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宇基礎火控安裝,同時基本適合大部分火控事項

2022-01-21 Seiko Creation

該安裝僅適用於簡單基礎微動火控,光控需要裝進波箱測試。

先把火控拿出來,把線捏直一點,注意別拽,是捏

然後直接插電機進行安裝前測試,此時注意手儘量不要碰到電路板任何原件,同時將彈匣觸片分開距離,防止短路,電機拿東西固定住,你有三隻手的話可以拿一隻手捏住電機防止亂竄

然後接電,等待火控啟動,大約幾秒鐘時間​不同火控啟動時間不同,靈活運用​。

  火控啟動後按一下扳機微動,電機運轉則代表火控基本功能完好,可以進行安裝​各品牌火控有所不同,有一些是需要按壓電路板背面快慢機微動才能激發(秋水雁翎火控更是有兒童鎖需要解鎖)

​確認火控質量完好後,可以在各線接頭塗一點液體絕緣膠,或者熱熔膠,防止掉進異物短路燒毀​你也可以不弄,畢竟掉異物機率還是比較小的

安裝部分,如果你是金屬波殼,一定記得在電路板背面接觸波殼部分墊一層電工膠帶之類的,以防短路。安裝電路板需要注意天梯齒位置軸承法蘭是否幹涉電路板、原扳機組位置是否幹涉電路板、螺絲孔位、中銷孔位是否對齊電路板、合理布置線路走向,避免安裝扳機後幹涉電路板。​電路板安裝好後一定是貼緊波殼內壁的,有任何彎曲變形即為有幹涉未處理。

下面的忘拍圖了文字理解

​這一步解決之後就是齒輪方面,如果有預先調齒,一定注意​天梯齒靠近電路板端面是否接觸電路板造成幹涉​一旦有接觸,通電齒輪運轉瞬間就會給電路板剃頭,打掉部分原件造成損壞。

最後一步是扳機安裝,扳機彈簧注意不要接觸電路板,扳機靠近電路板端面不要接觸電路板,否則容易撬壞原件或者造成短路損毀

    基本安裝就是這些,由於火控線材是統一長度,有能力可以根據自身發射器來調整,別自己把線鉗了焊不上。

   ​安裝火控的波箱儘量選用較高粘度潤滑脂,普通的矽油、二硫化鉬等金屬潤滑油太稀要控制用量,避免運轉後甩到電路板造成漏電或短路損毀。別不要錢似的糊滿齒輪,少量點幾下即可,波箱運轉會帶動潤滑脂均勻分布。

