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魚微辦公:微信工作群再也不用來回切換了

2020-12-01 極客網FromGeek

無孔不入的微信群,交叉重疊的朋友圈,模糊掉的工作與生活,不知什麼時候,時刻聯繫被公認成為一種「職業素養」。通過微信簡直可以看到一部生動翔實的中國職場現代史,而你我都被包裹其中。

網際網路的發展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我們的溝通不再依賴紙筆而是信號傳輸。我們通過微信和通訊錄,與每一個人保持著或強或弱的社交關係。

幾乎所有的公司,都以各種維度建立了各種各樣的群——比如部門群、同事群、新人群、聚會群、立項群……這些群縱橫交錯,每個人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來回切換。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微信工作群?!(此處手動@微信團隊)。在一個個手機之間,在一個個群之間,流轉的那些所謂上傳下達,所謂頭腦風暴,所謂談人生打雞血,所謂表態邀功小報告,既有時代大背景,也充滿個人小情緒,合起來簡直就是一部生動翔實的中國職場現代史嘛!而你我儼然成了書寫歷史的人。

當然,如果你有幸沒有經歷過宿舍4人3個微信群的恐怖景象,上班後12個同事的8個工作群的盛況將會彌補你的遺憾。

想想看你的經歷,新進公司,一群小白兔以新人名義組了一個群。隨後,為了在各個部門混熟臉,又加了n個部門分群。某天為了和市場部的Aria、銷售部的阿Ken以及設計部的Rebecca商量下一次的推廣活動,大家又建了一個群。甚至公司組織聚餐或者outing,還要另外再加群。就是這樣,全員大群、部門小群、項目群、開會群、牽線群、臨時群、新人群、約飯群、當面群、背後群、有碼群、無碼群……

我們以各種維度拉了各種群,相互之間各種交叉重疊,幾乎窮盡了同事間各種人際關係的排列組合。每天我們自己就出入其中,扮演各種角色,有時是積極分子,有時是文靜大王,說著各種場面話和真心話,朝九晚五的8個小時於是也好像被無限延長了,有一種始終身處辦公室的恐怖感。

你可以說,通過微信,通訊變得方便,但溝通以及情感連接卻遠沒有想像中變得那麼容易。過於頻繁地聯繫沒有真正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卻讓社會關係變得疏遠。群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根據《好奇心日報》的調查,有14.5%的用戶屏蔽了自己的班級群,而單位群和親友群被屏蔽的概率達到了11.4%和12.6%。

實際上,微信工作群只是增加了交流的頻率,卻很難改變現實中的疏遠和衝突。另外,有時這些線上「強行」的密切聯繫,還會帶來不必要的尷尬和幹擾,讓你有180個理由分分鐘想要退出工作群……

退出工作群的180個理由……

1、串群的尷尬

既然一起做任何一件事都會單獨建一個群,一個員工在一家公司裡被加進十幾二十個群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的結果是,你通常要花點時間,才能反應過來哪些話該在哪個群說,如果稍不注意,則很有可能串群。

偶爾在市場部的群裡討論人資管理的事情還說得過去,但是如果不小心把無碼群的吐槽發到有碼群裡,或者點名說哪位同事的八卦,卻不小心忘了作為潛水黨的那名同事正好就在群裡,怕是一個星期都不敢再在辦公室裡抬頭了——從這個角度講,工作群真的有增進大家的感情嗎?

2、聊天內容未免太多

就算是用網頁版上微信群,一天下來的聊天信息也夠你翻好幾十頁。你一點開群完全不知道大家在討論啥,很多時候,200多條的未讀信息只是生活瑣事和辦公室八卦。真和自己有關的信息,怕是翻半天都翻不到,偷懶的人也可以有新理由咯?!

——Aria,你的推文寫好了嗎?圖片和要求都發到群裡了,今早有讓你做的。

——Sorry啊老闆,信息太多我看漏了誒,我再翻回去看看。

翻到手抽筋好不容易找到文件,結果

分分鐘想暴走的人,沒錯,是我啦

3.談正事其實是easy come easy go,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啥都沒記住

在群裡把工作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只是沒有了會議室這種正經場景,願意給頭腦風暴主動做總結的人也少了。大概一輪風暴3天後,也沒太多人記得彼此都說過些啥。

