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翼戰機(英語:X-WING)是星球大戰系列中虛構的一類攻擊型星際戰鬥機,它們在世界觀中被設定為義軍同盟和新共和國用作空中攔截和纏鬥的主要機種,它們也因而成為義軍同盟的象徵之一。
這一型戰機在現實中遍布玩具和模型產業,並且在星戰的多部小說、漫畫、遊戲等衍生作品中活躍。
中文名稱X翼戰機
裝備類型全方位攻擊型星際戰鬥機
生產單位因科姆集團(Incom Corporation)
戰機出處《星球大戰》系列
外文名稱X-WING
所屬國家新銀河共和國
戰機型號T-65,T-70,T-85型
目1設計起源
2戰機簡介
3服役歷史
銀河內戰時
抵抗組織與第一秩序戰爭時期
4戰機型號
T70型
T85型
1設計起源X翼戰機最初由工業光魔公司的喬·約翰斯頓(Joe Johnston)設計繪製,柯林·坎特威爾(Colin Cantwell)製作模型,由此首次在《星球大戰IV:曙光乍現》中登場。
按照設計者的理念,X翼戰機需要有比銀河帝國的鈦戰機看上去更「傳統」的外觀。工業光魔公司製作了多個不同尺寸的X翼戰機微縮模型,並在機翼上標明每一架戰機屬於哪一位駕駛員。
在工業光魔公司還在忙於製作這些模型時,製片人喬治·盧卡斯以及剪輯人員暫時使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鬥機纏鬥的場景來作為最初的剪輯腳本。雖然最初在影片的劇本中描述的X翼戰機的中隊名為「藍色中隊」,由於當時的藍屏技術的限制導致處理時藍色的物體會被隱去,最終這些戰鬥機都被改為紅色並命名為紅色中隊。
製作人員同時還製造了一個實際比例大小的X翼戰機模型,為的是拍攝在雅汶四號衛星上叛軍基地中機庫的場景,這一場景經過仔細的編輯使得最終效果表現出叛軍有幾十架這樣的戰鬥機。
他們還製作了一個實際比例大小的駕駛艙,從而每一個駕駛員都被拍攝了坐在駕駛艙中的場面,而他們身後的太空機器人模型則是更換的。
2戰機簡介在星球大戰的世界觀中,帝國國有化因科姆集團後,因科姆T-65 X翼戰機成為義軍同盟的首要武器。因科姆的技術員和供應商都秘密同情義軍同盟。在義軍同盟的一次大膽奇襲中,他們帶著X翼戰機的原型向義軍同盟投誠。跟其前身因科姆/薩布普羅Z-95一樣,X翼戰機以抗打擊能力強而出名,但速度相當快,機動性相當好。
為了對付X翼戰鬥機的威脅,帝國設計了新的鈦戰機作為其太空優勢戰鬥機。在銀河內戰的大多數時期,X翼戰機都是義軍同盟的主力戰鬥機。X翼戰機的流暢機身長12.5米。
四臺巨大的實空間引擎在機尾緊貼狹長的構架。每個引擎上都裝有一塊氣動S翼(S-foil)。
機翼不僅充當在大氣中飛行時的穩定表面,還能分配偏導護盾能量和充當武器底座。每塊S翼的表面都塗有中隊和戰鬥機的標識。X翼的駕駛艙位於飛船中部。
X翼戰機駕駛艙後面是宇航技工機器人插槽。宇航技工機器人為戰鬥機的超空間驅動器提供宇航數據,還在飛行時兼作副駕駛和技師。戰鬥機降落時會伸出三個起落架。雅汶戰役發生5年後,英康集團從實戰中獲得有關X星際戰鬥機的實戰數據——特別是雅汶戰役中,X翼被追擊的TIE戰機大量擊落的教訓,並推出了全新的T-70 X翼星際戰鬥機。該機在T-65型的基礎之上作出重大改進:增強外裝甲,換裝新型引擎,並在底部安裝了可以轉動的爆能加農炮。
銀河內戰時雅汶戰役時期
雅汶戰役爆發前,義軍同盟至少掌握有三個中隊的T-65B X翼星際戰鬥機,另外,在傑達的索·格雷拉義軍也擁有少量X翼。解救蓋倫·厄索的行動中,義軍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派出了一個中隊的X翼星際戰鬥機增援伊杜(Eadu)。隨後,為了竊取有關死星的技術情報,俠盜一號突擊小隊違反上級命令,滲透到了位於斯卡裡夫的帝國安全設施中,同盟得知消息後,派出了一整支艦隊增援前線,其中駕駛著X翼的紅色中隊、綠色中隊與藍色中隊率先與TIE戰鬥機交火,並嘗試摧毀護盾大門。藍色中隊的數架X翼成功穿過護盾,為俠盜一號提供空中支援,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悉數損失。數日後,帝國獲得了義軍總部位於雅汶四號衛星的情報,在高級星區總督塔金與達斯·維達尊主的指揮下,死星基地開始向雅汶附近移動。已經知悉死星弱點的義軍同盟派出30架星際戰鬥機——其中有22架是X翼星際戰鬥機——迎戰,試圖穿過防禦網,擊中死星的反應堆模塊。然而,達斯·維達與他的兩架僚機乘隙襲擊,給義軍戰鬥機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最終,駕駛一架X翼的盧克·天行者利用原力,成功將兩枚質子魚雷打進反應堆排氣口,引發連鎖反應摧毀了死星。是役,聯盟損失了27架星際戰鬥機,其中有20架是X翼。
