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生物未來產品收入潛力可觀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財富動力網

麥格理將信達生物(01801)目標價由60.49港元上調至76.01港元,重申其為行業首選。麥格理重申信達生物為其行業首選,並指出其產品線豐富,近期將有新產品上市,在研項目覆蓋早期創新技術和後期臨床試驗階段,認為該公司具有長期吸引力。該行指出,信達生物年初至今股價已累計上漲128%,遠高於同業約70%升幅,並表示其創新腫瘤PD-1單抗藥物達伯舒(Tyvyt)已得到禮來製藥(LLY.US)的前期付款和潛在裡程碑付款,預期未來產品收入將繼續增長,潛力可觀。

滙豐研究將新世界發展(00017)目標價由51.2港元下調至50.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滙豐研究指出,新世界發展將於9月30日公布其2020年度業績,預期核心盈利下降7.1%至82億港元,主要原因是其物業銷售入帳延期、零售和酒店業務轉弱,預期派息持平在2.04港元,當中包括股份4合1的調整。預計該公司2021-22年度盈利將會有所復甦,預期增長10-16%,原因是來自香港物業銷售貢獻增加,加上投資物業增加。該行指出,新世界發展2021年度預期將推出大圍站1-3期項目,目前正待批預售,但該行對項目延期感到失望。但是,項目如果可以在銷售方面有所表現,這將起到正面作用。預期該公司將繼續在香港和大灣區擴充,特別是深圳和廣州。

瑞信予以長城汽車(02333)目標價11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瑞信表示,長城汽車預計在明年推出10款新車,全面升級產品組合,預期推出新一代F5、F7、H2、H4、H5、VV5、VV6、VV7、Ora ES21 EV和一款其他產品。該行指出,長城汽車預期明年的毛利較今年增長最少3至4%,因為明年或將不再受公共衛生事件的負面影響;基於推出新車款,產品組合更新,預計將減少零售折扣;以及新產品將共享60至70%的零件,從而令零件採購成本減少。該行表示,對於新一代的H6 SUV,該公司9月銷量指引約為1萬輛,較8月的6000至7000輛有所增加。展望未來,該公司預計每月的銷量將增加至1萬至2萬輛。另外,預期哈弗大狗每月銷量將逐步增長至5000至1萬輛,WEY坦克300則增長至2000至3000輛。

高盛首予華住集團-S(01179)「買入」評級,目標價380港元。高盛表示,短期由於內地旅遊復甦穩健,預計華住集團旗下酒店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截至年底持續收窄,2021年可能錄得更大增長。中期而言,市場回穩也有利於國際品牌組合。長期而言,該行相信華住集團將受益於品牌、特許經營權、客戶組合的強勁增長以及高使用率,預計2022年該公司旗下將擁超過1萬家酒店。該行預計華住集團2019-22年收入和EBITDA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3%和29%。

摩根大通予以碧桂園(02007)目標價14港元,維持「增持」評級。該行指出,穆迪將碧桂園發行人評級上調為投資級「Baa3/穩定」,而標普也予以碧桂園「BB+」評級,預計在未來3至6個月有關正面消息將持續利好,將有助支持其股價。碧桂園現價為2021年度市盈率3.5倍,與融創中國(01918)相同,並較萬科企業(02202)和中國海外發展(00688)便宜30%,在目前宏觀市況下,預計碧桂園於未來3至6個月市盈率將在4倍至4.5倍之間,估計將有潛在20-25%的升幅。小摩補充道,碧桂園目前未償還美元債約650億元人民幣,每年利息支出約40億元人民幣,平均年息率為6.1%,若此類債券均以3.5%年息率償付,每年則將可節省16.3億元人民幣,有助提升盈利3.4%。

