高,結果發生了硬(令人興奮的)著陸。注釋:其中令人興奮的的著陸來自SpaceaX,hard (and exciting!) landing ,這裡能感受到他們的從容。
這是星艦系列首次高空飛行測試,雖然硬著陸了,但SpaceX拿到了所需的數據,這正是測試的目的。正如最後直播打出的字幕,很棒的測試,祝賀星艦團隊。
據CNBC報導,當地時間9日,SpaceX星艦原型機SN8在德克薩斯州挑戰12.5千米高空試飛,飛船在飛行了6分鐘後試圖著陸時發生爆炸。馬斯克表示,飛船著陸過程中,頭部燃料罐壓力較低,因此導致著陸速度較快。但是我們已經拿到所有所需的數據,恭喜SpaceX團隊。馬斯克此前曾預測,這次發射和著陸成功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
馬斯克「火星實驗」再失敗,但是比起國內的科技企業,並不丟人!
1,馬斯克的SpaceX科技企業,相對於國內的科技企業,顯然有著巨大的差別。
雖然說國內也有高科技領域不斷的走在無人區裡默默研發。比如說華為,無論是在5G技術領域,還是在數據儲存、晶片設計上,都花費了大量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其中。雖說屢戰屢敗,但是依然沒有放棄,才有了如今的5G技術領先於全球,華為的數據儲存也在今年第三季擠進了全球前三,成為中國唯一的高端儲存廠商。但是除開華為以外,似乎少有看到同等級的科技企業能夠有如此的決心在研發上面,這是不如馬斯克的SpaceX實驗室。
2,如今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在爭先恐後的擠入共享領域、擠進社區團購,為了能夠站在風口上,都把心思花在了如何搶奪市場上,完全忽略了技術研發。這是如今國內科技企業的弊端,也是為何我們技不如人的首要原因。
高科技企業看到風口,紛紛進場顯然沒錯,但是如果所有的高科技網際網路企業都是這樣,把重心偏向了市場,那麼到最終只會出現一個局面,就是被卡脖子。或許「針不戳到肉,是永遠不知道有多痛」,中國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面前,只會被牽著鼻子走,卻沒有想過如何利用資本的力量,作為研發的動力,深耕自主研發。
所以說,有很多人看不起馬斯克,或者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雖說如今馬斯克做著一些讓人理解不了的事情,在豬腦袋植入晶片、研發SpaceX火箭前往火星等等,但是當馬斯克成功的那一天,正是我們開始被第二輪卡脖子的時刻。這也是為何北大教授公開呼籲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應該大膽進入「核心技術」主戰場的原因
這可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它的成功與否將關係到人類和火星夢的距離。「火星,我們來了!!」
話說,馬斯克這個瘋狂的男人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一心想要移!民!火!星!
2009年的馬斯克就透露過,他的長遠目標是把人類從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並保證這一過程足夠安全、價格賊低。
「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開創一個大市場。預計地球上1萬至2萬人願意移民外星球,人們不用節衣縮食在地球上買房,攢下的錢可以用於移居太空」,馬斯克說。
接著,2016年9月他宣布了一個計劃,震驚了世界。
根據馬斯克的說法,他想帶著人類移民火星。
為了實現這個火星夢,馬斯克將它分解成一個可以執行的小目標。今年年初,他就在推特上透露了更多關於Space X火星計劃的細節。
那就是.計劃 2050 年前送 100 萬人登上火星
100萬人?是的,你沒聽錯!
不僅如此,今年10 月的國際火星協會大會上,馬斯克再次許下承諾:4 年內,SpaceX 將向火星發起首次無人飛行任務!
這麼多人,要怎麼送人去火星?
建造星際飛船
沒錯!馬斯克正在建造一艘星際飛船(Starship)。
2017 年 9 月,馬斯克提出了星際飛船的概念,換成普通人能理解的定義,通過這個飛船可將太空人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
用 SpaceX自己的話說就是,未來這個星際飛船是世界範圍內最強大的運載系統。
而在馬斯克的設想中,星際飛船是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設計,類似於一架商用飛機。
(未來的畫面請自行想像一下)
這個星際飛船一旦建造完成並投入使用,將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
目前,他已經造了幾個原型:
2019 年 11 月,第一代全尺寸原型機 MK1 壓力測試失敗,因此 MK2 和 MK4 原型機未經測試直接退役;
2020 年 2 月,新一代原型機 SN1 原型機壓力測試失敗,因此 SN2 原型機只進行了部分元件的測試;
2020 年 4 月,SN3 原型機低溫試驗失敗。
2020 年 5 月,SN4 原型機於測試中爆炸,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完整的硬體,測試地也遭到破壞。
馬斯克計劃太瘋狂
2050年,馬斯克準備運送100萬人到火星上去。為此,馬斯克可能要做如下準備了。
