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太欺負人了!解放軍三人追著我們一個營,還嫌我們投降慢!

2021-03-03 軍工世界

敵人非但不投降,竟然還敢向我們還擊。「22歲的龐國興在戰鬥報告中這樣寫道。在歷時數月、艱苦卓絕的對印反擊戰中,龐國興、王世軍、冉福林三人組成了一支鋼鐵般的隊伍,深入敵後7公裡,獨立擊垮了印軍的一個炮兵營,龐國興也因此榮立一等功,並獲得「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

1962年,印方軍隊不斷侵擾我國西藏疆土,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部隊打響對印自衛反擊戰,以英勇頑強的赫赫戰功,挫敗了印軍妄圖佔領「麥克馬洪線」南側領土的陰謀,有力維護了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

在這場持續五個月的戰爭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龐國興就是其中一個。龐國興1940年出生,是陝西省子洲縣龐家溝人。

自幼家貧、母親生病的龐國興沒錢讀書,靠放牛放羊貼補家用。1959年,19歲的龐國興毅然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分配到第五十五師,駐守青海。

1962年10月,龐國興所在連隊接到命令,參加對印反擊作戰,中印兩軍在西山口對峙。印軍以一個炮兵營和兩個「王牌」步兵營的兵力,佔據西山有利地形,對我軍嚴防死守。起初,錫克族第一、第二營的印度兵完全沒有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

他們認為自己經過北非戰場的洗禮,受過英式部隊嚴格訓練,還和「歐洲霸主」納粹德軍數次交手。而中國士兵多為年輕將士,大部分像龐國興一樣,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印度兵們覺得,他們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不久就會在己方火力下潰不成軍。

西山口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狡猾的印軍將火力最猛的炮兵部署在山上,兩個步兵營則駐紮在山口前的高地為前哨。龐國興所在連隊迅速摸清了周遭地形和對方火力,舉一連之力,趁夜向山前高地發動奇襲。

龐國興被分到地面作戰組,在組長張益亭的帶領下,匍匐靠近高地。當印軍哨兵發覺情況不對,龐國興距離高地已只有數米之遙。天色即將破曉,在投彈組、機槍組的疾速馳援下,張益亭等人手腳並用、攀上高地,與印度守軍短兵相接。

但是,西山上的印度炮兵突然加入戰局,高地登時炮火連天,張益亭命手下戰士尋找掩體躲避,攻守局面逐漸膠著。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西山的炮火戛然而止。張益亭大喜過望,火速剿滅了高地殘餘的印度步兵。

此時,張益亭才感到奇怪,為什麼西山的炮兵會突然「熄火」?原來,他手下的龐國興、王世軍和冉福林三人聯手,擊潰了駐紮西山的炮兵營。

龐國興和王世軍一路跟隨張益亭,率先搶上山口高地。這時眼尖的龐國興見一股敵人向西山方向逃竄,他拉上王世軍,緊隨其後追了出去。

冉福利見狀,也追將上去。西山上的炮火瘋狂掃向三人,龐國興一邊找尋掩蔽、一邊迅速分工:王世軍從東面包抄;自己和冉福利繞道西面,同時吸引敵軍火力。

龐國興接過冉福林手中的步槍,三步兩步爬到了半山腰。他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瞄準了印軍指揮官。只聽「砰」的一聲槍響,指揮官應聲倒地。

印軍群龍無首、亂作一團,縮回山後觀察形勢。此時龐國興和冉福林也走西路登上山頂,發現印軍榴彈炮正突擊掃射前方高地的我軍部隊。龐國興和冉福林一不做、二不休,以山石為天然掩體,猛擊炮筒後的十餘名印軍。

慌亂中,印軍甚至搞不清炮彈來自何方,也絲毫沒意識到,其實山上只有三名我軍戰士。殘餘印軍逐漸喪失鬥志,向山下逃竄。

龐國興三人佔領了西山陣地,擺脫火力強攻的張益亭部眾也攻下了高地區域。不久,龐國興發現,沿山下公路向南逃竄的印軍隊中,有兩輛吉普車和一輛拉著火炮的牽引車。他悄悄對戰友說:「走,看看去!」三人於是下山,遠遠跟隨在後面。

