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歐洲小國,為何敢跟臺灣站一起?

2021-02-14 蘇杭日記

 

大部分中國人對於捷克這個歐洲小國的記憶,可能都是從兒時必看的《鼴鼠的故事》開始的。這個沒有對白的快樂動畫片,至今都還有不少的擁躉。

9月1日,率團訪臺的捷克議長維斯特奇爾(Milos Vystrcil)在臺「立法院」,喊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我是臺灣人」。這句話,是效仿1963年美帝總統甘迺迪在冷戰孤島——西柏林的演講「我是柏林人」,不可謂不震撼。

在半年來我們應接不暇的翻臉國家中,各種挑釁的都有,但是公然挑戰「一個中國」、為臺灣帶鹽的,捷克是第一個。

讓大多數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3年多以前,捷克都依然是中國在歐洲少數的鐵桿朋友之一。2015年中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閱兵,捷克總統澤曼是唯一出席的歐盟國家首腦。2016年的回訪使得兩國關係達到高潮,澤曼表示捷克是中國的「歐洲門戶」,布拉格和北京結為友好城市。作為回饋,中方承諾送一隻大熊貓和5年投資100億歐——雖然最終沒實現。

這麼一個遙遠歐洲的小國,和中國有千絲萬縷的利益瓜葛,怎麼突然翻臉得如此迅速和決絕?

這我們就必須先說一說1968年發生在捷克的史上著名的反蘇運動——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

1968年1月,新上任的捷共領導人杜布切克吹響改革號角,提出要建設「有人性的社會主義」,準備徹底拋棄了蘇聯模式,開啟民主化序幕。小弟的否定讓蘇聯惱羞成怒,於當年8月糾集20萬華約成員國軍隊和5000輛坦克,悍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佔領首都布拉格。捷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抗,100多名學生和市民在抗議中被殺,鮮血染紅了布拉格的廣場。10多萬知識階層在鎮壓中逃亡,成為幾代捷克人不能抹平的傷疤。

中國文青裝壁必讀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參加了布拉格之春後作品被禁,被迫於1975年流亡法國。他廣受歡迎的不朽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就是一部描寫布拉格之春的編年史風格的作品。

儘管「布拉格之春」極為短暫,但在冷戰對峙的恐怖氛圍中,吹響了人民爭取自由的號角,對後來歷史的影響極為巨大。後世的很多同類運動,都被冠以「XX之春」,如「阿拉伯之春」、「漢城之春」等。

1989年的東歐劇變中,秉承傳統的捷克在沒有流血的氛圍中實現了國家的和平轉型,捷共自動下臺,史稱「天鵝絨革命」,也就是寧靜順滑的意思——畢竟是傳統歐洲國家,洗腳上田的貨色不多,沒有那麼多死皮賴臉的權貴。

布拉格街頭一幅和中國有關的塗鴉

正因為這樣的歷史,捷克在此後一直對左的意識形態有極高的警惕,被坑過的人,對曾經的傷害最敏感,所以捷克、波蘭這些轉型成功的國家,反而是最為堅定的「右派」,比歐洲老牌的法、德、英等國家更痛恨「左」。

正是這樣的國家基調,讓一直是以經貿利益為核心聯繫在一起的捷中關係,在捷克國內其實並不牢靠。反對黨對於當局的對華政策一直強烈不滿,要求從價值立場出發,重新審視兩國關係的呼聲從來沒有平息過。這樣的呼聲在2016年後捷克政壇的風向變化中最為明顯。

2018年,捷克政壇有一個全新的右翼政黨「海盜黨」異軍突起,成為議會第二大黨。歐洲很多國家如瑞典、冰島,都有本國的「海盜黨」——這類政黨以直接民主、透明政治和保障自由等公民權利為主要政見。捷克海盜黨推選的賀瑞普(Zdeněk Hřib)贏得首都選舉,當選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年輕的時候在臺灣留過學,對中國的歷史現狀都很了解。

作為堅定的右翼,賀瑞普當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高調宣布「布拉格應該在尊重人權的基礎上展現出自信」,要重新協商「一中政策」,並不顧中方臉色,於2019年10月宣布解除布拉格和北京的友好城市關係,轉而與臺北締結友好城市。

