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羅馬武備變遷:短劍取代長劍,板條甲名過其實?

2021-02-08 騰訊網

編者按:古羅馬從一個義大利小邦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除了過人的謀略之外,武器與甲胃也是羅馬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從共和國到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團的各種樣式的武器裝備。

首先就是羅馬的標誌性配置西班牙短劍,由於以往的文章多有介紹這裡不多說,但是在網上一直都有一種觀點,認為羅馬只有短劍是因為治金不行,這個說法沒有任何依據。首先在這之前羅馬人使用的是高盧長劍,直到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之時羅馬才開始使用從西班牙傳來的短劍。並且需要明白一點,從共和國到帝國前期的羅馬劍是越來越短,根據(《THEGLADIUSTheRomanShortSword》)一書統計的歷代羅馬劍的長度。

從中可以看出不是羅馬人做不到長劍,而是羅馬人選擇了短劍。其實先有長後短的事也不少見,如中國這邊在戰國時期基本用的都是1米的長劍,但是到漢代開始用短刀,至於其長度按照(《漢長安武庫》)一書共收錄16把長刀,其中完整的長度不到70釐米,殘長多為30~40釐米。不過到東漢時期刀的長度普遍1米,而羅馬短劍到帝國中後期時候也恢復到85釐米左右,並且之後也是越來越長。為何雙方都會一段棄長用短的時期呢?這個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之後的另一件標誌性武器就是標槍,冷兵器研究所以前的文章(《古羅馬人不喜歡弓箭,1000年都用標槍打仗?史學家李維:那是扯淡》一文有詳細說明,這裡就說一下標槍除了用來投射之外,還可以用來刺擊。如法薩盧斯之戰中「他們沒有像慣常的那樣投擲標槍,也沒有用標槍刺敵人的大腿,而是瞄準敵人的眼睛和他們的臉部。」(《希臘羅馬名人傳》)不過由於羅馬標槍的特性,也就只能插一下,純一次性武器。

接下來介紹防具。羅馬大盾和羅馬盔甲以前有不少文章有過介紹,這裡就談一下羅馬的板條甲,關於這種甲胃網絡上對其性能估計過高,「人們在實驗現代仿製的羅馬組合甲(板條甲)時發現:弓箭和長矛幾乎不可能從其正面穿透;但鐵板與皮膚摩擦會造成嚴重的皮炎,極大地限制穿戴時間。這種盔甲的弱點還在於無法對四肢、尤其是腋下提供保護。因而組合甲適用於短時間的決戰和密集作戰隊形。密集隊形講究作戰正面銅牆鐵壁般的壓迫力和防護力,而狹小的個人空間、兩旁戰友的保護都可以有效保護其防護盲點。實驗還發現,鎖子甲和鱗甲的製作成本和工藝並不遜於組合甲,雖然它們正面防護力稍差,保護面積卻更大,由於腰帶可以將護甲重量分擔到腰部,穿戴者肢體活動所受的限制較小。'因而鎖子甲和鱗甲更適於長時間戰鬥和開放性作戰隊形。」(《羅馬不列顛輔軍研究》)所以綜合來看,板條甲與鎖子甲和鱗甲比起來並無優勢。

之後是羅馬頭盔。羅馬軍團在共和國前期都是青銅盔。直到「他(卡米魯斯)知道蠻族人的本領主要在劍上,他們完全以粗野的方式用劍,毫無技藝可言,只知道對著頭部、肩部劈砍。於是他就給自己大部分戰士鑄了頭盔,盔是鐵質的,表面光滑,這樣,敵人的劍就會從上面滑落,或把劍震斷。」(《希臘羅馬名人傳》)通過「考古證明,這種鐵盔實際,上是仿製高盧人的,帶有保護後頸的扇形附件,後被研究者稱為「蒙太弗提奧式」(Montefortio)。這種頭盔在羅馬軍隊中一直使用到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軍事史》)不過青銅盔仍然還是比較常見。最後就是護腿,可能是從希臘傳來,只穿在左腿上面。

