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阿彌陀佛的無上密咒,蘊藏著一個大秘密

2021-01-08 慧光雲聚

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就是信願。藕益大師說過,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有沒有信願,往生的品位是上等還是下等,全看修持功夫的深淺。同樣,藏傳佛教也是這樣講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當中也說:「憶念阿彌陀佛和欲求往生極樂世界此二者最為重要。」意思就是說憶念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欲求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發願求往生。

既然淨土宗的祖師們都異口同聲地強調信願這兩個條件,我們要怎麼增強信願呢?

就信心而言,首先我們要相信念阿彌陀的心咒具有非常殊勝的功德。

蓮花生大師在伏藏儀軌的最後一行小字裡講得很清楚:「十一個字根本咒,三十萬遍得悉地,佛現攝於無緣中,此後發願做回向,消除現世諸橫死,來世往生極樂剎,是故具緣當修持。」意思是說,我們好好地念阿彌陀佛的根本心咒,如法念完三十萬遍決定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儀軌上還說,最後要觀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化為光明,融入無緣的大空性當中,之後就在這種境界當中發願回向,這樣依照儀軌念誦心咒有殊勝的利益,可以消除這一生世間一切不吉祥的災難和橫死,來世往生到極樂世界獲得一切自在,是殊勝的即生成就的捷徑,所以有緣分的人應當精進修持。

《大威德續》上面也說:「堅定信心而修持,設若虛空成無有,然咒悉地無不成,世間諸天與仙人,所說明咒亦不欺,況說遠離貪慾者,所說密咒之行持,過去未欺當不欺。」按照這一段的金剛句我們可以知道,最關鍵的就是這個信心,只要你以堅固的信心來念誦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心咒,即便虛空成為無有,我們念誦的心咒也不會空耗,決定會得到殊勝的成就。一般世間的諸天人、諸仙人也說咒語,這種咒語也不會欺騙人,也會有實際的作用。但是諸天人、諸仙人根本不能和導師佛陀相比,他們的功德遠遠比不上佛的一根毫毛的功德,所以從遠離一切迷亂習氣、最圓滿的佛智慧當中顯現的心咒,就成了最真實、最不可思議、最殊勝的心咒。不論是現在持這一句心咒,還是將來持這一句心咒,走路的時候持也好,睡覺的時候持也好,坐車的時候持也好,不論何時何地持這一句心咒,決定不會有欺誑,絕對不可能落空的。因為這是佛在圓滿的三摩地的境界中所做的加持,是真實當中最究竟的真實,哪怕三千大千世界變成一個微塵,須彌山倒塌了,太陽變冷了,月亮變熱了,這一句心咒的作用和能力也永遠不會欺誑我們。

在座的所有道友,尤其是老年人心裡要明白,在這個無常、痛苦的世間,在短暫的人生當中,依靠誰?誰都靠不住,唯一需要依靠阿彌陀佛,要念念之間歸向這一句心咒,歸向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要像靠著一座須彌山一樣,不間斷,不打妄想,這樣我們的人身才會成為有意義的人身,下一世才不會再到輪迴裡面來投生。有些老年人認為自己沒有文化,沒有佛學的智慧,特別著急、特別擔心,但需要了知,老年人沒有文化不要緊,不懂得很多佛學知識、法相名詞,也不用擔心。對於老年人來講,在臨終的時候只能依靠阿彌陀佛來救度。而得到佛救度的前提就是現在就要以信心來念阿彌陀佛的心咒或名號,把所做的一切善根都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這才是一生最關鍵、最要緊的事情。自己下功夫的方面或者說根本的目標,不是做其它的一些次要的事情,最關鍵的、最主要的就是一心念佛,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信心、恭敬心,以祈禱心念阿彌陀佛的心咒或者聖號的話,阿彌陀佛所有的加持都完全可以得到。自在地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不可思議無上菩提的功德,沒有任何疑惑處。再打一個比喻來講,比如廣播電臺發射電波,這個電波就遍布在虛空當中,也遍布我們這裡的空間。我們打開收音機,只要調好頻道,收音機裡立刻就會發出很清楚的聲音,電臺發射出的一切聲音都可以原原本本在收音機裡面放出來。能不能接收的關鍵是調沒調好頻道,沒有調好的話什麼聲音也現不出來,而且全都是雜音。如果我們調整好了,那麼聲音就會在收音機裡面真實不虛的出現。

