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惠耳助聽器」關注公眾號獲取更新信息
在臨床上,我們會遇到低頻接近正常,但高頻下降的用戶,一般大家遇到此類用戶時,第一反應就是開放耳選配,但所有此類用戶都應該採用開放耳選配嗎?
基本信息
肖**,67Y
耳道情況:雙耳通暢,鼓膜完好,否認中耳炎史
否認耳鳴、眩暈、否認家族史,有助聽器佩戴史
聽損情況:雙耳聽力損失五年多,經治療未見好轉。
患者之前選配的助聽器是IIC開放耳助聽器,但是由於患者耳道原因以及美觀原因,外殼重做4次,均因為外滑。
聽力檢查情況
1
純音測聽
右耳平均聽力:41.7dB HL
左耳平均聽力:46.7dB HL。
2
寬頻聲導抗
從寬頻聲導抗吸收率可以看出,該患者500-1000Hz的吸收率要高於正常範圍,且中耳共振頻率較低(正常成人共振頻率範圍800-1200Hz)。
3
言語識別率
該患者45分貝的言語識別率從10%提高至80%,識別能力顯著提高,用戶反映聆聽更加清晰。
該用戶為雙側輕度混合性聽力損失,且為高頻陡降型聽力損失
用戶期望
改善聆聽的清晰度
避免出現嘯叫
處理方式
更換助聽器,選擇唯聽RIC助聽器,使用雙層耳塞,讓高頻得到更好的補償;45分貝的言語識別率從10%提升至80%,嘯叫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用戶對此結果也是非常滿意和感謝的。
助聽後評估:
右耳助聽後平均聽閾為:35dB HL;
左耳助聽後平均聽閾為:31.7dBHL。
討論分析
該患者的中耳共振頻率低於正常範圍,一般是因為中耳勁度下降,質量相對增加引起的,患者的中低頻吸收率也是要高於正常範圍的,說明該患者在聆聽時,傳入中耳的中低頻信息會更多,但由於中低頻存在一定的氣骨導差,中低頻聲音進入中耳後被衰減,因此,患者佩戴開放耳助聽器反而降低了中低頻增益,而導致言語清晰度的降低;因此,給患者更換成唯聽RIC的助聽器,此類助聽器受話器置於外耳道內,使用密封性較好的雙層耳塞,高頻補償後不易產生嘯叫,患者的聆聽清晰度自然變好。
該患者低頻接近正常,之前選配的耳道式助聽器由於打開通氣孔之後,低頻能量補償也不足,這也會導致言語清晰度的降低;同時因為通氣孔的存在以及機身外滑的情況,導致嚴重嘯叫。所以,此類聽力損失類型的患者,並非都是需要開放耳選配的;而在助聽器選配時,全面的聽力學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章
周蔚,杜進濤,徐睿,等.中耳共振頻率對耳硬化症的診斷作用[J].中華耳科學雜誌,2012年,10(4):473-478.
蔣雯,胡旭君.30例中度感音神經性聾老年人堵耳效應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2008,5:24-27.
田嵐,陳紅,田澤南.助聽新技術 ——原聲處理的作用及臨床意義[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2018年,16(4):309-311.
劉志瑩,劉輝, 趙冀兵, 董玉雲.多頻率掃描聲導抗測試對中耳病變的診斷價值[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2000年,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