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糖和鹽更「可怕」的調味劑,每天都在吃!怪不得三高、肥胖上門

2021-01-17 網易

  糖和鹽都是常見的不可缺少的調味劑,而我們也都知道,過量食用會誘發各種健康問題。

  

鹽超標 , 增加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風險;還會加重腎臟負擔、損傷胃黏膜等;而 「嗜糖之害,甚於吸菸」 , 過多的糖會加速衰老、影響智力、損傷視力、誘發肥胖……

  雖然現在很多人為了健康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控制糖和鹽的攝入。但你可知,其實我們身邊隱藏著 比二者更可怕的「健康殺手」!

  

  一,放多了的味精

  味精、雞精是烹飪時常用來提鮮的調味劑,而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歡多放點;但也有人認為味精會致癌,不能吃,選擇雞精更好……這些想法到底對嗎?

  01

  雞精和味精,主要成分一樣

  在化學成分上說,二者都是 穀氨酸鈉構成,都有提鮮調味的作用,功能差別不大。

  只是 雞精的穀氨酸鈉含量比味精少,並且在味精的基礎上,額外添加了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澱粉等物質,使之更加鮮美。

  02

  味精不會致癌,但多吃無益

  在超過120℃的溫度下,穀氨酸鈉就會變成焦穀氨酸鈉,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其致癌性,只是會失去鮮味。

  但味精雖然無毒無害,卻含有不少鹽,如果吃味精的同時不減少食鹽等其他鈉鹽的攝入,容易鈉超標。而高鈉飲食容易帶來肥胖,還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03

  正確使用才是安全的

  ①出鍋前再放

  穀氨酸鈉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因此,不管是炒菜,還是燉湯,都不宜過早放味精、雞精,而應該在將出鍋時放入。

  ②加醋,不加味精

  因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熱,更容易產生焦穀氨酸鈉,使菜餚走味。

  ③控制量

  穀氨酸對人的安全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30毫克。對於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相當於每天不超過1.8克。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蓋的量。

  

  二,攝入過量的食品添加劑

  為了延長保質期、改善品質、增加營養成分等,基本上加工食品(像碳酸飲料、冰激凌、果脯、蜜餞、漢堡、罐頭等)都會有食品添加劑的存在。

  不過,這類食品添加劑,只要不超範圍,完全按照規定限量使用添加,對於人體健康基本無害。

  但有些添加劑存在於很多食品中,一不小心就攝入過量了。

  01

  無處不在的的果葡糖漿

  從奶茶、啤酒、果汁,到番茄醬、麵包、即食麥片,都有果葡糖漿的身影,可以說它真的無處不在。

  但是 攝入過量,其危害也是所有添加劑中最大的!

  ①引發脂肪肝、糖尿病

  食品及飲料中的果葡糖漿,是液態果糖,攝入後,會被人體以最快的速度吸收。而且果糖易被肝臟攝取,過量攝入後,會促進肝臟大量合成脂肪,長期如此易導致脂肪肝;人胖以後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造成糖尿病。

  ②誘發痛風

  果糖在肝臟代謝會產生嘌呤基,嘌呤的最終產物是尿酸,過多的尿酸堆積以及結晶,會形成痛風石。所以長期食用含果葡糖漿添加劑的食物,還可能引發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風風險。

  

  02

  會破壞代謝的外源添加性丙酸

  奶製品、火腿腸、麵包、蛋糕、方便麵,這些耳熟能詳的食品由於製作、保存、運輸以及保持風味的需要,難免會加入一些防腐劑,而丙酸則是最常使用的一類防腐劑。

  人體結腸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膳食纖維生成丙酸,而作為一種短鏈脂肪酸,其能調節免疫、改善系統性炎症,減輕高血壓造成的心血管損傷。

  然而外源性的、添加在食品中的丙酸對人體的影響則完全不同。

  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報告稱: 外源性丙酸可能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14名健康人開展了對照試驗,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的餐食中添加1克丙酸鹽,另一組添加安慰劑。

  結果顯示,進餐後不久,丙酸鹽組受試者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水平明顯增長。

  由此證明, 丙酸鹽可能會作為「代謝破壞者」,潛在地增加人類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風險。

  

  03

  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衡量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一個重要標誌是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而膽固醇有兩種。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常說的「壞」膽固醇。如果它的含量過高,就會慢慢地在動脈管壁沉積下來,形成粥樣小瘤,導致動脈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好」膽固醇,可以幫助保護心腦血管的健康。

  近20年的醫學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可以增加體內總膽固醇水平,使易導致血管堵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增加,而令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減少,相當於雙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秋冬多喝水,多一味酸

