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記丨葫蘆絲演奏進課堂,學生動手把荒地變菜園…昆明這些學校課程...

2021-01-17 澎湃新聞

全聚焦

教育部

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

自2021年1月1日起,教育部決定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已經受理但開具時間晚於2021年1月1日的,《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仍然有效。

取消後,可通過在港澳臺學習人員提供的港澳臺院校錄取材料、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學習進修證明材料或自願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等認定人員身份和經歷。

昆明市

首次開展七年級教育質量監測

語文試卷品鑑雲南民族風情與歷史人文,數學試卷出現疫情防控、線上教學,英語試卷中有「文明昆明」標識......各監測學科陸續開展質量分析。

命題人希望七年級的學生,通過試題直觀感受學習方法的轉變,提高學習的興趣。昆明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羅浩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羅浩宇介紹,把學生的所見所聞以試題的形式反映出來,加之題幹的親切表達,愉悅的答題感受便會隨之而來。

此次監測覆蓋全市274所學校,有7.4萬多名學生參與。監測學科為七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監測對象是七年級學生、3科教師和學校校長。監測內容涉及學科學習質量,課程開設、條件保障等相關因素。通過筆試、問卷填答等方式,客觀把握昆明市初中入口學生的學業質量狀況,並結合反映出來的問題,指導教育教學。

縣區事

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助力尋甸縣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近日,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中高考學科專家團隊一行32人,到尋甸縣開展為期2天的2021年中高考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專題輔導培訓。

市級專家深入課堂,隨堂聽課130餘節,召開座談反饋會議23場,召開高中新教材課程開設情況調研座談會議1場,召開2021年中高考分學段複習備考集中指導培訓會議2場。

尋甸縣將根據市教科院的指導意見,認真梳理問題,找準癥結所在,全力以赴抓好2021年中高考複習備考,努力推動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取得更大的進步。

盤龍區

黨員電教片聚焦愛生故事

近日,盤龍區教育體育局黨組舉行第十五屆黨員電教片觀摩評比活動。

參加評比的8部電教片形式新穎,聚焦愛生故事,展現了盤龍區教育體育系統一批優秀黨員,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並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的故事。

本次觀摩評比活動採用抽籤方式依次進行展播,昆十中黨委等8家單位製作並選送了《平凡見初心 青春擔使命》等8部黨員電教片。這些作品緊扣時代主旋律和黨員教育主題,集中展示了盤龍區教育體育系統基層黨組織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成果。

晉寧區

思政課教師教育中心揭牌

近日,昆明市晉寧區思政課教師教育中心揭牌成立。

今後,該中心將通過晉寧區與昆明市社科院共享優勢教學資源和研究成果,努力提高全區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業務素質,共同推動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踏上新的臺階。

昆明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趙龍介紹,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針對他們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傳授正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昆明市社會科學院將大力支持、幫助晉寧各學校思政課建設和發展。

東川區

22支中小學生代表隊誦讀經典

11月18日,東川區第七屆中小學生暑期讀書活動誦讀經典比賽在東川會堂拉開帷幕。

本次比賽共有22支代表隊參賽。參賽作品均為中華經典的詩詞、散文等優秀文學作品,各參賽隊以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現場評委和廣大師生獻上了一場集音樂、詩歌、舞蹈等藝術為一體的文化盛宴。

經過激烈角逐,東川四小、東川二小榮獲小學組一等獎;銅都中學、烏龍中學榮獲中學組一等獎;東川一小、拖布卡鎮中心學校、東川三小、碧谷中心學校碧谷小學榮獲小學組二等獎;東川二中、拖布卡中學、明月中學榮獲中學組二等獎。李坤蘭等8人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校園圈

高新一小經典校區

榮獲昆明市智力運動會團體冠軍

11月15日,2020年昆明市智力運動會在昆明市第八中學落幕。

高新一小經典校區小學女子甲組和小學女子乙組斬獲2020年昆明市智力運會各組別的冠軍。小學男子乙組隊獲得了團體亞軍,小學男子甲組獲得了團體季軍。

個人賽方面,高新一小經典校區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伍思萌、牛子萌同學包攬了小學女子甲組冠亞軍,蔣欣芮、陳怡潔同學包攬小學女子乙組的冠亞軍。

