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發射任務為Transporter-1,原定的發射日本來是1月23日,但是由於天氣原因,在原定的發射窗口前幾分鐘,SpaceX宣布發射取消,將其推遲到當地時間24日。
這樣的橋段我們也已經見怪不怪了,之前,SpaceX作為商用飛行器首次實現的載人飛行也曾因為天氣原因被一延再延。外媒指出,這是SpaceX其「SmallSat Rideshare」小型衛星共享發射服務計劃中的第一個專門任務,該項目旨在其他小型衛星實驗室提供更便捷的發射服務。據了解,目前該服務的價格為發到太陽同步軌道每200千克收取100萬美元,每增加1千克額外再付5000美元。當然,具體價格還需要視太空飛行器的大小和類型綜合決定。馬斯克也轉推表示,「很高興為小公司提供低成本進入太空軌道的機會」。這次SpaceX的創紀錄發射相信也會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可能「太空共享出行」聽上去還是一個新鮮的詞,但是對於SpaceX來說,早已司空見慣了。2018年,在SpaceX的SSO-A任務中,火箭從加州出發,成功將64顆衛星送入了近地軌道。在最近的星鏈發射任務中,除了自家的衛星,Planet和BlackSky的小型立方體衛星也曾被送入太空過。但是,也千萬不要覺得同時發射多顆衛星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因為首先為了避免衛星們碰撞,你就必須嚴格按照時間順序部署。在這一點上,SpaceX使用了專門的發射器和可飛行的轉移機構,進入預定軌道後,就會開始部署。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要實現「一箭多星」,除了SpaceX使用的分次分批釋放衛星至不同軌道的方法,也可以把衛星一次性送入相同或相近軌道。在技術上也需要克服諸多難關。比如火箭的運載能力,要把多個衛星一次性送入太空,火箭的運載能力就必須加強,同時,衛星需要按照預告設計的程序進行分離,這就需要選擇最佳的飛行路線和最佳分離時刻,從而避免衛星碰撞。當然這個過程中也需要讓火箭與衛星的分離技術足夠成熟才行。而除了這些,運載衛星後的火箭的結構角度和重心分布都會發生變化,火箭在飛行中的情況就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綜上,要實現一箭多星,從技術上說,是比較複雜不易掌握的。除了Transporter-1,今年Transporter-2和Transporter-3也將穩步推行。這次的SpaceX任務,也是發射的第五批Starlink太空網際網路衛星。Starlink是馬斯克的又一宏圖,這個將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星座,旨在從低地球軌道提供低成本的寬帶網際網路服務。雖然衛星網際網路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它存在高延遲和連接不可靠的問題。Starlink則是通過在低地軌道上放置一個「星座」衛星,能夠為全世界提供高速、類似電纜的網際網路。去年10月,Starlink就在北美土著部落開始正式使用了,部落使用者還發推文對馬斯克表示感謝。「我們的孩子可以參加遠程學習,居民可以享受醫療保健。」「 SpaceX Starlink讓它在一夜之間發生。」該部落位於華盛頓州的邊緣海岸,距離西雅圖西測約三到四個小時的車程。之前,由於遠離中心地區,該地區的居民通常只能以0.3至0.7Mbps的速度上網衝浪。接入Starlink之後,部落副主席Ashue表示:「SpaceX似乎無處不在,把我們推向了21世紀。」SpaceX表示,Starlink衛星網絡目前能夠以低於30毫秒的延遲提供100Mbps的下載速度,這與地面基站網際網路的速度差不多。據悉,星鏈計劃將從2021年年中開始,面向全球提供高速、低延遲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SpaceX、「太空共享出行」、Starlink,未來馬斯克還會把重點放在哪兒了,文摘菌和你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