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2022-01-31 點兵堂

 

1919年6月21日,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內的德國公海艦隊74艘戰艦,在接到暗號之後紛紛打開艦上的通海閥,自沉在斯卡帕灣內。曾經雄極一時德國公海艦隊,徹底消失在水平線上。

 

在斯卡帕灣內傾覆的公海艦隊主力艦興登堡號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11月11日落下帷幕,隸屬德國公海艦隊的74艘軍艦,在上百艘協約國海軍艦隻的押送之下,於11月21日抵達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核心基地——斯卡帕灣。這支艦隊的指揮官,是德國海軍少將馮·羅伊特。在一開始,包括羅伊特在內的很多德國海軍軍官,都曾幻想著英國人對自己的處置方式不會很苛刻,甚至有可能會將其中的一兩艘主力艦開回德國,但是嚴酷的凡爾賽條約打破了他們的幻想。於是,羅伊特少將心中萌生了將整支公海艦隊自沉在斯卡帕灣內的想法。在獲得柏林方面的許可之後,羅伊特少將召集起了手下的軍官,並且告知他們準備實施自沉行動。

 

帶領公海艦隊前往斯卡帕灣的德國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

 

1919年6月21日早上9點,在斯卡帕灣內駐守、監視德國公海艦隊的英國皇家海軍第一戰列艦分隊駛出了港口,準備在外海進行操練。11點20分,馮·羅伊特少將命令信號兵掛起著名的自沉信號「第十一節。確認。」(Paragraph Elf Bestätigen,第十一節是德國俚語中「開懷暢飲」的意思)所有德國戰艦上的水兵立刻開始行動,他們在戰艦的桅杆上掛起了先前英國人禁止懸掛的德國海軍軍旗,然後打開艦上的通海閥,破壞所有管路,讓所有戰艦進水沉沒。

 

正在翻沉的公海艦隊主力艦德弗林格號

 

最先沉沒的是公海艦隊的主力艦腓特烈大帝號,它在中午12點16分在灣內傾覆。意識到大事不妙的英國人,一邊拍發緊急電報,呼喚港外的第一戰列艦隊歸航;一邊試圖用武力手段,阻止德國人繼續摧毀自己的軍艦。共有9名德軍水手和軍官被英國人開槍擊斃,但是這依然沒有阻止他們的自沉行為。到了下午17時,大多數停泊在斯卡帕灣內的德軍戰艦已經傾覆沉沒,沒有完全沉沒的戰艦也紛紛坐沉在礁石上。

 

自沉行動結束後,皇家海軍的工作船正在打撈公海艦隊主力艦巴登號,巴登號是當天參與自沉行動的主力艦中,唯一沒有完全沉沒的戰艦

 

