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儲星罐」,感謝支持
- 這是儲星罐的第 38 顆星 -
上一篇章就《越南戰爭》這部紀錄片,談到了越戰的起源。這一篇章繼續就著上集繼續說。如果還沒閱讀上篇的朋友,歡迎點擊上圖閱讀。
……
如果你要問越戰的意義,我想在大部分人的共識裡,都會認為越戰就是冷戰對峙下的一場毀滅遊戲,而越南這個國家只不過是無辜成為了大佬間搏殺的犧牲品罷了。甚至有人認為,當年為了有效避免兩種不同意識形態下可能產生的核武衝突,選擇越南戰爭,是一個止損最低的選擇。但就歷史意義來說,我不做確切定論,畢竟我也不是一個歷史學家。
二戰結束後,共產主義勢力開始逐步從東歐往東亞擴張。對於一直堅守西方資本主義民主信仰的美國,怎麼也沒想到,「赤潮」蔓延的速度要比他們想像中快。
1961年6月,美國總統甘迺迪和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雪夫試圖恫嚇甘迺迪讓其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對蘇聯做出讓步,特別是關於柏林問題。但最終雙方都沒有談成一個有效的共識。同年8月,柏林圍牆一夜修成。隨後蘇聯也恢復了核試驗,這讓甘迺迪政府徹底拉響了警報。
▲ 赫魯雪夫與甘迺迪在維也納會面
甘迺迪和他的顧問團們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和實力,並認為擺明立場的最好辦法,就是遵循剛過去不久,類似韓戰以代理的方式來發動戰爭,並開始逐步向南越輸送美國的軍事力量。
在還沒正式發動戰爭的情況下,美國將扼制共產勢力擴張的籌碼,幾乎都壓在了吳庭豔政權的手上,並大力扶持南越軍隊。但吳庭豔卻以表面民主內裡獨裁的方式來掌控國家,加上吳氏家族的裙帶關係,權力頂端的貪腐問題源源不斷,最終讓整個國家都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之下。
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吳庭豔,開始以自身天主教徒的信仰優勢,強勢打壓國內其他宗教團體。尤其是在越南本土歷史悠久,地位鞏固的佛教。極端的宗教政策下,甚至出現毀壞佛寺,強迫教徒改宗的情況。
▲ 越南佛教團體在西貢街頭抗議不平等的宗教政策
隨著政治與宗教之間的矛盾被日益激化,1963年6月,佛教僧侶釋廣德在繁忙的西貢十字街頭當眾自焚,以抗議吳庭豔的不平等宗教政策。
釋廣德西貢街頭自焚的照片被《紐約時報》的記者麥爾肯拍下,隨後被廣泛傳播。這一極端抗議事件立馬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軒然大波,全球都對吳庭豔政權投向鄙夷厭惡的目光。
▲ 《紐約時報》記者麥爾肯,並因這張轟動世界的新聞照片獲得了普立茲獎
隨後陸續不斷有佛教僧人緊步後塵,同樣選擇自焚這一極端的方式來吸引西方媒體的關注。在與佛教徒關係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當時的南越政治顧問,也是吳庭豔的四弟吳庭瑈,甚至無視激進的社會矛盾被持續升級,還下令查抄舍利寺,並造成數百名佛教徒遇害。
但致使矛盾上升到最高點的,還是吳庭瑈的夫人陳麗春,以傲慢刻薄的姿態向西方媒體表示「為看到一出和尚肉燒烤的好戲而鼓掌」(Let them burn and we shall clap our hands)的驚人言論,並加速了內外矛盾升級。
▲ 吳庭瑈夫人陳麗春
吳氏家族荒唐的掌權方式下,使得越來越多南越民眾倒戈北越政治勢力,與其與吳氏家族做無力抗爭,倒不如尋求革命將其扳倒來得實際。這使得美國真正意識到,這股內部矛盾不及早解決,必定讓北越共產勢力有機可尋。
▲ 當時一幅諷刺吳氏家族的諷刺漫畫
1963年,楊文明將軍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徹底推翻了吳庭豔的獨裁政權。隨後,吳庭豔和吳庭瑈兄弟二人,在逃離的過程中被政變部隊槍殺在一輛M113裝甲運兵車內。
再次經歷了一段群龍無首的狀態後,1965年,南越軍人阮文紹自任為越南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兼總理,並成立戰時內閣。
▲ 阮文紹
推翻吳庭豔政權同年,剛好是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的年份。甘迺迪遇刺後,時任美國副總統林登·詹森接任甘迺迪上臺。詹森的上臺,標誌著越戰真正進入到大規模升級階段。