官渡六中

運動會上師生同臺獻技

近日,官渡區第六中學陽光運動會暨第四十一屆田徑運動會啟幕,39個班級的同學帶來的60秒集體特色表演,輪番亮相。

同學們都在創意上下足功夫,展現出來的均是經過用心編排後的「團隊作業」。老師們也不遜色,青年教師帶來的足球、籃球競技展演,以及網絡熱門歌舞表演,令人眼前一亮,青春氣息溢滿賽場。

官渡區第六中學校長顧永剛表示,一年一度的田徑運動會,既是對學校體育工作、師生體育素質和精神風貌的檢閱,也是對同學們身體素質、心理承受能力等的考驗,更是師生歡聚、增進交流的平臺。

官渡職中

將葫蘆絲演奏納入課程

11月19日,官渡區職業高級中學在校內舉行了「葫蘆絲進課堂」啟動儀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葫蘆絲將以每周一節的形式,走進高一學生課堂。

在啟動儀式上,不少葫蘆絲演奏名師帶來《月光下的鳳尾竹》等經典曲目,讓在場師生領略到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官渡區職業高級中學校長路小軍表示,學校目前已經將龍獅彩扎、內壁畫、烏銅走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請」進了校園,下一步,葫蘆絲課程還將從高一年級擴展到其他年級,並逐步鋪開至全校。

金殿中學

勞動做得好 校內可自制大餐燒烤

為了更好地把勞動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勞動教育的氛圍,昆明市金殿中學成立勞動教育領導小組,每周勞動課不少於1課時。

同時,結合學校實施半軍事化管理及寄宿制的實際,將每周校內勞動分散到學生的日常管理,利用每日的宿舍、教室、食堂的衛生打掃等,全面實施日常勞動教育及良好衛生習慣的教育。政教主任延淑德說勞動做得特別好的同學和班級,可以在學校內自製燒烤大餐。

「學校充分挖掘校本課程的勞動教育元素,繼續做好機器人等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勞動創造能力和工匠精神。」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胡亞說。

瓦恭小學勞動教育

讓荒草地變菜園子

結合勞動教育,五華區瓦恭小學近日創新實踐,把原本的荒草地變成了菜園子。

為了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參與勞動,親身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勞動收穫帶來的喜悅,根據學校佔地面積大、綠化面積大的特點,學校把原本全是雜草的綠化帶按班級劃分出來,交由各個班級管理。學生在家長、老師的幫助下,在荒草地上種下了一顆顆嫩綠的菜苗。如今,滿是雜草的區域,已經變成一塊塊菜地。

通過教研活動,瓦恭小學計劃憑藉豐富的勞動資源和地域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

觀音山中心學校

首設勞動周

「從今年起,我們計劃把每年11月中旬第一周,確定為學校勞動周。」這是教育君從西山區碧雞觀音山中心學校獲得的信息。這也是西山區首個設立勞動周的學校。

2020年的勞動周,同學們通過到食堂學習包餃子、撿拾校園內衛生死角垃圾、校門口除雜草、寢室整理內務、圖書室整理圖書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

除設立勞動周,為確保學生平均每天勞動不少於1小時,碧雞觀音山中心學校還制定了《勞動實踐評價手冊》,要求同學們在家也必須參加家務勞動。同學們的勞動教育評價結果,將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評優參考依據。

呈貢二小

「小藥童」 百草園裡辨藥草

日前,呈貢新區第二小學的學生發現科學實驗室旁多了一個「百草園」,科學課老師帶著孩子們在這小天地裡辨識、研究藥草,學習中藥文化。

「百草園」中種植了9種共500株雲南常見的中草藥,老師為每種中藥製作了包含其名稱、科屬、藥效等信息的「名片」,以便學生了解。

學校計劃安排學生通過觀察、記錄,認識中藥藥材的結構、生長變化,並能夠辨別一些常見的中藥藥材。同時,學校還計劃與雲南中醫藥大學金櫻子科普團隊聯合開展中醫藥相關知識普及課程。

