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預測大陸攻臺模式:將效仿俄奪取克裡米亞,發起灰色地帶戰爭

2021-12-28 一口 薏仁酥

由於美國主動打出「臺灣牌」來遏制中國的崛起速度,目前臺海局勢已經變得異常敏感,不過真正的元兇卻依然執迷不悟。援引環球時報12月16日消息,一家有著政府背景的美國防務媒體刊登了一篇文章,大量引用了五角大樓以及白宮的高級官員的言論,試圖就所謂的「大陸攻臺模式」進行分析和預測。其中來自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傑克裡德的觀點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因為和此前外界普遍猜測的「諾曼第式」登陸作戰不同,傑克裡德認為大陸極有可能在臺海進行一場所謂的「灰色地帶戰爭」,其表現方式更加貼近俄羅斯奪取克裡米亞的模式。

依照文章所述,解放軍可能會採取的行動包括「網絡攻擊、滲透以及迅速空投作戰部隊」,文章指出,2014年俄羅斯就是用了信息戰、網絡戰和特種部隊等多種手段拿下了克裡米亞。

至於傳統的登陸作戰,文章認為地面部隊的調動集結很難躲過衛星的監視,再加上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準備就緒,這無疑給美軍介入提供了機會窗口,美國政府也同樣可以通過談判來進行幹預,相較之下速戰速決才最符合中方的利益。

事實上,現在美國對於所謂的「大陸攻臺模式」的討論已經到了近乎瘋魔的狀態,他們先是自己假設了一個偽命題,然後不斷在這個命題下空想各種場景,最終拿出一份似是而非的結論來指導現實外交,可以說美國正在逼著自己主動惡化和中國的雙邊關係,特別是有相當多美國政客,只是坐在辦公室裡拿著文件就開始誇誇其談,全然不顧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和複雜性。例如美國著名反華參議員盧比奧就稱,大陸很可能在2030年統一臺灣,但動用武力的可能性很小,最可能的是採用「切香腸」的方式達成這一目標。

可見,「反華抗中」如今在美國不僅是絕對的政治正確,更成為了一股流行的風潮,任何議題只要冠以「反華抗中」就可以獲得正當性。

但此舉不僅是對中美關係的毒化,更是在不斷消耗美國自身的決策力量。對於海峽兩岸的未來,我們始終堅持要給和平一個機會,而武力則是為了震懾島內的臺獨頑固勢力以及外國幹涉勢力的不法圖謀。現如今美臺相互勾連,大肆炒作所謂的「攻臺論」,其目的無非就是讓「中國威脅論」進一步拉高,在國際層面上孤立甚至是排斥中國。美國正在妄想用「臺灣牌」一勞永逸地解決因為中國崛起所帶來的衝擊,永遠維持住他們的霸主地位。

可惜的是,現實世界的發展和美國的預期存在著巨大落差,一個中國原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共識,並且得到了聯合國的承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也同樣認可。因此臺灣問題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內政,無論美國或者其他的什麼盟友,對臺海的未來做出多少預測和分析,也無論美臺之間存在著多少相互勾連,凡是打算以武拒統的行徑都意味著走上絕路。

