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唐
說
個人出租房屋,涉及兩種情況,一種是出租住房,另外一種是出租非住房。
兩種情況下的稅率是不同的,但是涉及到的稅種是相同的,包括:房產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城鎮土地使用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個別城市還包括堤圍費。
個人出租住房
首先講一下個人出租住房,一般規定情況下的稅率,共八項稅費。
1.房產稅
先來說一下房產稅,原來規定要區分承租之後的用途,現在不在區別用途,都使用統一稅率4%。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山東省,個人出租住房的房產稅是減半的。
2.增值稅
接著是增值稅,增值稅在月租金收入不超過10萬元的情況下,是免徵增值稅的,如果採用的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那麼出租不動產取得總數,要在對應的租賃內進行平均分攤。
如果月租金收入超過了10萬元,如何計稅呢?按徵收率5%,減按1.5%計稅。這個稅法怎麼理解呢?
比如,5月的租金收入是12萬,這個12萬元是實際收到租金收入,首先要價稅分離,12萬/(1+5%),得出來的結果為計稅基礎,也是不含稅收入,用不含稅收入乘以1.5%,就是增值稅額。
3.城建稅
第三項城建稅,城建稅一般規定情況下的稅率分為3個種:
市區的稅率為7%
縣城、鎮的稅率為5%
其他的稅率為1%
城建稅依據稅總的規定,是每個省市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50%的幅度內進行減徵,各地在減徵幅度上存在差異。比如上海減徵50%,廣東省減徵50%。
4.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水利建設基金)
第四項是是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水利建設基金,這個是水利建設基金大多數的城市已經不再徵收了,但是,還有少數城市還在繼續徵收。如果月度租金收入不超過10萬元的情況下,是免徵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水利建設基金的。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的計稅基礎都是增值稅,也就是增值稅交多少,他們就用增值稅作為計稅依據,乘以適用稅率。如果增值稅免徵,那麼這三個稅種都會免徵。
5.個人所得稅
第五項是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最後計徵了,計徵的依據不是租金收入,而是扣除了可以減除費用以後,再進行計稅的,稅率為10%。可以減除的費用有:
(一)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二)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
(三)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些費用是需要有發票證明的。修繕費用在這裡做一個補充說明,每次800元,如果超過了可以下次扣除,直到實際的修繕費用扣完。
6.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印花稅
除了減稅,還存在兩種稅法上統一規定免稅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印花稅。這兩個是毫無疑問的可以直接免稅。
對於個人所得稅、增值稅,這些都是稅法上一般的規定,但是實際情況,各個省市,可以在一定程度內,給予稅收優惠的,所以在具體稅率,還是要以業務實際發生的城市為準。
個人出租非住房
接下來給大家講一下個人出租非住房,個人出租非住房在和出租住房在稅率在有一定的區別,我們依次來看:
1.房產稅
房產稅的稅率是12%,計稅依據不變,仍舊是租金收入。
2.增值稅
增值稅不再減徵,使用稅率為5%,計稅依據是租金收入。
3.城建稅
城建稅和個人出租住房是一樣的,也同樣享受減徵,跟隨增值稅存在的,如果繳納增值稅,就要繳納城建稅。
4.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水利建設費)
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水利建設費)這三項費同樣有優惠政策,如果月度租金收入不超過10萬元的情況下,是免徵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水利建設基金的。
5.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財產租賃所得和個人出租住房算法是一致的,計徵的依據不是租金收入,要扣除減除費用以後,再進行計稅的,但是,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稅率,個人出租非住房稅率是20%。
可以減除的費用有:
(一)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二)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
(三)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
6.印花稅
最後還有一項印花稅,印花稅在個人出租住房,是免稅的。但在個人出租非住房情況下就需要徵收,計稅依據是財政租賃合同的租金金額,稅率為1‰,
好到這裡這一講內容就結束了,給大家講了兩個問題,個人出租住房和非住房情況下的稅費的計算,特別提醒一下大家,由於地方性政策的不同,可能在優惠政策上存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整體框架不會差的太遠。大家在應用過程中,要記得落實好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