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年為何敢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2021-02-07 八次就好

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一場戰役都是經過領導者的深思熟慮才發動,那麼日本當初侵略中國必然是經過了萬全的準備。但是中國地大物博,也曾是世界強國,儘管清朝時期發展滯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彈丸之地的日本如何敢挑戰大中國呢?

歷史上中日間一共爆發過五次戰爭,稍遠一點的有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戰,十三世紀的元日戰爭,十六世紀的萬曆朝鮮戰爭。稍近一點的就是恥辱的甲午戰爭和持續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在清朝之前各方面實力十分強盛,可以說稱霸亞洲,許多弱小的東亞國家都倚靠著中國這棵大樹生存,每年向我國進貢寶物。但清朝時期,東亞風向大變,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而「閉關鎖國」政策卻嚴重阻礙我國的發展。

1894年,實力大增的日本悍然突襲我國海軍,先後攻佔大連、旅順。最終中國慘敗,賠款白銀2億兩,割讓多地給日本。日本軍民大量進駐中國,戰爭並沒有就此結束,他們在計劃一個更大的陰謀。日本妄圖吞併整個亞洲,巨額的賠款為日本侵華奠定了物質基礎。還有一個因素也成為他們敢攻打我國的重要原因,那便是這些日本人在中期間繪製的中國地圖。

                                                                                                                                                                

來到中國生活的日本人不止簡單地過日子就夠了,他們身上還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日本人生性嚴謹,在繪製地圖方面也保持了這一特性。入駐東北期間,他們派出大量人員觀察重要城市的地形與城市布局,樓房、民宅、工廠、駐軍的方位在地圖上標得清清楚楚。每條街道、小巷的位置都了如指掌,連街邊的小賣部都應有盡有,分毫不差。

                                                                                                                                                                

不止東北,上海的情況日本人也盡在掌握。城市與農村的繪製十分清晰,河流的走向與分布也在圖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所下的功夫。正因為對我國地形和軍隊分布掌握得足夠充分,日本才發動了侵華戰爭,打得我國措手不及,但所幸最終他們的計劃沒有得逞。


