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秘聞(6)最早反思韓戰的美國將領

2021-02-08 華文月刊網絡平臺

抗美援朝秘聞(6)最早反思韓戰的美國將領

 

迪安:徵服中國是根本沒有希望的!

1952年10月6日,毛澤東主席收到一份發自朝鮮的電文,內容是美軍第24師師長迪安少將有關韓戰的談話。

當時,鑑於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的需要,根據金日成的要求,迪安的談話內容作為絕密件被封存起來,只有周恩來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少數幾個人知道。

迪安是朝鮮人民軍的俘虜。他於1950年7月底在大田戰鬥中被俘後,單獨關在平壤附近的戰俘營。迪安是最早對美國發動韓戰進行反思的美國將領之一。

下面記錄的是迪安和朝中代表當時多次交談的主要內容。

問:迪安將軍,你是否真正認為美國人民需要這個韓戰?

迪安:不要,我很肯定他們不要。別以為美國人是戰爭狂人。美國人民也是愛好和平的人民。

問:如果美國繼續實行擴張侵略,你是否認為你們能繼續獲取勝利?

迪安:不。我懷疑我們在任何基礎上獲得勝利。

問:「任何基礎」是什麼意思?

迪安:我的意思是,即使我們美國將戰爭放在發動一切力量的基礎上,也贏得不了韓戰的勝利。因為中國就在朝鮮後門。中國有著取之不竭的人力。即使我們佔領了全朝鮮,他們仍然會在邊界的那邊和我們戰鬥。

說到中國,請允許我多講兩句。我看不出來,實在看不出來,世界任何人有什麼辦法去徵服中國。美國一直想徵服中國,可我一直覺得,這好像是美國一個根本沒有希望的工作,沒有希望的任務,沒有希望的目的。可以這樣說,中國那寬闊的土地沒有一個是你可以攻擊的關鍵之點。你取得了上海,但是你又取得了什麼呢?他們仍有偌大的土地;即使你進攻而直達北京,你又取得了什麼呢?中國還是中國。和蔣介石一樣,我們的心都很大,但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中國是一個廣大而無限量的國家,不論你到這個國家的什麼地方,他們在四面八方都有雄厚的後備力量。我認為歷史在中國是重複的,一個一個國家都曾想吞下中國,但都沒有吞下,不僅10年、100年是這樣,1000年、1萬年以後也還是這樣。任何企圖徵服中國的國家最終都被中國趕跑了,丟盡了臉面,有的甚至被中國同化了。這個國家了不得,碰不得。

問:中國是這樣,那麼朝鮮呢?

迪安:你說是韓戰嗎?我一直覺得,美國人從這兒走得越早越好,萬萬不可陷進去。特別是每當我想到那些戰士的時候,他們都是年輕的生命,我只想說:讓年輕人回去,他媽媽在等他,他情人在等他。

問:正當停戰談判正在進行的時候,美國又在後方和前線使用細菌武器,對此,你意見如何?

迪安:我沒有任何話可說,有的只是慚愧。

問:在停戰談判期間,美國又在狂轟濫炸我後方,並稱之為「軍事壓力」,你意見如何?

迪安:我從來就不是一個狂轟濫炸的支持者,轟炸終究解決不了問題。轟炸只能使問題複雜化。更始料不及的是,我們愈是轟炸,愈是增強了你們部隊的士氣,而且還多了一個攻擊我們的理由。

問:你對朝鮮人民軍的印象如何?

迪安:我表示最崇高的敬仰。朝鮮人民軍在保衛他們的祖國中盡到了「血」的努力。OK!還有,他們不只覺得北朝鮮是他們的祖國,而是整個的朝鮮。

問:你一直感嘆,美國人在韓戰中開支了很大的費用,犧牲了很多生命,即使用細菌武器和狂轟濫炸也不能摧毀朝鮮人民的士氣,而只有增強他們的仇恨。因此,我們認為,美國軍隊應支持把「不幹涉朝鮮」的政策作為上策,你的意見如何?

迪安:想是這麼想的,可是辦起來難。作為我個人,當然支持把「不幹涉朝鮮」的政策作為上策。

問:這場針對朝鮮和中國人的戰爭,是杜魯門和艾奇遜的遠東政策的一大錯誤,這麼看,你是否同意?

