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盤管是中央空調中典型的末端產品,主要是利用風扇組件作用,使空氣與盤管中的冷水或熱水進行熱交換,並將降溫或升溫後的空氣輸出。
風機盤管的封裝形式有所不同,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封裝形式進行安裝。比較常見的有吊頂暗裝風機盤管、吊頂明裝風機盤管、立式暗裝風機盤管、立式明裝風機盤管以及卡式風機盤管等。
風機盤管還可以分為兩管制與四管制。兩管制風機盤管是比較常見的中央空調末端設備,它在夏季可以流通冷水、冬季流通熱水;而四管制風機盤管可以同時流通熱水和冷水,使其可以根據需要分別對不同的房間進行製冷和制熱,該類風機盤管多用於酒店等要求高的場所。
在風機盤管的上端一般會帶有產品的標識,可以通過對標識的識讀了解該風機盤管的相關參數信息。
1.風機盤管的結構
風機盤管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其內部的結構基本相同。風機盤管是由出水口、進水口、排氣閥、凝結水出口、積水盤、管道接口支架、接線盒、迴風箱、過濾網、風扇組件、電加熱器(可選)、盤管、出風口等構成。
風機盤管中的風扇組件是由電動機座、風扇支架、電動機、風扇葉輪以及渦殼等組成。電動機控制渦殼中的風扇葉輪進行旋轉,從而產生風。
2.風機盤管的工作原理
下圖所示為風機盤管的工作原理。當風機盤管進行製冷時,由入水口進入冷水時, 冷水會通過盤管進行循環,此時電動機接到起動信號帶動風扇進行運轉,使空氣通過進風口進入與盤管中的冷水發生熱交換,對空氣進行降溫,再由風扇將降溫後的空氣送出,使其對室內進行降溫。當空氣與盤管進行熱交換時,容易形成冷凝水,冷凝水進入積水盤,由凝結水出口排出。當盤管中的冷水進行熱交換後由出水口流出。當風機盤管制熱時,需要由入水口進入熱水,使熱水與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輸出熱風,當盤管中的熱水進行熱交換後由出 水口流出。
中央空調的機組負責統一製冷或制熱,作為末端設備的風機盤管會安置於不同的房間。不同房間對製冷(制熱)溫度的要求存在差異,溫度調節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風量調節方式、水量調節方式。
(1)風量調節的工作過程
所謂風量調節方式,就是加裝風扇調速器來控制風機盤管的出風量。若風機盤管通過風扇調速器(三擋調速)進行控制,入水口直接與蒸發器的出水管進行連接,出水口直接與蒸發器的回水管進行連接。該類中央空調中的風機盤管不能自動控制其進水或停止進水,只能通過風扇調速器調節風扇的速度與風扇的開關,從而控制風機盤管的出風量。當不開啟風機盤管的風扇時,循環水仍然會流入盤管中進行循環,會造成製冷量浪費。目前,該類控制形式正被逐步淘汰。
(2)水量調節方式的工作過程
所謂水量調節方式,就是通過三通電磁閥來控制風機盤管的進水量。進水量的多少由室內溫度傳感器和溫度調節器決定。風機盤管的入水口通過三通電磁閥 分別與出水口以及蒸發器的出水管進行連接,出水口與蒸發器的入水管以及三通電磁閥的一端連接,接線盒與三通電磁閥連接溫度調節器,並串聯溫度傳感器。此時由溫度調節器分別控制三通電磁閥的導通以及風扇的轉速,以控制風機盤管的進水與停水,不會造成製冷量流失。
在製冷模式下,當溫度調節器控制風機盤管開啟時,三通電磁閥的A端與B端接通, C端閉合。蒸發器送出的冷水由三通電磁閥的B口進入,A口流出進入盤管中進行循環。製冷溫度設置的越低,進入風機盤管的冷水量越大;製冷溫度調高時,就應減少進入風機盤管 的冷水量。當室內溫度調節器調節溫度升高時,三通電磁閥控制B口至A口的流量減小,使進入盤管中進行熱交換的水量減少,製冷效果降低,從而使吹入室內的空氣溫度適當升高。還可通過溫度調節器調節送風量的大小。下圖所示為溫度調節器控制風機盤管開啟。
當溫度調節器控制風機盤管停機時,三通電磁閥動作,A端閉合,B端與C端接通。蒸發器送出的冷水由三通電磁閥的B口進入,C口流出與蒸發器回水管連接,送入蒸發器中。此時盤管中不再進入水,停止進行水循環。溫度調節器控制風扇停止運轉,此時該風機盤管整體停止,沒有導致製冷量的流失,從而也達到了單獨對其控制的目的。
通過風機盤管的工作原理可以得知風機盤管的製冷量主要是由盤管中循環水的多少決定的。
3.風機盤管的檢修方法
通過對風機盤管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了解之後,可以得知風機盤管是通過盤管中流動的水與風扇組件帶入空氣進行熱交換,從而進行製冷或制熱。風機盤管常出現的故障有無法起動、漏水、運行中有噪聲等,該類故障大多是由於供電線路連接不到位、風扇組件不能正常工作、凝結水無法排除導致洩漏、積水盤及管路保溫不當發生二次凝水引起的。當風機盤管出現故障時,應當首先檢査風機盤管是否可 以正常起動、再檢査是否發生洩漏現象、檢査起動後是否有噪聲,應分別針對不同故障表現進行相應的檢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