下面我們再說這個比喻的意義,電波比喻阿彌陀佛的願力周遍一切世界,在一切世界裡面相續不斷。我們思維一下,一個無情的法都可以周遍虛空,而這個無情的法根本無法和佛的法身相比,所以我們應當相信諸佛的法身周遍一切時空不可思議。「阿彌陀佛」翻譯成漢文就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無量光就是光明完全周遍十方世界微塵數的國土,也周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相續當中;無量壽就是長時不變、剎那不離的意思,沒有一個剎那不存在。既然法身是周遍的,又是常住的一種體性,那麼法身流現的無量無邊的大願海自然就周遍了十方世界,永遠都在護念我們,剎那也不會間斷。

比喻當中的收音機說的就是我們的心。只要我們的心安住在信心和恭敬的狀態當中,那麼一念心咒馬上就和佛的心接通,一念佛號當下就會顯現佛力的加持,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力就會源源不斷地融入我們自己的心相續當中。但是如果我們的心裡有懷疑而且有不恭敬的心或者在法會中六根散亂,說綺語,或者搞世間八法的話,我們的心就沒有調好頻道,也就沒有辦法得到阿彌陀佛圓滿的加持,不能自在地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我們自己的心沒有調整好,心相續還是在貪嗔痴的狀態當中,就好像收音機裡面只有雜音一點都收不到頻道一樣。所以不要心裡懷疑「阿彌陀佛遠在天邊,我們這樣念心咒、念佛號,他能加持我們嗎?」阿彌陀佛的法身周遍一切處、一切時,沒有任何懷疑。我們的法身也是同樣遍一切處,一切時,佛的心和我們的心實際上連一個微塵的距離也沒有,就像水和牛奶融合在一起,水和牛奶沒有絲毫的距離一樣,所以我們相信當下念咒、當下念佛,佛當下就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加持我們。

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公案來證明,淨土宗的五祖少康大師每次升座的時候,高聲念佛,每次念一聲佛號,大眾就看到有一尊佛從大師的口裡出來,念十聲佛就有十尊佛,就像念珠一樣連貫地從口裡出來。而且大師對大眾說:「你們凡是見到這個佛的都必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他老人家的功德也非常不可思議。在他的傳記裡面記載,當時有一個人問大師:「念佛可以往生淨土嗎?」大師回答就說:「隨著你精進念佛,必定可以滿足你的願望。」善導大師念一句佛號同時就有一道光明從口中放出,念十句乃至一百句,光明也是同樣一一從口中放出。

所以我們應當誠信阿彌陀佛的光明周遍十方世界,一直都在照耀我們,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也一直都在憶念我們,只要我們一心向佛,就一定會和佛的心願融合。大勢至菩薩也說過,十方諸佛愍念眾生就像母親憶念孩子一樣,如果孩子逃走,遠離母親,母親雖然憶念又有什麼用呢?如果孩子能夠像母親憶念自己一樣,那母子之間生生世世也不可能遠離。同樣,如果眾生的心憶念佛,現前當來決定會見佛,離佛不遠,而且不需要其它的方便,憶佛、念佛自然就會自心開悟。在這幾天法會裡,應當這樣切切實實地按照大勢至菩薩的開示好好護持自己的根門,把六根都攝受起來,把一切精力都完全投入到念心咒和佛號當中,時時刻刻憶佛、念佛。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能見得到我們,我們一剎那相續當中起的念頭,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者對阿彌陀佛作隨喜、祈禱、頂禮等,阿彌陀佛都一一了知。阿彌陀佛就像最慈悲的母親一樣,不可能不關照、不護念我們這些可憐的罪苦眾生,一定會全力加持我們的!沒有任何疑惑特別相信修淨土法成就往生淨土的種種功德,這樣念佛就是如理如法的修行。

(註:本文選編自智圓法師講記)

