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近2億人民幣,就為了讓他完成一次太空跳傘,刷新了4項世界記錄

2021-02-13 SME科技故事


56年前,美國空軍上校Joseph Kittinger自願接受任務,要在距離地球表面31000米的平流層高空嘗試自由落體運動。

他成功落地並創造了紀錄,被稱為「平流層跳傘之父」。



Joseph的記錄足足保持了52年,直到這個叫Felix的奧地利男人出現。


Felix和Joseph的合照

他突破了人類的極限,創造了新的高度記錄,成為了世界上超音速自由落體的第一人。


2012年10月4日,Felix在距離地面高度的39045米處自由落體。

這一高度是普通民航客機飛行高度的5倍,基本已經到達了太空邊緣。


在太空就意味著,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都可能導致他隨時死亡,比如缺氧血管及內臟破裂眼球凸出等。



Felix自由落體的速度最快達到了1357.64千米/小時,換算一下,也就是377.12米/秒。


我們知道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Felix就相當於是一架人形的超音速戰鬥機在衝向地球。


Felix只是一名極限運動愛好者,為了這一跳,他整整準備了四年。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註定,1969年出生的Felix在自己的童年時代常常夢到自己在空中飛翔,從高空降落。

知世後的他便開始了他的追夢之路,16歲開始涉足跳傘運動,在1988年便與Red Bull合作,一發不可收拾。

1999年開始,Felix開始了與世界紀錄的廝殺,他驚世駭俗的一跳,是從當時世界第一高大樓吉隆坡石油雙塔(塔高451米)上跳下。

令人驚訝的不僅僅是刷新了定點跳傘的最高紀錄,而是這一跳是非法的。

Felix不得不偽裝成辦公室白領,將跳傘包藏在公文包中,登上樓頂,在成功著陸後,一路小跑上了計程車逃離現場。

在打破最高定點跳傘的紀錄後,Felix又將目光瞄向了最低紀錄,他並打算將此紀錄蒙上爭議——從巴西裡約的基督像(29米)上跳下。


2003年,Felix不在執迷於單純的跳傘,而是要追逐童年不斷出現的夢境,「Born To Fly」,不僅是手臂上的一個紋身,當然也是他畢生的夢想。


Felix手臂上的紋身「Born To Fly」

這一次,他從未如此接近過它,穿上特製的碳纖維固定翼,Felix仿佛充滿了力量。


Felix從9144米的高空一躍而下,不憑藉任何動力,飛躍了34km,歷時6分22秒,成為飛躍英吉利海峽的第一位人類。


Felix並沒有止步,在臺北101大廈建成後,成為了世界最高建築,Felix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於是他再次複製之前的非法之舉,打破自己的最高定點跳傘的世界紀錄。


Felix要完成這個極限項目,他必須接受專業的訓練。

當時只有一個人具備這樣的資格,那就是退役的美國空軍上校Joseph Kittinger。


Felix開始了緊張的身心強化訓練和太空模擬訓練,而另一方面,如何把Felix送上太空將是這件事的難點。

一個飲料公司為此投入了兩千多萬美金,沒錯,這個公司就是紅牛(Red Bull),這個計劃被命名為紅牛同溫層計劃。



一個由20個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開始進行研發,Art Thompson是作為該項目的總負責人。

Art過往一直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火箭和美軍隱形轟炸機,經過大量的分析,他們最後決定用1960年的方法,通過超級飛行氣球攜帶太空艙把Felix送上太空。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氣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載人飛行氣球。

氣球在發射時會填充氦氣,這時的高度會達到50層樓高。

在上升過程中會持續填充氦氣,直到這個氣球直徑達到一個足球場這麼大。


將Felix送到太空已經非常困難,但讓Felix在那個環境活下來更難,在高於阿姆斯特朗界線*時,會出現血液蒸發的現象。

這時會從毛孔滲出液體,身體會膨脹到原來的2倍,就想恐怖電影裡一樣……

*註:阿姆斯特朗界線,通常指在高海拔18,900-19,350米以上,由於氣壓非常低,水的沸點會降低,降低到人體的正常溫度37℃沸騰。它得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美國空軍航天醫學系哈裡.喬治.阿姆斯特朗。

在1966年,來自新澤西的特技跳傘員Nick Piantineda,在1.7萬米(還未達到阿姆斯特朗界線)的高空,因為頭盔面罩故障,Nick剛喊出「緊急」兩個字就沒有了聲音。

