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研究論壇要聞(7月14日)

2021-02-15 南海研究


1、降落太平島(日期不詳)




2、美濟礁燈塔




3、部分南沙島礁衛星圖(7月11日)


美濟島


仁愛礁


五方礁

三角礁、祿沙礁


信義礁


安達礁


牛軛礁


東門礁



3、東沙島(7月5日)



4、西沙趙述島夜色



1、海軍新型飛彈驅逐艦175銀川艦入列


     中國最新型飛彈驅逐艦銀川艦加入中國海軍戰鬥序列。入列命名儀式12日上午在三亞舉行。

     銀川艦是我國自行設計生產的現役最先進飛彈驅逐艦,舷號175,艦長150餘米、艦寬20餘米,具有較強的區域防空和對海作戰能力。


2、臺不接受南海仲裁,派康定級艦巡防太平島


 7月12日,所謂「南海仲裁庭」裁定,長期被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太平島,是「礁巖」而非島嶼,臺灣方面表示,不接受這一仲裁結果,並要以具體行動捍衛太平島主權。

  7月13日臺灣派遣一艘康定級巡防艦前往太平島,對周邊海域展開巡邏。


3、韓政府宣布薩德定址半島東南慶北星州郡

      韓聯社首爾7月13日電 韓國國防部國防政策室長柳濟昇13日在國防部大樓召開記者會並表示,韓美最終決定將「薩德」反導系統(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部署在位於半島東南部的慶尚北道星州郡。韓美兩國將儘快建設薩德基地,最晚也要在明年年底部署完畢。



4、海軍022飛彈艇西沙驅逐越南漁船


1、紐約時報記者闖黃巖島,海警3101、3062值守


2、海龍788揚威黃巖島

技術參數

總         長:  約8.17米
船         寬:  約2.88米
型         深:    約1.03米
吃         水:    約0.55米                 
定         員:    約4-9 人
滿載排水量:    約3.15噸
航         速:    ≥(20-35)節
續  航  力:      約130 海裡
燃         油:    200升


中國海警3401-1,黃巖島,2015年12月24日

中國海警3402-1,黃巖島,2016年6月12日

3、超高速海警艦海豹 3600

總長 36.15m

型寬 6.72m

型深 3.30m

吃水 1.44m

燃油 26000L

定員 12P

滿載排水量 131.0t

最高航速≥50 節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國第一艘超高速海警艦海豹 3600(中國海警 44029 艦)已經建造並聯調完畢,將於 7 月下旬在中國深圳•蛇口舉行首航。



       海豹3600是一款由海斯比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全複合材料超輕量化艦艇,在建造過程中綜合應用了多種先進複合材料技術和工藝,其最高航速超過 50節,且兼具長壽命、耐磨耐撞耐衝擊優勢特徵。作為高海況、高航速、長航程多功能海警艦艇,海豹 3600主要用於海上維權、緝私、快速反應、指揮及協同作戰,並首創百噸級艦艇速度紀錄,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綜合指標為國際先進水平。


        海豹 3600 海警艦裝配了輕型武器裝備及非殺傷性武器系統,同時集成了指揮系統、通導系統、取證系統等多系統在一個平臺集中控制,形成艦與艦、艦與地面基站多站點多方位網絡化執法作戰平臺;同時四機聯動技術配合高效的可調式表面槳推進,將艦艇的加速性、耐波性、適航性、操縱性等各項性能指標發揮到了極致,是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海洋維權執法、軍民技術融合的海洋產業高科技產品,不僅是海斯比綜合軍品艦艇的突出代表,更是深圳製造的終端軍工產品的典範之作。該海警艦重新定義了我國新一代小型海警艦艇標準,將我市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4、試航中的「中國海警44021」艇(7月12日)


5、三亞灣的海警船(7月12日)

6、日菲舉行打擊海盜聯合訓練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與日本海上保安廳「津輕」號巡邏船(隸屬函館海上保安部)13日在位於菲首都馬尼拉附近海域舉行了打擊海盜聯合訓練。菲律賓是四面環海的島國,但海岸警衛隊的能力比較薄弱,在應對南海局勢方面也一直受中國壓制,面臨著提高能力的課題。


  在菲律賓南部蘇祿群島,伊斯蘭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襲擊貨船等綁架船員勒索贖金的事件頻發。據「津輕」號船長村瀨克史介紹,東南亞地區海盜案件有增加趨勢,去年發生147起。村瀨強調:「菲律賓是重要的夥伴,今後也有必要反覆進行聯合訓練。」