下圖是公元1世紀戰鬥中的軍團士兵形象,來自德國美因茨的軍團總部建築遺蹟。注意觀察右側的士兵形象,他的姿態是典型的軍團第一排士兵劍鬥時的站姿;而他身後的戰友仍然拿著標槍,持盾手抬起,似乎是為了替袍澤抵擋攻擊或是擋開投射兵器。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談一下騎兵裝備,羅馬最早的騎兵不披甲,到共和國中期按照波利比阿的記載裝備有頭盔和銅製胸甲或者鎖子甲。不過「據傑裡邁亞描述,羅馬騎兵在共和時期缺少帶頭盔的證據。在伊密利阿斯鮑魯斯的石碑上一直沒找到羅馬騎兵的頭像。多密提烏斯·阿赫諾巴爾布斯的祭壇,記錄了公元前兩世紀末的人口調查,描繪的騎兵穿盔甲帶頭盔。證明共和晚期的騎兵部隊戴頭盔,可能在共和國中期也如此。在埃斯奎林山的墳墓繪畫也描繪羅馬輕武裝部隊戴頭盔。歷史學家確定這一繪畫年代也許在公元前三世紀早期至公元前兩世紀晚期。如果繪畫屬於較早的時期,它描繪的同時代的公民騎兵戴頭盔。另一方面,如果墓地繪畫的騎兵生活在公元前兩世紀的後半期,證據是不確定的,即描述的騎兵時代錯誤。繪畫者想像騎兵戰鬥時戴頭盔,也許表明他那個時期騎兵戴頭盔。」(《試論共和國騎兵作用一一以第2次布匿戰爭為例》)所以羅馬騎兵使用頭盔的數量可能不多,波利比阿記載的可能只是名義上的配置,同樣騎兵甲胃應該也不是很多。不過需要明白一點羅馬共和國時期騎兵其實不弱,不管是對努米底亞騎兵還是高盧西班牙騎兵,都有勝例,再共和國末期選擇「蠻族」主要原因還是羅馬本身騎兵的墮落。之後的騎兵在帝國時期引入了具裝騎兵,這裡不多說。