工作人員迅速將他降下來送到醫院,但因為嚴重腦損傷,在四個月後死去。


他們為Felix製作了一件航天服去應對那樣的環境,1960年Joseph太空跳傘穿的航天服也是這個製作廠家做的。

這件航天服是純手工製作的,說它是超級藝術品毫不為過,製作精密程度要考究到一針一線。


Felix除了需要面對這些危險的環境,他還需要克服一個最大的敵人--恐懼。

Felix說:「當你處在一個空間,那裡遠離任何東西,任務醫療,任何幫助,你必須一個人去面對這一切,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Joseph需要訓練Felix克服心中的恐懼,航天服雖然能幫助Felix在太空中活下來,但裡面充滿了空氣,行動非常不方便。

Felix從來沒穿過航天服進行跳傘,內心對此非常抗拒,他們只有通過讓Felix穿上航天服進行反覆的訓練,從而提升Felix的信心。


與此同時,研發團隊們完成了太空艙和相關設備的製作。

在2010年末,項目團隊將進行太空艙和航天服的模擬太空實驗。

可就在實驗前的一個星期,項目負責人Art接到了Felix的電話,電話裡Felix帶著哭腔,說他正在去機場,他要退出。

這個消息無疑震驚了所有人!


仔細詢問下才明白,原來在過去長期的訓練中,經常穿著狹小緊密的航天服讓Felix患上了幽閉恐懼症。

這種症狀在受訓的太空人中並不少見,但他們都是會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

Felix把對航天服的排斥掩藏在心底,直到那天終於爆發出來。

Felix回憶說:「那天我哭得像個孩子。我穿著航天服可以忍1個小時,但那天的試驗需要持續至少6個小時,於是我消失了。」


迫不得已,Art只能找了一個專業飛行員進行設備的測試,設備通過了所有的測試和審批,現在就差Felix了。

Felix渴望能達到那個高度,去突破自己極限,而且他的時間不多了。


紅牛公司為他找來了運動心理去開導他,希望緩解他的症狀。

Felix自己做了大量的潛水訓練,因為它和穿著太空衣的感覺很像。

直到2011年9月,Felix終於回去面對整個團隊和太空衣。

他穿著太空衣通過了5個小時的試驗,大家既感動又驚訝。


一切準備就緒,剩下的就是一跳。

2012年10月9日,這一次挑戰卻因為中途風速太大,中止了任務。

為此,團隊損壞了兩個超級氣球中的一個,不得不等待6天後,再次啟程。

這一次,團隊按著計劃順利進行。

「看,它飛起來了。」隨著氣球攜帶著太空艙飛向天空,大家歡呼起來。


對於Felix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因為接下來的事情他都必須一個人去面對。

一切都變得很安靜,時間也變得很慢。

隨著太空艙的上升,地平線慢慢從直線變成弧形,再到看到整個地球。


就在太空艙上升了1個多小時後,Felix突然發現頭盔面罩起了一層霧。

頭盔本身具有自動加熱功能,不應該會出現霧氣。

這讓他想到了1966年發生在Nick身上的悲劇。

此時,Felix和工作人員幾乎決定終止任務。


Art隨後提出了一個方案可以作為選擇,將航天服的電源從太空艙斷開然後重新連接,但這個過程會使Felix失去和地面的聯繫。

Felix選擇了重啟電源,很幸運頭盔面罩恢復了加熱,霧氣消失了。


經過2個半小時後,Felix到達了指定高度。

確認一切正常後,Felix打開了太空艙,他站到了門口的臺階上,鬆開了繫緊帶。


「Our godness will take care of you.」 隨著Joseph通過無線電對他說到。

Felix張開雙手,跳出了他的「信仰之躍」。


Felix回到地球後非常激動

他說他要擁抱這裡的一切

「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經常做同一個夢,長大後我每個月還是會夢到2、3次。

我走到了街上,然後我跑著跑著就飛起來了。

我和朋友們提到這個,他們總覺得我故弄玄虛,我就跟他們說,你們等著瞧。

我在空中可以前空翻、後空翻,還可以旋轉,做任何我想做的動作。

回到地面後的幾分鐘,我立刻跟他們說:「瞧,我告訴過你們我會飛吧。」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

