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兵器:印第安菸斗斧

2021-02-13 輕兵器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

北美印第安人於公元16~17世紀發明一種獨家兵器——菸斗斧。菸斗斧是將菸斗巧妙地結合在印第安戰斧上而製成的,使這種戰斧兼有抽菸、兵器兩種功能,便於北美印第安男人打仗時攜行。不僅如此,菸斗斧也是北美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


根據史料記載:在法國、英國殖民美洲大陸期間,法軍、英軍及當地土著人都將菸斗斧作為兵器和工具使用。可見,菸斗斧在美國的文化蘊涵深厚,美國拍攝的一些反映歷史戰爭的影視作品中,菸斗斧也是常見的兵器之一。

美國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宣傳海報。著名美國影星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一位莫西幹人豪克依,他披著長發,穿著麻料的印第安服裝,肩背長槍,左手持刀,右手持菸斗斧,為捍衛部落的和平與殖民者進行堅決鬥爭的影視形象非常令人震撼


美國電影《愛國者》宣傳海報。電影中的主角人物班傑明·馬丁(梅爾·吉勃遜飾)腰間斜插一把菸斗斧

例如,美國於1992年公映的一部經典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獲得1993年第65屆奧斯卡最佳錄音獎、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影界諸多榮譽獎。影片中,著名美國影星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一位莫西幹人豪克依,他披著長發,穿著麻料的印第安服裝,肩背長槍,左手持刀,右手持菸斗斧,為捍衛部落的和平與殖民者進行堅決鬥爭的影視形象非常令人震撼。該影片以七年戰爭(1756~1763年)期間英、法兩大帝國在美洲爭奪殖民地為背景,用殖民與反殖民,壓迫與自由,殖民者與土著內部的鬥爭為內核,展開了並不複雜但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

另一部經典電影《愛國者》由美國著名演員梅爾·吉勃遜等人主演,於2000年公映。梅爾·吉勃遜在影片中飾演男主角班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他在七年戰爭期間曾經為英軍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他又被迫投身到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鬥爭中。該影片的宣傳海報,是一張班傑明·馬丁腰間斜插著一把菸斗斧的形象。影片中,也多次出現班傑明·馬丁手持菸斗斧與英軍搏鬥的場景。

這兩部電影均以英法七年戰爭為背景,七年戰爭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這場戰爭造成約90~140萬人死亡,對18世紀後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英國是七年戰爭的最大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從此成為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大帝國戰爭」(也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爭費用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之後的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起初,北美印第安人使用一種輕型短柄飛斧捕獵野獸。這種戰斧被世人稱為北美印第安戰斧,其英文單詞為「Tomahawk」,主要用於投擲,以殺傷野獸。後來,北美印第安人將這種斧子應用到部落的矛盾紛爭中,作為戰斧使用。在西方沒有出現騎士制度之前,穿上重裝甲的士兵向敵方投擲戰斧,斧刃砍到盾牌上,幾乎能把盾牌廢掉。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展示的一把戰斧,系北美印第安部落中內茲伯斯人的戰斧。斧柄上裝飾有多枚銅鉚釘,斧柄尾部還附掛一條漂亮的布質裝飾品


北美印第安人拉科塔族部落使用的戰斧,陳列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其斧柄上同樣裝飾有多枚銅鉚釘,並在斧柄後部包覆布質長帶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珍藏的菸斗斧斧頭。其製造於19世紀早期,整體由石材製成,未安裝斧柄

位於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博物館珍藏有北美印第安戰斧的古董級實物,其中有一把戰斧是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內茲伯斯族人使用的,另一把戰斧是北美印第安部落的拉科塔族人使用的。這兩件戰斧的製造年代為19世紀早期,斧頭為鐵製,斧柄為木製,斧柄上裝飾有多枚銅鉚釘,斧柄後部還附掛有一條漂亮的布質長帶。