  為了幫助菲律賓強化海上警衛能力,日本政府將提供約18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貸款用於引進10艘全長40米的巡視船。首艘計劃於8至9月抵達菲律賓。


  訓練假想民間船隻被海盜劫持的情況,確認了「津輕」號搭載直升機尾隨,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接到聯絡後派出隊員從該隊船隻轉乘橡皮艇制伏海盜的過程。「津輕」號將於17日抵達馬來西亞 哥打基納巴盧的港口,並於19日舉行與此次相同的訓練。

7、三沙海域成功舉行首次海空立體聯合搜救演練


   7月14日上午,「2016年三沙海上應急演練」在西沙七連嶼附近海域成功舉行,科目包含了「海空立體」搜救、遇險人員救助、海上消防等,是我國在三沙海域首次舉行參與的多科目綜合性海空搜救演練,通過演練進一步檢驗了三沙海上搜救能力建設情況,提升了應急組織協調效率,為更好地服務南海船舶航行安全奠定了基礎。


「遇險「」船舶船員正在進行滅火自救。


救援船隻正在對「遇險」船隻進行滅火救援。

救援船隻正在對「遇險」船隻進行滅火救援

救援船舶前往出事海域。


救援直升機在三沙一號上空準備對「受傷」船員進行轉運



8、越南漁船西沙侵漁,被驅逐後返港




1、南沙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試飛成功


  13日8時30分、8時40分,中國政府徵用的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兩架民航客機先後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起飛,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飛行,分別於10時29分、10時28分在美濟礁新建機場和渚碧礁新建機場平穩著陸並於當日下午返回海口,試飛成功。

海南航空公司的客機在渚碧礁新建機場著陸

南方航空公司的客機在美濟礁新建機場著陸

2、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張謇」號首航

        7月12日,「張謇」號首任船長查達武指揮啟航。當日,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科考母船「張謇」號從上海臨港蘆潮港碼頭啟航,開始了第一次遠航,奔赴「海上絲綢之路」南線,前往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其附近海域,開展經濟、科學與文化交流活動。

3、臺「海研一號」遭陸漁政船關切


    臺海巡署證實,「海研一號」晚間7時許在臺灣北方靠近浙江省附近海域進行研究時,因船體機件故障造成船速緩慢,引起附近大陸漁政船注意,陸方靠近「海研一號」並以無線電對話,過程中陸方曾試圖登船檢查,但因海象不佳作罷,最後雙方各自離開。

      科技部發言人裘正健表示,「海研一號」並沒有越界,也沒有被陸方扣留,兩岸雙方對於海上科技研究有一定共識,經過溝通已經排除狀況。


4、中國出口3000噸級護衛艦圓滿交付

        7月12日,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3000噸級軍貿護衛艦項目3號艦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正式交付。至此,該項目的三艘艦船全部成功交付,項目工程建設勝利收官。該型護衛艦是我國最新對外出口的最大噸位新型水面作戰艦船,創造了我國出口水面艦船裝備最先進、火力最猛、綜合作戰性能最強的新紀錄。




1、南海仲裁結果公布,各國反應不一

菲律賓:

      關於裁決結果,菲律賓政府7月13日只是表示「正在認真研究,在數日內公布」。

     菲律賓外長亞賽12日發表評論稱「歡迎並尊重裁決結果」,但總統杜特爾特沒有表態。

     菲律賓外交部7月14日宣布,在7月15日計劃於蒙古舉行的亞歐會議(ASEM)首腦會議上提議討論南海仲裁案裁決。稱「將針對當事方尊重仲裁裁決的必要性展開討論」。

日本: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發表談話稱:「仲裁法院裁決是最終結果,對爭端當事國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國有必要遵從這一裁決。」他同時要求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稱「強烈期待這能有助於和平解決南海爭端」。

美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表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仲裁庭做出的是最終決定,對中國大陸和菲律賓都具有法律拘束力,美國要表達希望並期待雙方都能遵守義務;而在仲裁庭做出這個重要的決定後,美國敦促各方避免挑釁性的聲明和舉動,這個決定應該作為重新進行和平處理海上紛爭的新機會。

越南:

     「越南對國際仲裁法庭作出最終判決表示歡迎。

韓國:

