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在2月份疫情期承諾捐贈的三萬隻羊要來了!
8月17日晚,央視新聞與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進行視頻連線,柴文睿介紹了此事件的相關情況。柴文睿表示,這些羊在進入中方境內後將被集中屠宰,之後根據中蒙雙方的意向決定這批羊肉的去向。
萬裡送羊寄深情
疫情暴發之初,很多國家向中國伸出援手,其中蒙古國決定向中國贈送3萬隻羊。
據報導,2020年2月27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蒙古國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會談,會談中蒙方表示願在此前已經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礎上,再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會談結束後,巴特圖勒嘎總統向習近平遞交了蒙方向中方贈送三萬隻羊的證書。
自這個消息公布以來,雖然蒙古國領導人沒有號召社會各界參與捐贈,但在蒙古國民眾、企業、地方政府掀起了「捐羊熱潮」,該活動通過網絡發起,被稱為「綿羊行動」。
當地時間7月31日,在蒙古國外交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地媒體記者就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今年年初訪華期間宣布的「將向中國捐贈30000隻羊」一事落實情況進行提問。蒙古國外交部鄰國局局長巴特策策格表示,蒙方計劃將於9月份向中方移交首批活羊,三萬隻羊無法一次性送出國門,因此蒙方同中方商定,將分批移交。
據報導,8月10日,蒙古國落實向中國捐贈30000隻羊的捐羊工作組召開首次會議,會議主要討論收購、運輸、隔離、檢驗檢疫、移交等各個環節的具體事宜。這標誌著蒙古國正式啟動向中國捐贈30000隻羊的流程。據介紹,向中國捐贈的30000隻羊,蒙古國政府擬統一向牧民收購,保證捐贈羊符合防疫要求的同時,還要保證羊兒個個膘肥體壯。
據央廣網消息,8月10日上午,紀錄片《三萬隻羊傳真情》拍攝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蒙古國駐華大使館召開。蒙古國駐華全權特命大使岡呼雅格強調,蒙古國向中國捐贈3萬隻羊,表達了對中國人民抗疫的大力、無私的堅定支持,彰顯了蒙古國人民質樸純潔的真情。紀錄片總導演程昭表示,蒙古國能在中國出現嚴重疫情的時候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深深感動了我,我們想真實記錄這個過程,也想通過鏡頭介紹美麗的蒙古國和善良的蒙古國人民。
為何送三萬隻羊?
蒙古國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以遊牧業為主,送羊體現了該國的民族特色。同時,蒙古國經濟發展落後,出口困難,捐贈羊也是條件所限。
此外,在蒙古國,羊被視為尊貴的禮物。草原有句成吉思汗時代的諺語:災荒之年能給你送肉吃的不一定是富人,但肯定是安達(朋友)!對於蒙古國來講,牛羊是他們的寶,沒有比贈3萬隻羊更實誠的支持了。
對此,柴文睿稱,3萬隻羊的禮單是有特殊考慮的,蒙古朋友認為綿羊屬於溫性,是送禮的首選,這寓意著真誠和熱情。此外,他們認為羊肉是最好的滋補品,希望中國人民能夠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早日戰勝疫情。
三萬隻羊從哪來?
蒙古是個農業國,地廣人稀,國民主要依靠放牧為生。由於自然條件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蒙古國的畜牧業仍然停留在遊牧階段,大部分牛羊都在牧民的手中。蒙古捐贈的這3萬隻羊是各省份湊出來的,比如,烏布蘇省捐1000隻羊,巴彥洪戈爾省捐2000隻,布爾幹省捐2500隻等等。3萬隻羊不是個小數目,而且是從牧民手裡擠出來的,蒙古國想要在不影響牧民生活的情況下湊足這3萬隻羊,其實也不容易。所以,要徵集齊3萬隻羊,並把羊群運到中國,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三萬隻羊怎麼來?
蒙古國捐贈三萬隻羊的消息出來後,網上一片沸騰,大家開始討論羊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中國。大概是網友們思羊心切,網上一度出現假新聞,一段羊群浩浩蕩蕩前進的視頻誤傳為是「蒙古國送中國的羊入境」,不過這一消息很快得到闢謠,該視頻拍攝地點不是國內。
對此,柴文睿稱,中蒙兩國間有檢疫協定,按照規定,中方要在適當的時間內,對這批羊進行隔離和檢驗檢疫,然後從免疫區直接運到中方的屠宰場,這群羊是用車運到中國的,而不是趕過去。
此外,按照雙方檢疫的要求,這批羊要在原牧場隔離一段時間,然後由原牧場運送到邊境附近的專用隔離場,在那裡再隔離30天。之後,它們還將通過汽車運輸,運到在二連浩特的隔離場,再隔離大約10天,最終確認沒有問題後,才能進入中方的屠宰場。
三萬隻羊送往哪裡?
三萬隻羊這份厚禮引發網友強烈關注,其中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羊送往哪裡?」
對此,柴文睿稱,這些羊在進入中方境內後將被集中屠宰,之後根據中蒙雙方的意向決定這批羊肉的去向。據了解,蒙方將把這些羊肉獻給在抗疫鬥爭中表現英勇的湖北人民、武漢人民。
得知這個消息後,從年初就惦記這批羊的網友們不禁從嘴角流下了羨慕的口水,不過大家紛紛表示,這批羊送往抗疫英雄的餐桌是應該的。
願中蒙友誼長存!
患難見真情。蒙古國官方和民間在中國發生困難的時刻,展現出的積極態度反映出中蒙兩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也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這3萬隻羊是中蒙友好關係的體現,是蒙古國人民的一片真心,凸顯了中蒙兩國的兄弟之情。蒙古國贈送的羊不管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運到中國,3萬隻羊的故事已經寫入中蒙兩國友誼的史冊。
本文綜合:央廣網 中國經濟網 外交之聲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