菸斗斧的斧頭上加工出一個挖空的心形斧飾,這個心形斧飾象徵著北美印第安人希望永遠和平,讓菸斗斧遠離血淋淋的砍殺場面


這款菸斗斧(現代複製品)的斧頭、斧柄表面刻有花卉或字母圖案,以彰顯其精美高貴

菸斗斧是北美印第安戰斧的一種演進類型,其英文單詞為 「Pipe Tomahawk」。斧頭和菸斗在北美印第安人的部落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兩者都是北美印第安男人一生離不開的寶貝。美洲是菸草的原產地,印第安男人自然都是「老煙槍」,視菸斗為生命;斧頭是他們用來捕獵野獸和對付敵人的有力兵器。兩者缺一不可。印第安男人在打獵、作戰時同時攜帶這兩樣東西。身上攜帶的東西數量多,當然是一件很不方便的問題。為此,美洲印第安部落中的達克他人和阿爾岡琴人把兩者巧妙地合而為一,發明了菸斗斧。這樣,印第安男人們可以一器兩用,打仗、抽菸兩不誤。

根據史料記載,菸斗斧最早於公元16世紀出現在北美印第安部落中。在北美印第安人尚未學會製造鐵器的年代,他們製造戰斧的斧頭部分主要由石材打造而成,斧柄由木料製成。位於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博物館珍藏有一把由石材製造的菸斗斧,該菸斗斧製造年代較晚,為19世紀早期,並且未安裝木製斧柄,但其中心加工有一個通孔,其是煙霧的通道。這個通孔與菸斗斧頭部頂端的煙鍋相通。煙鍋用於放入菸絲或菸葉,使用者抽菸時,將煙鍋中的菸絲點燃,即可從斧柄末端的菸嘴中抽吸菸霧。

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逐漸統治美洲大陸,那時在歐洲做皮毛服裝生意的利潤奇高。歐洲商人紛紛去美洲與印第安人進行貿易。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從美洲印第安人手裡買來捕獲的野獸獸皮,作為交換品,歐洲商人給他們帶去了金屬鑄成的斧頭。

這樣,製造鐵器的技術就連同金屬斧頭一起通過貿易從歐洲帶到了美洲。當地印第安人學會了製造鐵斧以後,也學會了拿起這種兵器抵禦瘋狂掠奪他們的土地、剝削他們血汗的侵略者。

菸斗斧主要由斧頭、煙鍋、斧柄、菸嘴及通針組成。其全長通常不超過0.6m,質量約在0.3~0.6kg之間。

斧頭

菸斗斧的斧頭主要由石材或鐵材製成,其一側加工成斧刃,另一側被改裝成煙鍋,用於裝入菸絲或菸葉。

許多菸斗斧的斧頭上加工出一個挖空的心形斧飾,這個心形斧飾象徵著北美印第安人希望永遠和平,讓菸斗斧遠離血淋淋的砍殺場面。有些菸斗斧的斧頭表面還刻有花卉或字母圖案,以彰顯其精美高貴。

煙鍋       

菸斗斧最初的煙鍋由石頭加工而成,只有單一的圓管形。後來,隨著其裝飾作用日益突出,出現了銅、鐵等金屬製成的六角、八角等各種形狀煙鍋,儼然成為一桿精美別致的煙槍。

斧柄       

斧柄主要由山核桃木、桉木或楓木製成,外形呈圓柱狀。其外表面通常加工有紋飾,並用生牛皮或與殖民者交易換來的布料包覆一部分,此外還在斧柄上用火雞毛、玻璃珠、銅珠以及水牛皮等作裝飾。

斧柄的中心加工出一個直徑大約為6mm的通孔,該通孔也稱為煙管,貫穿於斧柄的全長,成為使用者抽吸菸霧的通道。斧柄頂部連接煙鍋底部之處,加工出一個橫向孔,該橫向孔與斧柄中心的通孔連通,構成完整的煙道。斧柄尾端設有一個金屬製成的菸嘴,使用者用嘴從這裡抽吸菸霧。

菸嘴 

顯示一個菸斗斧的價值和它代表的地位有多高,還要看斧柄末端安裝的是什麼材質的菸嘴。印第安部落酋長的菸斗斧菸嘴早期由水牛角、鹿角精心加工製成,後來也出現由金屬製成的型制。

