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重慶大轟炸親歷

2021-02-13 蜜史魏

1938年,侵華日軍在攻佔武漢後,宜昌又相繼陷落,多次想侵犯重慶而未能得逞。但為了削弱重慶的抗日意志,破壞我大後方的經濟建設,他們便選擇了空中轟炸一途。敵機轟炸重慶從1938年底開始,到1943年8月止,長達四年半之久。在此期間,敵機轟炸重慶218次,出動飛機9500多架次,死傷總人數3.5萬以上,財產損失慘重,給重慶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筆者當時在將所見所聞略記於後。

1939年5月3日和4日的大轟炸,人們習慣稱之為「五三」、「五四」大轟炸。在這以前重慶也遭受過幾次轟炸,但都屬於試探性的,加上重慶冬季多霧,不利於空襲,所以損失還不算太大。

但到了1939年,敵機對重慶的轟炸愈來愈猛烈,次數越來越多,這一年敵機轟炸重慶34次,計864架次。最慘重的兩次就是「五三」、「五四」兩天,敵機出動36架和27架對重慶進行轟炸,向毫無設防的居民區、商業區投下大量的炸彈、凝固汽油彈。頓時,大火蔓延,徹夜不熄,十餘條繁華街道如都郵街、大染子、左營街、、儲奇門、夫子池、神仙洞、七星崗等處被炸得斷垣殘壁,一片瓦礫。

重慶大轟炸油畫(局部)

沿街所見到處是死屍橫陳,血肉滿地,甚至電線桿和樹枝上也掛著斷臂殘肢和小孩的屍體,令人慘不忍睹。

重慶是一座山城,房屋多是竹木捆綁,依山建築,只要碰到凝固汽油彈,立刻引起大火,一處著火四處延燒,加上自來水管多被炸斷,消防人員也無能為力。筆者當時住在重慶南岸,第二天趕到現場還見到餘火未熄,一片慘狀。由於當時防空設備很差,市民的防空知識也極缺乏,僅在這兩天就死亡2600餘人,市區房屋被燒毀2千餘幢,其中有20多家私營銀行和許多百貨公司遭到破壞,財產抓失慘重.在渝的英法使領館也被炸毀。

到了1941年,侵華日軍為了儘快結束侵華戰爭,傾其全力,展開空中攻勢。重慶是抗戰時期的陪都,自然成為敵寇的重點,轟炸更加瘋狂、殘酷。僅在這年5、6、7三個月,就出動飛機1000多架次,不分晝夜持續狂轟濫炸,創造了重慶96個小時警報不停的紀錄,日寇稱之為「疲勞轟炸」和「戰略轟炸」。

重慶大隧道慘案就發生在這年6月5日。這條大隧道叫十八梯大隧道,長約五華裡,有三個出口,但其中兩個出口被其他單位佔用改作防空洞,實際只有十八梯一個出口。這條隧道接近鬧市區較場口、石灰市等人口稠密、商業繁盛的地區。

那天下午6時許,又拉響了警報。由於長期以來空襲頻繁,有時響了警報敵機又沒有來,所以市民產生了麻痺輕敵思想。這一天傍晚一如往常,商店照常營業,市民忙著回家。不料這次敵機果真來了,炸彈象雨點般傾瀉而下,附近市民扶老攜幼,驚慌失措地向隧道蜂擁而入,平日只能容納四五千人的大隧道一下子擁進了一萬多人。

由於人多擁擠,加上通風設備差,隧道內氣溫越來越高,氧氣越來越稀薄,人們呼吸困難。這時大家才感到大禍臨頭,誰也不願意坐以待斃,不約而同、著往洞口擠,只想快點出去逃命。不料堅厚的大門擋住了隧道的大門。而且大門都是由裡向外關閉的,人越來越多,堵得人們想進進不了,想退退不動,隧道裡到處都是悽厲的慘叫聲,呼救聲。直到午夜,隧道內慢慢地沉寂了,人們很難想到一場空前的歷史大悲劇就發生在這裡。

隔了很久,外面的人們才預感到問題的嚴重。設法把隧道大門打開後,人們一下子驚呆了:只見屍體是一層一層壓起來的,有的赤身露體,一絲不掛,有的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有的幼小嬰兒死在母親的懷抱裡,有的全家摧難窒息死在一起,就連隧道內兩個電話員,也窒息死了。

這樣的大慘案,50多年後回憶起來我心裡還有餘悸,那天空襲時我也就在隧道隔壁一個防空洞躲避,當時我還年輕在洞子裡都感到氣悶,好在這個防空洞出入比較方便,才避免於難。事後了解,隧道內確有幾位倖存者,他們都是老年人,想擠也擠不動,只好坐在隧道中間吸收隧道上滴下的水珠竟活下來了。