陽光小學

「小劍客」市級比賽收穫滿滿

近期舉行的2020年昆明市中小學生擊劍比賽,吸引了全市10多所學校200餘名運動員參加。西山區陽光小學擊劍隊在小學乙組的比賽中,收穫2金1銀4銅。

據介紹,陽光小學擊劍隊成立於2017年,囊括了佩劍、花劍、重劍各個劍種。近年來,在省、市、區級各類比賽中,陽光小學的小劍客們敢於拼搏、勇爭上遊,漸漸在比賽中展露頭角。

中華小學教育集團

開啟「玩轉數學,思維風暴」數學周

日前,中華小學教育集團開展了以「玩轉數學 ,思維風暴」為主題的數學周活動。

「口算小達人」、「小小建築師」.......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接連開展,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感受數學的美妙趣味。

本次數學活動周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展示數學文化魅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並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高校風

昆明理工大學

全校輔導員集體提升素質能力

昆明理工大學2020年全校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日前在呈貢校區小劇場舉行,共200餘人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以《圍繞高校輔導員危機幹預技能實務培訓》為主題。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聘顧問徐凱文博士通過案例分析、實戰演練和分組討論等形式,緊緊圍繞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生動形象進行了培訓教學。

培訓旨在加強學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推進輔導員心理危機幹預能力提升常態化、系統化,全力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雲南財經大學

成立雲南首支大學生帆船隊

近日,雲南首支省級大學生帆船隊在玉溪市成立,經過選拔,14名遊泳健脫穎而出,入選雲南省首支大學生帆船隊。

「傳統觀念認為,雲南地處高原,不具備開展帆船運動的條件。」雲南省大學生帆船隊教練李瑞琪說,「但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有的水質優良,具備開展帆船運動的條件,且帆船運動靠風力作動力,很環保。」

帆船隊將代表雲南省大學生參加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下一步雲南財經大學還將成立帆船俱樂部,開設帆船選修課,推動這項運動在「高原」紮根。

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學生創業項目再獲金獎

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於11月17日—21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建垠生物」項目以小組第一的優異成績在大賽總決賽上斬獲金獎。

來自全球的513個項目參與了金獎爭奪賽,雲南經濟管理學院以雲南省排位賽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金獎之後,成功入圍國賽。這也是雲南經濟管理學院繼獲得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以來,再次奪金。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

搭臺讓學生秀技能

近日,昆明衛生職業學院(昆明校區)啟動了職業教育活動周,近6000名師生在各個賽項上一展技能。

開幕式上,心肺復甦、無菌手術衣的穿戴等節目,展現了師生們對醫生、護士這份職業的責任和擔當。

本屆活動圍繞德、智、體、美、勞五大板塊開展,包含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學生及教職工體育藝術節、迎新晚會等多項活動。昆明衛生職業學院副院長王玲介紹,結合新時代要加強勞動和美育教育的要求,學院特別增設了宿舍衛生評比等項目環節,把勞動教育和美育教育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

記者:教育君們

編輯:熊凌瑩(實習)