賀瑞普

隨後中方反制,宣布取消著名的布拉格愛樂交響樂團已經安排好的14場在華巡演。中方要求該樂團和賀瑞普公開切割,但該樂團拒絕了。

在這股風潮中,同樣屬於右翼的捷克前議長庫貝拉(JaroslavKubera)在2019年底宣布將訪問臺灣。根據捷克憲法,參議院議長的地位僅次於總統。這樣的訪問無疑是極強的政治表態。但出人意料的是,庫貝拉在出訪前夕,突然心臟病發作去世。他的家人隨後公布了他收到的有關威脅性信函,在捷克政壇引發諸多揣測和憤怒。

專業民調公司皮尤曾經在歐盟做過一個各國對華好感度的民調,顯示在2019年底捷克人對華的好感大幅降低,僅僅只有27%,在歐洲國家中倒數第二。

所以不論賀瑞普也好,庫貝拉也好,其對華的強硬反應,其實根本上是一種日漸高漲的民間情緒推動。這種情緒來自一個有故事的東歐國家,是不難理解的。這也是為什麼新晉受封「三姓家奴」的蓬胖選擇在訪問捷克的時候發表「自由一定會贏」演講的原因所在。

繼任的議長維斯特奇爾同樣是堅定的右翼,上任伊始就宣布要繼承庫貝拉的遺志,完成其既定的訪臺計劃。這就是他喊出「我是臺灣人」的背景所在。

維斯特奇爾

建立在金錢上的交情現實中就是這樣,有人喜歡,有人鄙夷,還有人吐你一臉口水。

 

當然,不能不提的是,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捷克政府於2月13日向武漢捐贈了4噸醫療物資,包括呼吸機、面罩、防護服等,隨後還捐贈了600萬捷克克朗善款。這兩筆捐贈,大部分中國人可能都不熟悉。因為都未見諸報導……

 

正在歐洲訪問的外長王毅針對維斯特奇爾訪臺怒斥,稱此舉是「與中國14億人民為敵」,中方將會讓其「付出深重代價」。捷克外長迅速召見中國駐捷克大使,強硬指責中方言論已經「突破了界線」……維斯特奇爾的表態是:捍衛民主並不需要獲得他人的許可。法國、德國亦隨後表態歐盟不接受威脅。

 

其實維斯特奇爾此番訪臺還有一件更讓人糟心的事情,他是來參加臺灣、美國、日本、歐盟共同舉辦的「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的。

 

光是聽「重組供應鏈」這個名字,大概也能知道劍指何方,也會有隱隱的蛋疼。

 

很擔心我們的孩子再也看不到那個動畫片上可愛的鼴鼠了,甚至也可能讀不到米蘭昆德拉。但是不要緊,有些記憶是不會被一時的風雨所抹去。1968年布拉格廣場上的鴿子,其實一直在我們心頭飛翔,不曾停歇。

