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二小忠義剪紙工作坊開展社團活動
去年10月,忠州二小獲得2019年重慶市中小學學生藝術活動月系列活動班級合唱視頻評選一等獎;以及2019年重慶市中小學學生藝術活動月系列活動第五屆課堂器樂視頻評選一等獎……
一份份榮譽,鑄就了學校多彩教育的優質品質。
「多彩教育在於充分發揮教育最優化功能,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適合的教育,滿足每個孩子多樣化需求,讓每個孩子綻放自己的光芒。」忠州二小校長範豔華說。
進入新時代,忠州二小根植於豐厚辦學文化底蘊,承襲忠文化精髓,秉持「多彩繪童年」辦學理念,圍繞「做好自己,美好他人」校訓,凸顯「多彩教育」辦學特色,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重慶市葫蘆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以課程建設為載體和途徑,忠州二小從「求真、尚美、博藝、篤行、靈動」五個維度建構課程體系,推動「多彩教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致力於培養「精彩少年,二小驕子」,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求真尚美之人。
融入藝術基因
構建拓展型校本課程
「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載入王朝名將正史的巾幗英雄,今天我們以她為素材進行創作……」在忠州二小忠藝剪紙工作坊的「刀剪韻味,忠義傳情」課上,戈小紅老師為學生介紹忠縣忠義人物,學生了解人物事跡後,進行剪紙創作。
「孩子們舞動小剪刀對一張張彩紙裁剪加工,變幻出一件件精美的紙藝作品,講述了一個個忠義傳奇故事,這陶冶了他們的藝術情操。」範豔華說。
這一剪紙課是忠州二小實施藝術特色教育,豐富多彩教育內涵的生動體現。
為鍛鍊學生審美情趣,學校開設「四點半」課堂,開設「墨韻清香,字裡人生」書法課,「丹青溢彩,點染傳神」繪畫課,「清喉曼妙,童聲嘹亮」合唱課,「絲竹雅韻,風吟華音」葫蘆絲課等校本課程,並採取「走班上課」,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擇課程學習。
據悉,忠州二小「墨韻清香,字裡人生」書法課,以書法操、書法展等形式,讓孩子們寫得一手好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絲竹雅韻,風吟華音」葫蘆絲項目,將葫蘆絲引入班級等場所,全校師生與家長體會到傳統民樂的自然和空靈之美。
如今,書法、剪紙、繪畫等藝術課程已成為忠州二小的校本精品課程,學校還不斷增添德藝相融的豐富內涵,為形成「一校多品」,提升辦學文化品質打牢根基。
厚植德育土壤
強化生活德育課程建設
一場突如其來疫情,讓今年寒假「超長待機」。「停課不停學」期間,忠州二小開展「致敬逆行者」德育活動,孩子們以手抄報、繪畫等方式,感謝抗疫戰士,也築牢了學生們的家國情懷。
在忠州二小,類似這樣的德育活動課程有很多。
忠州二小校長範豔華認為,從生活中學習的道德是「德性之知」,比任何硬性灌輸都要自然與真實。
近年來,忠州二小圍繞「多彩教育」,著力打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生活德育課程,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塑造良好品行。
事實上,學校結合「我為新時代文明代言」等主題,上好開學第一課,並在每周班隊活動課、晨會課上,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傳統節日教育等主題教育。
論學校最具特色的生活德育課程,就不得不提到「每月主題活動」:3月,「三八」婦女節親子活動「我為媽媽插鮮花」;4月,走進社區「綠化家園,幸福生活」;5月,「傳承忠義文化,相約七彩忠博」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6月,「觀白公、愛家鄉、報祖國」活動……
「每月都有活動,人人積極參與,從中收穫成長」的活動局面在忠州二小形成。孩子們逐漸成長為修德尚美的「二小驕子」。
接下來,學校將繼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讓學生在生活德育的環境中成長。
打造實踐舞臺
形成多樣化活動課程
前段時間,忠州二小開展了「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文明志願者服務隊走上學校附近街道與周屏社區,清理生活垃圾,既增強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我是環保小衛士,城市有我更美麗。」「在活動中,我得到了實在的鍛鍊。」……參加活動的孩子們表達感受說。
像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學校加強學生綜合實踐的常態工作。
「活動課程引領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獨立解決困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範豔華說。
據了解,學校開設各具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組織學生開展體驗式、主題研究式的學習活動,引導他們將知識及技能深化,在實踐中合理運用。
以打造「社團活動,百花齊放」活動課程為例。學校成立花樣跳繩、樂器演奏等37個社團,在每周三下午開設2課時,學生可以每學期選擇一項內容學習。
同時,學校開展「主題教育,百花爭妍」活動課程,引導學生走上社會教育大課堂的「社會實踐,百川歸海」活動課程,促進學生的綜合實踐與自主探究能力增強。
忠州二小構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學生成長的一片沃土,為多彩教育增添內涵,實現「教學做合一」,達到了知情意行和諧統一。(何霜 張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