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民族簡史

2022-02-05 默禱

 

以色列民族簡史
 

前言
舊約四十六卷書的內容,就是記述了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事跡。不過,以色列的歷史和一般國家的歷史卻有些出入,因為天父要藉著以民的生活歷史,來啟示給人類祂的救恩計劃。這個啟示的過程,是一條漫長的路,經過一千九百多年的時間,由亞巴郎(以色列民的祖先)直到耶穌來臨的日子中,天父一步一步的實踐和啟示祂的計劃。
救恩史和以色列民的歷史是並進的。天主透過這個民族所發生的事件和人物,來告訴我們祂的愛、祂的計劃、以及祂對人的期望。為了幫助我們對救恩史有一個連貫的概念,這一裡先來介紹一下舊約各書中所包含的內容,和它的代表人物。以下我們把救恩史的內容,分為七個時期來介紹。

 


(一)許諾時期

從亞巴郎(公元前1850年)到梅瑟(公元前1250年)。
這時期的事跡,記載在梅瑟五書中的創世紀內,包括了以下的主題:
(1)創造天地(第一至十一章)。主要說明天主可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2)亞巴郎的蒙召。從亞巴郎的蒙召事件上,我們見到天主的救恩計劃,具體地在人間實現出來。以後是亞巴郎的努力回應和對主信賴的行動。
(3)依撒格。亞巴郎晚年時生了依撒格,使他繼承父親的產業。創世紀中對依撒格的事跡,沒有很詳細的記錄。
(4)雅各伯奪取長子祝福。依撒格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厄撒烏和小兒雅各伯。雅各伯以詭計奪得長子的祝福,而成為天主救恩計劃中的承繼人。
(5)若瑟在埃及。雅各伯有十二個兒子,若瑟是他最疼愛的一個。由於兄長們的嫉?,把若瑟賣到埃及去。由於埃及王賞識若瑟的為人,於是若瑟便在那裡成家立室,後來更把父親和兄弟們接到埃及定居。因此,雅各伯的後裔(即亞巴郎的後裔),便留居埃及,直到梅瑟時代才返回祖家。
從上面的簡述中,我們知道,這階段的重點落在亞巴郎和天主間的盟誓上,這是救恩史實踐的第一步,天主和人類開始盟誓上的承諾,而這承諾一直代代延傳,至新約基督降生救贖時,就完滿地實踐出來。


(二)出谷時期


這一階段是自梅瑟到若蘇厄間的事跡。時間約介於公元前1250至1200間。這是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在外流蕩的時期。
雅各伯的後裔,也就是以色列民,因為雅各伯曾改名叫以色列,他們在哥笙過了近二百年的安定生活。當時,埃及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Hebrews),這字有僑民的意思。後來,埃及發生了政變,埃及法郎辣默色斯二世(Ramesses II)在位五十年間,大興土木。以色列人被迫做苦工,過著奴隸一般的生活。就在這段日子中,他們找到自己共同的根,他們不再願意寄人籬下;他們團結起來逃出埃及。
梅瑟和若蘇厄是此時期的重要人物,是他們從天主手中領命,帶領以色列人到達福地的。在「出谷」的事件中,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以色列民從埃及的奴隸生活中獲得釋放;另一是天主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民訂立盟約。


(三)民長時期


梅瑟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還未到達目的地,梅瑟便去世了。之後,便由若蘇厄領導他們,來到約旦河邊,天主幫助他過了河,進入客納罕的地方;期間亦經過許多艱苦的歲月,最後才佔取了這地方。在徵服了福地後,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便各據一方,各自有自己的土地、傳統及組織。不過,在遇上困難時,他們便會組織起來,同心抗敵,但始終沒有一個中央政府組織,他們唯一共有的標記,便是會幕和約櫃,這是以色列人的信仰標記。
民長時期是指若蘇厄死後至撒烏耳為王期間的事,時為公元前1200至1030年。所謂民長,不是人民推選出來,也不是世襲的領袖。他們在以色列人遇到困難時,感受到自己有一特別使命,要站起來為人民服務,渡過難關。故可以說,他們是些志願軍。民長紀中記錄了十二個民長的事跡,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基德紅和三松,而撒慕爾先知更被稱為最後一個民長。