來源: 二大爺Alex

相關焦點

  • 這個東歐小國,怎麼成了我國的「歐洲巴鐵」呢?
    3月15日,東歐小國塞爾維亞國家領導人含淚向中國求救,他說:「我們不能寄希望於歐洲,唯一會伸出援手的只有中國。」
  • 南亞村霸的印度,為何不敢兼併近在咫尺的小國馬爾地夫?
    在南亞這麼霸道、實力這麼強的印度為何不敢吞併近在咫尺的馬爾地夫呢?原因這幾點:1、馬爾地夫的戰略位置重要。馬爾地夫這個國家我們非常熟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群島國家, 也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很多國人都到馬爾地夫去旅遊過。馬爾地夫陳列在北印度洋上,距離印度南部600公裡距離,西斯裡蘭卡西南部有750公裡。
  • 巴拉圭:40萬人的內陸小國為何敢單挑大半個南美洲?
    南美拿破崙作者: 雄鷹  編輯:Thomas打看南美地圖,不難發現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雙雄」,巴拉圭只是一個內陸小國。然而,就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在1864年同時向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國開戰,挑起了持續近6年之久的巴拉圭戰爭。這場戰爭是南美歷史上時間最久,亦是最慘烈的戰爭,巴拉圭的這一瘋狂之舉可謂是單挑半個南美洲。
  • 比俄羅斯還硬核的國家出現了,這個北歐小國狠起來,連戰鬥民族都怕!
    沒錯,它就是這個比諾基亞還硬核的北歐小國——芬蘭!提起芬蘭,你會想到它的社恐,但如果你只知道芬蘭的社恐,那對它的了解可就太淺薄了。旅行達人想到的是有馴鹿極光的童話小國,關心時事的聯想的是全球最幸福國度,但很少有知道人芬蘭可是不輸俄羅斯的戰鬥民族。
  • 美國為何不敢把臺灣拉進亞太北約?因為已經點燃了戰火
    臺灣方面也有動作,10月6日,臺灣傳出一架美軍偵察機從日本嘉手納基地起飛,與臺灣軍機一起攔截大陸飛臨臺灣巡航的軍機。就是不知道偵察機是如何攔截殲擊機的。大陸軍機有點囂張,國慶節期間天天巡航臺灣,來得越來越密集,低空飛行,高度只有2000米,擦著頭皮飛過。這次美國軍機來了,臺獨歡呼了。
  • 這個小國竟敢阻止中國統一臺灣進程
    這就導致依然還有人賊心不死,想把觸手伸向臺灣。24日島內綠媒開始炒作,大陸出手阻止捷克對臺出售軍火。而起因是在10月初時,捷克軍火商和臺灣偽「中科院」搞私下會面,企圖向臺出售新型火炮對抗解放軍。不過在會談結束僅72小時後,該訊息就被我國獲悉,隨後捷克軍火商總部接到中國駐捷克大使館來電警告,要求不得賣任何武器裝備給臺灣。
  • 科索沃獨立後,為何不跟阿爾巴尼亞合併?真實原因有三點
    而巴爾幹半島小國科索沃,國內大部分是阿爾巴尼亞人,為何科索沃獨立後,不直接跟阿爾巴尼亞合併呢?真實原因有三點。科索沃原來是南斯拉夫的八大聯邦主體之一,面積一萬多平方公裡,人口180多萬。科索沃全國人口90%以上都是阿爾巴尼亞人,跟鄰國阿爾巴尼亞那是同宗同源同文同種,連宗教也是一樣。在歷史上,科索沃地區是阿爾巴尼亞的一部分,後來被南斯拉夫佔了去。
  • 忘恩負義的歐洲小國,白拿我國百億援助,最終卻倒向西方國家
    所以有很多小國向中國求援,希望中國能夠在現有的條件下給予一定的援助。對於這些求援,中國也絲毫沒有吝嗇。盡全力在幫助他們發展。即使在自己還不能夠完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我們也在不斷地幫助他們。據統計,中國到現在一共幫助了超過一百多個國家。其中和大部分有著很良好的關係,僅有一小部分非但沒有感恩,反而還對我們出言不遜。
  • 為何說全球只有四個「主權國家」呢?
    即便是西方的強大列強,都是如此,更何況其他的小國。最典型的全球其實只有四個主權國家,為何這麼說呢?你可能想不到。現在全球雖然有200多個國家,但是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國,基本上都在大國的影響之下,控制之下。而且雖然表面上有主權國家的稱號,實際上很難有主權。最典型的美國駐軍的100多個國家,不可能有主權。
  • 中國人幾百年前建立這個小國,如今世界最富
    汶萊全稱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回溯歷史,我國曾一直站在世界文明發展的頂端,尤其是唐宋元明時期,更是享譽全球。由於其國力強盛所以歷代皇帝都積極開拓海外貿易,對周邊友好小國實施「藩國朝貢制」。此時的東南亞雖然有幾個小國,但是大多數還處於原始狀態,並沒有被開發。黃森屏到了這個地方之後,發現自己有著極大優越感和自豪感,因為那時的東南亞小國都十分敬畏明朝,因此使者在當地人眼中的地位宛如神明,在享受了一段時間後「黃森屏」便不想再回去了,心中慢慢有了封邦建國、稱王稱霸的想法,於是他便跟當地的華人一起建立了根據地,在東加裡曼丹島建立了獨立的華人政權。