1,準備用十年時間建造1000個星箭飛船,可能每個星箭飛船造價會比sn2貴幾十倍,要知道b2造價就達到了24億美元,也就是說星箭飛船大概造價可能將達到50億美元以上,大概1000艘總造價可能需要5萬億美元以上。
2,每天發出3個星箭飛船到火星去,假設每艘飛船飛到火星去大概需要3億美元費用,返回也需要3億美元,每天大概需要9億美元,一年大概需要3280億美元。
3,每次星箭飛船發射能夠運載100名旅客。
4,大概需要9年多時間,才有可能完成運送100萬人到火星的任務。9年多時間,大概需要3萬多億美元,才有可能將100萬人運送到火星上去。
5,還需要在火星表面建立100萬人能夠居住的基地,那花銷可能也將是天文數字,可能也需要花費數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可能要耗費十萬億美元以上,這樣的計劃真的是感覺太瘋狂了
馬斯克目標,是星辰大海。
星際飛船SN8,飛到最高點,關閉發動機。星際飛船SN8,艦體在逐漸傾斜,直至與地面水平,以自由落體返航,憑藉前後翼控制,演繹高難度動作。試飛的重點就是,測試「腹部拍水式俯衝」關鍵性姿態能力。所以,星際飛船SN8,不以成功起降為標準,得到實戰數據為目標。可喜的是,SpaceX已經得到所需的全部的實戰數據。星際飛船SN8,已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09日,馬斯克已經預言:「星際飛船SN8,成功率為1/3。」但是,星際飛船SN8,算圓滿成功。
2019年11月20日,第1艘星際飛船,MARK,完成使命後爆炸。
2020年02月28日,第2艘星際飛船,SN1,完成使命後爆炸。
2020年04月01日,第3艘星際飛船,SN3,完成使命後爆炸。
2020年05月31日,第4艘星際飛船,SN4,完成使命後爆炸。
2020年06月23日,第5艘星際飛船,SN6,完成使命後爆炸。
2020年09月23日,第6艘星際飛船,SN7,完成使命後爆炸。
2020年12月10日,第7艘星際飛船,SN8,完成使命後爆炸。
不在壯麗中屹立不倒,就在壯烈中轟然倒下,這是太空先驅的命運。不留遺憾,研製下一代飛船,就像是九曲迴腸,充滿曲折,那屬於盪氣迴腸氣勢。
馬斯克已經預言:「等到星際飛船SN20,SpaceX就會建造載人飛船。而這一規劃,瞄準在2021年。」
馬斯克的口頭禪:「如果你失敗得不夠多,說明你創新得還不夠。」這似乎能夠解釋關鍵:為什麼SpaceX一家私人企業,能夠幹出這麼多創舉,而美國宇航局、俄羅斯聯邦宇航局、中國航天局,只能夠望其項背.
星際飛船有多神
1、前所未有的超級運力
馬斯剋星際飛船,運力高達為100噸。要知道,現在每年全世界太空運力只有500噸。
2、前所未有的科幻運力
馬斯剋星際飛船,一次可搭載100人。
(1)要知道,美國太空梭載客量只有7人。
(2)要知道,馬斯克龍飛船載客量只有5人。
(3)要知道,俄羅斯聯盟號載客量只有3人。
馬斯剋星際飛船,絕對不僅僅只是,登月飛船、火星飛船、深空飛船。馬斯剋星際飛船,充滿科幻的飛船,將來有望承載地球人,成為月球人、火星人、太陽系人的科幻飛船。
馬斯剋星際飛船,還會涉及到軌道交通,打造全球1小時,點對點航班。
3、前所未有的軍事用途
馬斯剋星際飛船,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大型的太空軍事基地。而且,這個基地還是可以移動的。4、前所未有的回收平臺
馬斯剋星際飛船,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大型的太空維修基地。在太空軌道上面,捕獲並維修衛星。
馬斯剋星際飛船,想必是美國宇航局、美國天軍、美國中情局,最想要的太空神器了。
5、前所未有的太空港口
馬斯克已經規劃:SpaceX要為星際飛船建造2個發射場。1個是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宇航中心。1個是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SpaceX星際飛船基地。
現在甘迺迪宇航中心,已經在建造基地。SpaceX成為美國宇航局、美國國防部、美國中情局唯一發射的指令商。
星際飛船演化史
SpaceX成立之後,就一直飛奔在新火箭新飛船的研發路上。
2020年,星際飛船SN8成功。
2021年,發射載人星際飛船。
2022年,貨運版本火星飛船。
2023年,載人版本月球飛船。
2024年,載人版本火星飛船。
不難看出,SpaceX一開始就胸懷大志,志在打造完全可重複使用太空運輸系統。從獵鷹到ITS,從ITS到BFR,從星際飛船到獵鷹重型。變的是名稱,不變的則是初心。
正如·馬斯克原任妻子·賈斯汀·所言:「馬斯克隨心所欲地做他想做的事,並且為之不懈地拼命努力。這就是Elon的世界,而我們其它所有人都與之息息相關。」
馬斯克·商業帝國·改變每個人生活
馬斯克,這個星球實現深空旅行最強悍的人,也是深空之旅紅色星球最為接近的人。作為太空創新者,改寫者,馬斯克就是一部永動機。「永不滿足」和「永恆希望」,2種推進劑,驅動SpaceX。遞進著太空夢想,打造跨星球文明。
SN8看起來只是一項測試,但實際難度卻更像是在創造一次裡程碑。如果SN8此次高空飛行測試成功,意味著人類離移居火星又近了一步。
至於人類到底能不能去火星居住?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聲明:本文不代表本平臺文化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本平臺屬於文摘平臺,目的是給職場、奮鬥、上進一族提供一些實用性、建設性、獨立性等觀點參考!
所有文章默認遵循微信公眾平臺原創轉載規則著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