迪安:我同意。我想你們的認識是對的。我認為他們犯了很大的錯誤,標誌之一是,忘記了一個剛剛過去的事實——蔣介石跑到哪兒去了?在我們到朝鮮來以前,我就是這樣認為的。但是我們所受到的教育是「決不容許共產主義擴張」。因此,我們必須包圍蘇聯,抑制共產主義擴張。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找一個緩衝國家。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理由之一就是,要在美國和蘇聯之間找一個緩衝國家。共產黨中國太大,一時拿不下,朝鮮是再好不過了。

問:美國官方仍然堅持蔣介石政府有資格代表全中國,你是否這麼看?

迪安:不,老天啊,不,我早就不這麼看了。蔣介石敗了,徹底敗了。社會主義在中國已既成事實。世界上任何力量都再無辦法讓它扭轉過來,不然又怎麼解釋會有那麼多人跟著毛澤東跑,去打蔣介石?

對共產黨中國,美國官方是不大看重,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這樣,共產主義是禍水,誰搞共產主義我們就和誰鬥。但我們錯了,總有一天要改變這種看法,轉而看重共產黨,看重毛澤東。毛澤東會讓中國變得強大起來,讓你不能不小心他。

問:你前面說美國人民都願意和世界人民和平共處,這話當真?

迪安:怎麼不當真?美國人民不好戰,大部分美國人民怕和平在一夜之間被戰爭奪走。我現在認識到,美國政府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傾向戰爭的,而很多人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跟著政府叫。要說可怕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可這是沒法子的事情,誰叫他們是美國政府領導下的人民呢!這個其實也很正常,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是跟著自己的政府跑的。想叫人家國家的人民聽你們的話,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天真的,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有一點可以相信,在對和平的祈盼上,天下人都一樣,不要和平的人是神經病。不過,這樣的神經病也還是有的。你我都不要太天真了,以為和平能祈盼來,和平其實要靠武力去爭取。我們美國人就最懂得用武力去奪取和平。很遺憾,我們美國人在奪取和平的路上走得太遠了,犯了一個個錯誤,跑到朝鮮來就是一個證明。這個跤摔得不輕,我很難過。戰爭開不得,亂開戰爭必吃苦頭。

像許多美國戰俘一樣,在中朝軍隊戰俘營裡,迪安是很幸運的。中朝軍隊出於革命的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於1953年8月5日將迪安將軍交給美方。在迪安被遣返的前一天晚上,遣返委員會中方代表李平一、王健、崔學崇等在開城一所醫學研究所裡設便宴為他餞行。席間,迪安感慨萬千,大口豪飲,結果喝醉了,把我方發給他的一身新的制服吐得一塌糊塗。我軍叫人又連夜為他趕製了一身新的制服。迪安感動不已,臨行前,緊握著我軍代表的手久久不放,並動情地說:「和平--我們中美兩國不要再打仗了!」

大田一戰:美國軍隊遭毀滅打擊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6月30日,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東京指示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讓他命令美軍第二十四步兵師立即進入朝鮮。沃克隨即向第二十四師師長威廉.F.迪安將軍下達命令,兩個步兵連配屬兩個4.2英寸迫擊炮排和一個75毫米無後坐力炮排組成特遣阻滯分隊,由一名營長指揮,立即空運到釜山。任務是:在南朝鮮著陸後,立即開始前進,與從漢城向水原南進的北朝鮮部隊接觸,並阻止其前進。其餘部隊隨後空運或依靠海上運輸航渡。迪安少將到達朝鮮後,將被任命為美國駐朝鮮陸軍部隊指揮官。第二十四師的行動是美國地面部隊介入韓戰的第一步。

這個最初的軍事行動中出現了兩個美國將軍名字:一個是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另一個是第二十四師師長迪安。他們兩人在以後戰爭中的命運是:一個死在中國軍隊的進攻中;另一個被朝鮮人民軍俘虜,在中朝戰俘營中待了三年。

麥克阿瑟原以為只要美軍象徵性地一出現,人民軍就會驚慌失措。然而,美國先行進入朝鮮的史密斯特遣隊在兩個小時的戰鬥中至少損失了一半以上。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樹立起來的不可戰勝的神話,在朝鮮被迅速粉碎。

7月7日,北朝鮮人民軍打響了第三戰役。北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把指揮部前移漢城,以直接指揮第三戰役的進行。第三戰役的目標很明確:打到釜山去,把聯合國軍隊趕下海,把南朝鮮軍隊徹底殲滅,實現全朝鮮的統一。

正是這一天,在美國操縱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國「關於設立聯合司令部以統一指揮聯合國各國參戰部隊」的提案,並「委託美國提供人選」。第二天,杜魯門總統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自聯合國成立以來,第一支打著「聯合國軍」旗號的部隊誕生了。

