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殯儀館公眾開放日 迎33名公眾代表參觀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29日,東莞市殯儀館再度向公眾開放,33名公眾代表參觀和體驗了殯儀館的工作。

  相比於去年,今年的活動新增了現代殯葬告別儀式和工作體驗環節。殯儀館的負責人說,這是為了消除社會上一些所謂「死不起」的傳言,因為這在東莞市殯儀館並不存在。

  殯儀館並不陰森恐怖

  昨日共有33名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參觀了殯儀館,他們裡面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醫務工作者還有學生、教師、社工、司機等。

  與去年的首次開放日活動一樣,參觀者昨天可以通過會議介紹環節了解到市殯儀館的基本情況,包括業務廳、防腐妝容區、告別廳和火化車間等殯儀館的工作場所。而在今年的活動中,市殯儀館還加入了現代殯葬告別儀式觀摩和體驗遺體化妝以及遺體火化崗位兩個環節。市殯儀館一名負責人表示,除了告別儀式觀摩、化妝和火化的工作崗位,如果公眾願意,諸如遺體搬運、接送等崗位都可以開放給公眾體驗。

  昨天的告別儀式觀摩環節在市殯儀館月光廳舉行,33名公眾代表觀摩了一場在殯儀館司儀主持下的現代殯葬告別儀式,包括致悼詞、瞻仰遺容等。

  該負責人表示,去年的開放日活動是讓公眾知道殯儀館的工作流程,解答公眾對殯儀館的疑惑。「今年增加現代殯葬告別儀式觀摩環節是為了提倡殯葬新風,同時也讓市民知道殯儀館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陰森恐怖,殯葬儀式在殯儀館舉行,是可以既肅穆又溫馨。」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傳統喪葬不但浪費財力,同時對人的壓力也很大。」該負責人說,現代殯葬方式則既可以表達子女的心意,也不會讓人覺得太累。

  社會上有傳言說「死不起」,該負責人說,這在東莞市殯儀館並不存在,因為一般的流程走完只要2000多元。

  東莞理工學院法院專業的鄧潔儀是個看起來很嬌小的女生,昨天她參加了遺體化妝的體驗環節,她給一位80多歲的逝者塗了唇彩。工作人員告訴小鄧,這是為了讓逝者面色好看些。小鄧並不覺得這位逝去的老人有多可怕,「他看起來很慈祥,去世的時候應該也很安詳。」小鄧說。

  公眾建議得到採納

  樟木頭中學的數學老師陳愛東去年已經參加了市殯儀館的公眾開放日活動,今年他又來了。

  陳先生為何對大多數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殯儀館有這麼大興趣?據陳先生說,一方面他是對殯儀館的工作流程和狀態充滿好奇,「以前就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工作的,但是不知道怎麼才能來參觀。」同時,陳先生也覺得他在參觀殯儀館的過程能夠有很多關於生命的感悟。

  陳先生在參觀體驗之餘還對市殯儀館的工作提出了建議。去年他提了兩條建議,一是在路邊增設路牌以對來訪者作出提醒;二是改善遺容整理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在昨日參觀時,陳先生發現這些建議市殯儀館都做到了。

  他們都關心啥?

  逝者如何走過生命最後一站?

  羅先生是東莞一家醫院的醫生,他平時的工作是培育試管嬰兒,可謂是生命的製造者和迎接者。「我是對每一個環節都感興趣,我製造著生命的將來,但人最後一步走到火葬場要有這麼多流程,要化妝、要清洗、要穿衣,以前我都不知道。」

  羅先生說,當他在遺容整理區看到兩排逝者的屍體擺放在那裡時,他說他想到的是:「我們所浪費的今天,就是那些死去的人渴望的明天。」

  現代殯葬儀式是怎麼樣的?

  社工齊先生的老家在農村,大學畢業後來到東莞工作。

  「以前在老家看到的都是傳統的葬禮,火化的人很少,從沒見過現代的殯葬儀式是怎麼舉行的。」齊先生說,所以就想借這次機會過來見識一下。

  在殯儀館舉行的現代殯葬儀式觀摩環節,齊先生說,「像身臨其境一樣,整個過程沒有讓人覺得特別的不舒服。」

  工作人員是如何為逝者化妝的?