(四)君主政體時期

△撒烏耳

民長時期之後便是君主時期。當時以色列人希望能有一位世上的君王來統治他們,便跑去向撒慕爾請求立王。撒慕爾徵得上主首肯,便立了撒烏耳為以色列人民的首任君王。撒烏耳為王初期,還算不錯,可惜後來便一意孤行,多次與天主發生衝突,後來天主要撒慕爾廢了他,另立達味為王,而撒烏耳則自殺而死。


△達味
撒烏耳的死代表以色列民族一個時代的結束。達味時期是以色列民族的一個轉捩點。達味上場,統一了以色列民,建立了一個中央政府來統馭全體,並以耶路撒冷為首都。達味屬於猶太支派,是葉瑟的後裔,他精明能幹,建立了一個井井有條的王國,使達味成為以色列民族中的一個偉大君王。可惜,在達味晚年期間,他亦做了一些糊塗事,他貪戀屬下的妻子而害死屬下,幸而,他亦知錯悔改,做了補贖。當時,有一位先知叫納堂的,到達味前提醒他,指出他的不是之處,而達味毅然接納勸諫,懺悔己罪,日後成了一位聖王。


△撒羅滿
撒羅滿是達味的兒子。達味死後,他繼承了王位,撒羅滿在任期間,國家經濟富裕,加上他有過人的智慧,所以是個精明的君王。他在位時完成達味的志願,建造了一座宏偉的聖殿,人稱之為「撒羅滿聖殿」。撒羅滿晚年時,亦如父親般犯了錯,他敬拜邪神。當他到達光輝政治的盡頭時,人民對他不滿,宗教信仰上又遇到危機。他的去世帶來以色列民的混亂。


(五)南北分裂時期
君主政體到了撒羅滿死後,國家發生分裂,北方以色列國比較強大,共有十個支派,由厄弗辣因支派的雅洛貝罕領導;南方是本雅明和猶大兩支派組成,稱為猶大國,由勒哈貝罕領導。
實行君主政制時,以耶路撒冷為中心,人民習慣到耶路撒冷朝聖,奉獻祭祀,表示他們承認達味王朝。如今,政治分家後,他們也要在北國保持宗教上的獨立,所以雅洛貝罕便鑄造金竹來代表天主,另立神像。


△北國以色列(公元前931-721年)
北國共有十個支派,其政治、經濟和人口都比南方強。但是,政治上卻動蕩不已,在短短的二百一十年中,共經歷了十個朝代,十九個君王,起初也沒有一個固定的首都。宗教方面,最突出的是先知的興起。其實,以色列的歷史中,一直都有先知的出現,而此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厄裡亞、厄裡叟、米該亞、亞毛斯和歐瑟亞五人。至於一些比較著名的君王有:敖默黎王(OMRI),公元前885-874年,他是北國的第六個皇帝。阿哈布王(AHAB),公元前874-853年。耶胡王(JEHU),公元前841-814年。雅洛貝罕二世(JEROBOAM II),公元前783-743年,北國是在他手中被亞述所亡的。


△南國猶大(公前931-583年)
南北分裂,雖然北國較強,佔著優勢;但南國的優點是穩定,人民生活貧富懸殊不大。此外,當亞述吞併北國時,南國便大為警惕,立即向亞述納貢。當時是阿哈次王(AHAZ)、希則克雅王(HEZEKIAH)、默納舍王(MANASSEH)和亞孟王(AMON),時間約在公元前735-638年間。到公元前640年間,約史雅王為王時,曾經一度振奮圖強。當時亞述為敵,但亦願與它合作來對付巴比倫,於是派兵前往亞述。埃及的軍隊要途經巴力斯坦,才可到達亞述,約史雅便出兵阻止埃及軍隊,戰爭中約史雅死去,由其無能的兒子約雅金繼位,結果被埃及國所控制,終於在公元前598年時,巴比倫王拿步高包圍了耶路撒冷,不久約雅金便去世,兒子約雅律(又名耶苛尼雅)登基,不到數月,便向巴比倫投降。


