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失輕佩戴助聽器一定會存在堵耳效應嗎?

2020-11-30 騰訊網

點擊「惠耳助聽器」關注公眾號獲取更新信息

在臨床上,我們會遇到低頻接近正常,但高頻下降的用戶,一般大家遇到此類用戶時,第一反應就是開放耳選配,但所有此類用戶都應該採用開放耳選配嗎?

基本信息

肖**,67Y

耳道情況:雙耳通暢,鼓膜完好,否認中耳炎史

否認耳鳴、眩暈、否認家族史,有助聽器佩戴史

聽損情況:雙耳聽力損失五年多,經治療未見好轉。

患者之前選配的助聽器是IIC開放耳助聽器,但是由於患者耳道原因以及美觀原因,外殼重做4次,均因為外滑。

聽力檢查情況

1

純音測聽

右耳平均聽力:41.7dB HL

左耳平均聽力:46.7dB HL。

2

寬頻聲導抗

從寬頻聲導抗吸收率可以看出,該患者500-1000Hz的吸收率要高於正常範圍,且中耳共振頻率較低(正常成人共振頻率範圍800-1200Hz)。

3

言語識別率

該患者45分貝的言語識別率從10%提高至80%,識別能力顯著提高,用戶反映聆聽更加清晰。

該用戶為雙側輕度混合性聽力損失,且為高頻陡降型聽力損失

用戶期望

改善聆聽的清晰度

避免出現嘯叫

處理方式

更換助聽器,選擇唯聽RIC助聽器,使用雙層耳塞,讓高頻得到更好的補償;45分貝的言語識別率從10%提升至80%,嘯叫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用戶對此結果也是非常滿意和感謝的。

助聽後評估:

右耳助聽後平均聽閾為:35dB HL;

左耳助聽後平均聽閾為:31.7dBHL。

討論分析

該患者的中耳共振頻率低於正常範圍,一般是因為中耳勁度下降,質量相對增加引起的,患者的中低頻吸收率也是要高於正常範圍的,說明該患者在聆聽時,傳入中耳的中低頻信息會更多,但由於中低頻存在一定的氣骨導差,中低頻聲音進入中耳後被衰減,因此,患者佩戴開放耳助聽器反而降低了中低頻增益,而導致言語清晰度的降低;因此,給患者更換成唯聽RIC的助聽器,此類助聽器受話器置於外耳道內,使用密封性較好的雙層耳塞,高頻補償後不易產生嘯叫,患者的聆聽清晰度自然變好。

該患者低頻接近正常,之前選配的耳道式助聽器由於打開通氣孔之後,低頻能量補償也不足,這也會導致言語清晰度的降低;同時因為通氣孔的存在以及機身外滑的情況,導致嚴重嘯叫。所以,此類聽力損失類型的患者,並非都是需要開放耳選配的;而在助聽器選配時,全面的聽力學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章

周蔚,杜進濤,徐睿,等.中耳共振頻率對耳硬化症的診斷作用[J].中華耳科學雜誌,2012年,10(4):473-478.

蔣雯,胡旭君.30例中度感音神經性聾老年人堵耳效應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2008,5:24-27.

田嵐,陳紅,田澤南.助聽新技術 ——原聲處理的作用及臨床意義[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2018年,16(4):309-311.

劉志瑩,劉輝, 趙冀兵, 董玉雲.多頻率掃描聲導抗測試對中耳病變的診斷價值[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2000年,8(1):4-6.