一路跟隨印軍,爬上一個高坡,原來坡上還埋伏著四門榴彈炮。逃竄的印軍軍士和駐守的幾名炮兵草草打了個招呼,喝了幾口水後,繼續往南行進。龐國興一行人互相交換眼色,在幾塊大石頭後面蹲守下來。

二十多分鐘過去了,幾名炮兵見無異動,便稍稍放鬆警惕,逐漸露出疲態,其中一人還將腿支在炮身上歇息。

龐國興輕輕示意,三人同時開火,一槍正好擊中了歇腳的炮兵,其餘幾人也相繼中彈。王世軍搶走印兵口袋裡的手榴彈,將這四門大炮就地炸毀。

三人這才下坡往回趕路,經過印軍一個指揮哨所,冉福林見幾夥印軍小分隊,都在往哨所方向集結。他默默記下哨所的前後方位,三人順勢避入路旁樹林。

龐國興和戰友商量:「現在雖然只剩我們三人,但沿來時的路慢慢摸回去,同志們一定會找到我們!遇到敵人的大部隊,我們就記下位置、避其鋒芒;敵人少的話我們就就地解決!」他們繼續向北,一路尋找逃竄落單的印軍士兵,冉福林還模仿印兵用英語喊話,吸引敵人上鉤。

三人用這個辦法陸續消滅了四名印兵,還繳獲了兩支槍和一份地圖。三人又走了約摸兩個小時,遠處突然傳來了話語聲音。

龐國興凝神靜聽,不禁喜出望外,是在說中文,他們終於快要走回陣地了!狂喜之下,他們不知哪裡來的力氣,大步向前跑去,終於和張益亭等人勝利會和。

西山口一戰,龐國興三人作戰小組潛入敵後陣地,虎口拔牙,擊垮了印軍一個炮兵營的力量,我軍就此攻克西山口戰略要地。

1963年10月,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領導同志在天安門城樓親切接見了龐國興,毛主席還誇讚他「走得快、打得好」。1965年9月,龐國興在一次軍事訓練中不幸因公殉職。他和兩名戰友不畏艱險、克敵制勝的英勇事跡廣為流傳,被人稱頌至今。

    

內容來源丨鑑軍堂


名單刷新!2020最新央企名錄及其行政級別劃分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申請指南》微視頻

