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庭湖發現五個新鳥種 灰紋鶲首次露臉(圖)

2021-01-17 搜狐網

    來源:湖南在線

    昨日,記者從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了蛇雕、灰臉鵟鷹、紫翅椋鳥、灰紋鶲、黑鵯5個鳥種。至此,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鳥種由原來的329種增至334種。

  保護區每年例行的夏候鳥調查,是對東洞庭湖溼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摸底調查的慣例。今年六月,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再次對保護區轄區內的夏季鳥類資源進行全方位調查。此次調查圍繞著洞庭湖岸周邊的南湖公園、金鶚山公園、丁字堤、團湖、大西湖、小西湖、採桑湖、君山公園、月山等候鳥較集中的棲息地展開。對於常見鳥種,調查人員主要實施無傷害鑑定並記錄種類;對不常見鳥種,則利用長焦相機記錄了其形態特徵。

  據統計,此次夏候鳥調查最終記錄了80種鳥,其中在採桑湖附近記錄到的紫翅椋鳥(Sturnus vulgaris)、在月山記錄到的灰紋鶲(Muscicapa griseisticta)、在君山公園發現的黑(短腳)鵯(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在東洞庭湖國家級保護區均為首次記錄。近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南湖附近的龍山無人區和君山島附近再次記錄到新鳥種——蛇雕、灰臉鵟鷹,二者均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物種。

  據了解, 2008年至今,通過夏候鳥調查,東洞庭湖已連續發現10個新鳥種。其中2008年發現1種、2009年發現4種、今年發現5種。

  [相關連結]

  蛇雕(Spilornischeela):CITES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級,國家重點保護Ⅱ級。中文俗名:蛇雕大冠鷲鳳頭捕蛇雕。全長約70cm。頭頂及冠羽黑色,羽基白色,端緣淺棕色,使羽冠顯出顯著花斑。棲居於深山高大密林中,在高空盤旋飛翔,發出似嘯聲的鳴叫。以蛇、蛙、蜥蜴等為食,也吃鼠和鳥類、蟹及其他甲殼動物。用樹枝築巢於高大樹上。每窩產卵1枚。分布於泰國、緬甸、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中國。

  灰臉鵟鷹(Butastur indicus):隼形目鷹科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39—46釐米,體重375—500克。上體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為灰褐色。繁殖於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等地,越冬於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幾內亞等地。棲息於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針葉林等山林地帶,以小型蛇類、蛙、蜥蜴、鼠類、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鳥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責任編輯:news1)