面對有十幾個國家聲明參戰的「聯合國軍」,金日成知道,北朝鮮人民軍不可能永遠保持強大的攻勢,如果不能一鼓作氣地戰鬥到勝利,很可能會出現預想不到的問題。他決心在聯合國軍隊還沒有站住腳的時候,人民軍應把握住最好時機,給美國軍隊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為拯救敗局,美軍開始大量增兵。7月13日,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在大丘正式成立美軍司令部。第二十四師主力在師長迪安的率領下前進到大田。第二十五師於10日到達釜山,美國精銳的騎兵第一師於18日也在浦項登陸。

7月14日 拂曉,北朝鮮人民軍前鋒部隊前進至錦江北岸。

在南岸防禦的美軍第二十四師三十四團的L連和一個炮兵營看見人民軍士兵只有兩隻小木船渡江,根本沒有當回事。但是,當大批的人民軍渡江行動出奇地迅速起來時,他們的後路頃刻間就被切斷了。驚慌的L連連長沒打幾槍就擅自命令撤退,把炮兵營和側翼的連隊完全暴露給了人民軍。結果一個小時內,美第六十三野戰炮兵營營長和他的100多名士兵,連同全部10門火炮石6臺車輛全部被人民軍殲滅和繳獲。

由於三十四團防線被突破,它與十九團之間的聯繫被撕開了縫隙,迪安師長急忙命令十九團堅決阻擊。15日夜,人民軍開始進攻十九團陣地。戰鬥一直打到16日早上,十九團陣地多處被突破。美軍發起了幾次反衝擊,但效果不大。到上午10時,人民軍終於把十九團唯一的退路封鎖。為打開退路,美軍與人民軍的戰鬥達到白熱化。黃昏時候,在十九團大部分部隊被殲滅、打散的情況下,一個參謀開著最後一輛坦克,載著受了重傷的十九團梅爾團長突圍。突圍中梅爾獲悉,他負傷後任命的代理團長溫斯泰德已經戰死,副團長乘吉普車自行突圍去了。梅爾命令作戰參謀休斯塔馬哈把逃兵組織起來,結果這個上尉沒多久就死在亂槍中。

當師長迪安被迫命令全線撤退之後,沃克將軍卻對他下達了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在大田堅守到20日,以等待美騎兵第一師接防。迪安是個職業軍人,他知道,他和他的第二十四師必須堅持到20日那一天。

1950年7月20日,對迪安來講,這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永生難忘的日子。

人民軍從19日夜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人民軍採取正面進攻和兩翼滲透戰術,第二十四師的各陣地一次次出現告急。下級軍官們多次請求撤退,迪安沒有答應。凌晨3時,人民軍突破大田防禦的前沿陣地,T-34坦克甚至在美軍一個營的營部帳篷上碾壓過去。北朝鮮人民軍在20日天亮的時候突進大田市區。

「光榮戰死」的美國被俘將軍

迪安的悲劇很快就來臨了。人民軍已經把大田嚴密包圍,迪安指望的外圍部隊始終沒有來解救。他甚至說不清大田周圍的陣地是否還在美軍手中。到20日下午17時,迪安得到的報告是:「三十四團團長不知去向。」迪安疲憊到了極點,於是離開指揮所,躺在一間充滿腐土和糞便味道的破屋裡倒下就睡著了。天再亮的時候,迪安醒來看見美國士兵們在到處亂竄。迪安在發出要求增援的密碼電報後開始突圍。他在大田的街頭拉著一門75毫米的無後坐力炮向北朝鮮的坦克射擊,但是炮彈打光了也毫無所獲。早晨6時,掩護撤退的三十四團代理團長在市區內走錯了路,進入了一個死胡同。後續部隊好容易到達由二十一團堅守的一個隧道,結果那個隧道早已被人民軍佔領。迪安一行人在彈雨中終於上了向南的公路,但他很快就意識到把方向弄錯了,因為前邊出現了人民軍的部隊,密集的射擊立即把他們打散。迪安逃離公路上了山,從這時直到韓戰停戰,美軍再也沒得到過這位美國將軍的任何消息。