相關焦點

  • 臺軍稱美日軍艦常態「護航臺島」,解放軍啟動「灰色地帶戰爭」?
    日前,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就發文大肆渲染所謂「大陸威脅論」,並鼓吹美國應將阻止兩岸統一作為首要戰略目標。但是美媒也在報導中指出,對於美國來說,軍事介入臺海就等同於美軍要開啟遠洋作戰模式,由於地理距離的客觀限制,美軍在作戰部署、後勤補給方面都將面臨極大的壓力。即使攻擊型核潛艇能夠幫助美國維持暫時的軍事優勢,但迫於高昂的戰爭成本,美軍也無法動用大量核潛艇展開作戰。
  • 英軍空降部隊進入烏克蘭—— 灰色地帶行動實踐
    通過此次演習,英軍展示了運用各類空中機動力量進入灰色地帶的能力。這次部署行動表明,雖然當前灰色地帶的概念定義尚不明確,但灰色地帶行動將成為面向大國競爭的戰略舉措,這一趨勢已經愈加明顯。空降部隊還在空中攻擊模式中進行演練,用速降繩實施著陸,使用東道國支援直升機向縱深展開。灰色地帶的界定當前,灰色地帶的概念定義尚不明確,許多定義過於寬泛(包括與非常規戰爭、經濟活動、網絡攻擊和虛假信息散布相互衝突,相互交織),似乎所有跨國活動都可以被視為灰色地帶行動。
  • 美國智庫熱衷預測「大陸攻臺」有何居心?
    這位美國智庫「2049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日前在其新書《中國的侵略威脅》中,宣稱獲得「內部文件」,揭秘解放軍有一個名為「聯合奪島行動」的秘密戰爭計劃,要在2020年前拿下臺灣,屆時解放軍會發射飛彈攻擊臺灣島,並對臺灣進行海空封鎖,接著兩棲登陸,而投入的兵力總計將達40萬。
  • 大陸轟炸機控制臺海灰色地帶,巡航飛彈威懾臺獨劍指美國關島
    中國大陸的反制也一點都不客氣。據《海峽導報》報導,解放軍戰機持續進入臺灣所謂「防空識別區」,而且頻率幾乎已經達到每天打卡的強度。臺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揭仲對中評社說:大陸此舉有「一石二鳥」的效用。地處臺灣西南部的所謂「防空識別區」,當前已經成為了解放軍戰機威懾蔡當局、順便敲打美國的理想「戰場」。揭仲日前表示,臺灣西南部空域對大陸而言,就是很好用的一塊「灰色地帶」。
  • 博弈 美媒稱中美在「戰與和」灰色地帶上較量:美國先天不足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 外媒稱,不少分析人士形容美中兩國的軍隊處在介於和平與戰爭之間的一個灰色地帶
  • 臺妄言:大陸2020年完成攻臺準備,有4種動武可能?
    報告稱,解放軍計劃於2020年前完成對臺全面性用武作戰準備,並預測解放軍對臺動武的7個時機以及可能採取的4種行動方式。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陳先才表示,這說明臺軍看到目前兩岸軍事實力的差距。但另一方面,臺也意圖渲染大陸「更具侵略性」,藉此博得美國更多的軍事支持。
  • 俄學界對美國「灰色地帶」作戰概念跟蹤研究
    近年來美國對在「灰色地帶」建立多層次的指揮機構進行了大量研究。中央司令部司令、前特種部隊司令沃特爾上將指明了主要的研究方向,明確了各國之間的全球非戰爭作戰行動,這是國家和非國家主體及其內部之間的競爭性互動,處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灰色地帶」。
  • 新聞丨解放軍10-15年後攻臺?
    據臺灣《中國時報》18日報導,奧布萊恩美國東部時間16日在參加「阿斯本研究所」舉辦的研討會上,被問到「美中是否可能因為臺灣發生衝突?若中共武力攻臺,美國是否準備協助臺灣?」他回復稱,臺灣海峽近100英裡的水路,就兩棲登陸和軍事佔領而言,現階段對大陸來說很難做到,因為臺灣地形並不好登陸,適合登陸的沙灘可能也就4到5個。
  • 外媒:解放軍正對臺灣發動"灰色地帶"戰爭,慢慢瓦解臺軍的鬥志
    隨著中美關係惡化,美國通過打"臺灣牌"來威脅大陸的行為也更加明顯,而這種刻意針對行為其實來自於美國國內對中國的戰略政策。事實上,自從今年以來,美國多次對臺灣出售各種武器裝備,包括前些時候對臺灣批准出售的價值約2.8億美元的軍事通信設備,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中美之間的聯合公報規定,也給兩岸關係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 "100個俄軍營戰鬥群,將從四個方向進攻基輔"
    在前所未有的龐大炮擊和航空兵突擊掩護下,俄軍100個營級戰鬥群從白俄羅斯、沃羅涅日州、羅斯託夫州、克裡米亞等四個方向,朝著基輔進行全面的突擊……這不是蘇德戰場上「第聶伯河攻勢」中的橋段,而是美媒最新曝光的「情報文件」中描述的「俄軍作戰計劃」。美國《華盛頓郵報》12月4日報導稱,根據其獲得的一份情報文件,美國情報機構發現,俄羅斯正在計劃最早在明年初發起一場針對烏克蘭的攻勢。
  • 世界歷史上首場世界級戰爭——克裡米亞戰爭
