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壓華為的背後,美國圖什麼?

2022-01-02 新華網
2019年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列入了「實體名單」。所謂「實體名單」是美國為了維護其國家利益,作為出口管制的重要手段。進入到這個名單的公司,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許可的情況下,美國公司不能和名單上的企業合作。簡單說,實體名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企業一旦上榜就被剝奪了和美國進行貿易的機會。

儘管當時「實體名單」限制了美國公司和華為的合作,但華為還有一線生機。畢竟,華為手裡有自己的晶片設計公司——「一夜轉正」的華為海思。華為還可以繼續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來設計晶片,只是美國廠家不會繼續提供升級服務。雖然華為沒有晶片生產能力,所幸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並不是一家美國公司。華為還能夠通過「臺積電」代加工得到自己的高性能晶片。

然而這一次,美國方面持續加大對華為的限制。具體來說,美國限制的產品有兩類:

一類是華為和旗下半導體公司海思使用美國商務部管制清單上的軟體和技術生產出的任何產品,包括半導體設計這樣的技術商品。這意味著從5月15日之後,華為不能推出由美國軟體和技術設計出來的晶片,必須要完全去美國化。

另外一類產品,是根據華為和海思的晶片設計要求生產的晶片,只要是用了美國商務部管制清單上的美國半導體設備的代工廠,就需要許可證才能向華為及其附屬實體製造和出售晶片。

到底是啥意思?有網友用動畫片《哆啦A夢》裡面的角色打了一個簡單的比方:

「胖虎在學校準備欺負野比,本來的打算是告訴學校所有其他小朋友,禁止他們和野比玩,但是考慮到此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胖虎發布了一個新規定,所有想和野比玩的小朋友,必須先找胖虎申請,得到胖虎許可後才能和野比玩。」

這一舉動,可以說,美國把選擇題拋給了華為在全球成千上萬的供應商,逼迫他們站隊。然而這樣做既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還有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

這兩條措施的出臺意味著美國將採取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斷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向華為供貨。

一旦新規落地,全球170多個國家使用華為產品建設的數千億美元網絡的擴容、維護、持續運行將受到衝擊,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

目前,美國商務部提出的這一新規尚未落地,中間尚有120天的緩衝時間,華為和部分晶片供應商正在積極協調。

這一屆美國政府,不想著好好抗「疫」,卻想方設法給中國企業「斷糧」,美國到底圖什麼?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美國政府利用公權力打壓華為是在期待得到當年「阿爾斯通事件」的效果。

2013年,美國政府以商業賄賂為名,利用《反海外腐敗法》等司法武器「長臂管轄」,打擊商業競爭對手法國阿爾斯通公司。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不僅被處以7.72億美元罰金,負責人皮耶魯奇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監獄,恢復自由,並將此黑幕寫成了一本書《美國陷阱》。

更令人唏噓的是,這家享譽全球的軌道交通、電力設備和電力傳輸基礎設施企業,不得不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強制」收購,最終被「肢解」。 

如今的法國阿爾斯通,早已不在世界五百強名單裡。

這樣的招數,是不是很熟悉?

除了阿爾斯通之外,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半導體行業勃興之際,美國就以各種理由,重拳打擊東芝等日企。 

《美國陷阱》作者皮耶魯齊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華為在5G技術上領先,這也讓它成為了美國攻擊的對象,美國針對華為的套路和發生在他身上的經歷很相似。

另一方面,5G作為下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基礎設施,事實上已經是中美之爭的核心領域。目前華為的5G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梯隊,成為推動中國乃至全球5G發展的重要企業之一。基礎設施有多重要?它是上層應用發展的根基。也就是說,基礎設施一撤,再好的上層應用都有可能塌掉。從蒸汽機時代到電力時代,再到網際網路時代,一直由西方技術主導基礎設施領域,這一次居然被一家來自中國的民營企業撕開缺口。所以,可以想像美國為何如此忌憚華為。今天,美國打壓華為早已不再是單純的經濟霸凌,而是將其視為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手段。中國有句古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用這句話來形容美國,再合適不過。今年3月9日,波士頓諮詢在其發布的《限制對華貿易將終止美半導體領導地位》報告中指出,2019年5月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後,美國排名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每季度收入中位數均下降4%至9%不等。 該報告還指出,美國如維持現有的對華出口限制和技術管制,三至五年後美國半導體企業從中國市場獲得的營收將減少55%,全球市場份額下降8%,全球營收減少16%。因此,此次打壓華為升級的消息一出,引發不少美媒擔憂。在他們看來,川普政府的制裁雖然直接針對的是華為,但由於承接華為晶片訂單的「臺積電」使用的是美國廠商的設備,因此打壓華為最終有可能毀掉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地位。谷歌前執行長埃裡克·施密特近日更是警告說,美國與中國「脫鉤」的代價將會很高,「當你與中國『脫鉤』時,他們完全有能力製造自己的晶片和軟體,他們不會再回來,這會讓我們受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也表示,如果中國採取反制措施,不用高通、蘋果等公司的產品,對美國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打擊。但鄔賀銓也認為,不能把幻想寄托在美國考慮到損失而不採取行動,關鍵是中國要認識到晶片及其製造技術是核心所在,無論用多長時間,中國一定要攻克它,保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會受制於人。