南國的先知計有依撒意亞、米該亞、索福尼亞、納鴻、哈巴谷和耶肋米亞。


(六)充軍時期


公元前598年,巴比倫王拿步高令猶太人不戰而降,猶大的家族、臣僕及技工人員,都充軍到巴比倫。當時巴比倫王對待他們的方法不算殘暴,這是第一次充軍。公元前587年,拿步高第二次攻打耶路撒冷,因當時猶大王是巴比倫王所立的,他卻反抗巴比倫王,故此在第二次充軍時,所擄回的人民,便飽受殘酷的對待。此時,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完全被燒毀。到第三次充軍時,猶大國內只剩下最貧窮的農夫,實際上猶太國已完全被毀滅了。
當時在充軍的人中,有厄則克耳先知在內。巴比倫王善待了他。他與猶太人定居於革巴爾河附近。他一邊聯絡這些生活異地的人,一邊培育他們、鼓勵他們。由於巴比倫的文化和社會結構,均比猶大為高,他們學習了不少巴比倫的文化,和使用他們的亞拉美語,故此,由充軍至耶穌時代,猶太人都慣用亞拉美語而不用希伯來語。


△未來的希望
表面看來,猶大是完結了,像北國的十個支派一樣消失了。但是,充軍卻給猶大國起了積極的作用,使以色列民接觸到更多的文化,因而明白到梅瑟的天主,同時是整個人類的天主。到了公元前539年,巴比倫王倒臺了,波斯國的居魯士是戰勝者,他的溫和政策,釋放所有被擄者回國。於是以色列人便回國重建家園。


(七)回國、亞歷山大、羅馬

△回國後的以色列人要重建家園,第一件事是重建聖殿,成立宗教團體。在公元前515年聖殿完工。這是第二所聖殿,第所聖殿是撒羅滿王興建的。第二所聖殿一直保留到耶穌時代。黑落德王再把第二所聖殿擴建,直到公元七O年被羅馬毀滅。


在波斯統治下過了一段安逸的生活後,猶太人又陷於戰亂中。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帝徵服了整個中東,將希臘文化帶進猶太人的生活中,漸漸的不大使用希伯來文,只認希臘文。聖經的「七十賢士譯本」,就是此時期自希伯來文翻譯過來的。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將軍分裂,把王國分成希臘、埃及和敘利亞三部分。


當猶太人被埃及統治時,得到很大的自由。到了公元前198年,敘利亞軍隊擊敗埃及,用暴力強迫人接受希臘文化和宗教,當時猶太人中起了分歧。以瑪加伯為首的一派,想擺脫埃及王安提約古四世的統治,而藉助於新與的羅馬國。猶大便成了羅馬的保護國。後來由於內戰發生,其中一派甚至請求羅馬來攻打自己的同胞。公元前63年,羅馬將軍龐培出兵攻佔了耶路撒冷。自此,羅馬人正式統治了整個巴力斯坦。至公元前40年,羅馬委任黑落德為猶大王,黑落德殺死了猶大最後一個王。如今,巴力斯坦成為羅馬的殖民地。


結語


以上短短的簡單介紹,使我們認識到整個以色列民族的歷史進程。我們發現這個被天主特選的民族,不斷的遭受外族異民的侵襲,在考驗、逃亡中,保存自己的信仰,準備救主的來臨。