最後來談一下羅馬的機械武器,以前筆者寫過一篇弩炮的文章,這裡說一下其他機械武器,羅馬第一件機械裝置是在皮洛士戰爭時期,當時羅馬人「為了對付皮洛士戰象,羅馬發明一種特製戰車,上面裝有炭火爐、長矛及其它跟大象作戰的設備。皮洛士的戰象受到戰車上噴出的陣陣炭火的攻擊,瘋狂地轉身向後衝去,踐踏自己的軍隊,皮洛士遭到慘敗。"(《世界後勤史資料選編》)不過這種武器只是曇花一現。第二種武器使用的多就是「狼嘴」,「還有人用繩索系上鐵鉗子或帶尖齒的夾鉗(forfex),他們把這叫做狼嘴(lupus)用,這種夾鉗去鉗住攻城槌:或者讓它調轉方向,或者讓它頭朝上翹起,總之使它無法撞擊。」(《古羅馬兵法簡述》)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短劍,但是一些浮雕顯示羅馬人仍然使用長劍,所以筆者認為羅馬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仍然使用長劍。有一種觀點認為波利比阿記載的羅馬軍隊情況,是自己時代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此時羅馬剛剛完成大徵服裝備普遍較好。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微漫菸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羅馬武備變遷:西班牙短劍為何取代長劍,板條甲名過其實?
    編者按:古羅馬從一個義大利小邦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除了過人的謀略之外,武器與甲胃也是羅馬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從共和國到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團的各種樣式的武器裝備。首先在這之前羅馬人使用的是高盧長劍,直到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之時羅馬才開始使用從西班牙傳來的短劍。並且需要明白一點,從共和國到帝國前期的羅馬劍是越來越短,根據(《THEGLADIUSTheRomanShortSword》)一書統計的歷代羅馬劍的長度。從中可以看出不是羅馬人做不到長劍,而是羅馬人選擇了短劍①。
  • 徵服世界的羅馬短劍
    羅馬人軍隊的武器裝備也在當時的歐洲獨樹一幟,以超強的攻擊力著稱。羅馬人最著名的冷兵器就是羅馬短劍。羅馬短劍據說起源於西班牙,羅馬士兵全部配備短劍。羅馬短劍到底有何種魅力能取代長劍、重劍成為羅馬士兵的最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扒一下羅馬短劍的奧秘吧!羅馬短劍是一種以刺為主的短劍,且兩側有刃,劈砍也毫無問題,使用上非常靈活。
  • 兵器譜|盤點羅馬軍團十大常用裝備:排名第一的那個現在竟還是時尚界最愛?
    古羅馬軍團對羅馬共和國和帝國的擴張發揮了關鍵作用。普通的羅馬士兵被訓練,並組成大約5000個戰士的隊伍(一個羅馬軍團)。
  • 漲姿勢 羅馬軍團為什麼喜歡短劍?
    從小小的一把短劍上,其實可以引申出很多有意思的歷史故事來。說到短刀短劍,日本維新時期的志士坂本龍馬曾對土佐勤王黨成員檜桓直治說:「今後的打鬥在室內的情況會變多。因此用小太刀比較好,小太刀比太刀實用(太刀就是標準的日本刀)。」為什麼龍馬會這麼說呢?
  • 戰爭事典|為什麼羅馬人用短劍取代了長矛?
    當第二線仍舊無法分出勝負時,就輪到一直半跪著節省體力的後備兵作戰了。這些精銳老兵既可以作為掩護撤退或是最後一搏的最後手段,也可在之前的戰鬥過程中,用以應付戰線兩翼的突然情況,或者進行其它的作戰任務。這樣的部署,無疑代表著羅馬軍團在預備隊戰術的發展上有著一個較高的起點。將後備兵作為最後決勝或應急手段已經成為了拉丁語中的名諺。
  • 為何古羅馬步兵使用的是短劍,而非殺傷範圍更大的長兵器
    即使是那些並不了解這個古老帝國的人,往往也能在看到這種方針的時候聯想到羅馬。事實上,在古羅馬乃至更早期的時代,大部分國家的軍隊還是以步兵作為主力,在中世紀十分常見的弓箭手與騎兵,在這一時間段內還只是戰爭當中的陪襯。以重裝步兵,輕裝步兵為主的密集軍陣才是當時當之無愧的主角,而羅馬步兵方陣在這階段,更是爆發出了無可比擬的光芒。
  • 為什麼古羅馬步兵使用的是短劍,而非殺傷範圍更大的長兵器
    其大概意思就是講兵器在長度上越長越佔有優勢,兵器越短小也就越危險,優勢越小,但是羅馬短劍在戰場上的表現卻實實在在打臉這句話,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羅馬短劍參與的戰爭,雖不能說完全歸功於短劍,但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前264年-前146年羅馬與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歸屬權發生了三次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最終羅馬三勝迦太基,並將迦太基納為羅馬的一個行省——阿非利加行省。
  • 為什麼古羅馬步兵使用的是短劍,而非殺傷範圍更大的長兵器?
    其實,這也是古羅馬人民的智慧與作戰方略,是不可複製的成功。治敵所需在古羅馬早期的主要敵人就是西邊的蠻族和東邊的希臘。蠻族來自高山、密林,一身肌肉,高大魁梧,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戰場就是見面就剛,相比之下,處於沐浴在拉丁、希臘文明光輝下的羅馬人,在體格和武力值上並沒有任何優勢。可以說,在面對蠻族士兵的時候,一對一的狀態下,羅馬步兵其實毫無勝算可言。
