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熱點,這周當然非海軍莫屬啦。
23號,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舉行。來自61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來自13個國家的18艘艦艇遠涉重洋,匯聚黃海,共賀中國海軍華誕。
我們的人民海軍則派出了包括航母、新型核潛艇、國產萬噸級驅逐艦等主戰裝備參加閱兵,32艘受閱艦艇編為潛艇群、驅逐艦群、護衛艦群、登陸艦群、輔助艦群、航空母艦群等6個群;39架受閱戰機編為預警機梯隊、偵察機梯隊、反潛巡邏機梯隊、轟炸機梯隊、殲擊機梯隊、艦載戰鬥機梯隊、艦載直升機梯隊等10個梯隊。
好壯觀啊,可惜小編去不了現場。不過,他們去了現場的不知道能不能看得清。
談到海上閱兵,大家最關心的當然是那些 「國之重器」啦,尤其有些武器裝備還是第一次亮相。比如率領驅逐艦群登場的國產055型萬噸大驅「南昌艦」。
055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12000噸,被普遍認為是目前亞洲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驅逐艦。該艦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
據媒體報導,055型驅逐艦具備完整的武器配置,包括130毫米新型艦炮、1130近防炮、「紅旗-10」近防系統、24管多功能發射器、多達11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以及雙直升機機庫等。055型驅逐艦還創新地採用隱形桅杆設計,主桅杆上有大大小小40多塊各種天線陣面,集雙波段雷達、電子幹擾天線、敵我識別天線等多種艦載電子雷達系統於一身,在保證高度信息化水平的同時,又強化了隱形性能。報導猜測,南昌艦加入北海艦隊,是為就近與航母遼寧艦組成航母編隊。
為什麼萬噸大驅如此受關注呢?首先,這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建造的萬噸級驅逐艦,之前我們的052C、052D型中華神盾艦的排水量都在六七千噸左右。
其次,我國具備了自主研發建造萬噸大驅的能力,不僅僅說明我國可以建造更大的艦艇,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我國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綜合實力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最重要的是,萬噸大驅的服役能起到升級航母建設的作用,他能讓航母編隊走得更遠、讓航母編隊的作戰體系更加完備。可以說,萬噸大驅是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構建的關鍵一步,未來甚至可能進一步拓展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
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看到萬噸大驅化身航母的「帶刀護衛」,護送航母編隊走向更遠的遠海。
除了我們的萬噸大驅,新型戰略飛彈核潛艇的亮相也讓軍迷們激動不已。該新型潛艇由核動力推進,可發射射程在數千公裡以上的洲際彈道飛彈,對目標發起核打擊,是我國重要的海基核威懾力量。
據軍事專家段廷志介紹,對有核國家而言,它的核威懾能力最後能不能得到保證,很大程度取決於它是否擁有二次核打擊能力。也就是在遭受了對方第一波次的核打擊後,能否發起戰略核反擊。而相比起裝在火車上的路基機動核力量和裝在飛機上的機動核力量,裝在潛艇上的海基機動核打擊能力是最為保險的。而新型核潛艇的亮相,說明我國的海基核威懾能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雖然在閱兵上看見了萬噸大驅和新型核潛艇,但是我知道,你們一定是還有遺憾的,一方面是因為這次閱兵海域實在是霧氣太大了,弄得看啥都像霧裡看花。更重要的是,萬眾期待的國產航母沒能現身。
我們親愛的的局座張召忠說啦,參加閱艦式的都是現役艦艇,國產航母雖然經過了多次海試,但還沒交付海軍呢,當然沒辦法參加閱艦式啦。
不過大家也不用著急,軍事專家李傑和曹衛東都說過,國產航母有望在今年加入現役。如果真能實現,這已經是奇蹟了。我國首艘國產航母2017年4月26日才下水,兩年多的時間就能完成海試併入役,真的已經非常快了,就算是軍事力量超強的美國也從來沒有航母這麼快服役的經歷。
所以大家再耐心等待一會兒,也許不過多久國產航母就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節目的最後,小編在這裡為海軍送上遲到的生日祝福,願人民海軍劈波斬浪、揚帆奮進、逐夢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