▲ 當時華盛頓郵報頭版同時刊登報導甘迺迪遇刺,和詹森就任
1964年8月,北越軍隊與美軍在北部灣發生武裝衝突,該事件直接導致美國國會通過了《北部灣決議案》,賦予詹森總統在不經宣戰許可的情況下,可在東南亞行使武力的權力。
詹森一向毫不掩飾其強大的政治野心。當權力被放大後,果斷決絕地大規模徵兵並派遣越南,極大強度地升級這場戰爭規模,並開始對北越實施報復性的瘋狂轟炸,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滾雷行動」。
▲ 滾雷行動對北越地區施行瘋狂轟炸
在美國瘋狂的空襲中,北越也在逐步分散自己的作戰兵力。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開闢了一條名為「胡志明小徑」的運輸小道,極高效率地將作戰部隊派往南方,主要通過繞道寮國柬埔寨,向南方戰場輸送北越的武裝力量。
美軍為了破壞胡志明小徑的軍事運輸,除了轟炸以外,還包括人工降雨,甚至以噴撒有毒脫葉劑讓一整片熱帶雨林光禿。
為了應對美軍一系列打擊手段,北越軍隊也通過不斷開闢繞道,夜間行動,邊走邊修等方式應對,即使冒險頂著美軍的空襲,也要源源不斷地向南方輸送作戰兵力和武器裝備。
▲ 當年美軍通過噴撒有毒脫葉劑,主要是橙劑,來破壞熱帶叢林,以顯露遊擊隊以及不斷開闢的胡志明小徑的位置。但當年有毒脫葉劑對人體帶來的嚴重危害,使得問題一直影響至今。根據數據顯示,當年美軍噴撒脫葉劑,直接影響到約400萬的越南人受有毒化學物質汙染的影響
一邊是瘋狂的空襲,另一邊是地面的作戰圍剿。駐越美軍最高司令官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也在不斷往陸地派遣兵力,通過搜剿,摧毀村莊的形式,寧可殺錯也不放過一絲可能藏匿越共遊擊隊員的機會。
紀錄片引用了當年美軍士兵寄回家的錄音文件,以展示當年焚毀村莊,破壞村民糧食時,一個普通士兵的內心感受。對於他們來說,或許知道這真的只是一個樸實的村莊,但作戰標準和命令要求他們不得不撻起火機,點燃茅草屋,最終把整個村莊燒毀。
但無論美軍採取如何極端的手段打擊北越軍隊,北越軍總能巧妙利用各種戰術,地形優勢,甚至土辦法來回應美軍。
為了有效截斷胡志明小徑,美軍在廣治省西北部的關鍵要道上,建立了溪生作戰基地。北越軍隊為了擊破基地阻礙,在1968年的一月到四月間,選擇對溪生作戰基地展開猛烈攻擊。
同步進行的,還有越戰最關鍵的轉折事件——新春攻勢。
1968年農曆新年(越南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北越軍隊開始以兵力分散多方夾擊的方式,對南越多個核心地區發起突襲。
▲ 新春攻勢期間的西貢街頭
美軍對北越軍隊發起的「新春攻勢」突襲戰幾乎沒有任何準備,此時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的注意力仍舊集中在如何應對溪生戰役。
在新春攻勢的激戰中,越南的舊都順化被戰火嚴重摧毀,同時導致超過5800名無辜平民死亡。
▲ 新春攻勢期間被炮彈摧毀的順化皇城
在戰場的另一頭西貢,越共敢死隊甚至趁夜發起對美大使館的突襲,直接導致大使館內5名美國人死亡。
▲ 新春攻勢中作戰的南越軍人
但北越軍隊始終難以匹敵美軍以及南越軍隊的同時出擊,在新春攻勢的尾聲,北越軍隊以4.5萬人陣亡的數量敗下陣。但事件爆發的慘狀被傳回美國國內,無論是激戰犧牲的美國軍人,還是無辜白送生命的平民,在都足以點燃國內強烈的民憤。
新春攻勢後,詹森總統和威斯特摩蘭將軍對國內宣稱此次戰役為美軍獲勝,越戰將在不久將來宣告結束。但這場戰役遠沒有詹森政府想像中簡單,新春攻勢的慘狀反而燃起北越軍隊的作戰鬥志。不到5月,北越軍隊就迅速恢復戰鬥力,重新展開作戰搏鬥。
事件導致的內外夾擊,就像一個隨時都能引爆的炸彈。即便手段強硬的政治狂人詹森,也開始對看不到頭的越戰產生疲態。隨後,詹森總統同意在巴黎與北越政府進行會晤並達成和解。
1968年11月,詹森總統宣布部分暫停滾雷行動,並逐步讓美軍撤離越南,同時,詹森也宣布放棄競選下一任總統。
或許你以為此時越戰已經走到尾聲了,但接盤的尼克森,即便上臺前向民眾承諾要在他的任期內終結越戰。但事實上,戰爭的炮彈仍舊不斷落下。此時,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才剛剛推至高潮。
(敬請期待第三章:反戰力量)
歡迎關注公眾號「儲星罐」
給個「贊」,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