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不同利益團體以掣肘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打壓
中美關係糾結的核心是中國野心勃勃崛起,而美國卻干著急,沒有實招應對
文\丁彥皓-可信財商、珂芯資產
新興勢力崛起必然會遭遇傳統勢力的打壓,這是由資源有限與利益零和的現實決定的,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巧妙的利用了數次國際重大事件,以使中國熬過最脆弱的一段時間。事實美國遏制中國最佳的時機是2000年至2012年,2012年之後,再提「遏制中國」已純屬個別團隊與個人的天真幻想。當前中美關係的現實是中國雖然不具備在全球挑戰美國國際地位的實力,但是,完全可以憑藉自身的實力維護其已有的利益不受外部勢力挑釁。這就意味著,當前只要中國內部不亂,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法撼動中國崛起的態勢。
中美關係演變至今,表面看帶有「惡化」的態勢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內部部分團體和個人還心存「遏制」中國的幻想,但是,這僅僅是幻想,轉為現實的概率已幾乎為零。其實,在國際關係中,擅自對外發動戰爭需要基於兩個條件,即雙方存在絕對的實力差或者發起方具有絕對的極權統治地位,整個國家命運基於一人之手時,容易做出人為的非理性決策。體制差異與全球利益交易是決定未來中美全球話語權博弈結局走向的關鍵。
投資標的、邏輯建議以及即時風險提示請見可信財商知識星球
丁彥皓(可信財商):我為什麼開通知識星球的知識付費欄目?
其實,自古中美關係能夠達成共識,雖有歷史短暫的波浪,但是,總體而言中美關係較為理性。當前中美關係無法惡化,甚至進入冷戰的關鍵是中國有意忍讓美國的挑釁,無意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而美國對中國的挑釁更多是表面,遠未到實質。另外,美國遏制中國所受的掣肘較多與中國可騰挪的空間足夠大,以致於美國對中國無法形成致命的衝擊。具體的講,美國要的太多,不聚焦,而中國要的很大,但是絕對聚焦,諸如美國很難徹底的放棄中東與歐洲的全面利益訴求,但中國在中東和歐洲暫時只要經濟利益,對政治與軍事的訴求並不多。一旦中國對中東、歐洲不但無法構成安全隱患,而且還能夠創造經濟價值時,中美在中東與歐洲博弈的權力天平自然無形會傾向中國一方。
辯證法在處理中美關係時依然有效,諸如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有限脫鉤更有利於中國高科技行業的獨立自主與基於龐大的內需而自我迭代。事實中國當前的技術沉澱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領域,但是,在部分領域依然與歐美日韓存在量的差異。而這一突破的前提必須是中美脫節,讓中國的技術基於自身龐大的內需自我迭代升級,而美國技術因為脫離中國市場,迭代升級必然降速,從而以「雙擊」的形式縮短中美的技術差異。嚴格意義來講,中美有限的技術脫節對中國是個歷史機遇期。
中美關係永遠不會惡化到軍事衝突,也絕對無法徹底的脫節,這是歷史定數。當前中國尚無實力全球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也無能力重塑國際格局,所以,儘量維護美國的核心利益,試圖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依然符合中國的利益最大化。如果中美短兵相接,徹底的對立,中國的損害會遠超美國,但美國也必然會淪為一個三流國家,所以,中國為了不使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由量變衍生至質變,唯一之策就是以「統戰」的方式,整合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利益集團,使美國部分團體與個人對華不友好時投鼠忌器,相互掣肘。
美國是一個多元的社會,白宮的權力結構與北京截然不同,所以,理解美國絕對不能套用中國的思維。自中美建交,尤其是蘇聯解體以來,中國通過各種方式將中美徹底的綁定在一起,成為利益共同體,這是確保最近30年中國戰略安全的明智之舉。目前該策略依然有效,即中國憑藉龐大的經濟體量與全球政治影響力,將美國不同利益群體,尤其是精英群體的利益徹底的與中國融為一體,而非一旦遭到白宮打壓時,盲目的對美國其他利益團體實施對等報復。
另外,當前美歐關係異常複雜,矛盾叢生,尤其是川普上臺之後,對盟友的索取過多,給予過少,以致於其傳統盟友與美國已產生嚴重的間隙。尤其歐洲當前深陷債務、疫情、移民與民粹主義的挑戰,急需與中國互利共贏,以緩解其國內的危機。這是中國瓦解美國全球同盟的關鍵,一旦一個沒有歐洲傳統盟友輔助的美國挑釁中國,無異於失去所謂的「國際道義」,實力根本不允許。另外,當前歐洲異常脆弱,毫無反擊之力,所以,對待歐洲要恩威並施,對待對華不友好的行為要給予絕對的強勢回擊,但必須確保留有緩和的空間,使其斷絕挑釁中國投機獲利的衝動。