相關焦點

  • 佛教:最殊勝的七大密咒都在這裡了,總有一款適合您
    其實說白了,一切眾生都是一個能量體,只不過能量有大有小,有善有惡,千人千面——就像是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一樣,所有大千世界加在一起也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能量體。至於說超凡入聖的那些阿羅漢,大菩薩和諸佛們,他們其實也是能量體,只不過能量非常大,又毫無雜質,十分純淨,因此磁場也就格外強。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無知了!
    無論是否信佛,提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在佛教寺院裡,這六個字也隨處可見,它們被佛教淨土宗奉為「六字大洪名」,淨土法門主要就是通過稱念佛號往生淨土,因此,在佛教裡,這句「阿彌陀佛」被人稱誦得最為廣泛,幾乎所有的出家修行人都要日日念此佛號,精進道業。
  • 密咒的生效原理—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密咒也叫陀羅尼講到密咒很多人感興趣了師父教個密咒聽說很多密咒很靈密咒有很多看在我們有緣的份上今天跟大家說個密咒回家可以反覆念念什麼密咒呢管不管用呢先聽好了我發誓從今天開始不恨人不生氣 不抱怨如其不然讓我賺不到錢這也是密咒嗎這就是這股力量咒語的力量就是不斷地去訓練我們的心讓它堅強起來
  • 念佛常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什麼意思,你可能還不知道
    如同人有別稱一樣,阿彌陀佛共有十三個稱號,其中有十二種與"光"方面有關,一種與壽命方面有關,前者總稱"無量光佛",後者稱"無量壽佛"。歸納起來,阿彌陀佛的意義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四十八願,這就是無量覺的濃縮;若將之展開,就是全部的《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可以說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名號的註解,而《無量壽經》是四十八願的註解。
  • 念阿彌陀佛有很多人糾結,要知道7點,關係到你能不能往生很重要
    念阿彌陀佛有很多人糾結,要知道7點,關係到你能不能往生很重要。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稱,可見不論是觀世音菩薩,還是阿彌陀佛和我們都有很大的緣分。尤其是阿彌陀佛,出家人之間見面會互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會用這句佛號互相問候,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句佛號,要感恩釋迦牟尼佛。
  • 念「阿彌陀佛」,如此殊勝!不但能「往生」,還能獲得現世利益
    但是不要怕,既然有能造的業,就一定有解決的方法,世界上的每一種「苦」,每一種「病」,都會有對治的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對症下藥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佛說:「念佛一聲,罪滅河沙」,你有再大的罪業,只要念佛,那就有救!由此可見,念佛功德無量。
  • 「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學佛的人很難明白!
    如果我們接觸過佛教,那麼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應該就是那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寺院裡處處可見,僧眾之間見面也會念「阿彌陀佛」以示恭敬與尊重。很多人念了一輩子佛號,但對其含義卻含糊不清、知之甚少,如此念佛,功德利益就大大缺損了。「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南無」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 佛教:這一句阿彌陀佛,無價之寶啊
    所以念佛人見面互相合掌,互相客氣念阿彌陀佛,他能起到不可思議的作用。對方忘了阿彌陀佛,忽然你念出來了,他馬上想起來,哎喲,阿彌陀佛,他就這個意思。被人罵的時候念一句阿彌陀佛,為什麼?念阿彌陀佛增長心量、增長智慧,這就不跟他罵了。不然你不念阿彌陀佛,他罵你一句,你肯定要還他一句,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力理,是相當的大。我們學佛人,要常悟自覺,長期擴大心量,想擴大心量這就不要忘了阿彌陀佛。
  • 記者親歷: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立刻出現空中
    他外婆把腳舉起來,讓他看到這雙鞋子像黃金般的光亮、高貴。 他把這一事件告訴我,我就問他,你當初念了幾句佛號?他說,只念一句。我又問,你怎麼不多念幾句?他說,沒有想到!真就是你認真、你專心,你用誠敬的心去念這句佛號,不能含糊、不能馬虎,更不能散亂、隨便。所以你認認真真的念就能得到真實的感應,你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在你面前放光注照你,你就得到加持,你就能業障消除。冤親債主在旁邊也都看到,對你都敬佩,不敢找你麻煩。
