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久沒有這麼緊張熱鬧過了,A股股災的陰影依然籠罩中國,南海危機緊張得就像水煮沸了,美菲費力搭臺,美韓要把薩德反導系統布置到中國家門口,荷蘭海牙仲裁法院仲裁結果肆意踐踏中國主權……緊張局勢讓中國面臨嚴峻挑戰。
事實上,不僅中國人反對韓國部署薩德,很多韓國老百姓,對部署薩德也非常不滿和厭惡,多次爆發了大規模示威。
15日,為安撫當地民眾,韓國總理黃教安、國防部長韓民求專程前往星州郡舉行說明會,不料被憤怒的民眾扔雞蛋和水瓶。電視直播被迫中斷。總理一行欲離開時,其乘坐的專車被圍困6小時,導致發生韓國史上首例總理和防長被群眾「軟禁」的事態。
看來韓國民眾不是傻子!他們很清楚,這次韓國是被美國拿去當槍使了。韓國不顧中國利益,同意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得到的安全保障不算大,連自家首都首爾保護不了,付出的代價,卻是極大。
中國一直待韓國不薄,兩國合作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這些年,我們對韓國給予了很多方面的開放和幫助,並積極協調半島的安全局勢。中國是韓國的頭號貿易夥伴,對華貿易佔韓國對外貿易額的25%,對美貿易僅佔10%;此外,韓國的外國遊客中,中國遊客的比重最大。目前中韓雙邊貿易規模達3000億美元,去年籤訂的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預計五年內雙方的貿易規模就會突破4000億美元。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韓國政府卻做出了讓親者痛仇者快、背信棄義的蠢事,不顧中國的苦口婆心好言相勸,背後給了中國一刀,同意美國在其領土部署薩德飛彈系統。
部署薩德系統,遠遠超出韓國的防衛需求,這跟把大炮架到中國家門口沒有區別!一旦薩德切換至工作模式,中國整個華北、華東、渤海、黃海、東海區域的彈道飛彈發射都將實時處於美國監控之下。哪怕不是戰爭狀態,即使是日常的演練發射,都可以被美國實時監控、紀錄數據。
中國是頭和平的獅子,但畢竟,也是頭獅子!韓國這公然在太歲頭上動土,還軟土深掘,是可忍孰不可忍!否則,如果一味忍讓或聽之任之,不僅會助長韓國的囂張氣焰,讓它今後更加有恃無恐、肆無忌憚,還會帶來周邊國家帶來示範效應,認為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不會受到懲罰!
這種心理一旦形成,周邊國家就會有樣學樣,今日韓國布置了,明天日本也跟著來,後天就菲律賓也布置了,大後天臺灣也整一個。到那時,中國周邊全是監控你戰略武器的眼睛,還有何國家安全可言?
老虎不發威,以為是病貓!
中國不可能默默吞下這枚苦果。
懲治韓國,就必須從快從重,力爭在最短時間裡,讓它付出最大的代價,掀起最大的心理震懾!
首先,我們要對韓國進行經濟制裁。要減少購買韓國產品和到韓國旅遊,要嚴禁韓國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特別是對接納薩德飛彈部署的具體韓國行政郡要嚴加制裁,對那些與部署薩德飛彈有聯繫的韓國企業和服務機構要嚴加制裁,中國不再與它們發生經濟聯繫和其他交往,也不再接受它們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至於那些制裁積極鼓吹部署薩德飛彈的韓國政界人士,限制他們進入中國,制裁他們的家族企業。就是要讓那些既想跟著美國圍堵中國,又想在中國市場上撈錢的人,徹底斷了這個念想,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當然,軍事的問題最終還得用軍事手段說話。我們在軍事上,要做好隨時摧毀薩德的準備。
是時候向韓國說NO了!既然他們背信棄義選擇了他們認為的強者,對於這種不顧信義的國家,我們就需要予以制裁和懲罰,讓他們知道罔顧道義的後果是嚴重的。
當然,戰爭只是一種最高層次的政治鬥爭,戰爭的最終目的,不是為戰而戰,而是為了實現戰略目標。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搞垮韓國,而是搞掉薩德,至少讓薩德的威脅,小一些,更小一些!
因此,對韓國的鬥爭,必須多管齊下,綜合遏制,攻心為上!既比理性、比耐心,也比決心、比智慧;既要有分量感、又要有分寸感;既要敢於出手、又要巧於鬥爭;關鍵是立足於敲山震虎,給韓國以最大的心理威懾,讓韓國迷途知返,至少亡羊補牢!