霍斯戰役
雅汶戰役結束三年後,義軍同盟與銀河帝國在霍斯再次交手,許多X翼被派出去護送運輸船離開,盧克·天行者也在其中,只不過他在任務完成後並未及時歸隊,而是跟隨歐比旺·肯諾比的絕地英靈指引,前往達戈巴尋找絕地大師尤達,在降落的時候,由於操作不當,X翼墜入了叢林沼澤中,動彈不得。盧克之後接受了尤達大師的訓練,但在中途,盧克出現幻覺,他意識到萊婭、漢·索洛等人可能處於危險中,便決心中止訓練,離開達戈巴,卻沒想到遭遇達斯·維達的伏擊,身被重創。盧克駕駛X翼試圖逃離,但最後不得不棄機逃生。
恩多戰役
一年後,盧克獲得了另一架X翼,他駕機前往塔圖因,救出被困在碳冰中的漢·索羅,隨後又趕回達戈巴,見了尤達大師最後一面。盧克回到基地時,義軍同盟已經做好了進攻位於恩多的死星II。韋奇·安蒂列斯率領了一支X翼部隊,掩護蘭多·卡瑞辛指揮的千年隼號深入死星II內部,摧毀其反應堆。
抵抗組織與第一秩序戰爭時期弒星者基地戰役
恩多戰役結束三十年後,已成為新共和國議員的萊婭·奧加納公主意識到第一秩序正從帝國餘燼中悄然崛起,為了對抗這股邪惡勢力,她組建了抵抗組織,在暗中與第一秩序較量。歐嘉納的抵抗運動經費緊張,他們所依賴的資金、飛船和裝備由少數與歐嘉納持相同顧慮的議員悄悄輸送,這其中就包括許多從新共和國軍隊中退役下來的T-70 X翼星際戰鬥機。由於最後的絕地武士盧克·天行者在多年前就已失蹤,因此包括抵抗組織和第一秩序在內的許多人都想找到其下落。第一個發現線索的人是抵抗組織王牌飛行員波·達默龍,他在賈庫找到了知曉盧克下落的洛·桑·泰卡,然而還沒等戴姆倫送出情報,第一秩序的士兵就席捲而來,襲擊了他所在的村子。戴姆倫試圖駕駛自己的X翼逃離,但還沒來得及擊飛就被擊傷,只得將情報交給自己的宇航技工機器人BB-8。
兩天後,第一秩序獲悉BB-8與一同逃亡的蕾伊、芬恩、漢·索洛、丘巴卡出現在馬茲·卡納塔的城堡,便派出部隊追擊。與此同時,抵抗組織也得到了這一消息,派出由波·達默龍指揮的X翼星際戰鬥機中隊前往增援。
隨後,抵抗組織得知了第一秩序弒星者基地的位置,再次派出波·達默龍領導的X翼部隊進攻,儘管損失慘重,但他們還是成功擊中了弒星者的熱能振蕩器,引起連鎖反應,摧毀了弒星者。
第一秩序很快便發起了報復行動,派出艦隊打擊抵抗組織總部。波·達默龍率領一支由X翼、A翼、B/SF-17轟炸機組成的混合編隊奮起反擊,為抵抗組織撤離爭取時間。但第一秩序還是發現了他們的航向,凱洛·倫親自駕機率領編隊摧毀了抵抗組織停放在旗艦拉杜斯號內的全部X翼戰鬥機。
T70型T-70是出現在《STAR WARS:原力覺醒》的X翼戰機機型,這種戰機由抵抗勢力所使用以對抗第一秩序,活躍於恩多戰役三十年後的戰場上。
使用T-70而不是更新的T-85其實正是抵抗勢力缺乏資金的體現之一,因為同時期的新共和國已在使用T-85型。與T-65型不同,T-70的引擎外形變成了半柱形,不再是全圓柱,其機身與T-65型相比更加光滑。T-70 X翼戰機是一個十字形的星際戰鬥機。它裝備有四個翼式雷射炮磁脈衝發射器,彈頭髮射器,還有一個懸掛式衝擊波大炮。這些武器用於靶向計算機。該工機一名飛行員和一個宇航技工機器人,並配備了駕駛艙下方的腹面一個超空間引擎和聚光燈。飛行員必須獲得彈射系統在戈登豪斯彈射座椅的形式。長機鼻功能彈丸發射在底部和在錐體的傳感器。
T85型T-85 X翼戰機是X翼戰機在恩多戰役後的最新機型,新共和國開始使用的更強的X翼戰機。
由因科姆 FreiTek生產的T-85是一種比T-70 X翼戰機更新的版本,它本身是T-65B X翼星際戰鬥機開始的系列產品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