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15時左右,「空軍發布」微博公布了一段題為「繞島巡航」的短視頻,該視頻一經播出,就引發大陸和臺灣媒體熱議,看空天也對此進行了報導。不過,在看空天看來,「空軍發布」近期發布的最重磅的、信息量最大的一張圖片卻被大陸和臺灣媒體集體忽視。這張照片很明白地說明了今年11月22日大陸戰機從臺島南部的巴士海峽進入太平洋訓練時,令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高度緊張的「非常實際的攻擊航線」是個什麼航線。
空軍發布24日公布的轟-6K巡航照片,同時配文:看咱們的「戰神「,空軍發布與您分享美圖!
首先,我們回過頭看看11月22日當天,臺軍方是如何高度緊張的。臺灣「中央社」網站22日報導稱,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上午答覆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賴士葆質詢時表示,這次比較特殊,不但有監偵機、轟炸機,還有加油機,中共準備做非常實際的攻擊航線。據稱,臺軍在防空識別區(ADIZ)「做了最好的防禦」,「預警機、攔截機都有起飛」。記者一度聽到他指示「要冷靜,不要擦槍走火」。此外「參謀本部」「情報助理次長」王紹華也半途向委員會「請假趕回」,創下「立院」罕見狀況。
看空天22日在《解放軍戰機穿越島鏈令臺軍異常緊張,原來「戰神「攜帶了它》文中就曾含蓄指出,攻擊航線可能指「在編隊在某一段的飛行方向指向臺島,或者是飛行航線距離其重要軍事目標較近」。而這張照片則印證了看空天的推測。
之前,大陸軍機與臺島山脈合影,基本上均是平行飛行。比如2016年曝出的下面著張轟-6K與臺灣山脈的合影。一度引發到底是玉山還是大武山的爭論。而24日這張照片則一反常態,飛行方向直指臺島。
以往空軍發布的照片,解放軍戰機通常與臺島山脈基本平行飛行。而今年11月24日公布的照片,航向直指臺島山脈。
那麼問題又來了,到底轟-6K航向所指的是哪座山呢?之前,在轟-6K的照片發布時,國內媒體指出是臺灣玉山,而臺灣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是大武山。例如,臺灣《中時電子報》就報導稱:熟悉山勢地形的退役軍官點出,轟6-K身後的兩座山影,並不是玉山山塊,因玉山十峰前後各五,北邊玉山主峰在中,在北為北峰、北北峰,遠眺如駝峰狀。被問到是南北大武山?退役軍官說,中央山脈自卑南主山後急遽下降,至大武地壘隆起山容獨立,又近防空識別區南邊緣,要拍這種照片難度不高。「軍事連線」雜誌主編陳維浩也說,若以常識判斷,拍到玉山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中共軍機至少離臺灣200公裡,地球又是圓的,看到玉山機會不高。若是北大武山就有可能,因中共軍機飛到臺灣南部時要轉向飛回大陸本土,會朝向西方飛行,北大武山山勢高、所在的陸地窄,且防空識別區到臺灣南部有斜度,中共軍機沒有進到臺灣的防空識別區,而拍到北大武山的可能性不低。
看空天認為,在臺島地理環境上,臺灣媒體和專家似乎更有發言權。那麼,這次轟-6K劍鋒所指的山脈是否就是大武山呢?為進一步核實,看空天首先在網絡上找到了一張大武山的圖片。如下圖,看上去確實有點像,但是不能完全確認。
大武山地面拍攝照片。
為此,看空天在谷歌地球上找到了從東南方向視角看的大武山視圖如下:
谷歌地球中的北大武山圖。
再對比下空軍發布的圖:
空軍發布11月24日公布的轟-6K飛行圖片。
看空天利用作圖軟體進行了簡單地疊加對比,這一幕出現了:
空軍發布的圖片(下)與大武山谷歌衛星圖片(上)對比,很顯然兩者是相符的。看空天製圖,轉載註明來源。
顯然,出現在轟-6K前方的,就是臺灣大武山。這也證明了,這張圖幾乎肯定是22日讓臺灣高度緊張的轟-6K巡航的照片。
我們發現,前面的轟-6K從正常巡航高度降低逼近臺島,加之此次巡航轟-6K攜帶了疑似KD-63訓練彈,也就難怪臺軍稱「非常實際的攻擊航線」了。我們再來看看大武山所處的地理位置。
臺方22日公布的轟-6K疑似攜帶KD-63訓練彈。
大武山所處的地理位置。
在大武山附近,可以說是前有志航基地,後有屏東基地。在轟-6K航線延長線上,志航基地首當其衝。而志航基地是臺軍僅次於佳山的一處重要的帶有地下洞庫的基地。以往,位於臺東的基地,由於其基地洞庫大門向東,而且有山體遮蔽,所以大陸的「東風」鑽地飛彈很難直接打擊其關鍵的洞庫門。而在臺島東部的轟-6K則可使用大戰鬥部的防區外發射飛彈,直接從洞庫門射入,癱瘓其洞庫。屆時,臺戰機無處可躲,無處可藏,難怪臺軍高度緊張。
紅色箭頭為航線示意圖。
屏東基地更加靠西,在臺島東側較難攻擊。
顯然,志航機場在遭遇來自東部的打擊時,首當其衝。
志航基地的衛星照片,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號: 看空天
微信ID: kankongtian
感謝您對看空天的支持!
歡迎朋友圈轉發,商業轉載需經授權。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看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