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6月21日,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內的德國公海艦隊74艘戰艦,在接到暗號之後紛紛打開艦上的通海閥,自沉在斯卡帕灣內。曾經雄極一時德國公海艦隊,徹底消失在水平線上。
▲在斯卡帕灣內傾覆的公海艦隊主力艦興登堡號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11月11日落下帷幕,隸屬德國公海艦隊的74艘軍艦,在上百艘協約國海軍艦隻的押送之下,於11月21日抵達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核心基地——斯卡帕灣。這支艦隊的指揮官,是德國海軍少將馮·羅伊特。在一開始,包括羅伊特在內的很多德國海軍軍官,都曾幻想著英國人對自己的處置方式不會很苛刻,甚至有可能會將其中的一兩艘主力艦開回德國,但是嚴酷的凡爾賽條約打破了他們的幻想。於是,羅伊特少將心中萌生了將整支公海艦隊自沉在斯卡帕灣內的想法。在獲得柏林方面的許可之後,羅伊特少將召集起了手下的軍官,並且告知他們準備實施自沉行動。
▲帶領公海艦隊前往斯卡帕灣的德國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
1919年6月21日早上9點,在斯卡帕灣內駐守、監視德國公海艦隊的英國皇家海軍第一戰列艦分隊駛出了港口,準備在外海進行操練。11點20分,馮·羅伊特少將命令信號兵掛起著名的自沉信號「第十一節。確認。」(Paragraph Elf Bestätigen,第十一節是德國俚語中「開懷暢飲」的意思)所有德國戰艦上的水兵立刻開始行動,他們在戰艦的桅杆上掛起了先前英國人禁止懸掛的德國海軍軍旗,然後打開艦上的通海閥,破壞所有管路,讓所有戰艦進水沉沒。
▲正在翻沉的公海艦隊主力艦德弗林格號
最先沉沒的是公海艦隊的主力艦腓特烈大帝號,它在中午12點16分在灣內傾覆。意識到大事不妙的英國人,一邊拍發緊急電報,呼喚港外的第一戰列艦隊歸航;一邊試圖用武力手段,阻止德國人繼續摧毀自己的軍艦。共有9名德軍水手和軍官被英國人開槍擊斃,但是這依然沒有阻止他們的自沉行為。到了下午17時,大多數停泊在斯卡帕灣內的德軍戰艦已經傾覆沉沒,沒有完全沉沒的戰艦也紛紛坐沉在礁石上。
▲自沉行動結束後,皇家海軍的工作船正在打撈公海艦隊主力艦巴登號,巴登號是當天參與自沉行動的主力艦中,唯一沒有完全沉沒的戰艦
當獲悉德軍公海艦隊在斯卡帕灣自沉的消息之後,英國海軍上將羅斯林·威姆斯偷偷地告訴旁人他的想法:「我真為此感到慶幸,這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些戰艦的分配問題。」而著名的德國海軍上將舍爾則持另外一種想法:「我對此感到高興,投降的汙點已經從德國艦隊頭上抹去,公海艦隊的沉沒表明艦隊精神並沒有消亡,在戰爭最後的時刻公海艦隊的這種行為弘揚了德國海軍自身的光榮傳統。」大部分沉沒在斯卡帕灣的戰艦,在戰爭結束後不久被英國打撈,並被當做靶船擊沉,或者送至拆船廠拆毀。不過,包括國王號戰列艦在內的數艘德國主力艦由於沉沒深度過深而尚未被打撈,他們的殘骸直至今天依然橫躺在斯卡帕灣的海底中,並且成為了潛水愛好者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