相關焦點

  • 花2億從太空跳下來尋刺激
    Felix和Joseph的合照他突破了人類的極限,創造了新的高度記錄,成為了世界上超音速自由落體的第一人。Felix只是一名極限運動愛好者,為了這一跳,他整整準備了四年...也許是冥冥之中的註定,1969年出生的Felix在自己的童年時代常常夢到自己在空中飛翔,從高空降落,知世後的他便開始了他的追夢之路,16歲開始涉足跳傘運動,在1988年便與
  • 中國首次太空跳傘落戶三亞 你敢來三亞挑戰世界紀錄嗎?
    I am not kidding you O(∩_∩)O昨天下午,中國首次太空跳傘啟動儀式暨太空跳傘項目落戶三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預計明年完成4.2萬米太空跳傘實驗啟動儀式上,中國第一套商業太空跳傘服的亮相很受關注,該套太空跳傘服已通過實驗室模擬測試,此型號跳傘服將首先應用於「太空邊緣跳傘」項目。太空跳傘項目計劃2017年完成4.2萬米的太空實驗,挑戰41419米世界紀錄。隕石墜落時,因為大氣阻力產生燃燒,發生耀眼光芒。
  • 新玩法 | 肯德基KFC漢堡遊太空
    本次試航計劃滯空時間最短不少於4天,飛行高度最高約23km;距離通常意義上的太空高度「卡門線」(海拔100km)還有相當一段距離。KFC的市場主管菲利克斯表示,「雖然不是真的讓漢堡包進入外太空,但是在臨近空間兜一圈也非常不錯。而且,它還將自主完成大氣層邊緣自拍、攝像、展開公司的宣傳橫幅等操作,這實在是太酷了!」
  • 兩男子欲從太空邊緣跳傘 爭做超音速第一人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沙漠中的一次試跳中,他發現戴上頭盔時無法轉動頭部,無法察看降落傘是否正常打開。於是,他在手套中安裝了一面鏡子。為防止呼吸產生哈氣,他在遮陽板上安上了除霧器。儘管鮑姆加特納太空跳傘具體日期還未公布,英國《衛報》預計,這一嘗試將很快發生。因為鮑姆加特納希望那個日子離基廷格歷史性一跳的50周年紀念日不要太遠。
  • 吉尼斯世界記錄-消防篇
    消防員Erin Fairhead在2016年的倫敦馬拉松比賽上,以4:09:32的成績完成了全部比賽,比之前的記錄提前了5分38秒。她參加馬拉松比賽是為了消防員慈善事業籌集資金。她說:「比賽的氣氛實在是太棒了,每個人都非常鼓舞人心。要不是有人拍拍我的背說:「幹得好」,我都覺得時間都停止了。
  • 日本人懵了:中國將花3000億建大工程,不搞別的就為打破我的記錄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中國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各方面的技術都在飛快的發展,而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國的基建技術,中國的基建水平可以說是從零到一,有著非常大的突破,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的基建實力現在就是世界第一。
  • 藍色起源火箭搭載升級版太空艙完成試飛,最早4月送人上太空
    美國當地時間周四,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完成了2021年首次發射任務,成功對其火箭助推器和太空艙進行關鍵測試,並準備最早於4月份將首批太空遊客送入太空邊緣。藍色起源在德克薩斯州西部對其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火箭助推器和太空艙完成了第14次試飛。這次成功的試飛名為NS-14,火箭被發射到10萬米高空。這是這種助推器及其攜帶太空艙的首次飛行,該太空艙配備了整套新的乘客安全和控制系統,藍色起源首次在飛行期間對這些系統進行了測試。
  • 從大氣層邊緣一躍而下:谷歌副總是如何打破跳傘紀錄
    他問尤斯塔斯是否聽說過一個名叫費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Baumgartner)的人,他是一個更大的挑戰:他計劃從平流層上方超過10萬英尺的高空中完成跳躍,打破現有的高空跳傘紀錄。Cani已經找到了一個願意資助其進行高空跳傘競爭的贊助商,他想知道尤斯塔斯能否就他需要的跳傘設備提供一些建議。尤斯塔斯很興奮。
  • 谷歌57歲高管阿蘭·尤斯塔斯4萬1千米高空跳傘回顧
    1960年美國一位空軍上校將高空跳傘的紀錄定格在約31300米,2012年奧地利人鮑姆加特納升至約39045米,2014年10月25日,
  • 百公裡高空時速四千公裡,這樣的太空跳傘或出現在未來太空旅行!
    被安排在環地軌道上,太空跳躍是許多未來的想法之一。地球外圍的太空區域起點在海平面120英裡,那裡是衛星及空間站的基地。還有,如果軌道旅行用品公司有自己之道,將是終極極限運動太空跳傘的基地!環地軌道是通往宇宙的門戶,或許會成為地球本身的拓展,開展產業,探險,娛樂。
  • 中國將建世界最大太空飛機,遨遊太空不是夢!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報導,中國計劃建成世界最大太空飛機,每天能運載20名旅客到達地平面上將近130公裡的高空。第一種重10噸,翼展6米,能夠搭載5人以6馬赫的速度飛到海拔100公裡的上空(通常認為太空正式開始的地方),並進行2分鐘的失重飛行。 而另一個擴大版本,重100噸,翼展12米,能搭載20人以8馬赫的速度飛到海拔130公裡的上空,並進行4分鐘失重飛行。只要在這個擴大版太空飛機頂部裝載一個小型火箭級,它的速度足夠將小衛星送進地球軌道,這樣的有效負荷運載能力將降低旅客的票價。