慘案發生後,屍體從隧道內抬上來,一具一具地擺放在隧道對門一家「唯一電影院」的臺階上,以便讓親屬認領,另一旁還堆放著死難者遺棄下來的小提包、小皮箱和許多貴重物品,象一座小山。時值夏令,屍體不能久停,由當時重慶衛戍司令部出動20多輛大卡車,一天一夜才將屍體運完,汽車運到朝天門和臨江門碼頭,再用駁船運到郊外埋葬。據不完全統計,這次死難人數約在1萬人左右,真是千古僅有,慘絕人寰。

值此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我以親身的見聞撰寫這篇回憶文章,一在揭露暴行,一在警醒世人。現在日本國內還有一些軍國主義的殘渣餘孽,總想賴掉他們的侵略罪責,否定侵華罪行。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不忘過去,珍惜現在。

這起慘案的發生,首先當然應歸罪於日寇的侵華戰爭,但當時重慶市政當局和防空部門對隧道管理不善也不能辭其咎。就在慘案發生後第三天,蔣介石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行政院長的名義下了一道命令,這個命令很有意思,特摘抄於下:

查本月5日晚間,日機襲渝,市內某隧道發生窒息慘案,以致避難民眾死傷多人,實深震悼,所有負責當局實難辭其玩忽之咎,重慶防空總司令劉峙、副司令胡伯翰、重慶市長吳國禎,著即革職留任,以觀後效云云。命令公布後,輿論譁然,對這個處理十分不滿。重慶《新華日報》、《益世報》著論指出,蔣在名義上免其負責人之職,實為姑息此少數負責者,理應處以重刑,以平民憤。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結果是不了了之。