相關焦點

  • 佩戴助聽器後為什麼會耳悶現象 如何消除?
    配戴助聽器後出現「耳悶」的現象,不但降低助聽器的助聽效果,而且助聽器配戴者會很不舒服,這個是很多使用者都會遇到的事。所謂「耳悶」,就是配戴者有「堵塞」、「失真」和「不自在」的感覺,影響聽到聲音。 造成「耳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聽力範圍調節不當。
  • 助聽器新知丨雙耳聽損能否配單耳,有什麼後果?想配單耳怎麼選?
    最近遇到很多前來諮詢的朋友,比較糾結雙耳聽力都有損失的情況下,到底是選配一邊還是雙耳都要選配,也不清楚到底單耳驗配與雙耳驗配的區別是什麼?如果只想佩戴一邊又該如何做出選擇?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首先,是選雙耳驗配還是單耳驗配?一般在我們日常驗配工作中,如果有雙耳聽損,都是建議雙耳驗配優先,為什麼呢?
  • 國際愛耳日到了,你知道怎麼給老人挑選助聽器嗎?
    眾所周知,突發性耳聾、耳鳴等聽力受損的情況一般在老年人中高發,這與老年人「三高」等基礎疾病高發,容易發生血管痙攣或堵塞而影響聽力。不論是兒童、中青年還是老人,聽力一旦退化或受損,醫生一般會建議佩戴助聽器是幫助恢復聽力,提高生活質量。 但是,中國人還沒有形成佩戴助聽器的習慣。
  • 聽力嚴重障礙 可申請「民聲愛耳」資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    1月5日,記者獲悉,為落實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和河南省人民醫院共同發起了「民聲愛耳」公益項目,旨在對重度和極重度聽力障礙患者給予資助,儘早實施準確的幹預措施,使其獲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言語發育,最終融入主流社會,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 哪些因素會影響助聽器音質效果
    現在有不少患者在佩戴助聽器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覺得助聽器音質不好,總是有噪音,而且還伴隨著耳鳴,從而造成佩戴助聽器不舒服的情況,海之聲助聽器提醒您購買助聽器一定要選擇較好的,值得信賴的品牌助聽器,保證質量,那麼一般有哪些原因會造成助聽器音效不好呢?
  • 戴助聽器後也會感覺痛,又是為什麼?
    1.耳塞匹配度助聽器佩戴在人耳時,耳背機是通過導聲管、耳塞將聲音傳入人耳內。人的耳朵在正常情況下,耳道是開放出來,不會有任何異物感的,而人的耳道存在大小、寬窄等個體差異,而耳塞都是標準配件,一旦佩戴上助聽器耳塞後是無法做到完全匹配,即使是佩戴了耳模(根據自己耳道定製的耳塞)後也是需要進一步打磨和慢慢適應的。
  • 全球唯一的牙骨傳導助聽器品音即將上市
    目前市面上的治療手段,除了傳統空氣傳導助聽器和眼鏡式、軟帶式骨傳導助聽器以外,被視為單側耳聾治療的「金標準」就是外科植入式骨錨助聽器手術。但無論哪種手段,均存在不足和痛點。比如傳統氣導助聽器,健耳和聽損耳都需佩戴,且音質欠佳;其他非手術骨傳導產品,聲音傳導經過皮膚和軟組織後明顯衰減,同樣影響音質,且患者佩戴後會有強烈的皮膚壓迫感和疼痛感;被奉為「金標準」的外科植入式骨錨助聽器,則需要在耳後開刀,植入鈦釘基座,患者需要經受「殘酷」的手術,傷口易感染,需要長期護理,且耳後有一個明顯的助聽裝置,影響美觀。
  • 寶寶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就是聽力存在問題嗎?
    新生兒初篩未通過表示存在聽力損傷嗎? 雖然使用OAE或AABR的檢查方法進行聽力篩查較為便捷,但是其結果受寶寶的精神狀態、耳道清潔情況、中耳狀態、外界環境幹擾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初次聽力篩查存在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聽力篩查未通過不能表示新生兒的聽力一定存在聽力損傷。
  • 能聽到但聽不清,等聽不到了再配助聽器可以嗎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人的聽力下降是不可逆的,下降了再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配了助聽器也不能保證能聽到所有的聲音。助聽器只是輔助人去聽,但無法代替人耳對聲音進行細緻的處理、分辨。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在20~20000Hz,這個頻率範圍內的聲音種類何止千萬,目前的助聽器怎麼可能將聲音都區分開呢?
  • 這些日常行為損聽力 健康用耳不可忽視
