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轉業、復員怎麼選!老轉告訴你如何破局?

2021-02-08 基層幹部群眾

新年一開始,好消息接踵而來。除「逐月」的年限和計算方式外,大多與傳聞基本一致!大家關心的《軍官法》雖然沒有出,但出了過度性的《暫行條例》。

2021軍人職業化要落地是落實黨和國家即定改革目標!改革給一部分想早點離開的戰友放開了手腳 ,復員、逐月、轉業、退休成為大家退役的標配,給了大家更多的選擇機會,帶來了希望和利好。那麼怎麼選,請聽老轉給你們分析!

   新條例對大家的影響

一是軍改讓幹部退役門檻大幅度降低,想走相對容易。特別是《退保法》和《幹部暫行條例》將復員定性為:退役的方式之一,不再帶有處分的性質。而暫行條例明確3加6(即本銜滿3年,幹齡滿6年)就達到退役的基本條件,對於確實想走的人來說熬一熬就到了。

二是達到最低走的年限不一定能走成。咱是軍人,要服從部隊大局,不是說想走就能走,是要經過組織批准的。3加6隻是符合走的基本條件,具體能還能走,還得看當年名額及崗位需求。這點咱軍人要端正態度服從組織需要。

三是「逐月」門檻高,或將是少數人的選擇。此次對外公布的《幹條例(暫行)》是暫行的,幹齡16士齡16公布之後,大家感覺被打擊,如果還有計劃安置的存在,預期基本沒人會選「逐月」,倒不是因為計算方式改變,「逐月」每月領取數額比「自主」少,而幹齡16年士齡16「逐月」,大多數幹部都22多年的兵齡了,基本都可以到退休,沒有必要「逐月」。

職業化時代退役怎麼選

雖然《退保法》和《暫行規定》都明確復員、逐月、轉業、退休是退役的方式,但怎麼選!在「6+3」模式」,到底是轉業還是復員!是關乎大家未來職業前景規劃和後續保障問題的關鍵。

一畢業滿幹齡6年銜齡3年,到底能轉業還是復原?這兩個問題,是當前大家比較關注的兩個問題。「6+3」是今後軍官退役的門檻,也就是,既要考量到轉業,也有復原標尺。想早點走的到底不要不提職和晉銜。晉銜後再得加3。軍官的安置最低服役年限,衡量的標尺:幹齡+銜齡。 以目前「少校可逐月,中校可退休」的安置趨勢。今年主要消化銜高於職、銜高於崗的大齡幹部,是重點安排轉業的對象。 後臺反映的情況看是:相當部分的中下層幹部想轉業,中上層幹部想退休。甚至一份問卷調查反映出不少幹部,寧願放棄幹部身份也要走。所以很多人希望《暫行條例》出臺後,能夠趕上自主「末班車」,搭上逐月「新車」,乘著有條件放開走留的「東風」今年能夠走成,這裡小編也祝大家能夠實現 自己的願望。一是滿足6加3條件想轉業的。一般都是中尉以上的了,幹部6年肯定職務調動過的,也一般達到轉業安置的條件但達不到「逐月」條件,老轉建議大家儘量選擇計劃安置,能再部隊幹滿6年,基本適應了體制內生活,也基本失去了到地方拼的心態和能力,思維也基本被固化(不要反駁,自問一下有幾個人去主動去學習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

二是想早點走的。在6加3條件下,如果一畢業的排級真的想走,去意已決,建議不要提職和晉銜(是堅決的不要提升和晉銜)。至於少尉6加3到底是轉業還是復員,沒有明確規定,但即使能夠轉業到地方,大多也只是事業編。如果自己確實有能力,且活力和拼勁沒有被體制消磨,建議走之前,不有放棄任何學習考證的機會和時間,不要將時間消耗在手機遊戲和刷視頻上。確實想走,利用時間多考幾個有用的證,多學習社會最新知識,準備接受市場所的考驗。

三是中尉以上的。對於中尉以上的,即然選擇了提職和晉銜,說明已經做好了當一名職業軍的準備,那就好好幹,安心工作。不能一邊想提升,一邊想著走,3加6模式,讓這種投機者沒有了機會。提高自己打贏本領,為強軍奉獻自己的力量。

四是對少校幹部來說。幹好本職等待提升或轉業。到了少校一級,一般年紀不少,即使到地方也沒有什麼發展潛力(極少數除外),且部隊專業(除少數外)與地方並不接軌,很難短時間內融入進去,一般被邊緣化。這個時候「逐月」和轉業就要好好衡量。「逐月」和轉業各有各的優勢,對於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建議大家選計劃安置。經濟不發達的建議選「逐月」。中校以上,建議幹到退休,能升則升,不能升也要幹到底 ,部隊呆久了思維基本不適應地方了。講一個例子:去年到某鄉鎮去了解工作,一個鎮幹部向我吐槽,他說他們鎮來了個「SB」,部隊T職轉業下來的,開會向鎮幹部大談部隊「優良傳統」,要求下面也向部隊學習「5加2,白加黑」,結果當天一到下班時間,鎮辦公室全部走光,連平時會留下來吹吹大山的人都沒有留。這個領導幹了一年多一點實在幹不下去,平調調走了。這名鎮領導不知道地方有一個機制叫雙向選擇。