相關焦點

  • 【史記】巴勒斯坦以色列簡史
    在1967年戰爭中,以色列侵佔了按分治決議應屬阿拉伯國的領土和整個耶路撒冷市,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約8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使100多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為無家可歸的難民。以色列拒不承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權利,除撤出西奈半島(1989年3月歸還塔巴地區)和戈蘭高地部分地區外,拒不撤出它所侵佔的其他阿拉伯土地,使巴勒斯坦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 【史記】以色列建國的歷史背景
    但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個國家,就一齊向剛成立的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就在以色列建國的歡呼聲中爆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是巴勒斯坦的主人,三千年前,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誕生了一個希伯來王國,這就是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前身,公元前63年,羅馬佔領了巴勒斯坦,一百五十萬猶太人被驅逐出家園,從此猶太人開始流散到歐洲各國,他們變成了一個沒有祖國的民族。公元7世紀初的時候,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在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統一的阿拉伯帝國,從此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再未離開過這塊土地。
  • 以色列:一個民族的重生(3)
    不一會兒,父親來到他的床邊,不是責備兒子沒有換衣服,而是對他說,自己小時候在波蘭上學時,有一次其他學生把他的褲子搶走了,奧茲的爺爺來到學校理論,男女學生又一起打了爺爺一頓,把他的褲子也拿走了。這是充滿恥辱的回憶。奧茲的父親在1947年11月30日凌晨告訴他:「本來,你也可能在上學時或在大街上蒙受這樣的恥辱……但從今往後,我們有了自己的國家,你不再會因為是猶太人而受人欺負……再也不會!
  • 《白俄羅斯簡史》中文譯著在北京發布
    訪問當日,為進一步加強中白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增進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深化雙方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白俄羅斯駐華使館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了《白俄羅斯簡史》中文譯著新書發布會。《白俄羅斯簡史》一書基於歷史思考的最新成就、理性的方法論和民族國家思想,呈現了白俄羅斯從古至今的歷史,展示了白俄羅斯人民在推動歐洲文明發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 以色列的前世今生:以色列是個怎樣的國家?全世界最會做生意的民族,也是全民皆兵的國家
    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歷史上出現類似情況的民族還有很多,他們遭滅國驅逐後往往被周邊國家融合同化,最後整個民族徹底消亡。而猶太民族與他們所不同的是,猶太人心中早已根植了堅定的共同信仰,所以儘管歷經長達一千多年的漂泊,但猶太民族卻始終能做到獨樹一幟。從十八世紀開始,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陸陸續續回到巴勒斯坦地區。雖然此時阿拉伯人在這裡已生活了一千多年,但對猶太人來說,這是他們的應許之地,是他們的祖宗故土。
  • 簡史三部曲赫拉利:2050年的教育將會有哪些根本性不同?
    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以色列歷史學家。2002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史與軍事史,現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著有《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剛30出頭。如果一切順利,這個嬰兒可能到2100年還活著,甚至到22世紀還是個積極公民。
  • 耶路撒冷:猶太民族的執著
    就從川普扔下這顆「重磅炸彈」的第二天開始,從加薩走廊向以色列射出的火箭彈,和以色列國防軍向加沙空襲扔下的炸彈就此起彼伏。除此之外,約旦河西岸被佔領土上的巴勒斯坦民眾還舉行了大規模遊行示威,並和以色列軍警發生衝突。
  • 好書房 | 〔意〕路易吉·薩爾瓦託雷利:《義大利簡史——從史前到當代》
    精於歐洲史和教會史,主要著作有《民族法西斯主義》《國際政治中的法西斯主義》《1700年到1870年義大利政治思想》《復興運動的思想和行動》《中世紀義大利》《城市國家的義大利》《法西斯時期的義大利史》《義大利簡史》《歐洲史概述》《戰後教廷政策》《法國革命迄今的教會和國家》等。沈珩,我國著名的義大利語專家,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曾譯《義大利語》詞典。現已去世。