    他還支招如何保護聽力。  五個小方法巧測聽力  麥飛介紹,廣東省新生兒出生24小時以後、出院之前一般會進行聽力篩查,看看寶寶是否存在聽力問題。如果聽力篩查沒通過,則需進一步進行聽力診斷。  而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來說,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聽覺行為反應。
  • 助聽器為什麼需要專業檢測驗配
    驗配助聽器是指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適宜於自己聽力的助聽器。與眼鏡一樣,助聽器也是一種需要驗配的人體生理功能輔助裝置。 首先,因為人們的聽力障礙千差萬別。
  •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選擇助聽器還是人工耳蝸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了到底怎麼辦?先來說下,人是怎麼聽到聲音的:聲波帶動空氣振動傳入耳道,撞擊鼓膜,帶動中耳內的聽小骨一起振動;振動經過耳蝸後帶動聽毛細胞振動,同時轉化為電化學信號;聽神經把這個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一解析,就得到聲音了。簡言之,耳蝸內聽毛細胞是「關鍵人物」。如果聲音太大,振動太劇烈,這些聽毛細胞就會被振壞,聽力便受損。
  • 免費給耳朵做個聽力測試
    泉州市、鯉城區兩級殘聯,鯉城區衛生局,臨江街道辦事處聯合在天后宮廣場開展主題為「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的大型愛耳日義診、宣傳教育活動。  義診過程中,醫生們詳細了解詢問了患者的病情,並利用各種儀器詳細檢查,進行聽力測試,然後根據患者聽力殘疾程度開具處方。
  • 時隔十年她再次聽清世界的聲音 這個手術幫老人摘掉助聽器
    日前,來自上虞區豐惠鎮的王大媽在紹興市越城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複診時,感激地向該院院長、耳鼻喉科張國明主任醫師道謝。聽力下降10年,輾轉求醫無果,直到……10年前,王大媽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開始出現間歇性耳鳴及雙耳聽力漸進性下降的情況。經多家醫院檢查和藥物治療,症狀未見好轉。
  • 耳鼻咽喉科名醫李勇保護聽力秘訣 不戴入耳式耳機·都市快報
    孩子英語聽力分數高不高,和聽力好不好很有關係 記者 張姝 通訊員 張穎穎 本報訊 今天是全國第18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防聾治聾,精準服務」。昨天,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李勇說起最近收治的12歲男孩打籃球外傷引起的失聰病例,提醒大家要好好保護聽力。
  • 聽力受損年輕化作息不規律成主因 拖延病情致耳聾
    神經性耳鳴是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而神經性耳聾則是人體聽覺系統中的傳音、感音或分析綜合部位的結構或功能發生障礙,表現為聽力不同程度的減退。」據孔娟介紹,不少患者的致病原因和生活中的不良用耳習慣有關。隨著電子產品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看電視劇。「長時間戴耳機容易對耳朵造成噪聲性損傷,持續時間過長,將會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失。」
  • 經常挖耳朵會影響聽力?
    有專家說,這樣做害處很多,輕則導致耳道發炎,重則能使聽力減退甚至喪失。自行挖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這是真的嗎?經常挖耳朵會影響聽力嗎?人的外耳道中有許多汗腺及皮脂腺,不斷地分泌液體至外耳道中,這些液體能將灰塵及皮膚的脫屑粘在一起,從而形成「耳屎」。
  • 健康聆聽及聽力保護淺談
    人的耳朵對於60-70分貝的聲音是比較適宜的,80-90分貝就會感覺到很吵鬧,神經細胞將會受到破壞;而音量超過100分貝的話,則足以使耳內部聽力的毛細胞死亡或損傷,造成聽力的損失。,而且由於耳道不會充血,對聽力保護來說是有一定好處的。
  • 愛耳日 | 保護聽力要知道的10件事
    因此,收聽的音量接近100分貝,聽力必然受損。整晚播放音樂、教學帶入睡:音量達40分貝就足以影響睡眠,如果長時間聆聽,會讓耳膜和聽覺神經負擔過重。手機煲電話,一講數小時:為了聽清楚而將手機用力貼近耳朵,會形成耳道閉鎖,容易造成外耳炎、頭暈、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