華為在心聲社區發文《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文章只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5月18日,針對日前美國商務部升級對華為的出口管制,華為發出聲明,稱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並指出,本次規則修改影響的不僅僅是華為一家企業,更會給全球相關產業帶來嚴重的衝擊。

▲圖為華為5月18日發布針對日前美國商務部升級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的聲明

同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華為公司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發表題為《跨過時艱 向未來》的演講,稱華為的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影響,但這一年的磨鍊讓華為「皮糙肉厚」,有信心能儘快找到解決方案。至於最終會有多大影響,通信專家馬繼華認為,美國的限制政策有一定震懾力,但短期也只有這個影響,美國只敢「上箍」,卻不敢輕易「念咒」,落實起來太難,缺乏監控整個世界生產網絡的能力,只能靠企業申報,威嚇作用更大。

郭平也呼籲道:「當今世界已經形成一體化協作體系,這個體系不應也不可逆轉。標準和產業鏈割裂對任何一方都沒有益處,會給整個產業帶來嚴重衝擊。產業界應共同努力,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維護市場公平性,確保全球統一的標準體系和分工協作的供應鏈體系。」當一個國家可以任意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打開潘多拉魔盒,對於全球化的產業生態就可能造成毀滅性的連鎖破壞。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唐心怡

作者:周佳苗 祁麗君

校對:郭建偉

相關焦點

  • 華為手機在美國遭全面禁售!幕後黑手原來是……
    美國的「移動」、「聯通」,全面禁售中國華為!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財經觀潮」(ID:guide0929)、鳴金網(ID:mingjin-wang),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1月初,與華為一切協議都籤好了的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突然宣布,取消在美銷售華為手機。
  • 「永不言棄」,華為發33字疑似回應美國打壓再次升級
    ,其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當天宣布將升級措施,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國外設計和製造其半導體的能力。對此,北京時間5月16日上午10:50左右,華為「心聲社區」微信公眾號發布一篇包括標題正文在內只有33字的推文,疑似回應美國打壓再次升級。 華為文章標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正文只有14字:「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
  • 華為反擊!起訴美國政府違憲再進一步,呼籲停用國家機器打壓
    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規定,主要指禁止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購買設備和服務,還禁止政府機構與購買華為設備或服務的第三方籤署合同或向其提供資助和貸款,即便這些交易對美國政府並無影響或並無關聯。
  • 民進黨當局跟風美國打壓陸企,華為要退出臺灣?官方回應來了
    眾所周知,美國前任總統川普為遏制中國發展,多番渲染中國威脅論,聲稱華為將危害美國國家安全。
  • 德國剛對華為表完態,美國就發出明確警告
    川普突然改口:包括華為》中說過,川普的話不必當回事,一覺睡醒他可能就忘了自己說過什麼,我們應該聽其言觀其行。那麼,在川普表態之後,美國言行是否一致呢?2月24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幕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世界的目光包括我們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華為發布的首款5G摺疊屏手機上。但,表明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暗流湧動。
  • 全面反擊
    全面反擊據報導,華為公司將於本月七號在美國德州東區聯邦法院對美國政府正式提出指控,控告美國政府禁止在聯邦機構禁用華為旗下產品
  • 「圍獵」華為:美國的地下經濟戰
    合著別人靠巨額行賄才能拿到的合同,你美國企業靠著一身正氣就能大殺四方?這話華盛頓信嗎?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當美國巨頭被他國司法系統起訴時,美國就會要求他國放棄訴訟,把案件轉到美國去審,回到美國的美國企業又有什麼罪呢,最後當然是選擇原諒了。寬於律己,嚴以待人,可以說,美國人用這種赤裸裸的雙標重新定義了什麼叫企業的「競爭力」。
  • 美國為什麼對華為下黑手?美國怕華為什麼?「暴君」任正非和他的華為帝國