畢竟,就像孫子說過那樣: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公民經濟學家吳迪(deeywoo)
作者:吳裕彬
一.中美流動性爭奪戰
有很多事看似沒有聯繫,其實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所謂大象無形,大棋無棋。比如說A股超級股災,南海危機,以及安倍經濟學,這 些事看似沒有聯繫,其實卻在為一個戰略目標服務。
不管是打仗,經濟競爭,還是大國博弈,只要它能影響金融市場,就一定會被宏觀金融數據反映。讓我們來看下面這幾個數據圖:
有不少人說中國的超級股災和美國的敵對勢力沒有關係,而從上面的三個數據圖,我們發現超級股災引發的A股大盤坍塌和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最猛的一波下跌在時間點和節奏上具有非常強的一致性,和改開以來中國外儲資產規模最迅猛的一波減少在趨勢上也驚人的一致。
更為蹊蹺的是,股災期間的2015年9月中國從香港的進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速開始直線拉升,並在2016年5月達到震古爍今的歷史最高水平—242.64%。
我們知道大陸香港之間的虛假貿易是資金逃離大陸的一個最主要的渠道,由此可知超級股災使得資金逃離中國的速度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水平。這一點也被彭博社的數據證明了:去年逃離中國的資金規模高達1萬億美元,是一個改開以來前所未有的記錄。
能不能證明中國的超級股災和美國的敵對勢力的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數據顯示超級股災導致了改開以來中國本幣匯率最猛的一波下跌,外儲資產規模最迅猛的一波減少,以及最迅猛的一波資金逃離。
再看下面這個數據圖,背後的真相會顯現的更加清晰:
從上面的數據圖我們發現中國從香港的進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速(資金逃離中國速度的一個重要反映)在2015年9月開始直線拉升的同時,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突破了6%--這是一個接近債務危機觸發點的水平,並且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的增速也越來越快,08年後每遇到這樣的情況,美聯儲都通過加碼量寬的方式來解決。
打個比方,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突破了6%,就好比金融系統發燒了,而量寬就是退燒藥。但是2015年9月,美聯儲退出量寬都快一年了,美聯儲沒了退燒藥這可怎麼辦?於是中國從香港的進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速開始瘋狂的直線拉升,資金開始大量的借虛假貿易渠道逃離中國。
幾個意思?美聯儲沒法再給美國金融系統開退燒藥了,那麼就把中國的資金抽走,做成退燒藥吧。果然當中國從香港的進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速於2016年2月突破前歷史最高紀錄—99.00%的時候,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見頂,之後一路向下。美國的金融系統在美聯儲退出量寬和加息的背景下居然成功退燒了。而這個退燒藥是抽中國流動性的血製造的。總共抽了多少,彭博的數據是2015年總共抽了1萬億美元。
二.超級股災,南海危機,安倍經濟學,所有不相關的事件都聯繫在一起
美聯儲退出量寬並加息本來是可以在去年年底左右引爆美國債務危機(在2015年9月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突破了6%)的,結果通過從中國抽走了1萬億美元,成功化解了危機。
打個什麼比喻好呢?流動性這玩意就像被子,流動性緊縮(以美聯儲加息和中國M2同比增速坍塌為代表)就像冬天來了被子不夠用,於是大家都在搶被子,不然就得凍得發高燒。
這是一個搶被子的時代,而通過宏觀金融數據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搶被子的過程。
超級股災解讀完了,再說南海危機。南海危機嚴重到了什麼地步?涉及到中國的主權問題,這是要逼著咱們打仗或者被打臉打殘的節奏。南海危機的水可以說是煮沸了。
英國退歐,烏克蘭分裂,德意志銀行可能要破產,本來的避險資產天堂(Safe Haven)歐洲亂成了一鍋粥,避險資金大量逃離歐洲,那麼能裝下這些避險資金的地方還真不多,除了美國,應該可以算是中國吧。
中國的GDP,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等都是全球屈指可數的規模,又趕上人民幣國際化的強潮,歐洲避險資金要撤過來了,中國不就有可能在避險天堂裡迅速上位嗎?這是要和美國搶被子的節奏啊。
通過南海危機,臺灣飛彈誤射等等噁心人的事件把中國整得像要打仗一樣,我看你怎麼充當避險天堂和我搶被子?美國有沒有這麼幹的意圖呢?和上面中國的超級股災和美國的敵對勢力有沒有關係一樣,證不證明不重要。但是如果真的中國打起仗來,我們從宏觀金融數據上又可以看出來,這也是個搶被子的遊戲。
有很多事看似沒有聯繫,其實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所謂大象無形,大棋無棋。比如說超級股災,南海危機,以及安倍經濟學,這些事看似沒有聯繫,其實卻在為一個戰略目標服務,那就是爭奪流動性。
讓我們再來聊聊安倍經濟學。在臺灣向大陸誤射飛彈的節骨眼上,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抵達東京,會見了安倍晉三和黑田東彥。可能日本央行又要加碼量寬了。那麼日本量寬在搶被子大戰當中又扮演什麼叫色呢?讓我們看下面的數據圖:
