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iPhone8使用無線充電技術後,很多安卓旗艦機也開始跟進,但充電功率只有5W確實差強人意,基本沒什麼用,但從小米9開始,無線充電開始變成了像有線充電那樣實用,20W無線充電功率保持第一很長時間,現在華為用上了27W無線充電,但是小9Pro已經商用30W無線充電,目前世界第一,比大部分有線快充還要快,另外小米同時官宣40W無線充電正在研發中。這說明iPhone帶領無線充電潮流,而小米將無線充電實用化。
幾年前,其實我就在設想,如果有一天,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也能像無線WiFi那樣,家裡客廳放一個類似路由器的發射端,家裡的智慧型手機,就可以實現無線充電。
萬萬沒想到的是,2021年1月29日,小米公司就率先公布了炫酷的隔空充電技術,也就是我心目中攝像的真無線充電場景。雖然從小米官方公布的信息我們能夠看到,小米研發的這種隔空無線充電技術只有5W的充電功率,以及隔空無線充電的距離也不能像WiFi那樣遠。
本以為目前的無線充電,就算是最先進的充電技術了。可誰知道,作為無線充電領域中的「帶頭羊」——小米
又雙叒發布了
一項重新定義無線充電的技術——「隔空充電」
……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
關注過科技行業的小夥伴基本都懂,小米目前公布的這項隔空充電功能,其實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超酷的使用場景。如果你以為它只能給手機充電,那就太小看這項技術了。
經過不斷的更新迭代,你可以想像,多年以後,我們在裝修新房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提前預埋任何電線。只需要家中放一個無線充電發生器。就能夠為家裡的能手機,智能電視,電飯煲,烤箱,電視機提供源源不斷的能力,想想都很過癮了對不對。
據小米官方表示,隔空充電技術是真正意義上的「不需要任何充電線」、「不需要任何充電設備」的無線充電。
無論把將手機處於何種地方,它都能實現自動的隔空充電。
而這項技術的核心難點,在於「空間定位」和「隔空能量傳輸」。
據悉,小米自研的「隔空充電樁」,通過內置5個相位幹涉天線和144個天線的方式,一起構成了「相位控制陣列」。
然後再通過波束成形,將毫米波定向發射給手機,進而實現了對手機毫秒級的空間定位。
另外,為了能讓手機接收到充電樁發出的能量信號,小米在手機端也自研了天線陣列的小型化設計——內建了「信標天線」和「接收天線陣列」。
其中信標天線,通過低功耗的方式,在空間場內散發位置信息。
而14根天線組成的接收天線陣列,將充電樁發射的毫米波信號,通過整流電路轉化為電能,以此來實現隔空充電。
聽起來很簡單,但實現起來確實難度極大,在充電樁中有144個天線構成相位控制陣列,通過波束成形發射毫米波,而在手機內部也需要有信標天線和接收天線陣列,整個隔空充電系統有17項技術專利,並且都是由小米公司自研,所以小米公司真的是有技術,而不是沒技術。這一隔空充電功能一發布,不少網友也紛紛感嘆到:真無線充電,因為相比此前的無線充電技術而言,這一隔空充電才算是真正的脫離了線的束縛。
(這……這也太科幻了點吧!)
除此之外,目前能夠了解到的是,小米隔空充電技術,已經實現了在數米半徑內,支持多臺設備的同時充電(每臺設備均支持5瓦)。
甚至有異物遮擋的時候,也不會降低充電效率(什麼邊玩邊充、邊走邊充這些都不是難題)
不得不說,小米在手機充電領域,又前進了一大步!(摩託羅拉已經學起來了,其他廠商也趕緊的!)
近一兩年來,小米在手機快充,以及無線快充的領域表現的確最為亮眼。去年3月份,小米第一個開啟了手機40W的無線充電技術,在業內都擁有比較超前的領先性。隨後的8月份,小米10至尊紀念版,還首發量產了120W有線秒充+50W無線秒充。使得手機的充電速度快速提升,值得一提這兩項技術均是業內最快的。
此外,80W的無線秒充,小米也已經公布。再加上目前帶來的隔空充電技術,在手機充電領域,小米的表現的確十分亮眼,期待小米之後還能夠給我們帶來其他更酷的黑科技。
但是在筆者看來,小米的隔空充電技術,是否解決了以下問題了:
1.充電樁的體積是否是太大?
2.充電過程中是否會干擾到WiFi、藍牙等其他信號?
3.充電功率還有提升的空間嗎?
4.能否商用?
註:以上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歡迎大家指出。
所以大家對隔空充電有什麼看法呢?
點擊連結進立即購買→ http://suo.im/5T2Z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