4.再不熟的同事都可能加你哦

在一些撒網範圍大、跨部門廣的工作群裡,總有一些從入職到離職都不一定能見一面的同事要加你好友。這對生性內向、有人際交往潔癖的人來說會比較糟糕。他們會認為,都沒有啥子交集幹嗎要加微信?!抹不開面子的會點一下「接受」,然後——然後就冷冰冰地屏蔽朋友圈了

5、非常可恨的語音記錄

動不動就收到十幾條59s的語音,要逐條聽,聽完還得記住,回頭想要再查看信息時兩眼一摸黑,還得再聽,而且還佔人內存,煩人嗎你們說?更可氣的是,微信登錄到電腦,偏偏接到一堆語音,不爽。拿起手機聽,聽完在電腦上打字。或者,在電腦上聽,音量要開到很大,才能聽到微信的語音,聽完之後忘記調整了,通常會被其他的提示音嚇一大跳

。。。5條了,不能多說了,剩下還有175條,隨便你自己加~

(對於過會兒可能被移除公司群的下場,我已經開始害怕了呢!)

其實,我們花在微信上的時間既不屬於自己,也不屬手機另一端的任何一個人和群體;就算卸載了微信,也未必能逃脫出來,緩解如影隨形的工作焦慮。

而作為一個即將被移除微信工作群的人,我當然也不用擔心工作問題,因為有特殊的技巧完成工作的同時,也算是順便搶救了一下微信了

怎麼做到?使用一款針對企業內部的管理軟體,讓微信和工作分開呀!比如,奇魚微辦公,將任務、內部溝通、審批、匯報、公告、網盤等工作需要全部放在一起,只要打開網頁就能進行各項工作,不僅不會錯過內部的信息,還避免了非工作信息的打擾。

▲微辦公移動端【工作檯】界面

據調查,每個人每天在微信上花費的時間約為1.7小時,雖然不到一天的十二分之一,但55.2%的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25%的用戶每天打開超過30次。當這1.7個小時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24小時之間,它足以重塑我們的行為模式,進而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所以,你可以嘗試一下為自己準備一張具有提醒功能的電子日程表,將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全部記錄在上面。

當你這一天很忙的時候,就可以根據時間表的空餘來安排回復工作外的微信信息;而當這一天空餘比較多時,可以在不是很重要的時段設置回復微信信息的時間,按照時間表的提示去做,就可以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安排計劃。

▲微辦公【日程】界面

還有,你會發現,在微信中找一個月前消息,常常會因為清除空間變得非常困難,而且,微信裡自身信息量大,群裡太吵,如果不屏蔽,生活就會完全被打亂,如果屏蔽,很容易錯過重要的信息。要是選擇用郵件,不停地來回回復,也很麻煩。

有沒有可能不佔手機內存而進行無限雲端存儲呢?有,微辦公的企信功能,各部門自動成群,需要聯繫的員工,在通訊錄中通通可查到,而且,溝通信息在雲端永久保存,再也不用忍受剛剛清除完微信存儲空間,卻發現一份重要的文件已被「無情」刪除的抓狂了,而且還能自動生成水印防止機密信息外洩,安全有保障!

此外,微信讓很多人慾罷不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朋友圈。人們通過朋友圈將身邊事分享,了解朋友的趣事,對自身也是一种放松。

其實擁有一個屬於公司的朋友圈倒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公司的每個同事都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周圍的新鮮事、推薦歌曲、電影或文章,也可以評論點讚,即推進了大家的感情,又對公司舉辦的最新活動動態有深入的了解,何樂而不為呢?

▲微辦公【分享】界面

最後,放出重磅消息,智能一體化移動辦公平臺——微辦公,將於最近完成V3.5升級,年末搞個大事情,它增加了哪些強大的新功能,又是怎麼操作一舉幹掉微信工作群的,保持好奇心吧!