  • 中國團隊刷新世界記錄
    實現10毫安連續波強流高功率質子束穩定加速是國際上近20年來長期追求的目標,無論物理上還是技術上都存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採用全超導直線加速器加速5毫安以上連續波質子束從未在國際上被驗證或實現。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自接到任務開始,始終堅持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2017年6月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團隊一起完成25兆電子伏加速器專家測試通過驗收,建成了ADS加速器原型樣機,突破了射頻超導直線加速器這一「卡脖子」技術。ADS加速器原型樣機驗收後,近代物理所科研團隊繼續開展連續波高功率束流穩定運行技術研究,並不斷穩步提高運行功率和連續運行時間。
  • 百度雲加速成功防禦史上最大流量攻擊 峰值1Tbps刷新世界最高記錄
    在國內外主流雲平臺和100多家媒體的見證下,百度雲加速在現場舉行了一場精彩的DDoS安全攻防演練並成功防禦。演練持續了約10分鐘,攻擊流量峰值達1Tbps,比之前的行業最高值高出2倍多,刷新了世界最高記錄,成為發布會最大的亮點之一。
  • 光明早報:殲10女飛行員犧牲;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8
    ●雙11當天快件量達2.51億件同比增52%國家郵政局12日發布監測數據顯示,11日全國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2.51億件,同比增長52%;預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業務量將超過10.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
  •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了製作成本,Aniplex靠FGO年營收1032億日元|三文娛
    《偶像大師》兩強稱霸動畫音樂,Live娛樂五市場各有變化中國土豪出沒,日本動畫海外銷售激增78%:日本動畫出海年度報告動畫電影票房663億日元刷新歷史記錄日本的廣義動畫市場連續7年增長,並且已經連續4年刷新了峰值,2016年同比增長10%,突破了2兆日元(約合人民幣1168億元)。
  • 上市公司投3.2億給馬斯克造火箭,一周後錢被退回來了
    大約一周前,利歐股份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擬出資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投資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技術公司SpaceX。沒想到一周過去,錢又被退回來了,人家不要!有網友在利歐股份股吧裡表示「確實侮辱性極強」。
  • 2021,太空漫遊
    有了前兩次成功的合作,2021年,SpaceX還將繼續和NASA合作,執行第二次任務,Crew-2。計劃在2021年春天將4名太空人送進太空,緊接著2021年秋還將進行Crew-3的發射任務。NASA的「外包業務」越做越順手。如果一切順利,NASA將繼續與SpaceX的合作,這將填補美國航天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空白,這個曾經充滿活力的新興項目將迎來成熟時刻。
  • 寫反一行代碼...日本人就這麼把他們19億的太空望遠鏡給玩死了.
    是下面這臺太空望遠鏡的故事。。這是日本宇航局研製的一臺X射線太空望遠鏡... 它之前的官方名字叫ASTRO-H,不過一如既往的... 這次日本人給它起了一個唯美的名字:Hitomi  -- 瞳。 這顆衛星造價超過310億日元... 接近19億人民幣... 這是一臺各種先進的旗艦級X射線太空望遠鏡...
  • 花了2千億,美軍終於承認戰艦研製失敗
    (約為2072億元人民幣),已經設法收購了35艘3000噸級別戰艦,但被美媒評價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失敗的項目」。報導稱,從一開始生產搞得很複雜的結果就是,建造成本不斷上升,2016年美國會監督報告指出,原定每艘船造價2.2億美元(約15億元人民幣),但最後發現已造好的32艘總共花了210億美元(約14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每艘6.55億美元(約45億元人民幣),膨脹了幾乎3倍。另外在模組化的任務包上,還另外增加了76億美元(約525億元人民幣)。
  • 商業航天89周報 |​我國成功發射高光譜觀測衛星,Dawn Aerospace原型機完成5次試飛 未來每天能往太空飛數次
    凱米塔首席戰略官梅耶斯對《航天新聞》稱,其電掃平板天線眼下正服務於未公開身份的靜地軌道客戶,但瞄準明年年中做好供一網移動客戶使用的準備。一網由648顆衛星組網的初期星座部署工作已完成近半,目標是政府以及包括航空、海事與回程的企業部門。韓國天線製造商鷹雷技術公司和雷神技術公司的子公司柯林斯宇航公司8月24日發布了針對一網的一款手提箱大小的用戶終端,稱為O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