責編:餘蘇晏

審核:張麗亞

如果你有好玩、新鮮的校園事,不妨告訴教育君~

我們的投稿郵箱是kmjy2019@126.com

也可以聯繫餘老師13888081270

期待在《周記》裡,看到你學校的消息~

昆明教育新媒體矩陣

原標題:《周記丨葫蘆絲演奏進課堂,學生動手把荒地變菜園…昆明這些學校課程真豐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周記丨昆明各學校為老師花樣點讚,4所國家級特色校將被命名~
    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各位小夥伴積極提供線索哦,沒準下一次做客【周記】的就是你們學校~1全聚焦昆明4所學校擬入選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教育部網站9月9日發布「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遴選結果的公示」,全國共有1093所學校入選。
  • 忠州二小打造多維課程助力學生個性發展
    ;以及2019年重慶市中小學學生藝術活動月系列活動第五屆課堂器樂視頻評選一等獎……  一份份榮譽,鑄就了學校多彩教育的優質品質。  進入新時代,忠州二小根植於豐厚辦學文化底蘊,承襲忠文化精髓,秉持「多彩繪童年」辦學理念,圍繞「做好自己,美好他人」校訓,凸顯「多彩教育」辦學特色,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重慶市葫蘆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 校園圈丨高爾夫「飛」進昆一中西山學校,學生選擇有了N+1~
    這是學校首屆高爾夫球聯賽,活動由昆一中西山學校、雲南鼎星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高爾夫運動項目自從2017年進入校園以來,學生們在下午「三點半」課堂又多了一項選擇。01高爾夫項目進校園2019年9月,學校在新高一年級12個班開設高爾夫體育課,全年級608名同學參加學習。高爾夫項目進校園,是拓寬學生成長渠道,進一步推動學校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舉措。
  • 校園圈丨 吉祥物上線,雲波小學擘畫校園發展新藍圖~
    活動中,「小錦鯉」帶來了科技、舞蹈、葫蘆絲、高爾夫、書法等15門特色課成果的精彩展現,讓人大開眼界。課程文化建設是雲波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雲波小學校長吳曉雲介紹,文化對整合育人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強化育人效果、提升學校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 新鄉縣古固寨鎮實驗小學舉辦慶元旦葫蘆絲專場音樂會
    為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給孩子們打造展示風採的平臺,展現學校「美育」特色課程「葫蘆絲」的教學成果,實小師生精心準備了葫蘆絲專場線上音樂會。踏著新年的氣息,伴隨著鏗鏘的鑼鼓聲,三隻可愛的小獅子跳上了舞臺,音樂會正式開始。歡快的《恭喜發財》從孩子們指間流出,孩子們春風滿面,熱情洋溢。
  • 停課不停學,老師變「主播」!雲端課堂成昆明師生2020的難忘記憶
    但疫情之下,為了保障學生「停課不停學」,他們把戰場搬到了雲端之上,學用軟體、學直播、學著適應鏡頭。老師們紛紛變「主播」,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這段特殊的時期,也成為了2020年師生們最難忘的一段記憶。
  • 周記丨教育部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春城小學語文課例站上全國「舞臺...
    必須要明確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布置作業、組織孩子完成作業、批改作業等,是學校的職責。而家庭和父母應該給孩子做家庭作業創造好的環境,支持孩子自覺地完成作業。家庭和學校應該各歸其位,共同為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 16所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程
    「誰能告訴老師,這些垃圾中,哪些是有害垃圾?」「請這幾位小朋友上臺,幫這些垃圾找到自己的家。」……近日,在泰州醫藥高新區實驗小學多功能教室,該校師生為來賓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知識課。這是該校承辦的「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現場教學觀摩活動的場景。
  • 打擊樂器進了小學課堂
    新學期,新課程。南岸區天台崗小學上海城校區這學期開設了打擊樂課程,非洲鼓、雨棒、牛鈴等充滿異域風情的打擊樂器被帶到了課堂 2月17日下午,小學生敲起非洲鼓,打起大薩滿,揮動雙手一起律動搖滾起來。他說,在他接觸的樂器中,打擊樂是他最喜歡學的,「律動感十足,演奏時有一種自我釋放,就像玩搖滾一樣,很hi」。李俊澄會的樂器還真不少,他學習過電子琴,會吹小號,但最讓他快樂的是打鼓。
  • 「玩」大賽,五千餘名學生共同體驗特色「課程嘉年華」!
    12月29日  銀河、中海兩所學校  同時上演了一場「玩」大賽  星娃、海娃們體驗了  前所未有的課程嘉年華  短短校園8小時,星娃、海娃玩了啥  12月29日,學生已經結束了期末考試。為了讓孩子們度過快樂的期末時光,學校精心組織了「玩」大賽——課程文化嘉年華活動。有別於日常課堂,孩子們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無味的知識,而是各種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能力的考驗。
