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沉沒80年:寧波「船王」自沉最後一船抵禦日寇

2021-02-09 上遊新聞
80年前(1939年)的6月28日傍晚,浙江省寧波市鎮海縣(現鎮海區)上空,瀰漫著戰爭帶來的恐懼氣息,隨風飄來的陣陣的火藥味仿佛侵入到每個人的細胞中。這一晚,鎮海縣的人們都聚集在鎮海港,送別一艘大型貨輪出港。此前,侵華日軍已對鎮海一帶進行了三天三夜的轟炸。

臨行前船主囑咐:旗杆上一定要掛旗,到達指定位置後,將船頭對著家鄉方向。出港幾分鐘後,沉悶的爆炸聲和沖天的火光,瞬間包圍這艘貨輪。在厚重濃煙中,貨輪沉入江底——這艘貨輪名叫「太平輪」,他的主人是中國有名的船王陳順通。「太平輪」的自沉阻擋了日本艦隊的進攻。直到今天,「太平輪」的故事還在寧波廣為流傳。

近日,陳順通的孫子陳經緯,聯繫到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希望在「太平輪」自沉80周年之際,將它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戰爭時期,祖父為船起名『太平』,旨在祈禱太平到來;今天再提『太平』,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珍惜和平。」陳經緯說。

▲陳順通。

寧波走出「中國船王」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自古以來,寧波就與海密不可分。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海定則波寧」之意命名為「寧波」,一直沿用至今。

靠海吃海,航運成為千百年來寧波主要的經濟命脈,也湧現出一代又一代的船王。陳順通就是其中之一。

陳經緯告訴上遊新聞記者,1897年,祖父陳順通出生於寧波鄞縣(現鄞州區),離開寧波到上海時只有14歲。「祖父是坐船離開的,他到上海後就在十六鋪碼頭做學徒,他的一生也和船緊密相連。」陳經緯說,陳順通初到上海時住在太平裡弄堂,雖然後來搬了很多次家,但陳順通對太平裡仍念念不忘。

1926年的《申報》刊發了一則內容為「浙江南潯巨賈出資成立國民航運公司,聘請滬上航運專才陳順通」的消息,引起上海商界關注。這位浙江南潯巨賈,就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時年29歲的陳順通,邁出了成為「中國船王」的第一步。

陳經緯介紹,陳順通的發跡曾是上海商界的傳奇。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家住在上海憶定盤路(現江蘇路),當地人都知道這是「船王」陳順通的家。特別是陳順通使用的黑色福特車,更是被當地人所熟知。後來,他們舉家搬到福熙路(現延安中路)四明村,與徐志摩和陸小曼做過鄰居,「最輝煌時,家裡有僕人、廚師、花匠,祖父的7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奶媽和保姆。」

▲自沉於寧波鎮海的太平輪。

「太平輪」的兩層含義


戰爭是縈繞在每個人心中的痛,對陳順通也不例外。北伐期間,任職於國民航運公司的陳順通曾化名陳義,負責安排船隻為北伐提供運輸軍火、糧草以及革命人士到粵等事宜。

北伐戰爭勝利後,陳順通被任命為浙江建設廳廳長兼內河招商局局長,後又被任命為輪船招商局上海分局副局長。1930年7月,上海招商局總辦趙鐵橋被暗殺。始終對官場感到步步驚心的陳順通選擇了棄官從商。

陳順通的女兒陳愛棣在回憶錄中寫道:「張靜江先生得知我父親欲獨自創業,欲將國民航運公司的『東豐輪』無償贈於我父,我父堅決不收。幾經討論,兩人達成共識:『東豐輪』先過戶給我父親,並更名為『太平輪』,船款按市場價格的50%定於兩年後付清。」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地方志中記載:1930年9月1日,「東豐輪」更名為「太平輪」,陳順通於上海四川路創立個人獨資的中威輪船公司,註冊資金30萬元銀元。

陳經緯說:「祖父改名『太平輪』,一是希望自己的航運事業,能隨著擁有的第一艘輪船而太太平平順利起航;二是不要忘記1924年舉家從寧波來上海之時,就是居住在簡陋的南市『太平裡』,以此激勵自己。」

▲當時出版的《寧波大觀》詳細記載了「太平輪」自沉始末。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阻日寇「源長輪」沉江陰