  死亡對溫小姐而言已經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了,因為她是市人民醫院腫瘤科的一名護士。「醫院裡去世的病人,有些因為疾病的原因,面部變化很大,我很好奇,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怎麼能讓他們看起來正常。」

  溫小姐昨日觀看了殯儀館工作人員是如何為逝者化妝的,「我覺得他們很高尚,對逝者十分尊重,化起妝來特別的用心。」鄧小姐說。 (記者王進波)

相關焦點

  • 八寶山殯儀館開放日 親人骨灰變項鍊
    新京報訊 3月22日下午,八寶山殯儀館舉行2019年公眾開放日活動,各界代表共200餘人前來參加。與往年相比,今年八寶山殯儀館新開了「舍愛晶爍」服務空間。在一個雅致的小房間裡,「珍珠」「紅寶石」甚至「鑽石」等飾品陳列其間,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特質的骨灰紀念製品。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12月10日,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再開放集資源保護、自然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持續推進該園「打造世界一流植物園」發展規劃。沿著步道慢慢深入溝谷,可隱約聽見潺潺流水聲和時斷時續的鳥叫和蟬鳴,上百種植物生活其間,溪流、枯枝、落葉為其他各類生物提供多樣的棲息空間,是生物多樣性的精彩呈現,有效滿足了公眾戶外活動以及獲取自然教育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是公眾不可多得的自然教育場所。
  • 東京皇居:內院一般不對外開放,每年只有這兩天對公眾開放參觀!
    前面的石橋(靠近入口處)被稱為眼鏡橋(Meganebashi),因為它的外觀酷像眼鏡而得名。後面的橋原來是雙層的木橋,故名「雙橋(Nijubashi Bridge)」。在過去,這座鋼橋是用木頭製成的,並用木樑進一步加固,從而形成了所謂的雙橋。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開始將此橋稱為「雙橋(Nijubashi Bridge)」。這座橋於1964年進行了重建。
  • 東博會迎來公眾開放日 市民購物小推車來「裝」貨
    11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迎來公眾開放日。上午9時,地鐵會展中心站B出口處已經聚集了很多觀展市民。今年會展中心不設現場購票點,市民需要掃碼登錄小程序進行購票。在會展中心入口,記者看到很多工作人員在有序地指導市民進行手機購票。
  • 西安市殯儀館清明公祭 市民零距離接觸殯葬服務
    核心提示: 4月3日上午,西安市殯儀館舉行2018年清明節公祭典禮暨公眾開放日,參觀群眾代表零距離接觸殯儀服務全過程。
  • 香港最大型古蹟保育項目「大館」向公眾開放(圖)
    5月29日,市民在參觀「大館」。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新華社香港5月29日電(記者張雅詩、李濱彬)有近170年歷史、俗稱「大館」的香港中區警署建築群經過10年活化工程後,從29日開始向公眾開放,並以「大館一百面」展覽為首個節目,介紹該建築群和港島中區的故事。
  • 珠海市民走進殯儀館探秘
    為增進社會各界對殯葬行業的了解與理解,3月29日上午,珠海市殯儀館舉行以「陽光殯葬、服務至上」為主題的公眾開放日活動,相關部門代表、殯葬義務監督員及市民群眾等20餘人近距離了解殯葬管理服務流,直面人生謝幕過程。
  • 2019深圳文博會公眾開放日門票購買指南
    第十五屆文博會將於5月16日至20日在深圳舉辦,為期5天。其中前兩日為專業觀眾日,後三天為公眾開放日。主會場設在深圳會展中心,同時還設有66個分會場。
  • 樂山這兒面對公眾開放,邀您免費看國寶
    沐川縣朱䴉繁育中心自今年8月重新免費開放以來,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慕名而來,當然,這裡也成為了青少年開展珍稀鳥類科普教育的好去處。最近,40多名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沐川縣朱䴉繁育中心,同學們沿參觀通道觀察了朱䴉的遊樂、飛行、棲息等生活習性。能和珍稀動物近距離接觸,孩子們特別開心和激動。
  • 2019年上海亞寵展:公眾日參觀攻略,教你少走彎路!
    近幾年亞寵展的參觀人數是一年比一年多,從這幾年參展人群以及評價上看,上海亞寵展是一個門檻不高的寵物展,適合各種人群前往參觀,就算你不養寵不了解也能夠從中獲得樂趣。公眾日適合什麼樣的人群?本次亞寵展活動安排為兩個部分,前三天為專業的參觀日,後兩天為公眾的參觀日。