  • ...相伴學生共成長——湖南長沙雨花區非遺進校園探訪實錄_新聞...
    據了解,湖南雨花非遺館作為「雨花區2019年非遺進校園」活動的主要承辦單位,2019年將在長沙市雨花區100所中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其中在20所學校開設非遺課程,在40所學校開展宣講課和公開課(包括雙語課);30所學校以走進場館與傳承人互動的形式進行;10所學校以活動展示的方式開展。
  • 阿卡索「雙師課堂」進偏遠山區學校 讓孩子也能跟著外教學英語
    根據此前央廣網的報導,在2020年1月,阿卡索就曾與深創投攜手前往上溪小學進行走訪考察,了解當地學校的英語學習情況。在經過充分的調研後,阿卡索把上溪小學作為其公益項目「雙師課堂」的試點學校之一,希望可以通過將優質的外教資源輸入到這裡,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跟著外教面對面學習,激發他們對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整體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和水平。
  • 博物館研學試驗課 文化殿堂變課堂
    文博場地研學,開啟奇妙課堂。11月21日上午,預約開封博物館研學實驗課的學生們按時到來。學生們在開封市博物館研學教員的帶領下,開啟了嶄新的博物館研學之旅,領略文博的魅力。受疫情防控影響,每堂課的預約人數控制在20人以內,學生們全程佩戴口罩,測量體溫。
  • ...語小學 「心文化」下構建特色課程體系 撐起孩子的國際化成長樂園
    「我們是外國語小學,自然注重外語教學,開發具備自身特色的英語課程。」魏亞萍介紹,在西工區外國語小學,學校每周都為學生安排有四到五節英語課,並專門聘用兩名美國外教,落實每班一節外教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感反應力和口語表達力。同時,學校還通過開設中國-紐西蘭在線外教空中課堂,定期舉辦校園戲劇節活動,鍛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 熱點丨昆明學生齊聲打call:祖國媽媽,我愛您~
    武警昆明支隊的官兵們用敏捷的拳腳、整齊的動作展示了軍人的氣勢;雲南省花燈劇院青年演員、雲南省花燈非遺傳承人葛玥玲瓏和國家三級演員殷林超用獨特的曲風,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濃濃的家鄉味……還有韻味書畫、修身太極、精美泥塑、甜美糖畫,每一種文化都是一份自信。通過此次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種子已經在江濱幼兒園孩子們心中悄悄萌芽。園博幼兒園
  • 南陽市第六完全學校高級中學:做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
    1.課程先行。除開設國家規定的普通中學全部課程外,以培養學生進入國際名校為目標,開設A-Level、AP國際課程項目,開設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非通用語種。開設世界文化了解課程,英語文學欣賞課程,莎士比亞戲劇課程,世界文化入門課程,跨文化溝通藝術,批判性思維訓練,創造性思維訓練,人生規劃課程等校本課程。2.課堂凸顯。
  • 臨沂一吉娃娃聽見葫蘆絲就唱歌 發出「嗷嗷」的聲音
    這條文藝狗名叫「球球」,今年9歲了,是一隻吉娃娃。它的主人王丹如告訴記者,因為她自幼學習葫蘆絲演奏,曾拿過國家級的大獎,平時常有學生跟她學習。「每次我教學生吹葫蘆絲時,『球球』就顯得特別興奮。」王丹如告訴記者,大約五六年前,「球球」就開始跟著曲子「唱歌」。  「每次都是『嗷嗷』叫,平時它從不會發出這種聲音的。」王丹如告訴記者,家裡人都覺得很有意思,沒事的時候就讓小狗「高歌一曲」。  8日,記者見到這隻小狗。
  • 樹德實驗中學《熊貓課程》實現學生由「達」到「成」
    為了結合教師課程,形成與教材互補,前三大板塊設計之初基於教師可開發的角度,著重強化了學生的可讀性,從人物、歷史、文化三個層次多層面的剖析了成都文化乃至中國歷史。「成都坐標」環節空間時間串聯,介紹了相關的歷史遺蹟,從而激發同學們的城市認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交流探究」板塊是讓同學們在交流走訪之餘親自動手體驗,在實踐上體會到成都文化的魅力。
  • 學校有靈魂、教師有思想、學生有主見、家長有信心……這所學校用...
    「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一個社區」,張雲鷹把「城市人」界定為「有良好生活習慣和人文素質的城市公民」,對照設定一條一條標準,從影響教師開始,對學生從最基本的禮儀禮貌教起,甚至每周末親自給家長上家庭教育課。漸漸地,學生、教師變了,校園風貌變了,就連家長也和從前不一樣了。
  • 葫蘆絲初學者必讀,真是太實用啦!
    葫蘆絲是非常簡單容易上手的樂器,這個樂器不用精通也能吹出聲響。與竹笛,長笛這些樂器不同,竹笛、長笛這類樂器需要對嘴唇吹氣的方式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吹響,相比之下葫蘆絲就更簡單一些。葫蘆絲它獨特的音色吸引了一批愛好者們的加入。芬享藝術今天先帶你入門,從專業的教學角度分享一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