想要解決微信工作群的煩惱,還是要找找方法滴,不能光扔手機呀!挺貴的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在家遠程辦公,工作群總有人「@我」,這用英語怎麼說?
    微信(WeChat)作為我們最常使用的社交軟體,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尤其是這幾天,大家都在家遠程辦公,微信就更是必不可少的溝通工具了。微信提示音響了,拿起來一看,原來是工作群裡「有人@我」了。那麼,「有人@我」 用英語應該怎麼說呢?
  • 微信群名稱可以備註了,僅自己可見,再也不怕發錯群消息了
    自微信誕生以來,以風雷不及掩耳之勢超越自己兄弟QQ,成為如今的社交王者,可以說如今人們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微信了。所以微信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大家的關注,這不最近微信又出現了新的功能,微信群名稱可以備註了,而且備註後只有自己可見,此功能一出,備受大家追捧。
  • 女子深夜10分鐘內沒回復公司微信被開除,工作與休閒應該互不幹擾
    近日,曝出「女子深夜10分鐘內沒回復公司微信被開除」的新聞。當時晚上10點23分,某公司負責人在工作微信群要求10分鐘內上報當月營業額。員工王小姐因已入睡未及時回復。10分鐘過後,負責人在微信工作群通知王小姐,「你已被辭退了」。
  • 移動辦公移動娛樂!華為MatePad Pro工作生活隨心切換
    最近,華為旗下首款Mate家族高端平板華為MatePad Pro正式發售,該機主打智慧輕辦公。上手體驗了一段時間發現:華為MatePad Pro不僅辦公能力強,影音娛樂也同樣出色,讓奔波於工作和生活中的新銳精英們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之間隨心切換,重構了實現創造力的無限可能,為都市新中產、新銳精英群體們帶來便捷高效的生活工作方式。
  • 領導在微信群安排工作,「老實人」才回收到,高情商會這樣回
    領導在微信群安排工作,「老實人」才回收到,高情商會這樣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佔了很大的比例。很多人發現現在有這樣一個現象,學校也好,職場也罷,很多時候老師和領導喜歡將任務發到微信群,在微信群裡面安排工作。
  • 老闆在微信群安排工作,我回了句「收到」,次日上班就被老闆叫住
    老闆在微信群安排工作,我回了句「收到」,次日上班就被老闆叫住在職場上,由於微信使用得越來越廣泛,而且通過微信溝通也越來越方便。所以很多時候,老闆在安排工作時,都會直接在微信群裡面發消息安排工作。在職場上待得久的人,也習慣了這種模式。不過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在微信安排工作,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 數碼宅評三星CJ89顯示器:一屏觀天下,辦公還能這麼玩
    值得一提的是USB C接口還支持高速充電,像我的筆記本連接此顯示器就不用另外接電源線了,這樣我需要移動辦公的話,只需要拔掉一根線就可以了。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朋友組雙屏顯示器進行使用,其目的也主要是為了提升生產力改善工作效率,雖然說這樣的組合的確非常好用,只不過兩臺顯示器的拼接處還仍然會出現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如果兩臺顯示器大小不一的話那就更加不太雅觀。
  • 職場紀事|工作群裡的互動
    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間的一次見面微笑、一下點頭示意以及一聲暖聲問候,等等,都會成為彼此互動的印記。因此,工作群裡互動千萬種,謹慎互動是一種。QQ、微信等常見的社交軟體早已成了人們的線上辦公場所,尤其是軟體的群功能,不僅拓寬了辦公平臺,也延展了同事之間互動的空間。
  • 飛書叫陣微信,企業辦公的功守道
    2020年12月初,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對員工一大早在lark(飛書)群裡閒聊《原神》感到「非常意外」,並在群裡表達自己的「不滿」,事後由於員工把聊天截圖外傳,從而引發輿論熱議。這件事中,當紅炸子雞《原神》漲了一波聲勢,同樣,字節跳動旗下這款企業辦公App飛書的媒體指數也相應有一定提升。而在近日,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在今日頭條上的控訴再次為飛書添了一把火。
  • 朋友圈裡的那些事兒:你的家族微信群叫什麼名字?
    前段時間,同事花花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吐槽家族微信群的狀態之後,在她的狀態下面大家都炸開了鍋,紛紛曬出了自己家千奇百怪的微信群名。或自豪,或自嘲,或笑點十足,或溫馨滿滿,總之這些微信群名都值得來說道說道:「我不姓胡誰幸福」、「麻省理工特招生」、「南北一家親」……花花的朋友圈原文是這樣的:自從我把我們家群改成「李雪琴全球粉絲後援會」後,他們再也沒有在群裡說過話。