總之,《條例》、《權保法》等修訂後各種提高軍人福利和待遇的利好將會出臺。新的軍人職業化的時代,已然來到!好消息已經在路上,大家靜候即可。

點擊「在看」,將會跳出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服役12年三選一,轉業、復員和留隊,你選哪個?
    必須選擇轉業,要個工作多好啊。熬到十二年,人生也已到中年,在部隊也到了發展的瓶頸期,雖說四期順籤,但是籤上四期後再幹四年還是面臨走留,那個時候年齡更大,與其四年後做選擇不如現在就選擇。為什麼轉業好呢,因為轉業能帶給你的,復員和留隊都不能給你。轉業,收穫頗豐。首先收穫了工作。
  • 復員會比轉業好走嗎?
    新政之下,滿足最低服役年限6+3,即可申請復員,而且,還是一般情況下予以批准的那種。這就給人一種錯覺,只要是復員,肯定會比轉業好走,因為轉業要排隊啊,復員不用。但事實上,復員並不一定能好走,即便是現在規定一般情況予以批准,但有的單位所傳達下來的意思是,符合條件復員,也要送你一個處分。一聽這話,不少人大罵,好經都讓壞和尚念歪了!但站在上級領導的角度細想一下,若真的滿足6+3就能輕鬆復員,誰不想走?本身現在都在傳,轉業名額少了,在單位熬也不一定能夠得一個轉業名額,還不如早早離開呢!
  • 相比轉業,逐月跟復原怎麼樣?
    都說轉業、逐月、復原這三個退役安置選項,拿腳來投票,普遍覺得轉業好!那麼,相比轉業,逐月跟復原到底怎麼樣?我們逐一分析一二。轉業現在軍官轉業要滿足最低服役年限6+3,也就是軍校畢業之後,在部隊服役滿6年,本銜級最低滿3年。
  • 達齡退役和調控退役的,應是未來轉業安置的重點
    6+3是服役最低年限,也即退役最低門檻;但具體到安置方式,卻不是所有安置方式的最低門檻。比如不滿年限肯定不能選擇退休和逐月,這個大家都好理解,但是可以選擇轉業嗎?那也未必。比如申請作復員安置的自願退役,就不能轉業。但如果是傷病殘和家庭特殊困難的,就可以選擇轉業。
  • 士官轉業or復員到底拿多少錢?
    附: 士官轉業or復員到底拿多少錢? 這些經費知識點值得你掌握……這些信息都很重要,戰友們在核對時,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細比對,核對不準確會影響你的退伍經費。符合轉業條件的士官,在選擇轉業還是復員時,要充分考慮安置地政策、個人特長等多種因素。那麼轉業與復員,經濟待遇相差如何呢?且聽前線哥娓娓道來……
  • 放開復員,紅利放送!
    放開復員真的好,強軍紅利少不了!在滿足最低服役條件的基礎上,批准自願服役安置的軍官退出現役,這是本屆大禮包釋放的最大紅利!在過去,有關方面對復員安置的態度,一直諱莫如深。一是因為1993年那次放開復員,針對的是年紀較大,級別較高的營團軍官,這些人復員之後難以適應社會,造成了一些問題。
  • 面臨逐月、轉業的信息不對稱,官兵如何更好的選擇?
    在做選擇題,儘管提供了轉業、復員、逐月、退休,但是這道選擇題,不同數學裡的選擇題有正確答案,退役轉身後的選擇題,畢竟是殘酷到的需要經濟基礎來做後盾。 小劉告訴我,他每年最忙的就是面臨退伍季,要一個人把涉及到軍士退役的檔案整理清楚,在與地方轉業單位對接中,他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地方的退役軍人保障工作變化很大,相對來說,服役12年選擇安排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甚至有的直接買斷退役。
  • 想轉業?算了吧,你只是看起來很想走
    每個軍官都有兩個夢:一個是將軍夢,一個是轉業夢,這兩個夢遲早有一個是要實現的。
  • 轉業的魅力在於安置,政委的經歷說明一切!
    在輿論場上,關於復轉軍人的話題,焦慮似乎佔據著主流。無論是現役,還是退役的。每每談起,無不透露著多多少少的焦慮。特別是,現役的戰友,儘管各類政策密集出臺,並顯現出諸多的利好,但言語中仍舊難免堆疊著各種情緒。擔心工作安置不好,害怕政策斷檔,等等。
  • 2021年的逐月、轉業時間和轉業名額.
    但是,個人推測,轉業名額或會有變化,但不可能大幅度縮減,原因如下:自從軍改之後,很多單位都進行了編制調整,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都在反映,調職越來越難了,不僅是基層,目前機關也是如此。現在,軍隊又增加了軍官的輸入渠道,比如直招軍官、雙一流大學入伍免試讀軍校等,這種軍官入口沒有收緊的情況下,大幅度減少轉業名額,顯然是不科學合理的。
  • 轉業名額越來越少,敢問路在何方?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2萬的退役名額,裡面有退休、有復員、還有逐月,真正留給轉業的名額又會是多少呢?轉業名額減少也帶來一定的好處:比如說,地方安置壓力減小了,軍官安置可能不用降級了,安置的質量會有明顯提升,可謂雙贏。同時又將更多的軍官留在部隊長幹,也符合軍官職業化的應有之義。