相關史料記載,抗日戰爭爆發前,陳順通的事業如日中天,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船王」。

僅6年時間,成立於1930年的中威輪船公司,就擁有海輪「順豐輪」(6725噸)、「新太平輪」(5050噸)、江海貨輪「太平輪」(3550噸)、「源長輪」(3360噸)等4艘輪船,主要行駛於長江和遠洋航線。

陳順通的女兒陳愛棣在回憶錄中稱,「順豐輪」於1933年6月代表中國首航蘇聯,開闢了中蘇航線。當時,上海《申報》、新加坡《STRAITS TIMES》都對此做了報導。中威輪船公司還代理其它輪船公司的經營業務,成為當時中國四大輪船公司之一。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戰況緊迫,「平津告急!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告急!」的消息席捲全國。在日軍迅猛攻勢下,國民政府宣布緊急封鎖全國重要江海口,即江陰要塞、黃埔口、閩江口、寧波鎮海、海州、珠江口等。據史料記載,當時國民政府徵用了大量噸位較大的船舶,用於沉沒於江海口的船道上,用於防止日本海軍的進攻。

此時,由於陳順通的「順豐輪」「新太平輪」已被日本無理扣押,陳順通便將「太平輪」和「源長輪」交給國民政府,用於抗戰。

「僅剩的兩艘輪船,幾乎是祖父的全部家當。但祖父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只有國強,才能民安。」陳經緯說。

1937年8月,上海、南京一線被日軍侵犯,並狂稱要在3個月內亡我中國,江浙地區危在旦夕。為防止日本艦隊溯江西上進攻南京,8月12日,「源長輪」和其它商船、軍艦、民用小船一起,作為軍事防禦工事自沉於江陰要塞。

據史料記載,這次大規模的自沉事件,是1937年江陰抗日保衛戰中的重要一環。

第二日,淞滬會戰打響,徹底粉碎了侵華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妄言。

▲陳經緯(站立者)和父親陳乾康。受訪者供圖


「太平輪」自沉 寧波一代船王隕落

1938年,隨著一些重要港口失手,寧波鎮海口成為中國主要的海上對外通道。位於咽喉之地的鎮海口一旦失守,後果將不堪設想。

陳順通的女兒陳愛棣在其回憶錄上說,1938年新年過後,陳順通將「太平輪」停放在了鎮江碼頭,隨時準備自沉。「一年時間裡,陳家不停接到政府指令,要求我們時刻做好自沉準備。」陳經緯說。

近日,上遊新聞記者在上海圖書館,找到1939年6月出版的《寧波大觀》一書,上面詳細記載了船王陳順通最後一艘貨輪——「太平輪」自沉的始末:

招寶山下那輪船出入口處,是早已布滿了許多障礙物的。「八一三」沒有多久,新江天輪就跟著許多輪船一起沉下了,都做了封港的障礙物……來往滬甬間的輪船,駛入甬江再到寧波,貨物也在這裡得到流通的機會。然而靠船的碼頭那裡,卻始終停泊著一艘龐大的輪船——「太平輪」。 

在日軍企圖登陸鎮海,並連續出動51架次飛機,對鎮海實行新一輪轟炸的第三天,即1939年6月27日,「太平輪」等來了自沉命令。陳順通在電報中指令船長,沉船時必須掛好旗,必須將「太平輪」的船首指向他家鄉的方向。

6月28日晚,已經在鎮海口停靠一年多的「太平輪」起航了,拖著它龐大的身子,搖搖晃晃地駛到封鎖線附近,沉下去了。

「消息傳來的時候,全家人都坐在書房。我父親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家是傷在日本人手裡了。」陳經緯回憶,上海淪陷後,日軍屢次找到陳順通,希望他出來維持上海航運業,均遭到拒絕,「祖父曾經對父親和家人說,如果有一天,我外出不能回來,就是不肯為日本人做事遭到了不測。」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此時的上海中威輪船公司因無船經營,早已停辦多年。