    ​波箱全部裝好之後測試火控時注意聽聲音,一旦發現除齒輪及天梯運轉之外的雜音,尤其是​扣扳機的時候​及時斷電檢查,避免大意燒火控。

    火控有一定負載能力,玩家改裝時一定注意負載,超負荷一樣壞得快。

相關焦點

  • 光電艦載火控與監視系統
    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誕生,光電艦載火控與監視系統得到各國海軍的普遍重視。這種系統有什麼優勢,可以用於哪些用途?本文將予以解析。光電系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低角情景下,光電系統不受鏡面效應或天線掃掠的影響,能夠很好地解決低角度跟蹤問題。和雷達相比,光電系統能夠較好地對付慢速運動目標、雷達反射截面積小的目標和雜波環境中的目標。
  • ​直升機火控雷達概況
    直升機火控雷達是直升機火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探測地(水)面和空中目標,為機載武器提供目標信息。
  • 戰列艦火控裝置的原理揭秘
    為了簡化問題,省去觀瞄和火炮伺服系統這些老生常談的部分,只談談核心的火控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 【互動】什麼是火控雷達?被火控雷達照射是一種怎樣火辣辣的感覺?
    那麼到底什麼是火控系統?火控雷達( fire control radar)包含了雷達掃描系統和火力控制系統,是通過計算機輔助系統,實現對整個武器系統的綜合有效利用的過程。一般在綜合武器平臺如飛機、軍艦(都攜帶多種可並發的武器)上使用。可以現實獲取戰場態勢和目標的相關信息;計算射擊參數,提供射擊輔助決策;控制火力兵器射擊,評估射擊的效果。
  • 被火控雷達照射是一種怎樣火辣辣的感覺?被火控雷達照射——你就已經死了!
    按常理,戰機被火控雷達照射後就應該跳傘了。這也是各國之間相互譴責自己家戰機被對方戰機火控雷達照射的最重要原因了。最近10年的戰場準則:被火控雷達照射——你就已經死了!以F-35上面的AN/APG-81雷達為例,AN/APG-81可以同時工作在測繪模式和指示模式上,這樣給予飛彈鎖定目標的時間也只是飛行員的手指離開切換按鈕的時間,具體的切換時間是0.25秒。
  • 【武器之眼】中國海軍的艦載火控雷達
    由LR66型火控雷達(349型出口型號)為H/PJ26型76毫米主炮提供火控制導,MR35型火控雷達(345型出口型號)為FM-90N型防空飛彈(HHQ-7出口型號)提供火控和制導,後部2座H/PJ12型六管30毫米簡化版速射炮則由獨立安裝的一座LR66型火控雷達(349型出口型號)負責。
  • 中國機載火控雷達新高度
    機載雷達冷卻裝置的發展對於現代戰機所裝備的高性能火控雷達來說,冷卻裝置是至關重要的子系統之一。如果冷卻裝置出現故障,輕則會導致機載火控雷達性能降低——溫度每升高10度,雷達的可靠性就會下降60%,嚴重的就會使電子元器件過熱損壞,徹底使機載火控雷達失效。
  • 央視曝光中國火控雷達測試機
    中國的機載火控雷達目前可以同時鎖定和攻擊多個目標,這離不開雷達研發和測試者的不懈努力。在節目中也展示了中國用來測試雷達的運-7測試機。北京時間2018年1月21日,央視一檔節目中曝光了中國最新型機載火控雷達,節目中也展示了中國用來測試雷達的運-7測試機。
  • 在雷達當中,火控雷達和相控陣雷達是什麼意思?
    再舉例說明一下目標的移動速度吧,還是和前面說的距離有關,雷達連續發射兩次信號,取兩次發射信號的間隔時間,然後在分別計算出兩次接收到的目標的距離,再除以兩次信號的間隔時間,就基本是目標的速度了。至於運動方向,使用的都卜勒效應,這個也很簡單,當目標遠離雷達,返回的信號頻率變小,當目標靠近雷達時候,返回的頻率變大。當然真正的雷達工作原理比這個複雜的多,算法也很複雜,但是基本原理是這樣的。
  • 火控雷達究竟是何方神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火控雷達已經基本實現了武器自動掃描和射擊的全過程。這也正是日本為什麼會對韓方此舉一直耿耿於懷的原因,因為一旦被火控雷達照射,就意味著機有可能會受到對方的火力攻擊。為了提升戰機的全方位探測性能,具有脈衝都卜勒性能的機載火控雷達便應運而生,這種類型的火控雷達在增加戰機探測距離的同時也使戰機真正具備了全方位和全天候探測的能力。而隨著新時期下戰場對戰機性能的多方面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現代電子技術和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擁有更高性能的相控陣雷達也就成了目前戰機普遍採用的雷達技術。
  • 「火控雷達」已上線,逃命請趁早!