  • 你,是不是轉業安置中的「墊腳石」?
    選擇復員自己創業吧,疫情下的今年,幹啥事都那麼難!況且自己與社會脫軌了這麼久,即使復員是回去找份工作,一沒學歷、二沒經歷,估計也只能幹點沒啥技術含量的體力活。想想還有幾個月就得吃下那碗酸楚的「滾蛋餃子」,老劉用被子蒙住了頭,心理很不是滋味。「不行你還是轉業吧,即使安置到企業,憑你那點寫寫畫畫能力,相信也能站得住腳。」妻子在發來微信安慰到。
  • 【老班長問答】軍官復員政策18個熱點問題解答!
    民發[2003]105號文件規定,軍隊復員幹部檔案的接轉、存放與管理,由安置地民政部門負責。13.軍隊復員幹部的組織生活和日常管理由何部門負責?民發[2003]105號文件規定,軍隊復員幹部的組織生活和其他日常管理服務等,未就業期間由戶口所在街道、鄉鎮負責;就業後由所在工作單位負責。
  • 為什麼復員很難批准?
    新政以及《退役軍人保障法》的到來,算是為復員「正名」了。最初,大家都以為復員的大門打開了,一些有想法的年輕軍官,自然將這當作了一件喜事。認為朱悅太遠、轉業太難,復員將是自己最終的歸宿。誰知,復員也並不是那麼簡單。申請復員能被批准的,不到十之一二。
  • 軍齡十年上尉退役,如何選擇和規劃人生?
    十年的上尉退役,一般情況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選擇復員,這樣的話就是拿一筆錢,然後自謀職業,比較考驗自己的能力!    另外一種就是現在轉業安置,安置到政府部門工作,這是一條比較穩妥的道路,以後發展得如何就看自己的能力怎麼樣!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
  • 復員、退役士兵費用結算項目及明細表
    >★★★★★★★復員退役士兵費用結算項目及明細表退役費用結算知多少——幫退役士兵「算算帳」一、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費用結算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轉業結算費用一般包括住房資金一般情況下,當年服役期滿人員需等到第二年的4月份左右下達轉業命令、大約在7月份左右結算,這期間工資由部隊負責結算(轉業命令下達後取消工作性津貼)。具體結算經費主要包括:★★★★★★1.安家補助費。按本人月基本工資計算,軍齡在10周年以內的,發4個月工資;從第11年起,每滿1年增發0.5個月工資。2.生活補助費。
  • 【軍轉安置】山東省軍隊轉業幹部接收安置政策
    ①轉業復員幹部檔案中需補充以下材料:《軍人公民身份證號碼錶》(本人留存複印件)、《工資登記表》(加蓋印章)、《組織鑑定》、《愛人情況登記表》、《結(離)婚材料》、《獨生子女表》或《二胎證明》(1980年10月1日以後出生的子女)等。②服現役(含參加工作)滿30年的團級轉業幹部、自願選擇復員幹部的個人轉業(復員)申請(個人籤字並加蓋手印)。
  • 畢業只是少尉,我將如何發展?
    小編記得,當初畢業的時候,排長擠壓成山,每個排都有3個以上的排長,更是有一些老一點的排長自封正排長,一個不到20人的排,居然有1名正排長,2名副排長,一個排班長才不過2—3個人嘛。更誇張的是,排長帶的軍銜是中尉,副連長也是中尉,連長也是中尉。時間長了自己連隊的人還認識誰是誰,尷尬的是一些戰士家屬來隊,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經常把我錯叫成連長,弄得邊上的真連長很是尷尬。
  • 復員軍官上岸路線,良心建議!
    本文結合軍隊和社會實際,對復員軍官的上岸之路,給一點發自肺腑的良心建議。我們把復員軍官的類型,分為正常復員和處分復員兩種。正常復員的軍官,服役滿六年,本銜滿三年,自願提出復員,得到批准的概率較大。這類軍官最早的退役年齡為28歲,回到地方還不算晚。要想正常復員,顯然需要做到:1.不調職。2.不讀研。3.不到關鍵崗位工作。
  • 【天龍八部】2017年新轉上岸 掃地小小僧絕技修為全公開
    今天不管誰、如何回復論壇裡的精華帖,拿走了經驗、成功上岸,不要緊;哪怕有一天論壇火到人人皆知,火到各位版主被軍轉辦請去做宣講;這些對論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請大家記住——這些精華帖子是為你們寫的,是認可論壇公益互助精神的你們,是踐行互幫互助的你們,是認可論壇老轉的你們,是線上、線下互動,為後面新轉服務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