      韓聯社首爾7月12日電 韓國外交部趙俊赫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仲裁結果即將出爐的南中國海問題表示,所有當事國應積極爭取完整有效地落實《南方各方行為宣言》,遵守非軍事化承諾,儘早達成「南海各方行為準則」。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13日接受澳洲廣播公司採訪時說,中國必須接受仲裁庭的裁決,並停止它在有爭議水域的造島工程。
      坎培拉不排除派出飛機和船隻到中國聲索主權的島礁宣示航行和飛行自由的可能性。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13日發表聲明說,馬來西亞相信各方能夠和平解決糾紛,以及尊重外交與司法程序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馬來西亞要求各方繼續維持南中國海的和平及穩定,並相信中國與涉及國可尋找最佳方式,進行健康的對話及談判,以及維護區域安全的法治。

東協:

       東協官方消息14號透露,決定不就南海仲裁案的結果發表聯合聲明。擁有10個成員國的東協13號晚接獲輪任主席國寮國通告,由於欠缺共識,因此放棄就仲裁案結果發表聯合聲明。

歐盟: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裡尼昨天在北京說,歐盟在南中國海領土主權爭端不持任何立場,但呼籲各方尊重法律裁決和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聯合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各方通過和平及友好的對話及秉著遵守國際法的態度解決糾紛。


