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 | 印度撤軍了!但背後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

2021-02-20 參考消息

 「印度撤軍!」

今天下午起,這四個字在朋友圈裡「刷屏」。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

新華社的通稿言簡意賅,只有不到400字。其中,報導援引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今天例行記者會上的話表示,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由此,從6月18日到8月28日,中印兩軍洞朗對峙兩個月10天後,印軍非法越界事件得到解決。

在28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這樣概述了兩個多月來中方的應對——

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中方通過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國際社會說明事實真相,闡明中方嚴正立場和明確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同時,中國軍隊採取有力應對措施,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

▲8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雖然在外交部網站的「發言人表態」中,發言人只有兩次專門「就印軍非法越界事件答記者問」:

▲圖片來源:外交部官網

然而在事件爆發後的70多天裡,幾乎在每一次例行記者會上,有關洞朗對峙的提問都是媒體焦點。據銳參考粗略梳理,這段時間以來,發言人共回答了有關中印邊界衝突的至少63個問題。

其中,6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對外展示了此次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進入中國領土的有關照片。

8月2日,中方又發布了《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

在這份文件中,中方詳細解釋了印軍非法越界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再次強調:「此次事件發生在邊界線清楚的已定界地區,與過去雙方邊防部隊在未定界地區發生的摩擦有著本質區別。印度邊防部隊越過既定邊界,侵犯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違反了1890年條約,違反了《聯合國憲章》,是對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粗暴踐踏,性質非常嚴重。」

▲《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截圖

「粗暴踐踏」、「非常嚴重」,這些措辭足以說明中方的態度。而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裡,中方就印軍非法越界事件最新發出的兩大信號,令印媒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方面,仍是來自外交部的強硬「發聲」。發言人先是說出對印度「仁至義盡」,緊接著,針對印度打算在中印邊界西段修路的消息,毫不客氣地用「自己打臉」予以回擊。《印度時報》網站當時即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加重了對印度的批評。

▲《印度時報》網站報導截圖

另一方面,8月25日,正在執行遠航訪問任務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印度洋西部海域,成功組織海上綜合補給演練。印媒注意到,洞朗對峙爆發後,解放軍在西藏自治區和靠近中印邊界的地區進行了多次大張旗鼓的演習,但是25日的實彈演習則是中國在此期間公開的首次海軍演習,「可以解讀為向印度發出的又一個強硬信號」。

就在中方對印始終保持高度克制與施壓並行的策略時,印度自己,卻不斷陷入國內的危機與「麻煩」中。

就在今天(28日),印度人還在為一場判決的到來「如臨大敵」,英國BBC網站報導稱,當天下午,印度宗教組織「真神宮」頭目辛格強姦案正式宣判。印度當局在審判地和監獄周圍布下重兵,嚴陣以待。

▲BBC網站報導截圖

上周五(8月25日),辛格被判強姦罪名成立後,他的信徒在印度多地製造了300多起暴力騷亂,造成38人死亡。目前,仍有3萬多名追隨者聚集,騷亂地區的安全局勢依然緊張……

在國際媒體看來,「震驚」一詞都不足以形容對此次騷亂的觀感了。

「這一天,印度成了一名強姦犯的人質。」《華盛頓郵報》在一篇措辭犀利的評論文章中稱,此次騷亂讓外界對印度作為一個國家的走向「感到擔憂」。   

▲宗教組織頭目辛格被判強姦罪名成立後,他的信徒在印度多地製造了300多起暴力騷亂。

深感憂慮的不只是外媒,騷亂爆發的當天,8月25日,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政府都向前往印度旅行的本國人發布安全提醒,稱還可能應發更嚴重的暴力事件。

在此前一天,中國駐印度使館也曾針對在印中國公民發布安全提醒。這已經是中國使館一個多月來的第二次相關公告了。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英國政府的這份「安全提示」中,除了針對宗教頭目判決引發的騷亂,還詳盡地羅列出了印度各地的嚴重安全風險,甚至點名列出當前印度國內的多個「禁區」,強烈建議本國公民不要前往。  

而在印度北部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嶺地區,罷工還在持續,並仍有零星騷亂。此前銳參考曾報導,西孟加拉邦在6月和7月至少發生兩次大規模騷亂。

   

▲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的街頭騷亂。

此外,英國衛生部門還將印度認定為可能傳染寨卡病毒的國家。

如果再加上不久前印度東北部導致數百人死亡的洪災、北方邦的公立醫院因「缺氧」造成70多名兒童不幸身亡,還有22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的火車出軌事故……用「多災多難」來形容印度近期的局勢毫不誇張。