通針       

有些菸斗斧還設有通針,通針插入斧柄頂端的小孔內,這個小孔與斧柄內的煙管不連通。通針可從小孔中取出,用於清理煙管通道,或用於撥弄菸絲。

 「合體」之後的菸斗斧原來作為戰鬥和打獵武器的用途漸漸消失,它更多的時候變成了一個代表符號,被賦予許多象徵意義。其是談判和約、戰鬥令旗、慶功禮物的象徵,也用於表示敬重。

談判和約       

原始社會的印第安人非常講信用,談判結果並不需要白紙黑字寫清楚,只要出席部落會議的酋長帶上一把菸斗斧就行了。當兩個部落的首領答應化幹戈為玉帛時,只需要雙方點著手中菸斗斧裡的菸絲,同時吞雲吐霧就代表和約搞定啦;當一個部落接受另外一個部落為盟友時,就向對方贈送一把自己的菸斗斧作為見證物。

      

戰鬥令旗       

在一個名叫拉克塔的印第安部落,菸斗斧還是酋長向戰士們下達軍令的標誌,就像中國古代的令旗與令牌。菸斗斧與部落酋長神聖權力象徵的權杖相似,沒有任何一個印第安勇士敢違反它的指揮。只要酋長一揮手中的菸斗斧,所有勇士都會遵從命令衝鋒或者撤退,整齊劃一,嚴守紀律。據說,在這個部落的歷史上,沒有一名勇士因違反軍令而被處罰,可見菸斗斧在勇士心中的分量之重。

       

慶功禮物       

北美印第安人在成功捕獲水牛等大型獵物以後,將它們開膛破肚之前,部落裡的族人都會先載歌載舞舉辦一個慶功會,一是表彰勇敢的獵手,二是感謝神靈賜予他們食物。在慶功會上,作為部落象徵的兵器——菸斗斧自然必不可少。這時,勇士們會將一把斧頭上鑲嵌有銅裝飾的菸斗斧送給酋長作為禮物。

       

表示敬重       

如果遊客有幸到美洲旅遊,參觀當地的印第安村落時,遇到熱情好客的村民遞上菸斗斧讓遊客吸上一口,遊客千萬不要害怕更不能拒絕。因為印第安人會把遊客這樣的舉動視為對他們部落的不尊重和嚴重挑釁,可能會引起「外交糾紛」。

十二期新鮮出爐!