相關焦點

  • 回望歷史 | 重慶大轟炸祭
    重慶市政府將6月5日確立為重慶大轟炸紀念日,以此紀念在大轟炸中遇難的同胞。從1998年至今,每年的今天重慶都會連續三次拉響悲愴的防空警報,它如泣的聲音仿佛在提醒人們要永遠記住那段歷史,要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歲月也許能抹掉曾經那場戰爭給重慶留下的痕跡,殘垣斷壁不在,高樓大廈聳立,但那段記憶已深深烙印進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子子孫孫的血脈裡。
  • 80年前的今天,日寇轟炸孝感城,慘狀堪比倫敦、重慶大轟炸
    關於重慶大轟炸,官方說法是: 1940年,日軍實施大規模地毯式轟炸,常常是幾十架甚至上百架飛機同時出動。其中「8·19」大轟炸最為猛烈、破壞程度最大。日軍一次性出動了145架飛機,共投下670枚炸彈、273枚燃燒彈,從朝天門到七星崗,燃起16處大火,四分之一的城區成為廢墟,60萬人不得不向郊區疏散。
  • 長達五年半的重慶大轟炸,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傷痛
    1938年2月,日機偷襲重慶市郊的廣陽壩機場,拉開大轟炸的序幕。同年10月,日軍攻佔武漢,將漢口萬國賽馬場和華商賽馬場改建成能容納幾百架飛機的軍用機場,另外趕修運城、彰德等機場,用於轟炸重慶。初期配置兩個陸軍飛行戰隊、兩個海軍聯合航空隊、兩個航空兵飛行團,各類型飛機350架,此後逐年增加。
  • 戰爭與藝術--抗日戰爭中的藝術記憶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並舉行首次以紀念抗戰為主題的閱兵盛典。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藝術家們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那段或充滿苦難、或可歌可泣的戰爭歲月,以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銘記那個時代。
  • 日本人「疲勞大轟炸」重慶後,被炸死的屍體順著長江往下流
    抗日戰爭前任國府駐日本大使館陸軍武官,抗日戰爭爆發後任重慶騎兵少將副總監,曾隨遠徵軍赴印緬考察軍馬軍運工作,駐過印度藍姆伽和緬甸臘戌。抗戰勝利後反對內戰提早退役,福州解放前參加民聯,後在福州和多人創辦民革,負責組織工作。       講起來很笑話,我跟我的愛人其實是表兄妹近親結婚,還生了兩個女兒。
  • 重慶大轟炸歷史影像首次披露!銘記:今天梁平防空警報為他們拉響!
    其實是為紀念「六五」隧道慘案拉響的防空警報啦來源:大渝網原標題:重慶大轟炸歷史影像首次披露6月5日一個對所有重慶人來說都不容忘卻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 6·5重慶大轟炸紀念日 上午10點30分長時間的大轟炸使我從小失學,到現在還是個文盲。因為沒有文化,我一生只能幹苦力,到處做零工,以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家庭日常生活。- 「八一九」大轟炸-
  • 重慶大轟炸歷史影像首次披露!銘記:今天山城的防空警報是為他們而拉響!
    6月5日一個對所有重慶人來說都不容忘卻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 6·5重慶大轟炸紀念日 上午10點30分防空警報聲劃破重慶上空響徹全城長時間的大轟炸使我從小失學,到現在還是個文盲。因為沒有文化,我一生只能幹苦力,到處做零工,以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家庭日常生活。
  • 東京大轟炸!
    僅僅3月和5月的兩次轟炸便直接造成東京近十萬人死亡,史稱東京大轟炸,也叫「李梅火攻」。凝固汽油彈是一種十分恐怖的武器,它爆炸後飛濺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像油膏一樣粘稠耐燒,附著力很強,而且不容易熄滅。對於人口稠密,木質房屋密布的東京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在2月23日至24日首次燃燒彈轟炸中,美軍出動了174架B—29轟炸機,將東京約2.56平方公裡的地方焚毀。
  • 轟炸重慶的日軍飛行團長:將重慶變為廢墟是個大錯誤
    昨日,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周勇,在重慶首次對外公布了該書的部分中譯稿。 「這位曾經親自帶隊轟炸重慶的日軍飛行團長在書中直言反對轟炸重慶。」「原來我們研究抗日戰爭,所用史料大多來自中國的檔案、報紙以及受害者的口述,這樣的證據只是單方面的。
  • 東京大轟炸:日本的煉獄與美國的發威
    來源:中國軍事網1945年3月9日夜間,美軍實施了著名的「東京大轟炸」,轟炸目標區是東京城東方圓15平方英裡的城區,那裡聚集了大量小型軍工廠
  • 霧都重慶黑白照片風景圖片(10張)
    抗戰期間,日本出動大批飛機對重慶戰時首都實施長時間戰略性的大轟炸,市內一切活動陷於停頓。人們盼望霧季到來,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是重慶的霧季,霧季裡大霧獼漫,濃霧給山城籠罩著一層天然的防空網,日機無法空襲肆虐。到了霧季城裡各行各業又活躍起來,人們不再呆在防空洞裡,重慶城又恢復了生機。
  • 大西瀧治郎小傳:將重慶炸成火海的修羅外道,切腹15小時而死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子湫)大西瀧治郎小傳:將重慶炸成火海的修羅外道,切腹15小時而死1891年6月2日
  • 比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更慘烈:揭秘歷史上的東京大轟炸
    (視頻來源:央視網)1945年3月9日夜間,美軍實施了著名的「東京大轟炸」,轟炸目標區是東京城東方圓15平方英裡的城區,那裡聚集了大量小型軍工廠,產品份額佔整個東京的50%,摧毀此類目標可有效打擊日本軍工業。另外,該地區是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堪稱瓦解民心、動搖高層的理想目標。
  • 二戰東京大轟炸
    在幾個小時的時間裡,美軍投下了1600噸以上的燃燒彈,僅這一次空襲就造成10萬人左右死亡,這個死亡數字遠遠大於任何一次美軍對德國城市的大轟炸,即使與不久後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當場炸死的人數相比也毫不遜色。
  • 重慶與臺灣
    抗日戰爭勝利為收復臺灣創造了契機,重慶為收復臺灣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 東京大轟炸: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
    今年的3月10日,日本照例舉辦佛教法事活動、展覽和研討會,以此來紀念東京大轟炸70周年。有少數日本的右翼政客宣稱美軍的這次轟炸為「屠殺」,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德國在反思二戰時候的一句話:「我們不能忘記德國德勒斯登遭盟軍轟炸後地獄般的景象,但是更不能忘記它為什麼遭到轟炸。」
  • 1945年東京大轟炸罕見老照片
    東京大轟炸策劃人李梅將軍殺死了數十萬日本人,但他是公認的英雄,在二戰史上寫下了厚重有力的一筆。連日本政客都承認這一點:1964年,在日本國會參議員、自民黨國防部會長源田實提議下,李梅獲頒日本最高級別的「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 東京大轟炸-比原子彈更殘酷的轟炸
    後來的實事表明,正是因為李梅對東京等城市的戰略大轟炸,使得日本經濟迅速下滑,整個工業幾乎癱瘓,最重要的軍工工業接近停產,糧食嚴重短缺,普通平民的生活質量急劇惡化。驟然惡化的經濟和軍事形勢,促使日本政府考慮停戰問題,而兩顆原子彈對廣島和長崎的轟炸,最終促成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近年來歐美學界的中國抗日戰爭研究
    ;原文載《史學月刊》2015年第9期,注釋從略。早在2000年,哈佛大學傅高義就聯合日本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山田辰雄、中國大陸近代史專家楊天石共同發起組織「中日戰爭國際共同研究項目」(A Joint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1931~1945),旨在促進中國、日本、美國和其他國家學者和研究機構之間在中國抗日戰爭研究上的合作。
  • 莫亞之言:用數據和邏輯來分析誰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到底誰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那麼我們就自己用數據來推導,得出更加接近真相的事實吧。1、    參照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的武器裝備,以及在華部隊的裝備來對比看看是不是小米加步槍可以打敗日軍。(日軍的山炮,對於小米加步槍來說,被人家炸到灰都找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