  • 美國南北戰爭對統一臺灣的啟示
    有沒有國際承認對南方來說是跟戰爭一樣重要的事情,為什麼當年歐洲不馬上承認南方獨立,在國際上造成美國實質分裂? 因為美國是民主國家,民主國家之間不互相傷害嗎?執這種論調的,基本上都是歷史小白。法國卻不願單獨行動,至少英國要跟它一起承認南方獨立,因為法國紡織業也依靠美國棉花供應,這將影響到六十萬法國人的生計。如果因為貿然單獨承認南方政權,可能導致美國對法國實施棉花禁運,英國還會落井下石。
  • 黎建南:川普絕對想來臺灣,但蔡英文不敢請他來
    臨下臺的川普政府則繼續狂打「臺灣牌」,蓬佩奧妄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又釋放出要與臺灣開展「經濟對話」的信號,目的是什麼?島內擔憂的「川普卸任前突訪臺灣」有可能成行嗎?外界注意到,拜登在美國時間7日晚發表的勝選演說中說,「我始終相信,若要用一個單字來定義美國,必定是『可能性』……對,我相信這個國家的『可能性』。」
  • 這與日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小國為何是最「精日」國家?
    一個看似與日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小國,為何是世界最「精日」的國家?在二戰中,日本給亞洲、太平洋諸國帶來了深深的苦難。帛琉獨立之前一直使用的是聯合國旗,獨立後,這個「精日」國家的國旗基本上是按照日本的國旗式樣設計的。用有四分之一日本血統的帛琉總統的話說,帛琉的國旗是以藍色海洋為背景的黃色月亮,而日本國旗是白色天空為背景的紅色太陽。月亮和太陽一起存在, 象徵兩國之間的關係將源遠流長。
  • 臺灣為什麼不敢獨立?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
    統一隻有一種原因,就是中央強大的實力。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主要是武裝力量:軍隊、警察、安全機關,那麼一個國家內部產生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獨立的理由千萬條,不獨立的原因只有一條。臺灣脫離中央實際管理已很長時間了,以前不獨立,是老蔣小蔣自認為正統,不肯獨立。二蔣時代結束,臺灣自然而然的必須滑向獨立。別說臺灣了,就是香港,在我們手裡,他不是也想獨立?
  • 為何北歐小國瑞典有這麼發達的軍事工業?
    這也使得這個國家兩百年來也沒有遭受戰火的洗禮。可是瑞典的中立不是僅僅宣布中立那麼簡單,而是真正的武裝中立,以強大的軍力來威懾敢於侵犯自己的敵人。瑞典的全國的工業門類比較齊全,軍工產業更是很發達。從陸軍,空軍,海軍都有明星級別的外貿裝備出口。
  • 多國疫情告急,中國為何偏偏給這個歐洲國家送去最好的援助力量?
    被稱為「老鐵」的巴基斯坦,堅定支持一帶一路的柬埔寨……但很多人可能都不記得遙遠歐洲的塞爾維亞了。 最近因為疫情,塞爾維亞這個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國家又火了。  3月22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6名專家乘坐專機抵達塞爾維亞,一起到達的還有十幾噸試劑盒、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防疫物資。總統武契奇親自接機,摘下口罩親吻了中國國旗。
  • 兩小國想推動臺灣「入聯」?異想天開!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6日回應稱,這暴露民進黨有些人一邊放任縱容「臺獨」分裂行徑,一邊打擊和迫害主張統一的臺灣人士,這種做法必將受到兩岸群眾的共同反對和譴責。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最近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不甘被拒之門外的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四處向海外媒體投書、大放厥詞,鼓吹「聯合國應向臺灣開啟大門」。
  • 美國為何從阿富汗撤軍呢?跟蘇聯有關
    從世界歷史來看,整個歷史進程那都是大國決定的,而且對於小國那是為所欲為。尤其是超級大國,那更是如此,當年的蘇聯,美國就是典型。
  • 小國應該如何對付大國?【東周列國59 肉袒牽羊】
    這下把這個楚國的將軍們氣得夠嗆,然後又繼續回來攻打鄭國,後來鄭國又堅持了一兩個月,最後晉國也沒有派兵來,城牆終於被楚莊王破掉了。但是楚莊王破城的時候就下令說,一個人都不許殺,必須秋毫無犯,像王者之師一樣。這個故事給我了三條啟示。第一條,有很多人評價楚莊王跟當年的宋襄公一樣假仁假義,擺個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