2021全年雜誌預訂↑↑↑

有專業有態度的公眾號,歡迎掃碼關注,領取你的最權威輕武器攻略

《輕兵器》官方店鋪,主營《輕兵器》雜誌、《輕兵器》合訂本及各種軍事圖書

相關焦點

  • 北美印第安菸斗戰斧
    )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斧,傳統的戰斧與直柄的短柄小斧類似在17世紀時, 印第安戰斧的英語譯名源于波瓦坦印第安戰斧是美洲原住民常用的工具,與歐洲殖民者一樣,他們將印第安戰斧作為近戰或投擲式武器,與非洲的拿札柏扎普很相似[印第安戰斧的上端最初是石制的,後來英國皇家海的登艦斧(Boarding axe)隨以物易物傳入,影響了印第安戰斧的設計,也開始出現鐵製和黃銅製的上端斧頭。
  • 印第安戰斧斧人上的桃心竟蘊含著這樣的含義?
    印第安戰斧是一種北美印第安人用來捕獵野獸時的輕型短柄飛斧。由於生產力所限,這種斧頭的斧刃原來只是由石頭打造。
  • 白人恐懼的印第安戰斧不光能砍人還能抽菸!還是和平與戰爭的象徵
    在這些抗爭中,印第安戰斧成了印第安人很常見、很流行的一種武器,他們甚至還創造了一些特殊戰斧,如菸斗斧、道釘斧。其中菸斗斧是最具特色的印第安戰斧,它由金屬斧刃、菸斗鍋和一個中空的斧柄組成,其中空的木質斧柄通常由生牛皮或染色的布料包裹,還會裝飾著鮮豔羽毛、玻璃珠等,裝斧刃一頭的斧柄上還有一個連接菸斗底部的小洞用於吸菸,手柄尾部還會按上不同材質的菸斗嘴
  • 劈砍作戰的絕佳武器——印第安戰斧
    印第安戰斧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斧,傳統的戰斧都是直柄。
  • 英勇不屈的禿鷹精神-印第安戰斧的發展歷程
    印第安戰斧(tomahawk)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斧,傳統的戰斧都是直柄。印第安戰斧是美洲原住民常用的工具,他們將印第安戰斧作為近戰或投擲式武器印第安戰斧的上端最初是石制的,後來英國皇家海軍的登艦斧引入了印第安戰斧的設計,也開始出現鐵製和黃銅製。印第安戰斧手柄長度通常都不會超過0.61米,重量約在260-700克,斧鋒通常不超過4英寸,斧頭修長而鋒利,這種形狀的設計更適合於劈砍。斧頭的背部通常都有堅固的敲擊椎,用於擊破石塊,大塊的木頭等。
  • 兵器譜|蘇格蘭洛哈伯斧簡史:穿裙子的未必是小姐姐,也可能是持雙手斧的壯漢
    而在整個亞歐大陸相對邊緣的蘇格蘭,他們的相對獨立的軍事發展,就誕生了許多頗為有趣的獨特兵器,而其中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洛哈伯斧。▲幾種不同的洛哈伯斧洛哈伯斧作為一種雙手斧,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們那碩大的斧葉。洛哈伯斧一般的斧葉長度可以達到45釐米,甚至有些巨大的斧葉,幾乎可以與射擊軍斧的斧葉相提並論。
  • 投斧、戰斧、手斧,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
    投斧、戰斧、手斧,各有不同的使用目的。
  • 馬背上的戰士——哈薩克人的五大奇門兵器
    哈薩克人的五大兵器包括:馬刀、長矛、角弓、盾牌和戰錘。實際上哈薩克人及其先民使用的武器總目絕不會只有五種,其他還有戰斧、戰鎬、流星錘、雙刃劍、標槍、火槍和火炮等,但在準哈戰爭期間,上述「五大兵器」是英雄們使用的主戰兵器,因此也被深深地鐫刻在了哈薩克人的歷史記憶中。一、馬刀雖然哈薩克的先民斯基泰人是用雙刃劍而非單刃馬刀的,但隨著騎兵近戰的增多,馬背刀劍攻擊中砍的效果遠高於刺,因此適合劈砍的單刃刀便逐漸佔了上風。
  • 兵器譜匈牙利牧羊人長斧鑑賞
    但是它的來歷邦國卻不可考證了,攤主也不知道從何而來,是何時的兵器。回國後也訪之諸兵器論壇,也無人知道來歷。這次環遊東歐,到布達佩斯市郊的跳蚤市場淘寶時卻發現一些非常類似的斧頭,都有銅的頭和長柄,新舊程度不一。
  • 你的消防斧可能用錯了
    ,陸上和船上的消防員裝備均含有消防員使用的消防斧。圖2: 船用消防斧從圖中可明顯看出,陸用消防斧斧柄未全部用絕緣膠包裹。實際上,陸用消防員裝備配備的消防斧執行GA630-2006《消防腰斧》的標準,該標準明確規定消防腰斧不能用來破拆帶電障礙物。而船用消防斧需要滿足FSS規則,該規則第3章第2.1.1.5條對消防員裝備中的太平斧要求「手柄應具有高電壓絕緣」(axe with a handle provided with high-voltage insulation)。
  • 哈薩克五大兵器:馬刀 長矛 角弓 盾牌和戰錘