「沒有戰爭是個好消息,印軍退出是成熟的做法。」在社交網站上,得知印軍撤出洞朗的消息後,不少印度網友都表示,和平才是對中印兩國及周邊地區的好消息。

在很多中國網友看來,尋求和平解決也是中國向全世界做出的表率。

中國政府重視發展同印度的睦鄰友好關係。希望印方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促進兩國關係健康發展。」在28日的記者會上,當談及中印兩國未來關係發展時,發言人華春瑩這樣說道。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地區和平才是王道~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印度撤軍了!但背後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
    據銳參考粗略梳理,這段時間以來,發言人共回答了有關中印邊界衝突的至少63個問題。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裡,中方就印軍非法越界事件最新發出的兩大信號,令印媒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方面,仍是來自外交部的強硬「發聲」。發言人先是說出對印度「仁至義盡」,緊接著,針對印度打算在中印邊界西段修路的消息,毫不客氣地用「自己打臉」予以回擊。
  • 印度撤軍真相令人震驚 原來是因為這個湖南人
    還有就是印度掉進了美國的金融陷阱,面臨著美國金融風暴的絞殺,再不求求中國救命,就要死在美帝手裡了;最後當然是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9月3號馬上就要召開了,莫迪是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不然中國就不給發籤證了。這些都是可能原因,但卻不是背後的真相,想知道的耐心看到最後吧。
  • 阿薩德的微笑-俄羅斯撤軍背後!
    「我知道你心裡還有疑慮,但目前這種情況,我們留在這裡好處並不多,相反,還會對未來的中東局勢有著不利的因素。希望你能理解。」普京解釋道 「不利的因素?普大帝,你要知道,美國的川普剛剛宣布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您就宣布撤軍,難道就不怕別人說您是向美國示弱嗎?」阿薩德問 「嘿嘿,這你就不懂了。
  • 銳參考 | 不丹人首次憤怒發聲:「印度不敢冒與中國一戰的風險,卻用繩子套住了我們」
    7月5日,銳參考記者通過社交媒體臉書打聽印度軍隊通過不丹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相關消息時,在不丹首都廷布的朋友說的第一句話是
  • 印度撤軍,中方還修路嗎?翻譯一下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的話
    「印度撤軍!」28日下午,這四個字「刷屏」了。持續了七十幾天的兩國軍隊對峙宣告結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8日宣布,當天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
  • 印度撤軍,真實原因浮現!
    印度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無論前面叫嚷得多麼厲害,到頭來還是乖乖撤回去。現在回頭再看看不久前印度軍政高官吹下的牛皮,諸如一出手就讓中國軍隊後撤100公裡等等,都只是圖嘴上痛快,真動手卻完全不敢了。
  • 印度撤軍真相之N
    昨天,正式官媒發文,中字國辦發言人答記者問等,不同形式確認印度撤軍了!
  • 銳參考 | 當全世界都被蒂勒森和霍金刷屏時,這個國家正在中國南海暗度陳倉——
    答案你可能猜到了:但凡涉及南海問題,即使一個小動作的背後也可能是野心昭昭的大企圖。而日本調整駐外武官數量一事所暴露的,也恰是日本長久以來對南海海域的野心和深意。最初的信源來自上圖中、日本共同社3月6日的一篇報導——篇幅不長,但信息量不是一般的大。「本月,日本將把常駐菲律賓與越南的防衛駐在官從各1人增加到各2人。常駐馬來西亞的防衛駐在官也將於2018年度增至2人。」報導這樣寫道。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話報導稱,「這將是首次在菲越馬三國設置多名防衛駐在官」。
  • 中國為何不從洞郎撤軍?背後原因曝光,嚇得印度軍心大亂,白日夢徹底破滅!