1948年,陳順通被當時的交通部授予抗日二等功勳獎章。1949年11月,陳順通在上海寓所中病故,年僅54歲。

「祖父說,國強則民安,國強則民富,國強則民不遭外人欺。這些話我們一家人始終記得。」陳經緯表示。

▲最高法通報中威輪船公司案,「船王」後人獲賠29億日元。網頁截圖

「船王」後人獲賠29億日元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不少民眾發起了對日索賠行動。1947年,在獲悉「順豐輪」「新太平輪」已沉沒的消息後,尚抱有一線希望的陳順通致函駐日盟軍總司令,希望盟軍總司令能同意中威輪船公司取回兩艘被扣船隻,或是以船齡、噸位相似的同級船隻充作替代,並要求日本繳納租用兩艘輪船的租金。

陳愛棣在回憶錄中提到,隨著戰爭的全面爆發,航運市場異常繁榮,運費與租金都節節攀升。以一艘3000噸貨輪出租為例,1937年每月可收租金4500美元;1941年之後,租金每月高達22500美元。

但當時索賠並未成功。盟軍總司令回應,該公司要求的替代船隻及繳納租金等要求,不符合當前的歸還指令,打撈要求也被駁回。「祖父離世時,仍對此事耿耿於懷,可以說這是他一生的遺憾。」陳經緯表示,儘管後來日方多次拒絕歸還和賠償「順豐輪」「新太平輪」,但對於向日索賠事宜,陳家並沒有就此停止。經過上海海事法院審理、執行,令陳順通抱憾終身的「中威船案」終於有了結果。

2014年,最高法院發布通報稱:1936年6月16日和10月14日,陳順通代表中威輪船公司與大同海運株式會社(商船三井株式會社的前身),分別在上海籤訂兩輪定期租船合同,租期均為12個月,合同約定了租金支付方式、還船地點等。合同例外事故條款約定:上述輪船不得被要求進入處于禁運狀態的港口或正發生敵對行動的港口,不得裝運有害物資,不得進行有可能引起統治者或政府沒收、扣留或處罰風險的航行,也不得裝運此類貨物等。合同籤訂後,兩輪在上海港分別交付給大同海運株式會社使用。1937年8月,兩輪在日本大阪和八幡被日本軍方扣留,後日本遞信省以定期租船契約的形式將兩輪委託大同海運株式會社營運。1938年和1944年,兩輪分別觸礁沉沒、被擊沉。

中威輪船公司、陳震、陳春向上海海事法院起訴商船三井株式會社(以下稱商船三井),主張兩輪(即順豐輪、新太平輪)租金、營運損失及船舶損失等合計約29億日元。2007年12月7日,上海海事法院作出(1989)滬海法商字第25號民事判決:商船三井向陳震、陳春支付並賠償兩輪的租金、營運損失、船舶損失及孳息共約29億日元。

由於商船三井未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上海海事法院於2014年4月19日依法對到達浙江省舟山市嵊泗馬跡山港的商船三井所有的226434噸「BAOSTEEL EMOTION」輪實施扣押。商船三井於2014年4月23日根據上海海事法院《限期履行通知書》的要求,全面履行了生效判決確定的全部義務。2014年4月24日,上海海事法院裁定解除對「BAOSTEEL EMOTION」輪的扣押。

▲以陳順通為原型的話劇《大江東去》首演劇照。

「船王」抗戰故事廣為流傳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直到今天,船王陳順通自沉「太平輪」抵禦日寇的故事,在寧波、浙江當地廣為流傳。

據寧波日報報導,2019年4月,由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寧波往事》中,陳順通自沉貨輪的抗戰故事被收錄其中。2017年3月24日首映,由寧波演藝集團編排的原創話劇《大江東去》,即以陳順通為原型,再次重現了一代船王的一生。陳順通的小兒子陳乾康,還特意從上海前往寧波,觀看了首映式。

此外,在浙江在線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專題報導中,陳順通被稱為浙江商業的抗日典範被提及。