當獲悉德軍公海艦隊在斯卡帕灣自沉的消息之後,英國海軍上將羅斯林·威姆斯偷偷地告訴旁人他的想法:「我真為此感到慶幸,這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些戰艦的分配問題。」而著名的德國海軍上將舍爾則持另外一種想法:「我對此感到高興,投降的汙點已經從德國艦隊頭上抹去,公海艦隊的沉沒表明艦隊精神並沒有消亡,在戰爭最後的時刻公海艦隊的這種行為弘揚了德國海軍自身的光榮傳統。」大部分沉沒在斯卡帕灣的戰艦,在戰爭結束後不久被英國打撈,並被當做靶船擊沉,或者送至拆船廠拆毀。不過,包括國王號戰列艦在內的數艘德國主力艦由於沉沒深度過深而尚未被打撈,他們的殘骸直至今天依然橫躺在斯卡帕灣的海底中,並且成為了潛水愛好者的聖地。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 ——土倫港自沉
    1942年11月27日,由維希法國海軍控制的法國艦隊在法國南部的土倫港內實施大規模自沉行動。
  • 「諸神的黃昏」——德國公海艦隊的最後戰鬥
    此外,德國海軍還必須指定一位指揮官負責艦隊航渡工作。對於這樣一項毫無榮譽可言的任務,顯然不會有人主動請纓。最後,公海艦隊司令希佩爾「請求」(而非「命令」)海軍少將魯特負責此事。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以後,魯特得出結論,如果艦隊不能如期出海,協約國將會以此為藉口,進攻德國本土。德國海軍不能承擔這樣的歷史罪責。所以在這樣的歷史關頭,他決定接受這項任務。
  • 83年前,中國海軍第三艦隊在青島集體自沉、悲壯阻敵!
    八十三年前的今天,面對來犯日寇,在青島,上演了一幕海軍艦艇與民用商船集體自沉、阻擋敵寇的悲情壯舉!
  • 德意志海軍100年前的榮耀:公海艦隊氣勢恢宏
    德國戰列艦艦隊正在開赴戰場。日德蘭海戰中,雙方均投入主力艦隊,該海戰也是歷史上參戰艦數量最多的一次海戰。大艦巨炮的愛好者,更是對該海戰非常熟悉。圖中,德國公海艦隊的大型艦艇冒著濃濃黑煙,穿過黑爾戈蘭島附近的海域,前往北海。
  • 諸神的黃昏:1916-1918年德國公海艦隊的掙扎和沒落
    與此同時,2艘德國海軍護衛艦也從威廉港啟航,經赫爾戈蘭灣向北航行。次日,正值日德蘭海戰50周年紀念日,4艘英德戰艦在半個世紀前英國大艦隊與德國公海艦隊相遇的地點會合了,他們按照昔日兩國艦隊在海戰中的航跡穿行於這片埋葬了數十艘戰艦和數千條生命的海面上,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紀念一戰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艦隊交戰——在英國大艦隊和德國公海艦隊的編年史上,這種較量僅此一次。
  • 悽悽慘慘,委委屈屈,土倫港悲歌——被逼死的法國艦隊
    然而比這更震撼的是一整支艦隊集體自沉,以極其悲壯的方式捍衛最後尊嚴。如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都以「彩虹行動」震驚世人。第一次是1919年英國斯卡帕灣,公海艦隊中52艘戰艦自沉;第二次是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又有200多艘U型潛艇自行鑿沉。▲1919年自沉的德軍驅逐艦無獨有偶,二戰中法國海軍也有如此慘痛的經歷。
  • 公海艦隊戰巡呂佐夫號:充滿廢話的考證和模型製作手記
    德弗林格級被當時的德國海軍當成理想的戰巡來看待,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甲板容易上浪啦,滿舵時會掉速度且傾斜角嚴重啦,但總體來看,瑕不掩瑜,這是一級非常成功的主力艦設計。呂佐夫號作為德弗林格級的二號艦,於1912年5月開工建造,1913年11月29日下水,1915年8月8日服役。不
  • 轟轟烈烈的日德蘭大海戰,德國公海艦隊輸的其實並不冤
    全靠自己最後時刻的決定,讓德國公海艦隊從英國大艦隊中穿插突圍,才避免被對方「包了餃子」,轟轟烈烈的日德蘭大海戰算是落下了帷幕。萊因哈特•舍爾雖說將公海艦隊全須全尾帶回家,並且從紙面上看英國人比自己損失更大,但是舍爾心裡明白,此次行動的戰略目標並沒有達成。隨後的事實證明這次海戰英國人果然是真正的贏家,德國海軍依然處於劣勢被封鎖在錨地,廣袤的大洋還是在英國人手中。
  • 捉迷藏般的日德蘭海戰,一戰中,大艦隊與公海艦隊只遭遇過這一次
    歷時四年的戰爭中,英國大艦隊與德國公海艦隊只遭遇過一次——捉迷藏般的日德蘭海戰。
  • 艦娘歷史上的11月27日
    「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系列轉自微博@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感謝作者的轉載許可今天是瑞鶴的生日
  • 歷史上的今天丨珍珠港事件,真的是羅斯福的陰謀嗎?
    相信了解二戰歷史的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擺脫國內「孤立主義」的影響,以便讓美國儘早參戰,在明知日軍將要對珍珠港下手的情況下卻無動於衷,遂使日軍偷襲成功。上圖_ 日本偷襲珍珠港示意圖如果仔細分析珍珠港事件,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不僅是航母,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所有重巡洋艦也倖免於難。這是巧合?
  • 甲午海戰後的中國戰艦,被民國海軍自沉江陰,鍋爐撈起後用到08年
    ▲ 日本油畫:奮戰在江陰封鎖線上的中國艦隊,近景是正在對日軍飛機開火的中國海軍第一艦隊輕巡洋艦寧海號在地球浩瀚的海洋中,有幾個地方被用「鐵底灣」命名,比如德國大洋艦隊集體自沉的斯卡帕夫洛灣,美日兩軍殊死搏殺的瓜達爾卡納爾島周邊海域,顧名思義,戰艦的殘骸把大海都變成
  • 不是戰沉也不是殉爆:戰艦最可怕的結局是這樣自沉
    土倫沉船事件,是二戰期間法國海軍大規模鑿沉艦艇事件
  • 艦娘歷史上的7月16日
    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轉自@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感謝大大的轉載許可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跳轉至原博
  • 「太平輪」沉沒80年:寧波「船王」自沉最後一船抵禦日寇
    臨行前船主囑咐:旗杆上一定要掛旗,到達指定位置後,將船頭對著家鄉方向。出港幾分鐘後,沉悶的爆炸聲和沖天的火光,瞬間包圍這艘貨輪。在厚重濃煙中,貨輪沉入江底——這艘貨輪名叫「太平輪」,他的主人是中國有名的船王陳順通。「太平輪」的自沉阻擋了日本艦隊的進攻。直到今天,「太平輪」的故事還在寧波廣為流傳。
  • 拉普拉塔河口海戰:二戰第一場海戰,德艦以一敵三,最後無奈自沉
    1919年6月21日,德國公海艦隊在斯卡帕灣集體自沉,屬於德國海軍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就此結束,在《凡爾賽和約》中,德國海軍只被允許保留6艘排水量1
  • 艦娘歷史上的11月26日
    今天的「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系列轉自微博@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以及@肥宅的海軍工作室感謝作者的轉載許可
  • 歷史上的今天 : 伊朗門事件
    1987年11月18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兩個特別委員會完成對伊朗門事件的調查,正式起訴涉案相關嫌疑人。
  • 【歷史上的今天】韓國爆發「光州事件」
    在38年前的今天,1980年5月18日 (農曆四月初五),南韓爆發「光州事件」。1980年5月18日,南韓爆發「光州事件」,遭到全鬥煥軍政府當局的血腥鎮壓。    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成為冷戰時期在東亞對抗蘇東陣營的最前線。
  • 歷史上的今天 | 一場海戰,心痛百年
    今天是9月17日。1894年的這一天,在黃海海面上,兩支艦隊進行了殊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