在應對美國上,中俄是天然的盟友,在中美俄三角格局中,中俄相對較弱,唯有聯手才可維持中美俄三角的動態穩定,一旦美國與中俄中任何一方聯手對付另一方,最終的結局是中俄會被美國在戰略上逐個殲滅。所以,俄羅斯在全球追求政治話語權,中國分享經濟利益,雙方形成戰略互補,這是中俄聯手維持中美俄三角動態平衡的關鍵。中國龐大的市場能夠確保俄羅斯的原油與軍火出口的底線,這是維持俄羅斯社會安定與政權持續的基本保障。而俄羅斯不在全球挑戰中國,與中國高度合作,迫使美國永遠無法對中俄「肆無忌憚」。
但是,中國必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美國劃紅線,讓美國清晰的知道哪些紅線絕對不能碰,用行動對其曉以利害,否則後患無窮,諸如臺灣主權歸屬。美國在臺灣歸屬上的話語權日益下降,北京已經完全有實力確保美國不能過度幹預臺灣的主權歸屬。一旦美國觸碰北京紅線,北京必須即刻加倍報復,讓美國付出代價。華盛頓現在已經呈強弩之末,內部疫情肆虐、社會動蕩、失業大增、經濟下滑與政治內耗讓華盛頓很難首尾兼顧,不得以挑起外部爭端,試圖以民粹主義來轉移內部矛盾。北京應該對華盛頓這一行為表示理解,且無聲配合表演。斷不可激化美國的民粹主義,使表演升級為現實。
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失控,尤其是美國,這對北京而言是另一次國際機遇期,所以,在美國內亂之機,中國必須盡全力做好自己的內部事務,不對外擴張與挑釁,低調處理國際糾紛,不刺激美國的民粹主義,以時間換空間提升自身的實力等最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現在中國是全球不多的一片「淨土」,社會安定,沒有病毒侵擾,所以,通過持續的提高中國的營商環境,健全法律法規,減稅降幅,以吸引全球資本投資是中國的當務之急。
這屆美國執政團隊的素養不高,為了自身的私利極易不計成本的走極端,所以,北京不但斷然不能對美國的各種挑釁過於關注,對等報復,激化美國的民粹主義與打擊無關的利益團體,杜絕陷入白宮執政團隊的能力缺陷困境。而且還要默契的配合白宮的表演,尤其是輔助川普連任,為中國贏得更大的戰略空間,這是當前北京處理與美國關係時的關鍵。對美國的挑釁更多要激化美國內部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相互掣肘,而非北京直接與美國硬碰硬。諸如,美國打壓華為的晶片加工,事實臺積電更多是個美國的公司,華爾街絕對不允許白宮的率性所為,讓近35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淨利潤損失15%與培養一個新興強勁的競爭對手,所以,中國應對華盛頓對華為的打壓時,不是與美國硬碰硬,而是持續大力支持中芯國際,間接逼迫華爾街給白宮施壓。
可信財商唯一指定網上商城
商務合作
新冠疫情對當前國際格局的影響絕對不亞於1929年的大蕭條,這對中國而言是個歷史機遇期,只要中國確保內部相對穩定的低速運行就已經大幅度縮小了與美國的實力差距,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新冠疫情對美國的影響還需持續兩年之久,兩年以後,中美的國力差距會更小,中國具有更大的騰挪空間。所以,目前美國比中國更著急,但是,又沒有實招應對,只能持續不痛不癢的挑釁,激發民粹主義,使部分政客以喪失其國家戰略利益來謀求自身的私利。
中美斷然無法徹底的脫鉤,在當前的全球利益博弈中,缺少中國的配合與支持,美國的利益必然會嚴重受損,只是白宮尚未清晰的意識到這一點。而有限的脫鉤有助於中國藉助新冠疫情對美國的掣肘,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國際一級,即「G2格局」。但是,當前中國根本不具備統領世界,重塑國際格局的實力,當前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是對中國戰略利益的嚴重傷害,北京斷然不會選擇這一步,所以,妥協、忍讓與騰挪依然是中國應對美國挑釁時的關鍵。但也並非毫無反抗,事實中國完全可以以「統戰」美國全球盟友、俄羅斯與其內部的不同勢力團體,以制衡部分對華不友好團體及個人的極端行為,減輕中美關係惡化對中國利益的傷害。
當前中美國關係的現實是中國野心勃勃,但美國卻對中國鮮有實招打壓,以致於有點驚慌失措,但更多還是部分團體及個人試圖投機獲利,對中國構不成實質性的傷害。自2017年12月白宮對華全面打壓以來,事實中美之間的差距在大幅加速縮小,而非擴大,這是最好詮證白宮對華不友好行為結果的憑據。
可信財商-所有評論都要對投資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丁彥皓 博士、博士後,專注資本市場,聚焦權益投資、資本運作、大宗期貨、期權以及宏觀經濟等領域的研究與投資,關注國際關係、歷史、哲學與宗教。
丁彥皓的個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