「今年是太平輪自沉80周年,我希望我家的故事,能喚起人們珍惜和平的信念,正如祖父在戰火中祈禱太平一樣。」陳經緯說。

  推薦閱讀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未來城市將是生態型公園城市

經濟學家:Facebook數字貨幣Libra將對金融體系產生衝擊

「分揀黑科技」藍胖子智慧機器人入選2019年度技術先鋒榜單

寧高寧:中國企業家心中英雄過去是地產商,如今是任正非

長按二維碼下載上遊新聞APP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太平輪沉沒堪稱一次痛徹心扉的海上浩劫,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您要問了,這被稱為「中國鐵達尼號」的太平輪,究竟是怎麼回事,它的沉沒為何值得吳宇森導演花這麼長的時間去講述呢?咱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這歷史上真實的太平輪沉沒事件。首先咱們說說這起海難為什麼影響力如此之大,不光是吳宇森導演拍了電影,還有紀錄片《太平輪一九四九》,包括一些民間的紀念活動,直到今天都還在辦。
  • 太平輪海祭:拼接兩岸記憶
    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駛往基隆港的太平輪被撞沉沒,近千人罹難原載:《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第19期作者:楊敏
  • 印度駁船大火 / 泰國貨櫃船沉沒!
    當地時間6月13日夜間,印度一滿載多家船公司貨櫃的公共駁船在由印度最大中轉港克裡什納帕特南港(Krishnapatnam)前往加爾各答港
  • 83年前,中國海軍第三艦隊在青島集體自沉、悲壯阻敵!
    八十三年前的今天,面對來犯日寇,在青島,上演了一幕海軍艦艇與民用商船集體自沉、阻擋敵寇的悲情壯舉!
  • 事故丨馬士基一艘貨櫃船被海盜襲擊,KMTC貨櫃船發生撞船事故
    據馬士基官方表示,在2020年12月19日當地時間14:30左右, 「馬士基卡迪斯」 輪(Maersk Cadiz)在從加納特馬到喀麥隆克裡比的途中遭遇犯罪分子登輪。根據大船期數據顯示,該輪運力為4500TEU,服務於從遠東至恩納FEW2航線,曾掛靠國內的廈門、上海、寧波等港口;除了馬士基,共艙的船公司可能還有APL、CMA CGM、HAMBURG SÜD、MCC、SAFMARINE、SEAGO、SEALAND。
  • 歷史上的今天 :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1919年6月21日,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內的德國公海艦隊74艘戰艦,在接到暗號之後紛紛打開艦上的通海閥,自沉在斯卡帕灣內
  • 【船舶百科】世界上最大的船——諾克•耐維斯號
    噸(經重建後)• 吃水    :  24.61公尺• 舷寬    :  68.86公尺• 船長    :  458公尺• 航速    :  13節• 體積    :  658,362立方公尺 圖一:依次為 諾克•耐維斯號、貨櫃船馬士基艾瑪號、郵輪瑪麗皇后2號、美國企業號航母
  • 一代「船王」謝幕!
    9月8日,新加坡媒體報導稱,享有「新加坡船王」美譽的新加坡太平船務(PIL)創辦人、愛國華僑張允中先生於9月4日上午在睡夢中安詳離世,
  • 臺灣史上最嚴重科考船沉沒事故(圖)
    10月10日下午,臺灣科考船「海研五號」船在澎湖外海發生船難。據了解,海研五號船10日下午行經澎湖外海時發生機械故障,當天下午5時36分發出求救訊號,7時46分船隻發出遇險訊號,當晚8時11分船隻全部沉沒。
  • 甲午海戰,清朝一名水兵跳船逃生,22年後成為國家元首
    日艦見狀大驚,全艦火炮調轉方向,朝致遠號齊射,在密集的炮彈轟擊下,致遠號發生爆炸沉沒,全艦官兵除7人獲救外全部壯烈殉國。管帶鄧世昌落水後,隨從曾給他救生圈,他憤而拒絕,言:「闔船俱沒,義不獨生。」遂自沉於海,年僅四十五。
  • 一貨櫃船破損進水導致貨櫃落海,另兩艘同名貨櫃船「奇葩」相撞!
    因為,過去一周,這邊剛剛發生貨櫃船沉海,貨櫃漂流海上,那邊又見貨櫃船奇葩相撞!這個假期不平靜!據臺航港局消息,10月3日上午8時左右,在臺灣高雄港海域,一艘貨櫃「盈海輪」因船體破損嚴重進水,已沉沒於澎湖七美西南方約29裡公海處!