大田一戰,美軍最早到達朝鮮的部隊第二十四師損失了45%的人員和60%的裝備。

1950年7月21日 這一天,美軍方面認定迪安已經死亡,立即為第二十四師任命了新任師長。

迪安沒有死。他帶領著一行隨從人員進入大山中,因為不顧副官的反對自己去尋找水喝,結果迪安掉到山洞中,與隨從人員分開了。這位美國將軍獨自一人開始了長達36天的野人般的逃亡生活。他得了痢疾,肩部和肋骨骨折,頭部也有傷。他到處躲避北朝鮮軍隊的巡邏,吃了他所認為可以充飢的一切東西,中間還被南朝鮮老百姓發現過一次,儘管他給了老百姓100美元,老百姓還是向人民軍巡邏隊報告了,但是他卻又一次奇蹟般地逃脫。第36天,他又一次被老百姓發現,這次他沒能逃脫。

他被抓住時原來88公斤的體重已經降至58公斤。

美軍第二十四師師長迪安在戰俘營中度過了三個年頭,於1953年9月4日在板門店交換戰爭俘虜後回國。當他回到美國自己的家時,看見家中懸掛著一枚美國政府於1951年2月16日頒發給他的榮譽獎章,獎章頒發的理由是他為美國的利益而「光榮戰死」。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韓戰爆發的前因後果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了70年,那麼在上個世紀50年代,為什麼會爆發這場戰爭呢?這場戰爭的背後牽扯了多少人的利益,而我們為什麼必須打這一場立國之戰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尋這場戰爭爆發的前因後果!史達林然而史達林作為一個大國領導人,自然不會去做沒有好處的事情,朝鮮的統一對於史達林來說沒有好處,壞處都是一大堆,畢竟如果武力統一朝鮮,那麼美國絕對會進行武裝幹涉,甚至會把蘇聯陷入和美國的戰爭中,對於剛結束二戰的蘇聯來說
  • 美國教科書中的抗美援朝戰爭,寫出了中國參戰的真實原因!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美國人看來,在這場對近代世界格局影響至深的戰爭中,只有中國才能做他們的對手!美國的這個態度倒也符合歷史實際,我們把這場戰爭叫「抗美援朝」,美國人把它叫「韓戰」,不管叫什麼,但這場戰爭其實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一場較量,不管是朝鮮也好,還是韓國也罷,客觀而言他們都是配角。好了,由於篇幅有限,不再詳細闡述,咱繼續往下聊。
  • 朝鮮停戰協定籤訂,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艾森豪說:「韓戰或結束,或者擴大到朝鮮以外。」美國當局還通過印度方面警告中國,如果再不讓步就要大打,甚至使用原子彈。2月4日,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政協第四次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並不懼怕戰爭……如果美國新政府仍然執行杜魯門政府的政策,仍然無意於恢復板門店談判而繼續擴大韓戰,那麼,中朝人民在這方面也將繼續鬥爭下去,並且是有了充分準備的。」
  • 抗美援朝:韓國人眼中的韓戰(內含資源)
    雖然在這之前,小編已經看過很多反思戰爭的電影,但是《高地戰》又一次顛覆了我的價值觀。在《高地戰》中,無關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只有無休無止的戰爭,只有麻木到沒有感覺的心靈。沒有所謂的英雄和激情,只有不斷走向死亡的戰爭機器。
  • 抗美援朝戰爭解讀(下)
    首先,「聯合國軍」的所有戰略和戰術指揮全部是由美國將領做出的,而不是由安理會或者聯合國軍事參謀團做出的;其次,撤換麥克阿瑟,任命李奇微為第二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決定是美國做出的,不是由安理會做出的;最後,在韓戰停戰談判時,「聯合國軍」一方也不包括聯合國代表。這些事實充分說明所謂的「聯合國軍」實際上就是美軍,是非法的,而美軍的行為無疑已經構成了對朝鮮的武裝侵略。
  • 韓戰美國寧願戰敗也沒用原子彈,為何?美國人說出了真相
    說起中國的戰爭歷史,其中以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最為有影響力。
  • 抗美援朝期間,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怎樣被解職的?
    麥克阿瑟的解職對於當時的交戰雙方以及關注韓戰的各國都是重要事件。  中國近年出版的官方資料(如軍事博物館編《抗美援朝戰爭紀事》,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版)都只說有過麥克阿瑟解職一事,而未加任何評論。
  • 戰史 |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這次戰爭是美帝國主義蓄意發動的,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來說,是抗美衛國戰爭。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了幹涉朝鮮及侵略中國臺灣的聲明。美國妄圖派遣海空軍直接參與侵朝戰爭;命令第七艦隊侵佔中國領土臺灣,公然聲稱:「福摩薩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本的和平解決或須有聯合國的考慮」。
  • 韓戰時期的朝鮮人民軍
    近期讀了不少韓戰的資料,對抗美援朝之前,從1950年6月25日開始到10月中旬志願軍入朝參戰前的這段歷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 抗美援朝對抗的真的僅僅是美國嗎?保的真的只是朝鮮嗎?
