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白眉地鶇重現

2021-01-17 搜狐網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神秘客」接二連三來軋鬧猛

  杭州發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的珍稀鳥種「白眉地鶇」重現身影

  鳳頭蜂鷹群遷徙經過浙江的蹤跡首次被發現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最近,「神秘客」接二連三來鬧猛。

  位於臨安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種新鳥。一個叫淡綠鵙(jǘ,第二聲)鶥(méi,第二聲),是杭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新記錄鳥種。

  另一個,叫白眉地鶇(dōng,第一聲)。雖然不是新記錄種,但非常神秘罕見,消失了幾十年,重新被發現。還有一個重大發現——浙江首次發現鳳頭蜂鷹群。 

 驚鴻一瞥發現淡綠鵙鶥

  最近,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陳水華帶人赴臨安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動物資源考察。

  一日早上,在保護區的核心區龍塘山深處的密林中,他們發現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這些鳥類來去匆匆,來不及用望遠鏡觀察,陳水華本能地舉起照相機一陣狂拍。

  回去一查資料,他們高興地發現在一群常見鳥類中間,還夾雜著一種不尋常的小鳥,它是只跟麻雀大小的灰綠色小鳥,轉動著灰色的小腦袋,頸部的白圈就像一根白絲帶一樣,眼睛滴溜溜轉,警惕地打量著四周。這種鳥叫「淡綠鵙鶥」,杭州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種鳥,是標準的新記錄種。

  放眼全省,「淡綠鵙鶥」也很神秘罕見。唯一一次被發現,是在麗水,那還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 

 「白眉地鶇」重現魅影

  白眉地鶇,同一天在清涼峰被陳水華等人發現。

  有幾隻如八哥大小的鳥類在幽暗的林間神秘地穿梭。這是什麼鳥?陳水華一邊滿腹懷疑,一邊舉起相機,隨著「咔嚓」一聲,這種神秘的鳥類終於被定格,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是一種在浙江消失多年的「白眉地鶇」。

  查閱資料,上世紀80年代之前,人們曾在杭州看見過白眉地鶇的身影。但此後幾十年間,它似乎就像在人間蒸發一樣,再也找不到蹤跡。

  一度專業人士曾懷疑:這種在東北繁殖、東南亞越冬的候鳥是不是改變了遷徙路徑不再經過浙江。 

 鳳頭蜂鷹群

  首次在浙江被發現

  喜事一樁連一樁。

  最近,神秘的鳳頭蜂鷹群首次在浙江發現並被拍到。

  鳳頭蜂鷹,跟沙漠裡的大雕形似。不過,鳳頭蜂鷹的後枕部有黑色羽冠,就像戴了一尊「鳳冠」,且喜食蜜蜂,鳳頭蜂鷹之名由此而來。

  同其他猛禽相比,它既有英雄威武的形象,又有「帥小夥」的氣場。

  鳳頭蜂鷹在俄羅斯、日本,以及我國的東北一帶繁殖,每年秋天總要集大群飛往東南亞越冬。雖然浙江位於其遷徙路線上,但浙江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現過鳳頭蜂鷹。

  2003年,亞洲猛禽協會的日本會員,找到陳水華,希望幫助尋找鳳頭蜂鷹途經浙江的地點。

  「浙江沒有這種鳥吧?」陳水華翻查浙江歷年來的鳥類記錄後,滿腹懷疑地問。

  日本會員確定地說,有的,一定有!