    在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生生不息的哈薩克人及其先民在三千年的戰火洗禮中鍛造出了蒼狼般不羈的性格,也在這戰火中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軍事文化,而這獨特軍事文化的器物象徵便是哈薩克人經常提起的「五大兵器本文旨在簡單的闡釋一下哈薩克「五大兵器」的概況。哈薩克人的五大兵器包括:馬刀、長矛、角弓、盾牌和戰錘。實際上哈薩克人及其先民使用的武器總目絕不會只有五種,其他還有戰斧、戰鎬、流星錘、雙刃劍、標槍、火槍和火炮等,但在準哈戰爭期間,上述「五大兵器」是英雄們使用的主戰兵器,因此也被深深地鐫刻在了哈薩克人的歷史記憶中。
  • 英國歷史上的菸斗故事(一)
    這篇文字不是原創,是我看到網上一篇「陸帝亂彈之—胡扯英國歷史和菸斗及菸草文化」的文章,做了一些編輯,刪除了許多胡扯的內容,圖片是我加的世界上每個玩菸斗的,無論有意無意,無論喜歡與否,都跳不開,也迴避不了這麼一個地方和這個地方發生的歷史,這就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大英帝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確實也是名副其實。
  • 鋒芒畢現——RMJ TACTICAL S13 戰術斧
    S13戰斧主體採用一體式4140鉻鎳鋼材質,這種材質常用來作為機械設備中工作環境惡劣的高強度材料來使用,長度為34.3CM,重量567克,斧身採用差異化鍛造熱處理工藝(differentially heat-treated),斧頭造型脫胎於經典的印第安戰斧(TOMAHAWK)並在其基礎上進行改進,後部尖銳的鶴嘴鋤設計甚至能穿透凱夫拉頭盔(Designed to pierce a kevlar helmet
  • 世界三大低能兵器:暗殺還行,遇中國此兵器,兩種變殘,一種擊飛
    低能兵器,就是殺傷能力低下的兵器。這處低能當然是相對而言的,如果是對付赤手空拳人的,這些兵器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
  • 揭秘中世紀歐洲的長柄兵器
    從中世紀一直到17世紀早期,手持長柄兵器的步兵密集隊形在歐洲戰場上是很常見地景象。長柄兵器用於戰鬥的部分裝在長矛的末端,是特別設計來制約騎兵並造成騎兵重傷的。此種兵器如大批量生產則成本低,且在戰場上有多種用途。
  • 將戰斧葉錘合二為一的印度斧錘鑑賞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二合一的武器——斧錘(Tabar-shishpar),這是一種極具地方特色且極為罕見的武器
  • 十八般兵器·總論
    在《水滸傳》第二回中最早列出了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名稱,它們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杈,其中的戈、戟、鉞是已經淘汰的兵器,鏈與撾(又稱飛爪,系在長繩上的投擲兵器)是極少在戰場上使用的兵器,這其中還有元代才推廣使用的火器銃,上述十八種兵器是元代人對宋代兵器的不太準確的分類。
明代的《五雜俎》及《湧潼小品》中出現了又一種說法。
  • 【New】冷鋼新品—強悍的瑞士戟斧
    歐洲歷史上有著許多形態各異的長柄武器,其中瑞士步兵之中的瑞士戟兵,他們所攜帶的長戟武器堪稱強大殺傷力的代表,標準的斧與矛結合體,是歐洲戟類兵器的典範
  • 北美印第安人走向種族滅絕的慘痛教訓
    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英國移民們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裡,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印第安人很開心,感覺這些外來者很懂得知恩圖報,特別是專門設立了「感恩節」,雖然名義上是感謝上帝,但讓印第安人覺得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給予的好處。
  • 哥倫布縱兵姦污印第安少女,將「性病」傳染到了全世界?
    在那裡,哥倫布發現了一批印第安原住民。當時,哥倫布的手下才100多人,因此不敢當地土著有什麼越軌行為。因此,他們只是邀請了幾位印第安男子和他們一同返回西班牙。經過兩個月的航行,哥倫布到達了巴塞隆納。對於他所帶回來的印第安人,西班牙民族均表示十分好奇。而一些西班牙貴婦出於對印第安男子的好奇,與他們進行了親密接觸。而一次次親密接觸,最終解鎖了一個恐怖的疾病——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