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伊拉克安全部隊成員在卡爾巴拉省和安巴爾省的交界地帶巡邏中國日報網6月18日電(歐葉) 「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曾是扎卡維時期的蓋達組織在伊拉克的一個分支,但隨後ISIS與蓋達組織分道揚鑣。2006年6月,扎卡維被美軍炸死後,由於遜尼派部落領導人決定聽取美國的請求,和馬利基政府結盟,蓋達組織已經處於奔潰的邊緣。
在這段非常時期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名叫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的前遜尼派教士於2005年被捕,並被美軍關進監獄。
耀武揚威的ISIS成員
2009年,巴格達迪在大赦中被釋放。2010年他接管了蓋達組織伊拉克分支,並將這個武裝組織改名叫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ISI)。至今也沒有人知道巴格達迪在入獄前就是一個無情的聖戰主義者,還是入獄的經歷使他變成了一名激進恐怖分子。
2011年8月巴格達迪在伊拉克發動了血腥襲擊並公開讚頌本•拉登,並揚言還要發動更多類似的襲擊。美國國務院懸賞1000萬美元通緝巴格達迪。
2012年,巴格達迪開始招募遜尼派武裝分子,反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領導的阿拉維少數派政府,巴格達迪甚至向敘利亞派遣了指揮官。而巴格達迪領導的武裝分子也在敘利亞同蓋達組織新領導人扎瓦赫裡所支持的努斯拉陣線叛軍發生衝突。
今年2月,扎瓦赫裡發表了一份聲明,否認ISIS與蓋達組織之間有任何關係。他表示,蓋達組織既沒有創建這個分支,也沒有為其出謀劃策,因此不會為它的行為負責。
在2014年巴格達迪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伊拉克。ISIS奪回了法魯賈和拉馬迪兩座城市,並於上周佔領了摩蘇爾。
ISIS14日在社交網站上公布消息稱,他們處決了1700多名政府軍俘虜,並披露「現場照片」。這一消息強烈震動了全球媒體,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這很可能是受難者最多的一次「集體屠殺」。
這就是伊拉克武裝組織ISIS的前世今生。了解這一切之後,美國政府又該如何應對?
美國的軍事力量,特別是軍火優勢,並不能抹去伊拉克血腥的歷史,也不能重劃記中東地區的邊境。
只有在伊拉克領導人自己證明政府能夠代表伊拉克各個團體的利益之後,而不是之前,歐巴馬政府才能予以支持。
歐巴馬政府應該銘記於心一條準則:只能看他們做了什麼,而不能看他們承諾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