相關焦點

  • 信達生物LAG-3/PD-L1雙抗申報臨床
    這是一款新型LAG-3/PD-L1雙特異性抗體,同時也是繼抗CD47/PD-L1雙抗IBI322、抗PD-1/PD-L1雙抗IBI318、抗PD-1/HER2雙抗IBI315,及抗VEGF/補體雙抗IBI302等產品之後,信達生物又一款即將進入臨床階段的雙特異性抗體新藥。
  • 創新+國際化,信達生物(01801)打造腫瘤、自身免疫、眼科領域多方位...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公司如海正藥業、嘉和生物、正大天晴以及華蘭生物處於臨床III期。2.7.  積極引進,布局小分子化學藥信達生物除了專注於生物藥的研發之外,也在積極布局小分子藥物,進一步拓寬產品管線。其中Pemigatinib已經獲得FDA以及EMA批准上市,而信達生物也已提交臺灣地區的上市申請,有望在兩年內獲批貢獻收入。信達生物目前主要的收入來源為信迪利單抗以及三種已上市的生物類似藥。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與信達生物共同宣布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與信達生物共同宣布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產品授權開發合作協議信達生物以首付款、研發裡程碑和銷售裡程碑付款共計4.57億美元另加銷售提成的合作方式,獲得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研發的吲哚胺 2,3-雙加氧酶IDO小分子抑制劑的全球獨家開發許可權。
  • 信達生物與馴鹿醫療合作開發的BCMA CAR-T臨床數據亮相ASH年會
    (信達生物研發代號:IBI326;馴鹿醫療研發代號:CT103A)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最新臨床數據(摘要#582)。 信達生物醫學科學與戰略腫瘤部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今年在ASCO、EHA和ASH上的報告,標誌著信達生物和馴鹿醫療這一年來在細胞治療領域中獲得了激動人心的成果。我們很高興能看到患者對該治療有極高的反應率,並且延長了緩解時間,非常期待明年年初我們的II期臨床試驗可以給更多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
  • 核心產品爆發疊加回購 業績亮眼的聯康生物(00690)配置價值凸顯
    核心產品爆發驗證增長邏輯投資者若想在財報季對一家生物醫藥公司的經營優勢進行量化統計,掌握其「現金牛」產品的銷售與增長數據無疑是最直接的方式因為核心產品的增長潛力往往意味著公司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業績的增長空間。
  • 信達置業與坤潤投資聯合30億元拿下坪山宅地
    深圳今日出讓2015年以來第二塊純住宅用地,起拍價為9億4千8百萬元整,最終被信達置業與坤潤投資聯合體以30億元拿下,樓面地價18242元/平米,地面地價82088元/平米。據網易記者統計,一小時內現場經過多輪競價,位於坪山新區宗地編號為G11337-0101地塊以成交價30億元被信達置業與坤潤投資聯合體收入囊中。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出讓的宗地G11337-0101地塊位於坪山新區,值得關注的是,該宗地是今年深圳繼出讓鹿丹村舊改10個月後再次出讓居住用地。
  • 歐林生物科創板IPO首發過會:主營產品破傷風疫苗佔收入70%前景遭疑
    公司成立於2009年,由具有40多年生物製藥行業經驗的樊紹文先生牽頭的團隊創立,公司致力於向國內外消費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品質優異的人用疫苗產品,包括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而開發的,當前市場需求廣闊的傳統疫苗的升級換代產品;以及疾病控制和預防需求尚未滿足或急需的,未來市場潛力巨大的創新疫苗產品。
  • 5年3次上市融資超70億,「吸金王」君實生物成色如何
    在這一模式下研發出的產品分為me-worse、me-too、me-better和best-in-class,難度和價值依次遞增。」鄒國文進一步談到,「真正能做到First-in-Class的鳳毛麟角。」單抗藥物潛力將繼續釋放「我們旨在通過源頭創新來開發首創(First-in-class)或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藥物」,是君實生物屢屢對外強調的研發立場。
  • 信達生物-B(01801)惡性腫瘤新藥貝伐珠單抗上市申請獲中國藥監局受理
    公告 信達生物-B(01801)惡性腫瘤新藥貝伐珠單抗上市申請獲中國藥監局受理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信達生物-B(01801)公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該集團貝伐珠單抗(在中國以商標名阿瓦斯汀®出售
  • 信達生物-B(01801.HK)國家藥監局受理貝伐珠單抗(阿瓦斯汀)的候選...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月29日丨信達生物-B(01801.HK)發布公告,中國(僅就公告而言,不包括香港、澳門及臺灣)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集團貝伐珠單抗(在中國以商標名阿瓦斯汀出售)候選生物類似藥產品IBI-305的新藥上市申請(NDA)。
  • 美圖(1357.HK)中報,收入近3倍增長背後的潛力還有多大?
    收入同比增長272%至將近22億人民幣,毛利增長484.4%,其中大家關注代表美圖未來盈利方向的網際網路服務及其他分部業務同比大增762%,佔總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9%增長到現在11.3%。具體來說,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19%,佔公司收入3.8%,更誇張的是增值服務及其他,同比增長了59.2倍,佔到了目前收入的7.5%。