  • 中國美術館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需提前一天預約
    即日至10月23日     參觀前一天須電話或網上預約     成功後憑有效證件現場領票     美術館今起免費開放但得預約  本報訊(記者郝洪捷)即日至10月23日,中國美術館對公眾免費開放,但需要提前預約,這是記者今天上午獲悉的。
  • ...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湖北環保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2019-12-24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逾兩千家企業向公眾開放環保設施
    1月5日,生態環境部與住建部聯合公布了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隨著第四批名單公布,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向公眾開放的設施單位達到2101家。越來越多從前「閒人免進」的環保設施單位變為向市民開放的「城市客廳」。
  • 樂山這兒面對公眾開放,邀您免費看國寶!珍稀程度超過大熊貓
    沐川縣朱䴉繁育中心自今年8月重新免費開放以來,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慕名而來最近,40多名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沐川縣朱䴉繁育中心,同學們沿參觀通道觀察了朱䴉的遊樂、飛行、棲息等生活習性。
  • 2019深圳(秋季)寵物展公眾開放日人氣爆棚,超燃現場精彩回顧!
    備受業內人士及寵物愛好者關注的2019深圳(秋季)國際寵物展,12月28日迎來了公眾開放日的第一天,一大早展館前擠滿等待進入的觀眾,大家紛紛來到門前排起長隊,公眾開放首日參觀人數已達20000+!
  • 南海網邀請20名微信公眾號同遊萬寧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海南行(萬寧站)行程圖  萬寧和樂鎮港上村風光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9月18日消息活動將於9月24日—9月25日正式舉行,這是繼海口站後海南本土著名微信公眾號第二次共同推介海南的美麗鄉村。主要行程包括參觀新中國第一家咖啡廠興隆太陽河咖啡廠、獲得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長豐鎮文通村、「小聯合國」興隆華僑農場11隊、三角梅種植基地溪邊村、開國中將莊田故裡、走訪「龍舟風情小鎮」中華龍舟大賽舉辦地港上村,紅色文化基地大石嶺村、排溪村椰林鄉宿、體驗海上魚排美味,萬寧小海魚湯等。
  • 東京上野動物園新建「熊貓森林」對公眾開放
    新華社東京9月8日電(記者姜俏梅)東京上野動物園新建的「熊貓森林」8日開始對公眾開放。「熊貓森林」面積6800平方米,是此前大熊貓飼養設施的3倍。「熊貓森林」以大熊貓棲息地中國四川省的森林為原型,高低錯落的設計便於大熊貓自由活動。
  • 金庸私人葬禮將於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翌日出殯
    視覺中國 資料中新網11月12日電,據香港《明報》報導,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10月與世長辭,享年94歲,其私人葬禮將於11月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不設公祭,翌日出殯。查良鏞的女婿、內科醫生吳維昌11日表示,葬禮會接受外界送贈的花圈及花牌。
  • 濟寧8家單位被列入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名單
    濟寧8家單位被列入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名單 2021年01月06日18:41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近日,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公布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
  • 第四屆中國動物標本大賽作品向公眾開放
    新華社福州5月27日電(記者林超)俯身摘果的環尾狐猴、追捕斑馬的非洲獅、振翅欲飛的豆雁……近260件惟妙惟肖的動物標本5月26日起在福建博物院向公眾開放,這些作品均為第四屆中國動物標本大賽的參賽作品,代表了當前國內動物標本製作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