    但在1853年還有一場改變世界走向的戰爭,就是克裡米亞戰爭,之所以也能稱之為世界級,實在是因為克裡米亞戰爭的參戰國,除了美國、日本與中國以外,幾乎與一戰沒有區別。交戰主力是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法國、英國、奧匈帝國、撒丁王國(此時尚未統一義大利)直接參與戰爭,德國、中亞地區諸國、英法非洲屬地和印度也都間接參與戰爭,其直接影響了一戰和現代社會。
  • 俄羅斯軍隊敘利亞、克裡米亞之戰給我們的啟示!
    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和敘利亞採取的兩次軍事行動,均可劃分為四個作戰階段,其作戰重心依次為:徵兆期奪控信息優勢,初期奪取政·治優勢,關鍵期確立軍事優勢,後期保持戰略優勢。徵兆期,多維聯動奪取信息優勢。每次戰事發起前,俄均以外交攻勢、主導輿論為主要手段,著眼奪取制網電權,多維聯動,掌控先機。
  • 俄軍已下定決心:或將從克裡米亞對烏克蘭發起進攻
    【圖文來自網絡,侵聯刪】                                                                                                                      被美國與北約多次挑釁後,普京態度已經變了,俄媒透露宣稱俄軍已經準備動用一個飛彈師的部隊,從克裡米亞對烏克蘭發起大規模攻擊
  • 美臺反覆猜大陸何時會動手,不如管束自己的言行
    馬克·米利 資料圖環時注意到,美國軍方高層和國會近來反覆談論解放軍武力奪取臺灣的可能性,美國印太司令部的海軍上將戴維森3月曾預測,中國大陸「試圖在這個10年,甚至6年後控制臺灣」。眾所周知,大陸是否會動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這首先是政治決定,其次才是軍事問題。從軍事上說,大陸無疑早有能力武力攻下臺灣。所謂是否做好了軍事上的準備,這是個相對的問題,它影響的是奪取臺灣時壓倒性優勢和迅速消除抵抗、減少損失的程度。而只要形成政治決心,軍事問題將處於服從、配合的位置。
  • 美媒稱美對朝動武或招致大陸攻臺!
    該文作者寇謐將除駐臺記者身份外,還是英國諾丁漢大學轄下中國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據網媒「香港01」2017年12月30日報導,寇謐將認為,臺灣問題是冷戰產物。源於中國大陸於1950年加入朝鮮半島戰爭,對抗美軍,觸發華府派出第七艦隊,封鎖臺灣海峽,保衛在臺國民黨政權,自此兩岸分治逾60年。
  • 美在臺協會前主席: 美國若在臺灣駐軍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曾任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的卜睿哲/圖CSIS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22日出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行的「邁向更強勁美臺關係報告發布」在線研討會。他被問到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問題時做上述表示。最近美國國內有人鼓吹要重新在臺駐軍,以威懾中國大陸。
  • 從克裡米亞入俄看破解南海困局之道——以美俄戰略博弈的視角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8月3日在《外交事務》發表文章,呼籲美中兩國要防止未來三個月在亞洲擦槍走火。在累積的怨氣將雙邊政治關係推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之際,南海已成為一個潛在的緊張、動蕩的爆炸性戰場。今天中國的國際處境及在南海所面對的壓力,與俄羅斯在克裡米亞2014年公投脫烏入俄後的處境頗為類似。
  • 收復臺灣:「克裡米亞模式」還是「北平模式」?
    隨著川普上臺的日子屈指可數,美臺之間勾肩搭背噁心大陸的事會很多,2017年的臺灣海峽註定驚濤駭浪。
  • 臺海戰與和的總開關握在大陸手中
    對於臺海戰爭是否正在迫近,三方的某些言論和行動是否與備戰有關,人們的猜測和議論尤其在增多。中國大陸這邊是這樣,臺美更是如此。大陸官方一方面不斷強化警告民進黨當局的措辭,一方面仍然高舉和平統一的旗幟,然而民間的喊打聲逐漸響成一片。
  • 西方為何要武斷預測「臺海戰事」迫近?
    在西方的預測中,最「專業」、最「完整」、也被最多媒體引用的是路透社在11月5日發布的《T-Day:臺灣戰役》(T-DAY: The Battle for Taiwan)的戰棋推演。路透社稱其訪問了近12名軍事戰略家與15名現役與退役的臺灣、美國、澳洲與日本軍官,也利用了美、中、臺專業期刊和官方出版品的文章,最後提出大陸攻臺的六套「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