    韓戰的硝煙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這場戰爭給人們的啟示卻是非常寶貴的,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軍隊與美國軍隊從未正式大規模交過手,可以說抗美援朝是中國軍隊第一次正式對戰這個世界第一強國
  • 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究竟誰聽誰的?
    這方面,哪怕是多國部隊聯合作戰經驗極為豐富的美國,依然頻頻犯錯。例如,在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之中,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佔據了絕對優勢,然而即便如此,擁有高科技現代化裝備的美軍,仍頻頻誤炸友軍——英國軍隊,給英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尚且出現如此情況,可想而知,在上個世紀50年代爆發的韓戰,志願軍與人民軍聯合作戰、尤其是指揮權問題的重要性。
  • 錢昌明:論抗美援朝戰爭的起因與影響
    半個多世紀以後的今天,幾乎所有受過教育的韓國人都認為:是北朝鮮發動了對南朝鮮的進攻從而引發了韓戰。究竟是誰首先以武力攻擊對方?這對於普通人們來說,仍然是一個謎。韓戰爆發後,當時世界上許多國家,差不多都針對性地刊登了一張美國總統特使杜勒斯在南朝鮮三八線上向北眺望的照片,眺望的時間是韓戰爆發前兩天的6月23日。這張照片被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一致認定是美國挑動戰爭、侵略朝鮮的罪證。
  • 抗美援朝,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為何卻成為毛主席最難做的決定之一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隨即派兵幹涉,同時其海軍艦隊也公然騷擾臺灣海峽,國際形勢不容樂觀。
  • 抗美援朝與美朝戰爭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軍事家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 美國人怎麼看韓戰
    《韓戰-未曾透露的真相》一書1982年在美國出版,當時美國關於韓戰的書還鳳毛麟角
  • 戴旭:韓戰美國傾盡全力參戰的真正原因!
    這不僅是對朝鮮的戰爭問題,還有對蘇聯和對中國的問題。因此美國應對韓戰的第一舉動不是向朝鮮出兵,而是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正是這個行動造成了中國對美國意圖的誤判,形成了誤判之間的相互反饋。美國先對金日成的意圖做出了誤判,中國接著對美國的意圖判斷不清,根據第七艦隊的動向判斷出美國要幹涉中國的國家統一,甚至有可能攻擊中國本土。於是反過來,中國就開始調兵進入東北地區進行戰略預防。美國看到這個舉動後認為,韓戰打響了,中國又往那個方向調集軍隊,於是美國就更加確信這次戰爭是中、蘇、朝共同策劃的戰爭。
  • 李奇微如何評價中印戰爭和韓戰?
    李奇微的貢獻有哪些  李奇微作為美國的陸軍四星級上將,曾受到很多人的崇拜,他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實在是令人佩服。李奇微的貢獻中最值得一提的,應該就是在朝鮮戰場上他拯救了聯合國軍,並且在韓戰中,與中國志願軍抗衡。
  • 21世紀的視角:抗美援朝戰爭啟示錄
    新華社記者丁非白攝鞠萬昌說,抗美援朝戰爭使任何霸權主義和侵略者清醒認識到,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是不惜用鮮血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歷史時鐘撥回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以其冷戰思維和稱霸全球、遏制共產主義的野心,粗暴實施武裝幹涉,並派遣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戰火很快燒至中朝邊境,人民生命財產嚴重受損,中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 抗美援朝勝利後,志願軍駐紮朝鮮五年,毛主席為何選擇撤軍?
    1948年8月15日,朝鮮南部的大韓民國成立,同年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朝鮮半島徹底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民族分裂成兩個國家,雙方必然都有統一朝鮮半島的心願,於是北朝南韓成立以來,摩擦不斷。1950年6月,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和蘇聯密謀,指揮朝鮮人民軍攻進了韓國,韓戰爆發。
  • 陳輝 | 韓戰中的「聯合國軍」揭秘
    軍事科學院編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的《抗美援朝戰爭風雲錄》和韓國出版的《韓戰》對「聯合國軍」從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做了簡要介紹,於江欣對「聯合國軍」做了深入研究,在《軍事史林》雜誌上也發表文章加以論述,筆者綜合各種資料,並採訪的有關專家,對韓戰中的「聯合國軍」內幕進行系統披露,以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