  日本猛禽協會拿出了衛星跟蹤記錄顯示,鳳頭蜂鷹群從日本出發,經過海上長途飛行,在紹興、寧波一帶經過,然後飛往臺灣,再最終抵達東南亞。

  此後7年來,陳水華帶著野鳥會員們苦苦在浙江境內尋找。但只在南北湖發現了一兩隻鳳頭蜂鷹。根本不是日本方面所說的幾百隻,甚至幾千隻的集體過境。

  鳳頭蜂鷹群到底經過浙江哪裡?這個讓浙江鳥類科學家們苦苦追尋而未果的答案,豈料,最近被富有戲劇性地破解。

  最近,一名來自寧波的菜鳥級觀鳥愛好者「noven」在寧波鄞州公園上空,看到大量的鳥兒原地盤旋。「前前後後大概有三四個編隊,都出現盤旋的現象。」

  陳水華看到照片後,興奮不已,「這就是我們苦苦尋找而不得的大群蜂鷹遷徙的蹤跡。」

  秋季賞鳥最當時

  「這麼多好消息,一個方面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陳水華博士說,另一方面也說明浙江境內還有很多未知的「神秘」物種,等待大家去尋找和發現。

  我國著名鳥類學家、浙江大學的丁平教授曾說,野生動物對環境非常敏感,尤其是鳥類。鳥類的種類、數量和多樣性,是對環境進行生態評價的重要依據。

  杭州正好位於我國東部候鳥遷徙線上,秋季大量候鳥將經過杭州。眼下正值秋季,西湖邊的鳥類最鬧猛了,當然,錢塘江沿岸等處也是鳥的天堂,大家不妨找個機會好好親近大自然,親近鳥類。

(責任編輯:renyue)