  • 【以色列簡介】
    這是奇的土地, 這是一個神奇的民族。他們在經歷了兩千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終於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園—以色列國。地圖上的以色列,好象一把匕首,深深地刺進了黎巴嫩的香柏樹叢中。自從《聖經》時代起,這裡的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後不到24個小時,就遭到了五個阿拉伯國家的聯合進攻。這場戰爭奪去了這個小國6000人的生命。
  • 人文 矛盾以色列
    2016年4月9日到20日,《中歐商業評論》主辦了以色列創新創業之旅,前往創業的國度以色列考察學習。如今,「去以色列學創新」已經在中國形成熱潮,去收購以色列的公司與技術,更是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以色列與美國關係極好,收購一家以色列公司,便可能為中國企業打開一扇進入美國市場的大門。《中歐商業評論》以色列創新創業之旅一行合影世俗苦難與宗教高峰
  • 以色列的真面目,太可怕了!
    請仔細看一下上邊的地圖,就是這個夾縫中的以色列,創下了人類諸多不可超越的紀錄。稍微了解以色列歷史的人,都至少不會對以色列產生惡感。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而猶太人在千年漂泊和遷徙中,在飢餓和苦難、殺戮和欺侮的磨難中,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砥礪發奮,不僅沒有倒下,反而讓現僅有800萬人的國家,奇蹟般地在科技、軍事、教育、現代農業等領域獲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 以色列分析家:伊朗從約旦邊境到地中海圍困了以色列
    伊朗華語臺消息:一位以色列分析人士承認,伊朗控制以色列圍困的戈蘭高地地區,以色列似乎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事實。
  • 以色列與伊朗的千年恩怨
    本文擬以時間為主線,以民族和國家為載體,對這兩大民族之間的關係以及以這兩大民族為主體的伊朗一以色列國家關係做一較為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深化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探尋二者關係發展的特點。波斯人解放猶太「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原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 最初被稱為希伯來人,意思是「遊牧的人」。
  • 埃及與以色列為何走近?
    來自埃及外交部的匿名消息也稱,「埃及之所以重視巴勒斯坦問題,是因為它是埃及自身的責任,甚至高於阿拉伯民族的責任。」他也承認,「埃及沒有獨立的巴以和平計劃,更多地願意支持國際社會的努力,包括法國和美國的提議。」
  • 相對論簡史與廣島原子彈爆炸
    本周我們一起共讀《果殼中的宇宙》,周一早讀讀完第一章 相對論簡史。愛因斯坦承認自己致信羅斯福提議研製核武器,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和遺憾1945年8月6日早上8時15分,艾諾拉.蓋號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於戰爭的原子彈(小男孩原子彈),造成廣島10萬多居民死亡。
  • 《人類簡史》作者預測未來人類10年:太可怕了!
    本文來自2020年11月22日深圳讀書月期間,《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與學者吳伯凡的跨國對談。——鍾二毛推薦在科幻世界裡,人們常用預言警示未來;但在現實世界中,人類的未來到底會走向何方?曾有一位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預言,生態崩潰與技術顛覆,是除核戰爭外,人類所面臨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
  • IT簡史 布萊切利園 Bletchley Park
    熱文導讀 | 點擊標題閱讀IT
  • 亞瑪力人――以色列人的宿敵
    如果我們問以色列的最大敵人是誰,猶太人的答案也許眾說紛紜:希特勒、內賈德、哈瑪斯、聖經中的亞述王西拿基立(王下18-19)等。然而許多人卻相信,以色列的最大敵人仍是亞瑪力人──從古時至到如今。為甚麼是亞瑪力人?亞瑪力人是居於迦南地南部的遊牧民族,不時佔據內蓋夫的牧場。他們的領袖是以掃的兒子以利法的私生子。
  • 中國和以色列的故事
    猶太民族向來和其他民族相處不好,在上海,卻和中國人民相處融洽,很快打成一片……後來,日本人與德國結盟,為了討好希特勒,他們把2個猶太人居住密集的弄堂封了,禁止猶太人出入,想餓死困死猶太人。但是,小小的弄堂怎麼擋得住中國和猶太2個超級聰明的人民啊,隔著弄堂的圍牆,雙方的生意照樣做得有聲有色。中國人到牆邊一喝:今還剩7個饅頭,2個銅板就可以了,裡面的哥們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