相關焦點

  • 當年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口數量等方面,日本都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的。並且日本在歷史上還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有很多文化習慣都是從我國傳到日本的,也是靠著我國的保護,日本才得以生存下來。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當年日本還敢打中國呢?俗話說,將才不打無準備之仗,其實日本之所以敢如此有恃無恐,是和他們手裡的秘密武器有關的,那就是日軍手裡的中國地圖。
  • 當年日本為什麼敢打中國?看他們畫的中國地圖,讓人「脊背發涼」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經歷了一場持續百年的屈辱歷史,外國勢力向中國發動了多場侵略戰爭,其中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一場持續十四年之久的侵華戰,在這場戰爭之中中國國土大半被戰爭變成了焦土,中國同胞死傷了數千萬人。日本作為一個國土遠小於中國,人口也遠小於中國的國家,千年間長期都是中國的「小徒弟」,當年日本哪裡來的勇氣敢侵略中國呢?
  • 日本為何要侵略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一看,終於明白了
    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日本可以說是損失慘重。縱觀當時世界局勢,日本的軍事實力屬於拔尖水平,有很多國家可供日軍侵略,但為什麼當時的日本最終會選擇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呢?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原因。很多人都知道,歷史上的唐朝十分鼎盛,周邊國家都會派遣使者來到中國學習文化,日本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日本使者將唐朝的文化盡數傳回了本土,從日本的一些建築風格和文字,都可以看見中國唐朝的一些影子。
  • 【地理資訊112】二戰日軍製作之中國地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二戰日軍製作之中國地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日本區區一個彈丸之地,當年哪來的勇氣打中國?一張地圖說出真相
    原來工業革命的進程加快,使得日方的擴張之心越發的明顯,從最早在東三省繪製的一張地圖公開後,可以看出日方的侵略之心越發的明顯了,小小的一張地圖的背後目的實在令人背後發涼,日本打算一步步蠶食中國,看來這一張地圖說出了真相,證實它早就有了侵略之心。
  • 為什麼侵華日軍比中國軍隊還熟悉地形?100年前日本畫的中國地圖,讓人細思極恐
    ,許多人認為是日本武器先進,單兵作戰能力強,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間諜對中國的滲透,日本間諜所畫的中國地圖比我們自己畫的還精確,日本間諜對中國的滲透很嚴重。下圖是日本100年前畫的中國地圖,詳細的標明了中國各省市的城市,鐵路、道路、湖泊、江河。
  • 隱藏在二戰日軍機密地圖裡的亞洲史
    這是中國昆明的地圖,其中重要的中國機構和外國機構分別用紅色和藍色標示。二戰期間,昆明是美國主要的空軍基地,日軍曾數次轟炸這裡。 謝美裕的畢業論文探討了為何古老的漢王朝能在2000年前的中國建立第一個持久的大型帝國。她表示,也許是因為經年累月的侵蝕,也許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很多相關的考古遺蹟都已經從地表消失了,在現代地圖和衛星圖像中看不到任何痕跡。現在,謝美裕已經成為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她推斷舊地圖中可能藏有重要的線索。
  • 日本為什麼侵華?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一目了然!
    日本發動了多次大規模襲擊,造成我軍和我國人民傷亡慘重。但是為什麼日本這樣一個小國要侵略我國呢?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才恍然大悟!在日本的《日本的防衛》報告中,中國地圖是顛倒的。從地圖上看,日本在中國的左上方,俄羅斯在中國的底部。
  • 鉤沉 二戰日軍機密地圖大爆料,隱藏信息被挖掘
    日本人把這些地圖稱為「外邦圖」(gaihōzu),特指日本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約1888—1945年)期間繪製的精細地圖。 而對美國人而言,這是一筆寶貴的情報資源,不僅僅針對剛被打敗的日本,更重要的是新近崛起的敵人:蘇聯。陸軍製圖局認為把這麼重要的戰略資源存放在某一處不太安全,有可能在核打擊中毀於一旦,於是他們把這些地圖分散到全國各地的圖書館和公共機構。
  • 100年前日本畫的中國地圖,讓人細思極恐