軍工行業十四五規劃特點及細分賽道梳理

軍工「十四五」,武器裝備進入放量建設戰略五年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報告

政府採購六種採購方式流程圖

編輯聲明:本平臺發布部分內容來自公開資料或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精彩內容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印軍:太欺負人了!解放軍三人追著我們一個營,還嫌我們投降慢!
    在歷時數月、艱苦卓絕的對印反擊戰中,龐國興、王世軍、冉福林三人組成了一支鋼鐵般的隊伍,深入敵後7公裡,獨立擊垮了印軍的一個炮兵營,龐國興也因此榮立一等功,並獲得「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印軍以一個炮兵營和兩個「王牌」步兵營的兵力,佔據西山有利地形,對我軍嚴防死守。起初,錫克族第一、第二營的印度兵完全沒有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他們認為自己經過北非戰場的洗禮,受過英式部隊嚴格訓練,還和「歐洲霸主」納粹德軍數次交手。而中國士兵多為年輕將士,大部分像龐國興一樣,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印度兵們覺得,他們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不久就會在己方火力下潰不成軍。
  • 歷史重演:我軍70人,幹掉印軍600人!
    正是因為印軍由少將親自指揮,所以印軍是帶著鐵棍、盾牌這些武器裝備「設伏」來的。危險面前,團長祁發寶站在我官兵前面,隻身阻止印軍入侵!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我首批支援部隊人也不多,僅僅70人。加上原來祁發寶的10人,也不過80人。而且支援部隊到達現場時,團長祁發寶已經受重傷,而營長營長陳紅軍及戰士肖思遠、陳祥榕,已經遇難。另幾名戰士受的傷恐怕也輕不了。
  • 日本投降73周年 | 那些在風華正茂時死去的人,我們卻忘了他們是為了誰!
    有人說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也有人說他們是民族脊梁。如今那場戰爭已經勝利73年了,那些為我們犧牲的人啊,我們還記得嗎?每一個進校的年輕人,都會看到這樣的校訓: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 面對3D列印,印軍會派廓爾喀僱傭兵上陣嗎?
    :被印軍後勤坑死的(17~20人)是比在戰場上被打死的(3人)人數的好幾倍。而且印度這幾天的表現似乎還有前來找場子的想法,筆者估計如果印軍還想越境找場子的話,下一批來的很有可能就是他們——號稱「彎刀勇士」的廓爾喀僱傭兵,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支隊伍。
  • 加勒萬河谷之戰,印軍到底死傷多少?我們雖未提及但印國內已炸鍋!
    他們的報導數據顯示,印度軍隊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中至少有47人死亡,還造成110人重傷(其中有24名士兵危及生命)。但這篇報導現在看來,涉及到的中方的傷亡數字「嚴重失實」變得不具可信性。因為報導稱,印軍的進攻給中國軍隊造成「上百人死亡」,附帶的傷亡名單中涵蓋了songjiang(宋江)、wuyong(吳用)等《水滸傳》中的108名梁山好漢。
  • 印軍要嚴格管束部隊!倖存者說解放軍在實控線附近瘋狂地追捕印軍
    印軍的這一冒險行徑嚴重違背兩國有關邊境問題達成的協議,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再次向印方表示強烈抗議。我們要求印方對此開展徹底調查,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得再發生。印方務必不要對當前形勢做出誤判,務必不要低估中方維護領土主權的堅定意志。
  • 侮辱性極強,七名印官兵在邊境被打死後,我們又曝光印軍被俘視頻!
    雖然沒有明說對方提了什麼要求,但依據新德裡方面一貫的習慣來看,他們大概率盲目自大,想讓我們在領土問題上作出讓步。為此,印媒還專門打配合,稱印軍挫敗了我們的「入侵陰謀」,還造謠有「多名解放軍越境被扣」。但很快其謠言就被戳破,中國及時作出澄清,同時點名了事情的真相。近日,我邊防官兵在邊境巡邏時,被印方人員武力阻撓,解放軍士兵堅決予以反制,並順利完成任務歸隊。
  • 1962年,曾有一批年輕人在這裡反擊印軍