  • 冷兵器時代,武器越長越有優勢,為什麼羅馬人卻更喜歡用短劍?
    當時的羅馬國王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廢除血緣部落兵制,轉而以居住區域和財產劃分的等級兵制。新體系中公民兵被劃分為5個等級,財產在10萬阿斯以上的為第一等級,隨後的各等級分別以75000、50000、25000阿斯為標準,他們擔任重裝步兵。而財產不少於11000阿斯的第五等級貧民則充當輕裝步兵。至於更窮的公民,則被排除出兵役範圍之外。
  • 羅馬時期用的武器都很短,而中世紀後,為何卻用重劍等重裝兵器?
    如果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歐洲長期存在中央集權的帝國,重甲騎士這種東西一樣不會出現。就像中國沒有出現全身重甲一樣,大量動員一支訓練有素並有效武裝的正規軍,遠比東拼西湊的幾百個重甲騎士強大。我記得好像羅馬時期使用短劍的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羅馬鑄造和冶金技術不能支持相當強度的長劍。
  • 戰爭事典 當羅馬軍團遭遇秦漢帝國
    迦太基被毀滅之後,羅馬帝國迅速膨脹,於公元1世紀成為地跨歐、非、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地中海成為羅馬的內湖。至1453年拜佔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毀滅,帝國文明存在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面對強大的東方帝國,羅馬軍團有幾分勝算呢?實際上羅馬的擴展思路有點類似於成吉思汗——打到哪裡算哪裡!
  • 當騎兵開始馳騁,神聖羅馬軍團走向最後的時光
    到4世紀時,戰鬥力的極度削弱以及軍事制度的變革使羅馬軍團面目全非,進入5世紀末期,軍團終於徹底消失。 騎兵和輕步兵組成的羅馬軍隊之所以能夠完全取代古代軍團的緊密組織,主要原因來自於帝國邊境戰爭的危急戰況。
  • 西洋劍的變遷
    在羅馬衰落後的維京入侵時期,長劍就開始大規模用於散兵作戰和劫掠的爭鬥中,之後隨著法蘭克和神聖羅馬的崛起以及英格蘭蘇格蘭的對立,城堡之間的領主戰爭更造就和驗證了長劍的優勢,在隨後的十字軍時期,由於面對阿拉伯優異的冶煉工藝,歐洲劍經歷了一次學習和完善的年中由於重裝甲逐步出現才使長劍逐漸失去了實用價值。
  • 大秦帝國有秦弩,大唐帝國有唐刀,古歐洲帝國靠什麼武器稱霸?
    順便說一下,其實大秦帝國(包括戰國時的秦國)的軍隊也有六、七米長的長矛,但考古學家考證這是用於儀仗的,而非用於實戰。從愷撒大帝到圖拉真大帝,這些羅馬最高領袖指揮著戰鬥力不次於馬其頓方陣的「羅馬軍團」屢戰屢勝。羅馬軍團的主力是重裝步兵,他們配備的兵器是重型投擲長矛(也可以稱「重標槍」)、盾牌(有小圓盾、方盾和長盾)和著名的羅馬短劍。這羅馬短劍尖銳無比,劈砍力和刺擊力都極強,刃長不一,有的是19英寸,可輕易把人割碎,最適合近戰。羅馬軍團還有少量輕裝步兵配備輕型投擲長矛、投石器和弓箭。
  • 長劍與馬刀哪個好?
    輕騎兵們主要使用的弓是複合弓(並非現代射箭比賽使用的複合弓,或稱合成弓),複合弓在中國、亞述帝國、埃及王國等地區很早開始使用,更是典型的草原輕騎兵所攜帶的必要武器。其實到了這個時代,輕重騎兵的定義已經完全不同了,而這已經是線式戰術的領域了。  自從重騎兵開始出現,長矛就成為其標配。不過,早期斯基泰騎兵、波斯騎兵的騎矛還保留著標槍的功能。矛的長度並不很長,約1.7米-1.8米,既可以作為刺殺武器,也可以作為投擲武器。
  • 短刀短劍為什麼那麼厲害 這是有原因的
    歷史呈現的結果,其實往往是一個多維因素集合協調的過程,例如軍事裝備這種東西,其實是典型的社會結構、經濟狀況和戰術結構的產物
  • 縱橫天下的古羅馬軍團為什麼偏愛短劍?
    說到短刀短劍,日本維新時期的志士坂本龍馬曾對土佐勤王黨成員檜桓直治說:「今後的打鬥在室內的情況會變多。而在羅馬方陣出戰的場合裡,前後左右都是盾牌屏障,作戰空間非常狹小,可以說跟坂本龍馬所說的室內狀況相差無幾,因此最適合的武器就是作戰半徑小、出擊速度快的短劍。
  • 利刃出鞘:源於凱爾特劍的羅馬長劍,如何影響中世紀武器發展?
    雖然這座堡壘曾經駐紮過數百名羅馬士兵,但是找到一把劍劍並不容易。劍是寶貴的財產,是隨身的兵器,很少被廢棄,更不容易被遺落。考古經驗豐富的Birley博士非常興奮地說明了這一發現的稀有性。「 即使一生都在羅馬軍事場所當考古學家,即使在維多蘭這樣著名的發掘場所,我們也從未期望或想像看到如此稀有和特殊的物體。感覺團隊贏得了某種形式的考古彩票。」
  • 冷兵器越長越強,為何羅馬軍團士兵喜歡用短劍?
    短兵器戰鬥中就有一些弊端,不過與中國古代不同,羅馬軍團的士兵們,普遍是配置著短劍,這種裝備還是讓人不能理解的,其實歐洲的兵器使用也是比較青睞長兵器的,像當初著名的馬其頓方針,裡面就有著大量的長兵器。說出來可能沒人信,其實羅馬軍隊的裝備是相當齊全的,他們可不單單是只有短劍,在戰鬥的時候,當然要重視長兵器的作用,因此羅馬軍團也裝備有標槍,這些槍總體要有9、10英尺,上面還有專門的鐵製槍頭,這些標槍在戰鬥的時候,會被這些羅馬士兵給投射出去,就能遠程給敵人帶來殺傷,這些標槍投出去的時候確實很震撼,考慮到他們面對的敵人,往往防禦裝備是不夠強的,因此這種標槍就能摧毀對方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