    ,許多人認為是日本武器先進,單兵作戰能力強,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間諜對中國的滲透,日本間諜所畫的中國地圖比我們自己畫的還精確,日本間諜對中國的滲透很嚴重。下圖是日本100年前畫的中國地圖,詳細的標明了中國各省市的城市,鐵路、道路、湖泊、江河。早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就派了大量的間諜去中國,有許多日本間諜偽裝成商販、農民、生意人去中國各地打聽消息,竊取機密,還通過收買官員獲得軍事消息,北洋艦隊基地的信息在開戰前已經被日本了如指掌,所以日本才敢大張旗鼓的攻打中國。
  • 日軍早就打下了山西,為何不敢打旁邊的陝西呢?專家:他沒那本事!網友評論………
    ,為何不敢打旁邊的陝西呢?01日本從很早以前就對中國懷有覬覦之心,明治維新後,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得到了飛速發展。自從全面入侵中國,日軍憑藉較為先進的武器和作戰意識,在較短時間內攻陷了我國許多省份。不過在去14年的抗日戰爭中,日本卻一直未能攻打陝西,這是為什麼呢?一些人認為,日軍在進攻中國時一直在執行「以戰養戰」的政策。
  • 【央視評論】 釣魚島地圖戰 日本贏不了
    但地球人都知道,要打釣魚島地圖戰,日本根本不可能贏。  日本政府之所以如此興奮,一是這張地圖是中國1969年發行的,二是圖中標有「尖閣群島」字樣。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7日回應指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這一歷史事實決不是某些人枉費心機找出一兩張地圖就能夠推翻的。「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給你找出一百張、甚至一千張明確標註釣魚島屬於中國的地圖。」
  • 二戰時期,日軍的刺刀在中國佔盡優勢,為何在美蘇面前卻不敢亮劍?
    二戰時期,中日兩軍之間發生肉搏戰,但最後往往是中國軍人吃虧,導致後來國軍不敢和日軍拼刺刀,這是為什麼呢?日式刺刀術,也叫作銃劍術,是明治維新後引入的西式刺殺術。總之,在二戰中,侵華日軍往往在火炮數量佔優勢情況下,會先進行幾輪炮火覆蓋,然後就發起萬歲衝鋒,充分發揮白刃戰拼刺刀的優勢。反觀當時的中國,在排除雙方的裝備、戰術等原因以外,國軍拼不過日軍刺刀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那麼就是國軍士兵的身體素質。
  • 同樣是反坑道作戰, 美軍為何暴打日軍, 在上甘嶺卻對中國無可奈何!
    直到今天韓戰中,中國軍隊在韓戰當中的戰術戰法卻一直是美國重點研究的對象,因為這是美軍栽跟頭的地方,他們想不通為何中國軍隊能在美軍強大的炮火存活下來。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上甘嶺戰役,在面對美軍巨大的火力優勢下,中國軍隊選擇了坑道作戰來抵消美軍的裝備優勢。但對於反坑道作戰美軍在幾年前的太平洋戰場上打得日本軍隊抬不起頭,但是美軍使用同樣的戰術卻對中國軍隊沒有用呢?
  • 雲霄人展示1935年日本繪製的臺灣軍事地形圖,再現當年侵華史實!
    這是日本陸地測量總局在1935年繪製的臺灣軍事地形圖,內容和字跡非常清晰,基本保存完好!吳伯承老先生展示的這張臺灣軍事地形圖長73釐米,寬14.5釐米。圖框內文字使用中文,框外文字用日文。其中標有「臺灣軍司令部「、「高雄要塞司令部參謀」、「基隆要塞司令部」、「澎湖島要塞司令部」等醒目大字。
  • 兩張帶血的軍事地圖,是日軍侵略衡陽的鐵證!
    果不其然,他在一個年輕人擺的小攤位上發現了四張泛黃的地圖,走近一看,其中一幅地圖上竟赫然寫著「冠市街」三個大字。「我拿起一看,真的就是衡陽市衡南縣冠市的地圖,而且還有兩張,一張是中國軍隊的,一張是日軍的。」郭建中告訴記者,除了這兩張冠市街的軍用地圖外,還有一張「南嶽市」的日軍軍用地圖和一張「黎家坪」的中國軍隊軍用地圖。
  • 日軍為何對喬家大院不敢下手?日本兵離老人百米之遙時倒地而死
    為了徹底摧毀這股紅色力量,日軍在敵後根據地實施了大掃蕩,用日軍自己的話來說,這種大掃蕩叫「燼滅作戰」;用我們的話來說,叫「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當然,結果我們也都知道,日軍的「三光政策」並沒能能摧毀中國軍民,反而將日軍日軍自己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在日本有著「名將之花」名號的阿部規秀在大掃蕩中被我軍一炮轟成塵埃。
  • 日本為什麼敢發動侵華戰爭?看了日本標記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就虎視眈眈的觀望著中國。而日本這個國家就像那個寓言故事,《東郭與狼》那樣。
  • 【關注】釣魚島是中國的!這個日本老人家裡,藏著外務省最討厭的地圖!
    這是一位怎樣的日本老人?他為什麼要做這件看上去「損日本利中國的事」?不久前,《日本新華僑報》記者蔣豐來到老人位於大阪府的家,尋找答案。 日本古地圖這位「勇敢」的日本老人名叫久保井規夫,出生於香川縣仲多度郡琴平町,是一位敢言、敢行的歷史學家。
  • 中日甲午海戰,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曝光,網友:精確程度堪比GPS
    不過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翻身之戰」,從19世紀60年代之後,資本主義和武士道在改革下誕生軍國主義,1855年,維新派吉田松蔭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諭琉球,責難朝鮮,割南滿之地,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