相關焦點

  • 洞庭湖保護區再現新鳥種藍喉歌鴝、八聲杜鵑你見過沒?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郝家勇)2020年環洞庭湖區為期12天的夏鳥調查已經結束,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6月24日從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此次調查,不僅記錄到了36種水鳥、89種林鳥,還監測記錄到了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和低危物種棉鳧,並首次在洞庭湖發現記錄到了藍喉歌鴝和八聲杜鵑
  • 廈門又發現12種新鳥種 目前已記錄333種鳥類
    記者昨天從廈門觀鳥會獲悉,去年一年,廈門的觀鳥愛好者共發現並記錄了12種新鳥種,廈門的鳥類記錄因此達到333種。這是2003年廈門觀鳥會成立以來,發現新鳥種最多的一年。  發現地集中在6個地方  新鳥種的發現地相當集中,其中,廈門大學校園有5種,分別是橙頭地鶇、灰腳柳鶯、藍歌鴝、鱗頭樹鶯、北蝗鶯;五緣灣發現兩種,分別是小蝗鶯、紫翅椋鳥;天竺山發現兩種,分別是慄腹磯鶇、黃腹山雀;東坪山發現一種:黃喉巫鳥;翔安發現一種: 三道眉草巫鳥;廈門國際機場發現一種:鵲鷂。
  • 河南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
    它不但是保護區發現的新鳥種,也被確認為河南省的鳥類新記錄物種。「當時有十餘只慄耳鳳鶥在樹林中覓食。」該保護區科研科工作人員鄧天鵬介紹,慄耳鳳鶥上體灰色,下體白色,慄色的臉頰延伸至後頸部。慄耳鳳鶥常結群活動於海拔400米至2200米的森林中,在我國一般分布於南方,在國外見於印度東北部和東南亞國家,在河南為首次發現。
  • 三門峽黃河溼地發現新鳥種:鐵嘴沙鴴
    鐵嘴沙鴴(資料圖)    鐵嘴沙鴴 大河網訊 近日,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靈寶溼地拍攝到7隻不知名鳥,經過鑑定,該鳥為鐵嘴沙鴴,屬於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新發現的鳥種。現保護區內有鳥類276種,其中鴴形目33種,這一發現使保護區鳥種記錄增加至277種。 據了解,鐵嘴沙鴴屬鴴形目,鴴科,屬中小型涉禽,是遷徙性鳥類。羽毛的顏色為灰、褐及白色。嘴短。常隨季節和年齡而變化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溼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於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溼地之中。以軟體動物、小蝦、昆蟲、淡水螺類、雜草等為食。
  • 洞庭湖新發現4種候鳥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作為我國重要的候鳥棲息地之一的洞庭湖,正成為越來越多候鳥的「選擇」。記者從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在最近的觀測中,新發現了灰樹鵲、赤紅山椒鳥、灰喉山椒鳥、黑頭蠟嘴雀4種候鳥的身影。 隨著洞庭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保護區不斷加大候鳥保護力度,湖區群眾愛鳥護鳥的氛圍逐年變好,越來越多的候鳥前來洞庭湖過冬。連日來,隨著我省氣溫屢創新低,已有超過12萬隻候鳥大軍陸續飛抵洞庭湖。
  • 一頭麋鹿的愛情故事 湖南深入推進湘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
    2016年3月3日,16頭麋鹿放歸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資料圖/記者楊旭2012年,一隻雌性麋鹿幼崽被東洞庭湖保護區管理局的人員撿到,最終被帶回丁字堤管理站養大。這隻名為「點點」的麋鹿不僅健康長大,並且已經有了自己的後代。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
  • 為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拍手叫好(圖)
    2018年5月11日中共湖南省委召開十一屆五次全會,通過了《關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決議》。在這個《決議》中,突出了深入開展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我非常擁護這個《決議》,也非常關注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  《決議》對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目標非常明確。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但在某一天,它們被京山觀鳥愛好者發現並拍攝下來,從而成為了京山鳥類名錄中的一部分。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
  • 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金斑鴴
    我一直在夢中希望也能拍攝到這種罕見的鳥種,由於受到地界的影響,金斑鴴根本不可能來到商州的幻想今天被徹底打破,終於圓了我拍攝金斑鴴的夢。今天(10月12日)中午,偶遇幾位攝友在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拍鳥中,好友侯老師和好友趙輝同事發現一隻金斑鴴。他們及時通知了我,由於當時不知是什麼鳥種,我也很納悶,跟著了魔似的趕赴拍攝地點,能拍到新的鳥種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鳳凰傳奇。
  • 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新發現4種候鳥
    作為我國重要的候鳥棲息地之一,洞庭湖正迎來越來越多越冬候鳥。記者7日從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在最近的觀測中,新發現了灰樹鵲、赤紅山椒鳥、灰喉山椒鳥、黑頭蠟嘴雀4種候鳥的分布新記錄。  近日,隨著氣溫降低,來自西伯利亞以及我國北方地區的越冬候鳥,正大量到達這個全國第二大淡水湖。
  • 夜鷹首次「露臉」江口鳥洲
    夜鷹首次「露臉」江口鳥洲
  • 兩種新鳥種出沒廈門 均出現在大山中
    據悉,這種鳥是短尾鴉雀,此次系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紀錄。記者獲悉,這隻短尾鴉雀是13日7時許,凌飛鶴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開展鳥類調查時發現的。據他介紹,短尾鴉雀是全球易危鳥種,喜歡穿梭在竹林間覓食、棲息,模樣特殊,叫聲尖銳。據了解,短尾鴉雀在福建主要分布於武夷山脈和戴雲山脈一帶,十分罕見。其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因此也俗稱「掛墩鴉雀」。
  • 中國有多少種鳥?幾個是咱命名的?
    其實,也並非完全沒有,按照目前最新板的《中國鳥類圖志》(段文科、張正旺編輯)收納的1408種另603個亞種,而其中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新鳥種還是有三個的。至於比例是多少,小編數學不好,有錢難買高智商的網友們可算算。
  • 杭州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白眉地鶇重現
    「神秘客」接二連三來軋鬧猛  杭州發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的珍稀鳥種「白眉地鶇」重現身影  鳳頭蜂鷹群遷徙經過浙江的蹤跡首次被發現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最近,「神秘客」接二連三來鬧猛。  位於臨安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種新鳥。
  • 洞庭湖麋鹿守護者
    他是湖南省引進的首個研究麋鹿的博士,在東洞庭湖和麋鹿相伴了八年。八年間,他跑遍了東洞庭的每一個角落,他是麋鹿種群的守護者,也是洞庭湖生態環境變化的見證者。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除署名外)「黑」,幾乎是所有人見到宋玉成的第一印象。由於常年在戶外工作,所以宋玉成暴露在外的皮膚基本上都曬成了黑色,甚至胳膊上都曬得脫了皮。
  • 湖南首次明確:嶽陽,省域副中心城市!
    12月1日至2日,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在長沙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這意味著,湖南正式謀定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十四五時間」。《建議》乾貨滿滿,「三高四新」戰略、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共同富裕、發展精細農業等等舉措和規劃,充分展現了湖南新發展的戰略定位和格局目標。
  • 洞庭湖新發現灰樹鵲、赤紅山椒鳥和灰喉山椒鳥等4種越冬候鳥
    洞庭湖新發現灰樹鵲、赤紅山椒鳥和灰喉山椒鳥等4種越冬候鳥 2018-12-11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藍喉太陽鳥 信陽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鳥種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祝文平)日前,信陽董寨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靈山保護站開展常規監測時,在一棵木槿樹上監測到1隻以前從未監測到的鳥種,經鑑定,該鳥種為藍喉太陽鳥雌鳥,屬於董寨保護區新發現的鳥種。
  • 作家李清明:一本洞庭湖歷史文化的「活教材」
    一本洞庭湖歷史文化的「活教材」 作家李清明在湖南文理學院講座引師生共鳴 新湖南客戶端5月13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汪令維)「豬大八百斤,魚大冇秤稱;洞庭湖的藕絲系得住船;養母豬,種湖田,發財只須兩三年。」
  • 洞庭湖鼠患調查:天敵減少致田鼠超生成災(圖)
    今年5月份以來,根據統計結果,吳元蘭發現母田鼠的數量和公田鼠的數量一樣多,她一直擔心鼠災暴發。  在和吳承和的一次電話聯繫中,吳元蘭得知大通湖區的監測情況也很嚴重,隨後暴發的鼠情很快印證了她的預感。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鄧學建說,嚴格來說,現在沒有量化調查來定位跟長江截流有關,但有一個事實是,截流以來,進入洞庭湖的水少了。之前,從長江補入洞庭湖的水很多,現在補入的水幾乎沒有,水位降低,裸灘增多,變成大片適合東方田鼠生長的地方。東方田鼠的泛濫,可能跟長江截流有關,也可能跟雨量減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