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勝雲(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18日證實,他已批准售臺價值80億美元的F-16V戰鬥機,這距離上次通過的22億美元對臺軍售案僅過去1個多月。川普政府已向國會提交該案,但預料國會不會提出反對意見。若通過,這將是川普政府間隔時間最短、數額最大的一筆對臺軍售案,也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起專項對臺軍售案。
在臺當局列出的軍購目錄中,F-16V戰鬥機極為敏感,風險很大,中方多次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美方對出售這一戰機一直持曖昧態度,此前採取了放任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軍工企業協助臺軍方將「F-16A/B升級F-16V」的模式變通執行,預計可在2023年左右全部升級現有的142架戰機。但川普並不滿足於此,企圖將這一軍售案打造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重要籌碼。上海貿易談判未果後不久,美方即宣布將對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在這一背景下,川普批准這一極為敏感的大額軍售案,顯然是置中美關係大局於不顧,旨在對中方進行報復和新一輪的「極限施壓」。
美國堅持對臺售武,反映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兩面性。從美對臺軍售歷史來看,一般受到中美關係全局、美領導人執政風格、美國利益集團以及臺灣當局遊說等因素影響,其中中美關係是決定因素。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特別是中美共同利益的擴大,歷屆美國政府開展對臺軍售都不得不顧及中美關係大局,選擇在兩岸間玩「平衡」,尤其在售臺進攻性武器上非常謹慎。但川普上臺後,大幅調整對華政策,視中國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加大打「臺灣牌」力度,將「一個中國」政策作為對華博弈的議價工具,妄圖以「實力地位」為後盾逼迫我妥協讓步,其開展對臺軍售的獲利性意圖更鮮明,投機性和冒險性更強。
為繞開八一七公報的限制,推動對臺軍售常態化和機制化,川普政府謀求構建新的涉臺法律體系,出臺「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強力支持臺灣獲得「防禦性武器」。5月8日,美國眾議院還全票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該法案支持「臺灣是美國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重要部分,因此對臺軍售應該要成為常態,尤其應協助臺灣發展及整合不對稱戰力。」在所謂國內法「背書」和美鷹派、軍工利益集團的推動下,川普對臺軍售的密度遠超前任,性能也突破了所謂「防禦」範疇。F-16V戰鬥機裝配有非常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Link16數據鏈、現代化駕駛艙顯示器、「狙擊手」先進瞄準吊艙等,部分功能達到了第四代戰鬥機的水平;「哈姆」反輻射飛彈和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具有快速突襲雷達,高空投擲打擊機場、水壩、電廠等重要目標的能力,是典型的非對稱作戰武器。
美對臺軍售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我推進國家統一進程形成重大挑戰。當前,蔡英文當局為尋求推動「臺獨」和再次執政,按照武器裝備「打什麼、有什麼」的設計,不惜重金購買軍火,妄圖「以武拒統」。美國對臺出售一系列「不對稱先進武器」特別是大批量的F-16V戰機,不僅助長了島內「臺獨」勢力「倚美抗中」的氣焰,誤導了部分民眾「維持現狀」和「和平分裂」的心理,事實上也對我塑造臺海形勢形成了制約。臺防務部門官員曾揚言, F-16V戰機成軍後,解放軍軍機繞臺「機率都將降低」。
川普變本加厲對臺軍售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必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對和強力反制。8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該項軍售計劃,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必須由美方承擔。中方將根據形勢的發展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維護自身利益。此前,在美國宣布價值22.2億美元的售臺武器計劃後,中方宣布對參與售臺武器的美國企業實施制裁,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將不會同這些美國企業開展合作和商業往來。但此次F-16V戰鬥機的軍售案較之嚴重得多,相信中國政府會採取更多的反制措施,除了制裁美國相關軍售企業外,還可能將前科累累的聯邦快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列入「不可靠實體」黑名單,以及在臺島周圍進行針對性軍演等,甚至不排除暫停與美方的貿易談判。
- END -
近期熱文: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和 深 度 分析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關 注 我 們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