    9月17日至19日,印軍30餘人向擇繞橋頭我軍哨位挑釁,以刺刀、步槍、衝鋒鎗逼我執勤戰士後撤。對峙至20日,印軍首先開槍,打死我軍幹部1人,打傷戰士1人,我軍被迫還擊。雙方交火至29日。10月8日,印軍越過克節朗河,於10日進攻我軍各哨所。到20日前,共打死打傷我軍邊防幹部戰士47人。忍無可忍,毛澤東向部隊指示:「假如印軍向我進攻則要狠狠地打他一下,除東線西藏作準備外,西線也要配合。
  • 印軍:我們的雙峰駱駝在哪裡?
    |《今日印度》:印軍將使用雙峰駝在「拉達克地區」進行運輸巡邏據《今日印度》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
  • 加勒萬河谷衝突詳情曝光,我軍以一敵十,80人打垮印軍兩個營!
    不僅如此,如果我們仔細放慢視頻的話還會發現:這名生理特徵與普通印軍迥異的士兵,甚至頭盔顏色及服飾,都與其他普通印軍士兵存在較大差異!當然,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就是這種「東北亞面孔」、「服飾特殊」的印軍士兵,僅僅就在央視軍事公布的視頻中,就至少出現了三人...
  • 西南聯大八百抗戰學子 中國駐印軍戰車營老兵 盧少忱 仙逝
    1943年相應政府號召投筆從戎加入中緬印戰場的中國駐印軍參加抗戰。先後服役於後防野戰醫院及獨立戰車2營,並親歷了被譽為「絞肉機之戰」的密支那戰役及八莫戰役。抗戰勝利後回到北平家中,並曾在國共美三方軍調談判小組中任美軍中方翻譯。
  • 1967年印軍偷襲,解放軍連長犧牲,我軍反擊7分鐘擊斃67人
    11日上午7點半,印度山地步兵112旅的一個連一百多人,在一名中校營長的指揮下,兵分兩路向我邊防部隊位於乃堆拉山口的邊防哨所逼近,哨所官兵見此一邊保持克制,恪守「不開第一槍」的原則,一邊向後方報告情況請求支援。
  • 解放軍幾萬人的穿插戰術是怎麼做到的 ?
    幾萬人的部隊在你戰線裡面溜達你都發現不了,不如早點投降,這仗打不了。但凡遇到有點實力的部隊,大規模穿插就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戰術。《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宋子佩)這就是數萬人穿插的後果。高平戰役的穿插部隊四十一軍不僅沒有達到戰役設計的穿插效果,還被越軍發現,遭到四面圍攻,傷亡慘重。其中121師被越軍伏擊了5次,你敢信。
  • 印軍索馬利亞爭功,漏掉三名海盜,幸虧解放軍出手
    於是印軍向船員發出了「艙面正常,沒海盜」的信息,於是部分船員開始走出安全艙。稍後天亮了,中國海軍第25批護航編隊護衛艦「榆林」派出的18人「蛟龍」突擊隊員乘坐快艇登上了OS 35號。一方面檢查船上是否安全,另一方面護航商船通過危險水域。
  • 對印第1戰計劃殲敵1個營,張國華改為1個旅,毛主席:讓他們打
    可以說,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之所以沒有如法國那樣迅速被納粹德國大軍擊敗投降,數以百萬計的印度僱傭軍,付出了巨大犧牲。與此同時,參加過無數次大戰的英印軍,在戰鬥之中鍛鍊出頗為不弱的戰鬥力,也湧現出不少戰功赫赫的王牌軍隊。例如,駐紮在克節朗地區的印度陸軍第4師,就是極為著名的一個。
  • 金門民眾喊話解放軍:不用打!我們直接「投降」
    由於夜間能見度不足,觀察距離受限,飛行過程中,飛行員夜視鏡閉光駕駛,依靠飛機儀表實施海上突防,利用紅外、微光等多種夜間識別裝置完成目標搜索,實施火力打擊解放軍已經兩年多沒在臺灣海峽軍演了,上一次還是2015年9月,正值臺灣舉行「大選」的前夕。當時國臺辦的口徑是:「近日,福建省軍區部隊將在近岸海域舉行一次例行性實彈射擊訓練。此次訓練是根據年度計劃安排的。」
  • 幹掉印軍一個連,還原4名烈士參與的加勒萬河谷衝突
    在巴布上校外,印軍次日便確認共有20人死亡,來自第81旅的6個單位:比哈爾聯隊第16營12人、比哈爾聯隊第12營1人、旁遮普聯隊第3營3人、第3中型炮團2人、第81野戰炮兵團1人、81旅通信部隊1人。正如《解放軍報》所說,印軍丟下大量傷亡人員逃竄。
  • 提醒大夥:印軍已「四面楚歌」!解放軍在邊境播放旁遮普邦歌曲,用意很深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方要傳遞的意思很明顯,印軍現在已是「四面楚歌」。那麼,為什麼要播放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歌曲呢?我們知道,歷史上,印度作為一個相對統一的政治單位,存續時間非常短;相反,分裂、分離和「外族」入侵,佔據了印度歷史的絕大部分。
  • 印軍似乎高興得太早了,解放軍有的是手段教訓他們
    圖為 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軍士兵投降照片  8月31日,我西部戰區發言人表示,印軍公然出爾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