真考驗人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南海研究論壇要聞(8月1日)
    日離廠,8月18日抵達馬尼拉港,9月1日正式交付。3、日本國頭級利尻號(PL11)7月27日試航  在7月27日召開的協調會上,來自中國以及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協國家相關機構的代表,就海上聯合搜救沙盤演習相關事項以及共同應對南海海上重特大突發事件,加強國家海上搜救合作進行深入溝通、探討。擬定今年9月份在廣州舉行中國-東協國家海上聯合搜救沙盤演習。
  • 京津冀要聞 7月25日 星期一
    4.記者了解到,7月22日下午,河北省委省政府工作組抵達邢臺後,迅即成立災情核查組、技術分析組、綜合組三個小組,迅速研究工作方案,連夜開展工作。工作組詳細查看了7月18日以來災情核報和救災情況的原始記錄,到開發區受災嚴重的東汪鎮、王快鎮現場核查災情,指導救災工作。經核實,七裡河決堤共造成17人死亡,1人失蹤。
  •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農曆六月初十一
    當地時間7月13日,韓國星州郡,民眾高喊口號集會,反對美軍在韓部署「薩德」防導系統(THAAD)。韓國13日公布「薩德」選址結果,選址星州郡。,被判五年有期徒刑;9)韓確診第8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有皮疹症狀;該患者K某(24歲)6月26日至7月1日在波多黎各旅遊,經由美國、日本於4日回國;10)科學家稱孟加拉國10年內面臨強震,人口或全死亡,印度東部或也將受災,原因歸結是緬甸下部的印度-澳大利亞板塊下沉造成;
  • 京津冀要聞 8月29日 星期一
    潛逃14年間,仲加傑以幫人打遊戲賺錢為生,在得知「自首可以從輕處理」後,他主動投案自首。日前,市一中院以挪用公款罪判處仲加傑有期徒刑十年。14.8月26日,經公安機關連續奮戰,涉嫌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在甘肅白銀及內蒙古包頭兩地實施強姦殺人作案11起,殺死11人的犯罪嫌疑人高承勇(男,52歲),在白銀市被公安機關成功抓獲。
  • 2016年7月14日萬態新聞
    2016年7月14日農曆六月十一星期四讀報時間!一切美好從心開始!
  • 7月14日 法國國慶節 Bon 14 Juillet !
    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國慶節(La Fête nationale Française)。
  • 國外航天一周要聞(2018年10月1日-2018年10月14日)
    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國家元首9月28日在獨立國協國家元首理事會會議上,籤署了《獨立國協國家和平研究和利用外空合作公約》。航天新聞網10月7日報導,按照美國防部推進軍事航天組織管理機構改革的要求,國防部主管研究與工程的副部長格裡芬9月20日提交了航天發展局組建方案。
  • 《新湯陰》手機報852期(2017年7月18日)
    :★十三屆縣委召開第六十三次常委會議7月17日,縣委書記宋慶林在縣委常委會議室主持召開十三屆縣委第63次常委會議,研究部署近期重點工作。(湯綜)要聞二:★我縣召開2017年度縣委議軍會議7月17日,我縣2017年度縣委議軍會議在縣委常委會議室召開。縣領導宋慶林、劉明強、高峰、姚曉林、夏軍、李鳳霞、付國傑、林文國、姬衛軍、張鳳龍、李月亮、馮凌義、張軍業、華明軍及相關縣直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一周國際要聞(7月21日—7月27日)
    商用載人太空飛行器「追夢人」完成技術審查  美商用載人太空飛行器、帶翼的「追夢人」日前成功通過7大關鍵飛行硬體系統的技術審查,這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測試將民用太空飛行器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追夢人」計劃意在重建美國本土載人太空飛行器體系,以期儘快進入低地軌道和空間站,其擬於2016年11月進行首次在軌飛行實驗。
  • 【研究|南海觀察】CSIS成立南海工作組,美國輿論戰新手段?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內部研究機構——海權中心副主任Benjamin Herscovitch日前在美國卡託研究所(Cato)平臺撰文,從區域與全球安全、自由世界秩序、全球貿易、航行自由及飛越自由、東南亞國家安全所產生的威脅指數等幾個角度,對中國南海政策加以分析。結果顯示,中方在上述各方面的威脅評估均處於「低級」水平,美國正陷入誇大中國南海威脅「自說自話」的虛幻妄想之中。
  • 時政要聞
    國內要聞 1.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南海爭議白皮書、國慶日襲擊、Pokemon Go……本周新聞熱詞總結(7.10-7.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3日發表了《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13日,國新辦發布了解決中菲南海爭議的白皮書(white paper),從南海諸島的歷史(the histor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中菲南海爭議的由來(origin of the relevant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中國處理南海問題的政策
  • 鐵血軍事|7月12日就要攤牌!中美軍艦正在南海拉開架勢
    中國三大艦隊南海實戰演練媒體報導:7月8日,我國海軍組織三大艦隊上百艘艦艇和數十架飛機以及部分岸導發射單元,分成紅藍雙方,在海南島至西沙附近海域舉行實兵實彈對抗演習,全面提高海軍部隊新形勢下遂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 金科時訊|7月29日 微笑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卻能帶來很好的回報.
    要聞一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將於7月30日舉行  7月30日上午9時,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
  • 7大學術亮點發布:2021VC大會邀您7月15日-18日共聚海口
    -近視防控形勢精準把握,防控格局不斷完善,防控舉措不斷優化-AI、雲、5G助力近視防控智慧新技術,打造近視防控智能工具書-擁抱變化,資本與產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巨頭與眼視光翹楚美學碰撞-科技發展撬動眼視光真實世界研究
  • 精彩回顧 | CCG7-9月動態 密集開展研討交流 發布多項研究成果
    CCG發布《中美民間抗疫合作分析—現狀、挑戰及展望》報告2020年7月6日,全球化智庫(CCG)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開展研究,發布報告《中美民間抗疫合作分析—現狀、挑戰及展望》。
  • 7月14日法國國慶節 Bon 14 Juillet ! 法國國慶閱兵式全程!
    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國慶節(La Fête nationale Française)。
  • 國際早報|美軍南海碰撞核潛艇高清「斷頭」照曝光
    8年韓國叫停「與新冠病毒共存」模式全球要聞:外媒稱立陶宛召回駐華臨時代辦因安全問題 中方駁斥12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美軍南海碰撞核潛艇高清斷頭照曝光據美國海軍研究所網站15日報導,美海軍一名發言人證實,在南海碰撞事故中受損的「康乃狄克」號核潛艇已離開美國西海岸港口聖地牙哥,前往布雷默頓海軍基地進行維修。「康乃狄克」號離開關島後,航行將近一個月,12日才抵達聖地牙哥。
  • 小站RO1.0伺服器初步設定(7月14日晚更新,開服時間初定!)
    -2016年7月14日晚更新 大家好,今天又來向各位公布目前伺服器的設定更新了~
  • 新聞V評:澳冒險將廢「一帶一路」協議 法兩軍艦進入南海 西方警告「臺海可能爆發戰爭」
    「輿情V評」每天播報「十條」熱點焦點要聞,外加輿哥團隊的熱評,有什麼意見建議可直接留言,輿哥和二子必回,感謝大家的支持,不為錢不為利,只為傳遞正能量,輿哥、下晚黑和二子等創作人員向大家致敬。1、澳大利亞國會去年通過「反滲透新法案」,授予聯邦政府對地方與外國達成的協議行使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