    總之,什麼不行就研發什麼。華為在研發上從不吝惜。哪怕手機中應用的技術幾乎是科技行業中最昂貴的技術,華為依然瘋狂砸錢,從技術上解決問題,提升用戶體驗。華為就像學生時代班上以刷題為樂的同學,見到什麼就研究什麼,不把所有的東西研究個明白不收手。每年砸幾百上千億搞研發,和最先進的廠商PK,這特麼才是國際大廠國際範兒。
  • 臺灣教授:大陸都要普及5G了,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用上4G?
    最近幾天華為天天上熱搜,又激起了大家的愛國情懷。其實華為之所以上熱搜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在打壓華為,為什麼打壓華為呢?
  • 佩洛西抹黑華為遭中國「鐵娘子」當場「打臉」,華為硬氣回應美國指控
    :打壓華為並不能讓美國更先進,不斷重複的謊言也無法變成真理。打壓華為並不能讓美國更先進,不斷重複的謊言也無法變成真理。華為回應:打壓華為並不能讓美國更先進,不斷重複的謊言也無法變成真理華為在2月14日,對美國司法部的指控,發表了一份媒體聲明,聲明原文如下:「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接連利用立法、行政、司法、外交、輿論等手段對華為進行打壓。一個超級大國動用國家機器,全方位持續打壓一家私營企業,破壞其正常運營,這是史無前例的。
  • 華為會被幹趴下嗎?
    其實7年前,我就去過華為,在華為某部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華為大學、工作區域、任總辦公處等地方。 當時,華為也是處於被美國打壓的狀態,美國眾議院的情報委員會搞了一個報告,說華為可能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雖然這個報告只是羅列了一堆莫須有的理由,什麼有用的證據都沒有找到,但不妨礙美國政府搞了一堆封殺令,不讓華為併購美國企業或參與美國項目投標,不讓美國公共部門和企業購買華為設備等等,最後搞得華為被迫宣布放棄美國市場。很多善良的中國人可能不知道,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不是川普上臺才開始,而是已經搞了好多年了。
  • 圍堵華為,美國又出「B計劃」
    同一天,《華盛頓郵報》刊發文章稱,美國已經開始準備「B計劃」,應對在華為主導5G網絡的世界裡保證網絡安全。而一天前,該媒體還援引美國國家情報局首席副主任戈登(Sue Gordon)的表態,美國需要找到應對措施。顯然,美國在拉攏盟友打壓華為的行動遭受了挫折。
  • 丁彥皓(可信財商):「統戰」不同利益團體以掣肘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打壓
    具體的講,美國要的太多,不聚焦,而中國要的很大,但是絕對聚焦,諸如美國很難徹底的放棄中東與歐洲的全面利益訴求,但中國在中東和歐洲暫時只要經濟利益,對政治與軍事的訴求並不多。一旦中國對中東、歐洲不但無法構成安全隱患,而且還能夠創造經濟價值時,中美在中東與歐洲博弈的權力天平自然無形會傾向中國一方。
  • 美國想輕鬆擊倒華為,顯然失算了
    美國「華為貿易禁令」後任正非首次發聲 「我們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美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出臺禁令?對於華為的禁令,應該說令全世界都很錯愕,一個世界上第一大強國,要用行政命令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來打擊一個公司,而這個國家緊急狀態根本沒有什麼華為違法的證據,然後華為就被加入了實體名單。
  • 封殺華為,這是美國史上輸得最慘的一次
    華為戰績的背後是5G領域上的技術優勢, 法新社認為華為在5G領域的優勢難以抵制,遠勝愛立信、諾基亞與三星的設備。整個歐洲,沒有一個國家出來抵制華為5G的。可以說,美國的打壓在歐洲已經失敗。美國在封殺華為5G的道路上可謂接連受挫,但美國會就此罷手嗎?答案當然是不會,因為美國覺得他還在其他科技技術層面牢牢把持著華為命脈。
  • 為什麼要打壓華為?美國情報醜聞曝光,CIA黑手遮天,或給出答案
    美國PK華為,以國家之力,猛砸一家公司,一砸就是好幾年。
  • 圍堵華為失敗,美國準備"B計劃"
    同一天,《華盛頓郵報》刊發文章稱,美國已經開始準備「B計劃」,應對在華為主導5G網絡的世界裡保證網絡安全。而一天前,該媒體還援引美國國家情報局首席副主任戈登(Sue Gordon)的表態,美國需要找到應對措施。顯然,美國在拉攏盟友打壓華為的行動遭受了挫折。
  • 美國司法部起訴華為陣仗雖大,心卻很虛
    美司法部長長的起訴書猶如為政治打壓這隻老虎抹上一層法律的口紅,它根本擋不住老虎嘴裡露出的獠牙。  美國是全世界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動用法律槓桿推行地緣政治利益也一套一套的。世界上幾乎沒有力量能夠有效制約它,自美方魯莽且不擇手段推動「美國優先」以來,國際關係進入了一段相對黑暗的時期。  華為面臨巨大考驗。
  • 中美科技戰:打了華為,為何小米再遭殃?
    2021 年 1 月 15 日,美國國防部將中國小米公司拉入打壓黑名單
  • 華為,中興再遭美國黑手.美國鄉村將全面斷網
    國內大事華為、中興再遭美國黑手!農村要斷網了這個周末不平靜,美國傳來消息,對華為、中興又下手了。,將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通訊認定為國家安全風險企業,禁止美國鄉村運電信營商客戶動用85億美元的政府資金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設備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