  • 蘋果高效辦公技巧,假期延長在家工作學習用得上
    [PConline 資訊]春節假期就快結束,但是現在由於疫情狀況導致大家都無法順利上班,而很多公司則是選擇讓員工儘可能在家裡辦公,從而儘量減少無法工作而出現的損失,但是遠程辦公有時並不如坐班工作那樣高效率,為了能夠幫助大家能夠在家裡也能提高辦公效率,我們總結了一些遠程辦公的高效小貼士
  • 工作不飽和的人,才總是秒回信息
    我每天要跟n 個合作方、讀者對話,每天要看 n 篇稿子和數據,每天要在工作群裡回應領導和下屬,當然還會在上廁所和中途休息的時候刷刷朋友圈……我們很多人都一樣,微信日漸成為我們社交、工作、學習、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微信不僅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更是我們社交關係的一部分。
  • 微信群怎麼直接拉人不需要對方同意?告訴你微信群的冷知識
    微信群大家用的非常多的,比如家庭群,工作群,社區群,同學群等等,各種群,但是其實微信群有非常多的規則,你可能不知道,比如怎麼拉人才能讓對方不同意?群二維碼多少人失效等等,今天就告訴你關於微信群的冷知識。1.
  • 微信群黃色連結泛濫,群主可以直接看不用掏錢
    乞討老人自帶二維碼淡定求掃在深圳乞討9年的王大爺,經人建議花500買了手機,列印了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貼在了用來乞討的水杯上爆料人告訴記者,「群內發的黃色視頻連結,有時是對群主免費的,可以免費看。」正常群內現黃色視頻連結 群主不屏蔽只因免費看?「我最開始加的這個群是寶媽交流群,現在群內每天都會不間斷的發黃色視頻的連結,由於連結的題目讓我覺得不舒服,我就退群了。」李女士告訴未來網記者。
  • 居家辦公報酬爭議:是工作量不飽和還是無休辦公
    原標題:居家辦公報酬爭議:是工作量不飽和還是無休辦公「因居家辦公工作量不飽和,職工應在家工作3個工作日,休息2個工作日(由年假、探親假、事假抵扣),暫定到3月10日。恢復上班時間另行通知。」2月9日,遼寧復工前一晚,瀋陽某電子商務公司運營助理王榮博收到該條群通知,意味著這個月她只能拿到60%的月薪。
  • 微信已讀不回:你心碎,我也不容易
    這一次的微信更新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它不僅更換了我們熟悉的界面,也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而微信依舊力排眾議,唯獨沒有將之前呼聲很高的顯示「已讀」功能列入其中。這著實讓我鬆了一口氣,在緊繃的社交世界裡,感謝微信幫成年人保留了最後一絲體面。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社交軟體的問題,朋友問我,為什麼許多國外的社交軟體都有「已讀」提示,而微信不能顯示「已讀」呢?
  • 不要輕易斷定一個微信群的死亡時間
    秦海璐說大群還在互動,表明中餐廳的所有嘉賓至今仍維持著良好的關係。事實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但這些明明暗暗的關係,表現形式卻只有一個:有沒有建微信群,以及微信群裡有沒有人活躍。微信時代後,如果沒有一個活躍的微信群,人們就無從證明「我們這群人很親近」了。不過,這件事也可以反過來說。人們通過「避而不建」微信群來和劃清彼此之間界線。
  • 微信支持「備註群聊名稱」,但微信群的變化不止這一點
    來源:36氪微信每一次大的版本更新,最初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此後逐步釋放更多細節。這一次上線的功能是微信群支持 " 備註群聊名稱 ",一個方便管理微信群的小功能。用戶可以通過 " 群聊設置 - 備註 " 進行修改,所備註的群聊名稱 " 僅自己可見 "。
  • 微信支持個人備註群聊名稱,真香
    如果群名未設置,這裡不像列表外顯那樣展示一串用戶名,而是展示「群聊」兩個字。原群名是否有必要放在這裡,個人認為這個方案也許是團隊爭論後的一個折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下文會講到。(4)看一下列表外顯的效果。真香!再也不用擔心回錯消息和發錯文件了。為什麼說它香?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微信裡涉及到多人討論或者知會的場景,免不了要「拉群」。
  • 微信新騙局:詭異微信群 不發紅包退不掉
    只要加入特定的微信群,就無法退出,因為退群會造成微信「閃退」。實在不堪騷擾,就必須給群主發紅包。昨天,安全問題反饋平臺「烏雲-漏洞報告平臺」則認為,這是利用IOS字符拒絕服務的漏洞進行微信盈利的案例。綜合都市快報、法制晚報瘋狂的群聊只有群主一個人說話杭州市民陳女士今年59歲,「我是銀行退休的,朋友圈裡都是金融界人士。前天一個陌生人來加我微信,驗證請求裡寫了一句『我是金融圈的』,我也沒多想就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