  •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兩個字通常用在佛菩薩名號、一切賢聖僧尊名之前,表示娑婆世界眾生,致心頂禮、歸命佛法僧三寶。比如,我們稱「阿彌陀佛」時,會在其前加上「南無」恭敬詞,即「南無阿彌陀佛」 表示對佛的恭敬。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一般都供奉的有「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左邊供奉的是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其右脅侍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慈悲喜舍」是佛教裡利他無我的四種清淨心。觀世音菩薩除了是阿彌陀佛的脅侍,還是他的徒弟,曾在過去無量劫前救渡過觀音菩薩。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
  • 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念100萬遍阿彌陀佛,收下3大妙法……
    阿彌陀佛,佛中之王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佛中之王,也是咒中之王,發48大願度盡眾生,功德超過一切佛所以,只要誠心念「阿彌陀佛」,就可獲諸阿彌陀佛的加持護佑!阿彌陀佛聖誕日!讓我們一起接力,共念100萬遍:阿彌陀佛!
  • 為何念佛要念阿彌陀佛,而不是念其他佛呢,看了兩個故事就知道了
    因為阿彌陀佛曾發四十八願渡眾生,我們念佛是以阿彌陀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阿彌陀佛是果地,我們現在還是在因地吧。什麼叫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彌陀往昔的願心是: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機法同時成就的無上菩提願心。以阿彌陀佛所證無上佛道,即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回心布施給一切眾生的無上功德也成就了。當阿彌陀佛成就願心的時候,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功德我們就具足了。
  • 原來口念「阿彌陀佛」,有這5種不可思議力!
    不論在電視劇,還是現實的某些情境裡,總會聽到幾聲「阿彌陀佛」。太虛法師的〈中國人口頭上心頭上的「阿彌勒佛」〉所描述的情境更加生動、有趣。然而,他那年代所描繪多個的情境,在今日,我們仍歷歷可「聞」。只要有人遭遇不幸的事情,就會從某處傳來幾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是何方神聖?口念「阿彌陀佛」到底有何用?
  • 世界上5個想去卻不能去的地方,每一個都蘊藏著巨大的秘密!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旅遊,因為旅遊是一個很好的消遣方式,而且在旅途中很容易忘卻工作和生活帶來的煩惱。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環遊世界的願望,想去看遍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而大家也在為了這個願望而努力奮鬥著。但是大家知道嗎?這個世界有5個地方是大家想去但不能去的地方,每一個都蘊藏著巨大的秘密!
  • 阿彌陀佛聖誕日:阿彌陀佛成道前,曾有一世生為國王,捨棄王位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今年合陽曆12月31日)是阿彌陀佛聖誕日,以表慶賀。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亦是娑婆世界眾生的「接引佛」。在西方淨土中,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脅侍,合稱「西方三聖」。
  • 一分鐘了解連城訣蘊藏的大寶藏秘密
    萬震山師兄第三人以及數不清的江湖人士都想得到連城訣,是因為連城訣裡藏著一個大寶藏的秘密,我們來看原著是怎麼說的:六朝時梁朝的梁武帝經侯景之亂而死,簡文帝接位,又被侯景害死,湘東王蕭繹接位於江陵,是為梁元帝。梁元帝懦弱無能,性喜積聚財寶,在江陵做了三年皇帝,搜刮的金珠珍寶,不計其數。承聖三年,魏兵攻破江陵,殺了元帝。
  • 阿彌陀佛說:我國中的人,都互相愛敬,從來不會憎惡嫉妒
    在這個世界上人的分別、嫉妒心產生了痛苦,為什麼?因為心不平。而阿彌陀佛的國家就沒有這種痛苦,因為人人平等,這個平等不只是外部的環境,主要是「心念」上的平等。娑婆世界不平等因此,阿彌陀佛說:我國中的人,都互相敬愛,從來不會憎惡嫉妒。我們想要改變這一切,要從心開始,從改變自己的心開始。有句話說得好,「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 念佛法門:我寂寞的時候,阿彌陀佛也寂寞
    但是,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我總是裝出一副正常小孩的模樣——就像這首詩裡寫的,「我寂寞的時候,別人不知道;我寂寞的時候,朋友們都在笑」。雖然我的媽媽脾氣也很好,可是,她也不知道我寂寞——填飽一家四口的肚子已經讓她焦頭爛額了,哪還有力氣去理會一個小孩子的寂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