    但是後來,英國把雷達安裝在了飛機上,這就不妙了,雷達就像人的眼睛,不同的是,雷達看得更遠,且不分白天和黑夜。從發現到飛到潛艇上空,時間大大縮短,這下,德國的潛艇損失慘重。德軍損失多艘潛艇後,很快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於是緊急做了一批雷達信號接收機,安裝在每艘潛艇上,當潛艇上浮時,只要一接收到盟國的雷達信號,二話不說,馬上緊急下潛,從而避免了被深水炸彈轟。
  • 中國首款機載都卜勒火控雷達誕生記
    1989年,機載都卜勒火控雷達研製成功,一舉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
  • 一文讀懂戰鬥機空戰的勝負手——火控雷達
    2、邊搜索邊跟蹤模式(TWS)TWS模式是機載火控雷達空-空功能的另一主要工作方式,它的基本工作原理與RWS相同,但是掃描模式的選擇往往相對固定,飛行員可幹預的選項相對較少。跟蹤功能跟蹤功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雷達在搜索階段發現目標,並成功進行目標截獲,跟蹤功能的子模式劃分一般與雷達能同時跟蹤目標的個數有關。
  • 其實是火控太爛
    而M60A3TTS其實就是M60A3加裝了AN/VSG-2第二代熱成像儀,提高了夜戰能力而已,其他基本不變,它的火控依然是第二代擾動式火控。所謂擾動式火控就是在火炮射擊前,炮長需要進行兩次瞄準,中間要擾動一次。
  • 殲20黑科技:共形天線、吸波、隱形、相控、火控、光電孔徑、飛行頭盔.....
    同時由於取消了複雜的附面層分離結構和超音速可調結構,因此在重量和隱身性能上與傳統超音速進氣口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從殲-20降落後的滑跑減速姿態可以看出,該機之所以能夠取消傳統戰鬥機上的氣動減速板,是因為能應用機翼後緣升降副翼的上下差動以及全動垂尾的同時向外偏轉,形成了氣動減速面,其等效減速面積甚至超過傳統的減速板。該機的鴨翼在飛行中並不參與減速操作,只被用於降落後的滑跑減速。
  • 國外下一代戰鬥機及機載火控雷達發展
    作為五代機的核心傳感器,下一代機載火控雷達的作戰使命任務將呈現革命性的變化,驅動雷達裝備研製在能力需求、體制架構、關鍵技術等方面突破現有設計框架。本文首先闡述國外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情況,從超寬帶綜合射頻、共形陣列、分布式探測、雲協同探測、智能探測等方面,展望了下一代機載火控雷達的技術發展脈絡。
  • 泰利斯公司將升級法國海軍航母上的火控系統
    泰利斯公司已經贏得了聯合裝備合作組織(OCCA)的一個合同,升級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上安裝的防空飛彈火控系統
  • 美國「海軍一體化防空火控」NIFC-CA與亞太地區海陸一體化反導網絡
    而從技術路徑上可以看到,美軍體系化能力的形成,並非依託於大量新研發的武器硬體,而是在現有武器裝備的基礎上,通過前沿部署和軟體升級,最大程度上挖掘硬體能力的潛質,在體系中提升整體效能。另一方面,在網絡中心戰範式下,結合美軍成熟的協同交戰能力(CEC),通過開放體系的軟體升級,美軍將各類傳感器、指揮/控制系統以及武器連接在一起,通過在各個武器平臺上都安裝協同控制功能模塊,形成編隊防空領域內的高效的協同實體,最終構建由偵查監視網、信息網和交戰網組成的「巨系統」,故名為海軍一體化防空火控系統(NIFC-CA)。
  • 獨家|韓國驅逐艦開啟火控雷達照射日本反潛機 日防衛省"炸鍋"
    日本防衛省發布消息稱,韓國海軍廣開土大王號(舷號971)驅逐艦在12月20日使用火控雷達照射了日本海自第4航空群的P-1巡邏機。日本官方表示,周四下午3點左右,在石川縣能登半島外海,韓國海軍驅逐艦(KDX-1)廣開土大王號使用火控雷達照射了隸屬日本海上自衛隊厚木基地的P-1巡邏機,時間長達數分鐘之久。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12月21日舉行緊急記者會。巖屋毅表示,「火控雷達照射,基本上就是在使用實際武器之前實施的行為。
  • 內行看航展的小門道:中國機載有源火控雷達20年來首度現身
    KLJ-7A雷達對目標的探測距離比KLJ-7大幅度提高,同時跟蹤目標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多目標接戰能力大幅度提高而14所正是國內機載火控雷達無可爭議的龍頭,殲而對於當代雷達而言,雷達的工作體制是一般人辨別雷達性能的主要手段,而從技術上說,除非嚴重缺乏設計經驗,一般來說,同等量級的機載雷達中,無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優於機械掃描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又優於無源相控陣雷達這樣的規律基本還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