  • 高雄外海一船突發故障,拖帶過程中不幸沉沒……
    但遺憾的是,在拖輪拖帶途中遭遇惡劣天氣,渡輪沉沒,船上5名船員失蹤。 沉沒的船舶,圖源:Maritimebulletin  據悉,沉沒的船舶為吐瓦魯籍渡輪「SEATRAN FERRY 12」號。根據marinetraffic數據,該船10月14日從日本高松港(TAKAMATSU)出發,預計在24日抵達泰國曼谷。
  • 沈葆楨與鐵甲船
    1877年,清廷應沈葆楨等人的請求,從船政畢業生中選送30多名出國留學,期限3年,目標是讓學造船的能製造新式船機,學駕駛的能駕駛鐵甲船回國。      1879年3月8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原屬中國保護的琉球,30日正式併吞,改為衝繩縣。清廷如夢初醒,才於7月6日下諭旨:「各國恃有鐵甲船,狡焉思啟,則自強之策,自以練兵購器為先,著李鴻章、沈葆楨妥速籌購合用鐵甲船。」
  • 剛剛,我國高雄海域有船沉沒!
    「海洋總局」調查發現,「民安輪」於17日14時6分自高雄港報關出港前往越南,途中因海象惡劣,前甲板海水液壓抽水管遭海浪打斷,前艙浸水致整船沉沒,棄船時未能順利登上救生筏之失蹤船員1人,海洋總局持續擴大搜索中;另針對海面散布半沉貨櫃,已通報交通部航港局發布航行布告,提醒過往船隻注意航行安全。
  • 那些奇葩的船兒、船兒、船兒
    ,抗到最後也沒被擊沉。>船是海上不倒翁,浮心和重心如果不在同一直線上,會產生一個扶正力矩,把船推回平衡的位置,這也就是船不容易翻的原理。二戰時期,他們許多船被「神瘋敢死隊」撞漏了,立刻展開損害管制,但絕不僅僅是堵漏、滅火和抽水,保持船體的平衡更最重要,有時候不惜向另一側船艙主動注水,以保持船舶的平衡。這一招,救了很多船,就比如下面這位,邦克山號航空母艦。
  • 【引航】寧波引水與鎮海保衛戰
    19世紀80年代開始,帝國主義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擴張,史稱新帝國主義。這輪擴張的推動力來自歐洲列強,它們急切地想在亞洲、太平洋等地控制更多領土。探險家、傳教士、商人、軍隊等紛紛而至,在那裡建立直接或間接的政治管治。法國作為列強之一,將目光投到了遠東地區,但因其兵力不足、戰線太長,以及其他列強在華的利益等原因,故選擇在中國東南沿海開闢海路戰場。
  • 4死4失蹤,福建籍一運砂船在臺灣淺灘海域翻覆!或導致海沙開採整頓!
    臺方艦船進行搜救工作,圖源:臺灣TVBS據悉,翻覆的運砂船是中國籍「宏翔819」,根據marinetraffic信息顯示,該船船長128米,船寬24米,MMSI413228160,於2018年在福建建造。
  • 《戰艦帝國》活動船詳解系列——末落貴族信濃號巨型航母
    戰術大神——貼吧ID:hanzishuang123信濃號,作為日本軍國主義最後的一艘航空母艦。因由大和級改造而來,保留了其巨大的船身和超厚的防護甲板。可承受大量火炮攻擊。七萬噸的排水量,在當時來說不僅僅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甚至戰後好多年也沒有能超越其巨大身軀的航母出現。直到二戰幾十年後美國第三代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的出現才打破這一記錄。
  • 80年前的今天,日寇轟炸孝感城,慘狀堪比倫敦、重慶大轟炸
    孝感作為中國內陸普通小縣城,地位自然不能跟上述三個大都市相比,但因為孝感的戰略地位突出,且有軍用機場,與武漢形成犄角呼應之勢,因此也成了日寇的眼中釘。彈丸小城,也多次遭受日寇空襲。 如《湖北省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報告》中記載:1938年5月15日,日軍飛機5架空襲孝感鄭閣飛機場,投彈32枚,炸死31人,傷9人。
  • 「紅船民兵先鋒連」故事集(一)
    【堅定思想之紅篇】 張一:「紅船家庭」的「初心接力」 張一是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母親徐金巧曾是南湖革命紀念館「金牌講解員」。父親張新志則是「紅船守護者」,在南湖湖心島一幹就是33年。作為文保工作者的他,主要負責南湖湖心島上的園林綠化、紅船維修保護等。紅船一年一小修,兩年一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