    來源:牛彈琴、參考消息今年中國跟印度的長時間對峙,想必大家記憶猶新。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不只是印度媒體,印度從軍方到政要,「洞朗」最近正在重新成為一個「高頻詞」。例如,12月8日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參加的一個關於軍隊論壇上,洞朗對峙就不止一次被提起。
  • 說說洞郎 : 我們為什麼不撤軍?
    如何變,這就得從洞郎對峙前開始說起了,可以說如果沒有洞朗對峙,這個冬季,中國估計還是要撤軍的。但是這個情況在中印對峙結束後悄然改變!中國在洞朗修路的時候,偏偏選在距離中印邊境只有100米的地方,還提前知會印度兩次,結果印度都沒吭聲,於是中國就貼著中印邊境修起了到不丹的路。
  • 銳參考 | 「戰鬥力爆表」的國防部發言人,是這樣在海內外實力圈粉的——
    如在去年12月的記者會上,發言人楊宇軍回應日方跟蹤監視遼寧艦時,引用了一句俗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說:遼寧艦既威武又漂亮,如果有人對它感興趣,遠觀也好,偷窺也罷,只要不違反相關法律,不妨礙航行安全和自由,我們也不在乎。對此,一些網友忍不住直言:國防部,你這麼會說話,這是要跟外交部搶粉嗎?
  • 評論 | 中方仁至義盡 留給印度撤軍的時間不多了!
    事件發生以來,印度不斷對中國發起挑釁,並炮製種種「藉口」為其非法行為狡辯。但不管印度有什麼樣的戰略企圖和用心,必須告訴印方的是:中方已仁至義盡,留給印度撤回軍隊的時間不多了。印軍非法越界 無視中方的善意和克制2017年6月16日,中方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
  • 銳參考 | 伊朗的報復可能正在路上,但會是什麼呢?
    收錄於話題 #銳參考蘇萊曼尼的繼任者伊斯梅爾·卡尼會繼續推進其未盡之業,而新一代伊朗科學家早就在一個比法赫裡扎德20多年前啟動的項目更先進、更成熟的項目中接受教育、培訓和工作。    但對中東局勢而言,兩員大將的遇害無疑是兩顆「震撼彈」。
  • 印度從中國領土撤軍了,誰取得了勝利?
    大家知道,黨中央、中央軍委下這個決心是不容易的。經過反覆考慮,差不多經過兩個月的考慮,才下了這個決心。我們黨、我們人民當中很多擔心這個問題,能不能搞得好,連鎖反映有多大,會不會影響我們四個現代化建設,打得好打不好。 這些擔心是對的,是個嚴肅的問題。中央、中央軍委經過反覆考慮,下了這個決心。今天看來,這個決心下得是對的。當時,下決心時,最大的擔心是怕北邊蘇修有強烈的反應。
  • 班公湖對峙告一段落:中印撤軍,印度佔了大便宜?
    大家認為「打狗棒不能放下」、「自己足夠強大才是王道」、「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可是,也有一些讀者說什麼「藏南問題還沒有解決」等等,看樣子他們並不認可印度在班公湖畔栽了的觀點。那也好,今天小編用「印度佔了大便宜?」來做標題,這下你們滿意了吧?1、2020年,中印邊境問題再起,吸引世界目光。
  • 印度要撤軍?這場大火,或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
  • 央視評論:中方仁至義盡 留給印度撤軍的時間不多了!
    事件發生以來,印度不斷對中國發起挑釁,並炮製種種「藉口」為其非法行為狡辯。但不管印度有什麼樣的戰略企圖和用心,必須告訴印方的是:中方已仁至義盡,留給印度撤回軍隊的時間不多了。 8月5日,有國內媒體報導稱,印度總理莫迪在「防止衝突及環境意識的全球倡議」會議上說:「對話是解決中印洞朗衝突的唯一方法。」
  • 關於印度盧比,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來到印度我們幾乎都要用到印度盧比,但關於印度盧比我們對它卻知之甚少。據說以下幾件關於印度盧比的事兒只有不到1/10的印度人知道。(一)「盧比」一詞來自梵語單詞「raupya」,意為「銀」。著名軍事家Sher Shah Suri是首位提出「盧比」一詞的人,而第一張盧比紙幣是由印度銀行發行的。
  • 印度剛剛撤軍,又緊急採購高原山地作戰裝備,捲土重來?
    要知道2月10日,中印兩國軍隊根據雙方達成的共識,已經開始在所謂的「東拉達克地區」按計劃脫離接觸,同步撤離。《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解放軍在差不多一天的時間裡就能調走200多輛主戰坦克,並調來100多輛重型車輛運兵,如此快速的部署能力讓印度軍方高層感到驚訝。
  • 銳參考 | 熱血沸騰!解放軍年底再「發大招」,燃爆全場——
    其實,在這一年中,令我們熱血沸騰的遠遠不止是這一件事:朱日和沙場點兵、中國空軍「繞島巡航」、中國海軍遠航編隊凱旋……小銳今天要梳理的,就是2017年的「燃點」:就在上周,央視軍事報導欄目罕見地對海軍「蛟龍突擊隊」進行了全方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