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都是老公房,而且道路太窄,消防車進不來,一想到火災隱患,我們就特別擔心!」 在2020年上半年嘉定鎮街道「兩代表一委員」接待時,民園小區居民劉老伯的一席話,說出了大伙兒的心聲。
位於城中路的民園小區建於1978年,房齡老,加上小區道路窄、消防通道經常被私家車佔用,消防安全隱患重重。為了打通「生命通道」,嘉定鎮街道啟動了小區的消防設施改造工作。
改造過程中,消防管線布設是「向上」還是「向下」?成為首當其衝要解決的難點。管線「向下走」,老舊小區地下管線多,無法預測挖掘施工環節是否會破壞地下管線;管線「向上走」,小區內房屋多為磚房結構,消防空管注水後,水壓會產生共振,對房屋結構的損壞無法估量。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最終施工部門決定安裝架空式消防空管。
消防空管,簡單地說,就是依託建築外牆安裝固定消防設施。消防管路平時是空管,一旦到了臨警狀態,消防車通過向小區門口的進水裝置注水,消防管路即可注滿水。採用這種方式,不僅不會損壞房屋結構,消防車也不用開進小區,而且不需要鋪設水帶,消防員可以直接到著火區域,在最近點位接水滅火。
2020年5月,民園小區開始架設消防空管,成為全市首批「嘗鮮者」。
架設好消防空管,如何高效快速注水,也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傳統的「一點注水」模式耗時較長,為此,嘉定鎮街道優化了設計方案,採取「三點注水」的模式,一旦遇到大火,三輛消防車可以分別前往民園小區東門、西門、北門三個進水點,將水注入消防空管。此外,通過合理設置各類水閥,還可以分區注水,控制供水區域,這些細節大大提高了消防救援處置效率。經過實地演練和測試,
如今,從消防隊員將水帶接入小區門口的進水裝置算起,最遠點位的消防空管出水時間僅為41秒。
今年,街道還將在2個老舊小區推廣消防空管模式,同時,街道也將逐步規範長效管理,組織基層微型消防站開展演練,確保消防空管系統用得好、用到位。
(文章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