  • 外媒評出的全球最關注十大中國生物科技企業
    信達生物 信達生物成立已有9年的時間,並於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在這之中,信迪利單抗是信達生物首個實現商業化的產品,2018年12月,信迪利單抗正式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於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並於2019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目前唯一進入醫保目錄的PD-1產品。根據信達生物財務數據顯示,去年信迪利單抗全年銷售業績為10.159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業績則超15億元。
  • 看好中國生物製藥後續增長潛力 維持「買入」評級
    機構:中泰證券評級:買入投資要點事件:中國生物製藥公布 2020 年三季度業績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81.26 億元,同比下降 6.2%;歸母淨利潤點評:疫情疊加集採影響,收入端整體有所下滑,業績略低於預期。公司 Q3單季實現收入 54.78 億元,同比下降 19.36%。腫瘤、呼吸、抗感染、骨科領域 Q3 單季收入分別同比+8.42%、35.64%、14.61%、13.58%。收入端下滑主要在於肝病、心腦血管、消化系統、鎮痛等領域受疫情和集採影響有所下滑,其中肝病領域收入單季同比下滑 52.03%。
  • 信達機構——方向感才是股海泛舟的精髓
    諸多商業法則在化繁為簡之後,統統都會成為一種極具邏輯性的模型,所謂的量化,其實不過是在推演未來,這種演繹之法關注於當下,著眼於未來,其核心都圍繞著「價值」二字在大作文章。 反觀之,金融行業的傳統處理方法則不然,其重點是關注股價因子,傾向於搭建歷史股價的量化模型,這本身就是一種過往的數據記錄,但因過往具有不可持續性,而且在個人的能力範疇內,這種周期性是很難加以把握的存在。
  • 十月這9款新藥獲批上市,來自輝瑞、羅氏、信達生物/禮來等公司
    帶來這些創新產品的公司包括輝瑞(Pfizer)、羅氏(Roche)、華潤九新藥業、信達生物/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德國默克(Merck KGaA)等。從獲批治療領域來看,這些產品獲批適應症覆蓋CAR-T療法引起的細胞因子風暴、晚期肝細胞癌、糖尿病、細菌感染,以及罕見病等。
  • 生物科技明星企業博輝瑞進,榮登「科創板潛力公司百強」榜
    在本次會議上,公布了「科創板潛力公司百強」榜,北京博輝瑞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選。本次榜單先後經歷網絡票選、數據評比與專家評審等環節,參與評選的公司精英薈萃,博輝瑞進能夠從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新浪財經此次推出「科創板潛力公司百強」評選活動,旨在尋找中國的科創先鋒,鼓勵科技創新的優秀探索者。博輝瑞進能夠入選「科創板潛力公司百強」榜,進一步表明了博輝瑞進在科技行業及專業機構受到的廣泛認可度。這一成績取得的背後,包含著博輝瑞進不斷的開拓創新。
  • 信達生物(01801.HK)擬根據一般授權配售5200萬股 總籌約47.3億港元
    格隆匯 1 月 15日丨信達生物(01801.HK)發布公告,2021年1月15日(交易時段前),公司與聯席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此,公司同意委任聯席配售代理作為配售代理行事,以作為公司的代理根據配售協議所載的條款並在其條件規限下,促使承配人(否則自行)以配售價購買5200萬股配售股份。
  • 營收依賴新冠檢測產品 博拓生物業績持續性存疑
    根據上交所最新披露的消息顯示,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拓生物」)科創板IPO已獲得受理,公司正式向A股發起衝擊。伴隨著招股書的披露,博拓生物的財務情況也不再是秘密,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公司上半年業績實現突破性增長,其中新冠檢測產品成主要「功臣」,貢獻八成營收,這也讓公司未來業績的持續性被打上一個問號。
  • 在我們農村崛起的一個賺錢新行業,做好了,收入很可觀
    如今在我們農村有一種生意,你做好了,收入很可觀,那就是我們家鄉的紅白喜事一條龍服務。雖然現在國家禁止大擺宴席,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紅白喜事肯定是要辦酒的,而且隨著這幾年農村的發展,農民人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家對酒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現在農村辦酒席不像以前那樣了,你家出一人,我家出一人大家一起來幫忙。
  • 從業績中,窺探聯康生物(00690)翻盤實力|聯康生物科技|金因肽|...
    雖然業績處於下滑狀態,但毛利率則因銷售成本控制較好同比實現了3.2個百分點的增長,前景較那些既無收入、又無利潤,甚至還無商業化產品的「三無」生物新股公司們要樂觀的多。乍一看,整體財務數據和當前那些登陸了港股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並沒什麼兩樣,可若仔細推敲,絕對有一種「細價股、大潛力」的驚喜之感。先說收入小額下滑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期內出現一宗一次性意外事故,對表皮創傷應用產品金因肽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因來自經營環境的壓力劇增導致二代抗真菌產品匹納普銷售下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