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同比增速(藍色,左軸),美國標普500同比增速(紅色,右軸)數據來源:美聯儲。
從上面的數據圖我們可以看到,自金融海嘯以來,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同比增速和美國標普500同比增速在趨勢上一致性很高。這意味著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在某種程度上是給美國送被子蓋的。
三.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人民幣戰略貶值
美國和中國搶被子,安倍經濟學為美國送被子。難怪黑田東彥搞量化寬鬆促使日元大貶,美國樂見其成,但卻威脅中國不能通過降息或者量寬等措施推動人民幣貶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天差地別,讓我們來看下面的數據圖:
標普500指數同比增速(紅色,右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藍色,右軸)數據來源:美聯儲
從上面的數據圖我們可以看出,從2010年6月中,人民幣放棄緊盯美元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和標普500指數同比增速在趨勢上就形成了很強的一致性。也就是說人民幣越貶值,美股大盤向下調整的壓力就越大。很明顯,人民幣貶值起到的作用就是和美國搶被子。
今年以來中國不顧美國多次警告,義無反顧的推進人民幣貶值,並且貶值幅度屢創紀錄,結果南海危機緊張程度就越來越高,連很久沒有大動作的日本央行似乎也要大動起來。
不管是打仗,還是經濟競爭,大國博弈是成本高昂的遊戲,所以全球流動性緊縮中的大國博弈從金融經濟學本質上來說可以講是流動性爭奪之戰。超級股災,南海危機,安倍經濟學,人民幣貶值,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其實都在為一個戰略目標服務—中美之間的流動性爭奪。
四.中國的突圍之策—扼殺人民幣貶值預期
中國現在最大的困境就是流動性枯竭,這從M2同比增速長期的坍塌中可以看出。要扭轉流動性枯竭,關鍵就在於扼殺人民幣貶值預期,這就要求人民幣迅速貶值到位。讓我們看下面的數據圖:
如圖所示,過去10年的數據表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同比增速和中國外匯佔款餘額同比增速極度正相關,而中國的基礎貨幣供應有90%左右來自於外匯佔款。中國要想扭轉流動性枯竭,就必須使人民幣匯率築底反轉,但只要人民幣貶值預期還存在,這就不可能,所以人民幣應該迅速貶值到位。
人民幣一旦貶值到位,就會邁上漫長的升值之旅,中國的流動性就會越來越充裕,主要的人民幣資產,包括A股,都會向上重估,但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只要中國不在人民幣貶值這件事上對美國做出讓步,美國就會不斷給中國找事。
南海戰雲密布,韓國部署薩德,但美國的絕殺招真的不在戰場上,而在沒有刀光劍影的金融世界裡。美國的伊拉克戰爭的帳單是2萬億美元,中國的南海戰爭的帳單會是多少?現代大國戰爭尤其需要有帳房先生來埋單。去年超級股災裡的中國通過虛假貿易等渠道被放了1萬億美元的血,今年如果再放個1萬億美元的血,那麼中國拿什麼去打南海戰爭?
抽中國流動性的血才是美國對中國的絕殺招,南海戰雲密布,韓國部署薩德,這一切都是明修棧道,絕殺卻在暗度成倉。
五.所有的壓力最後都匯聚到了人民幣匯率
在人民幣匯率沒有貶值到位前,人民幣風險資產(A股,房地產,企業債等)由於流動性枯竭而向下重大調整的風險就無法解除。而美國的經濟也在和流動性危機作戰(2015年9月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突破了6%--這是一個接近債務危機觸發點的水平),美國經濟能否軟著陸,關鍵在於能否從中國抽走更多的流動性。去年抽走了1萬億美元,今年看樣子很難了,因為中國似乎已經在資本外流方面企穩了。
所以美國心急吶,所有的壓力最後都匯聚到了人民幣匯率。大象無形,大棋無棋,中美之間的這一場金融大決戰戰大概率將決定未來50年中美兩國的國運。
大家不要盯著美國人的棧道一個勁的喊打喊殺,而任由其暗度陳倉對中國展開金融絕殺。
中美之間的流動性爭奪戰分三個階段,2015年是戰略防守,中國失血1萬億美元,2016年開始是戰略相持階段,而人民幣匯率(人民幣上行,美元下行)築底反轉將開啟戰略反攻階段。若金融戰不落敗,則南海無恙。若人民幣匯率築底反轉,A股的超級牛市也將銳不可當。
中國人,不要讓「被欺負」的憤怒止於一時的揮揮拳頭、過過嘴癮。國家的強大不是喊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願每一個中國人,每天都踏踏實實地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也齊心聚力實現民族的夢想。
來源:財經內參(mofzpy)、價值線(value-line)綜合環球網、參考消息、公民經濟學家吳迪(deeywoo)
摘自:21財聞匯
文章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老凌微摘是凌雲律師的自媒體,凌雲是雲南天之泰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專利代理人,電話(微信):13888902635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訂閱老凌微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