相關焦點

  • 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記錄到48種新鳥種
    近日舉辦的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上記錄到48種新鳥種。 來自全國的7支專業觀鳥團隊首戰告捷,每支隊伍記錄鳥種均超過100種。
  • 慄耳鳳鶥!河南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
    慄耳鳳鶥 杜卿 攝河南生態環境逐步好轉,吸引了新鳥種前來。12月4日,記者從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在日常監測中,保護區工作人員偶然拍到了一種鳥,經鑑定為慄耳鳳鶥。它不但是保護區發現的新鳥種,也被確認為河南省的鳥類新記錄物種。
  • 2019年浙江鳥類首個新記錄在文成誕生
    2019-02-10 07:58 | 溫州新聞客戶端酒足飯飽之餘,去山間或海邊走走,碰上一個新鳥種,真是人間美事。2019年2月2日,溫州野鳥會成員陳曦恆在文成發現浙江鳥類新記錄——鉤嘴林鵙(音jú),同時這也是2019年浙江省第一筆鳥類新記錄。
  • 永安天寶巖保護區2020年監測到5種新記錄鳥種
    福建省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重視區內野生鳥類監測工作,2020年監測拍攝到鳥類141種,其中6種彌補了無圖記錄,並發現了5個新鳥種,區內有影像資料的鳥種達到210種,有名錄記錄鳥種達291種。
  • 鳥與史料——金翼白眉(臺灣噪眉、四眉
    四眉(金翼白眉),其相關史料,最早見於清光緒年間臺陽見聞綠(唐贊袞,1891),曰:「四眉,狀微似畫眉,兩眼各有二白紋。」 四眉,眉斑及顎斑,上下兩條鮮明的白色羽紋,形成美麗的四眉,因而得名。臺灣特有鳥類——臺灣噪鶥(金翼白眉)鳥  種:玉山噪鶥 White-whiskered Laughingthrush Garrulax morrisonianus作  者:臺老毛  聯繫方法拍攝地點:臺灣 南投拍攝時間:20070630臺灣鳥類名錄(1969),稱四眉為金翼白眉
  •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3日11:54
  • 世界瀕危鳥種——黃喉噪鶥(靛冠噪鶥)
    世界瀕危鳥種——黃喉噪鶥(靛冠噪鶥),黃喉噪鶥(靛冠噪鶥)曾被視為世界受威脅鳥種,僅分布在我國江西婺源、雲南思茅,國外僅存在於印度的阿薩姆。相關資料:黃喉噪鶥 Yellow-throated Laughingthrush體型略小(23釐米)的噪鶥。
  • 廈門又發現12種新鳥種 目前已記錄333種鳥類
    廈門又發現12種新鳥種 目前已記錄333種鳥類  記者昨天從廈門觀鳥會獲悉,去年一年,廈門的觀鳥愛好者共發現並記錄了12種新鳥種,廈門的鳥類記錄因此達到333種。這是2003年廈門觀鳥會成立以來,發現新鳥種最多的一年。
  • 中國有多少種鳥?幾個是咱命名的?
    以發現新鳥種為人生目標的居士哥哥,他對鳥的分類、命名少有中國人的參與耿耿於懷。其實,也並非完全沒有,按照目前最新板的《中國鳥類圖志》(段文科、張正旺編輯)收納的1408種另603個亞種,而其中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新鳥種還是有三個的。至於比例是多少,小編數學不好,有錢難買高智商的網友們可算算。
  • 臺灣的16種畫眉
    屬於臺灣畫眉科的全部16種畫眉鳥,在這裡介紹給大家。感謝賞圖!
  • 狂野肯亞之行(鳥類篇2:上百張鳥類照片等你來欣賞,文末附鳥種清單)
    紅嘴牛椋鳥(紅嘴全嘴紅,黃嘴喙尖端紅)麻雀也見了好幾種:灰背長尾伯勞鵙雖然和伯勞是兩個科,但是它們的習性基本相同,包括《詩·豳風·七月》「七月鳴鵙」毛傳裡也曾說到:「鵙,伯勞也。」以上是許老師個人鳥類攝影的收穫,團隊收穫鳥種如下:1. Crowned HornbillTockus alboterminatus冕彎嘴犀鳥2.
  • 近3年洛陽市已發現的鳥種新增21個
    灰卷尾  「觀鳥會上癮」,這是觀鳥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話,上癮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熱衷於尋找新的鳥種。目前,我市已發現的鳥種有323個。其中,近3年我市新記錄的鳥種有21個。通過對周邊山區和溼地的調查,我市觀鳥愛好者近3年新記錄的21個鳥種包括:黑冠鵑隼、靴隼雕、彩鷸(yù)、流蘇鷸、闊嘴鷸、棉鳧、卷羽鵜鶘(tíhú)、寶興歌鶇(dōng)、褐頭鷦(jiāo)鶯、斑文鳥、銀臉長尾山雀、白喉林鶯、慄頭鶲(wēng)鶯、酒紅朱雀、橙翅噪鶥(méi)、小灰山椒鳥、長尾雀、白腹短翅鴝(qú)、紅尾歌鴝、黑喉紅尾鴝、灰卷尾。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
  • 朱子與藍冠噪鶥的情緣
    4A旅遊景區;段莘鄉慶源村,詹姓族人愛種棗樹,棗花雖小,開花時密密麻麻,遠遠看去燦若大片雲錦。如今,這些棗樹沿河而立,無一遭損,成為村莊一道靚麗景色;江灣鎮上坦村水口林溪水清澈、古樹蒼天,成為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影片《我不是潘金蓮》的重要拍攝地;江灣鎮下曉起村水口林,段莘水與村溪匯合地帶,樟、楮、槐等幾十棵古樹護牢村基,成為鄉村旅遊經典看點;…… ……受朱子「萬物一體」「中和之道」的生態思想教化,婺源村莊水口林決不允許砍伐
  • 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
  • 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湖南洞庭湖發現五個新鳥種 灰紋鶲首次露臉(圖)
    至此,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鳥種由原來的329種增至334種。  保護區每年例行的夏候鳥調查,是對東洞庭湖溼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摸底調查的慣例。今年六月,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再次對保護區轄區內的夏季鳥類資源進行全方位調查。此次調查圍繞著洞庭湖岸周邊的南湖公園、金鶚山公園、丁字堤、團湖、大西湖、小西湖、採桑湖、君山公園、月山等候鳥較集中的棲息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