  此處所指的一種酸並不是酸梅湯,而是富含楓烯鯊酸的營養素。在日常要養成良好地飲食習慣,並且在合理的膳食中加入一些含有營養的物質,這裡說的酸,可不是酸味的酸,而是含有楓烯鯊酸類的營養物質,因為它內含的α–亞麻酸是被推薦用於心腦血管二級預防的一種營養物質,可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能有效避免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具有降低膽固醇水平,維護血管壁的完整性,增加血管彈性的作用,而且來源於天然提取。

  

  總之,水是生命之源,無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我們在保證每日八杯水的同時,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水,居家過日子,對大部分人而言,取過濾的家用自來水燒開後飲用,可能還是最好的選擇。

  老一輩常說「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如果在冬季不及時進補,不積累一些營養在身體裡,等到春季回暖時,疾病就會趁虛而入,一些民間的老傳統還是有大智慧在裡面的,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願大家健康順利渡冬,平安喜樂迎春。

  

註:(本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味劑,很多人並不知道,三高、肥胖等找上門
    糖和鹽可謂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調味劑了,但是大家知道的是,若是大量食用的話,往往也是會誘發一些身體上面的問題,而且還會造成器官出現問題。俗話說的好:「嗜糖之害,甚於吸菸」,大量糖分容易造成加速衰老、影響智力、損傷視力、誘發肥胖……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我們身邊還隱藏著比二者更可怕的「健康殺手」!
  • 這種食物遠比糖和鹽更"可怕"!很多人每天都在吃…
    糖和鹽都是常見的不可缺少的調味劑,而我們也都知道,過量食用會誘發各種健康問題——鹽超標,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風險;還會加重腎臟負擔、損傷胃黏膜等;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love
  • ...鹽更可怕,美國已禁止食用!我們幾乎天天在吃,怪不得三高、肥胖...
    大家都知道,吃多了油沒半點好處,毀心毀血管,但竟然還有這樣一種存在,吃一口就等於吃七口油。如此可怕如此反人類的東西就是——反式脂肪酸,這個名字可能大家聽著比較陌生,但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吃,差別就是吃多吃少而已。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呼籲各國:全球範圍內徹底停用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味品,如果你天天吃,血液濃度或會升高
    老話常說,大部分病都是吃出來的,這句話其實一點兒沒錯。血管堵塞也與我們的飲食有著莫大的關係。像是高鹽高糖類調味品,我們都知道吃多了容易引發血管堵塞。但其實廚房裡還存著不少比鹽和糖還可怕的血管堵塞「兇手」,這些調味品越吃血管就會越堵。
  • 你每天吃的鹽、油、糖可能都超標了!「小三件」用起來!
    你每天吃的鹽、油、糖可能都超標了!「小三件」用起來!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18日 10:01 A-A+   世界衛生組織鼓勵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控制到5%以下,或者不超過25克,但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約為30克。3至17歲常喝飲料的兒童、青少年,僅從飲料中攝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過總能量的5%。由此帶來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漸突出。
  • 這3種調料比鹽、糖還要「可怕」,很多人天天都吃,血管或會堵塞
    關於固醇物質,鹽分和糖分高的食物都可能堆積固醇,但有3種調料,也很容易讓血管堵住,可能常常被忽視,很多人天天都在吃,實際上比鹽和糖還要"可怕"。一、這3種調料比鹽、糖還要"可怕",很多人天天都吃,血管或會堵塞1、醬油在炒菜的時候,醬油一般可以起到增色增味的效果,尤其是在做紅燒肉的時候,對醬油的使用量是很大的,不過醬油是由豆類發酵製成的,發酵過程中加入了大劑量的鈉鹽
  • 每天吃30粒花生,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性價比或高出你的預料
    為了預防肥胖降三高,健康飲食需做到少鹽、少糖、少脂肪,平時做的家常菜裡少加點這三樣倒是沒什麼,畢竟自己都可以控制,而且還能用別的調味料代替,然而對於廣大零食愛好者來說,這三大物質一少,可就沒什麼零食能吃了。
  • 糖比鹽危害更嚴重
    糖對健康的危害更甚於鹽,比鹽更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和心臟病  美國中美心臟學會的研究人員在《直視心臟》期刊發表論文說,加工食品和碳酸飲料中的糖對健康的危害更甚於鹽,比鹽更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和心臟病。
  • 高血壓是吃鹽太多引起的?忌口3物多吃4物,血壓可能退到安全線
    少吃鹽,也是控制高血壓的主要飲食手段。其實不僅要少吃鹽,有些食物看似好像與高血壓沒有關係,其實卻也是引起高血壓的飲食因素,只不過沒有被大眾重視而已。 其實,這些額外添加在食物中的游離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等 。游離糖不僅僅會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發病風險,也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 原因在於游離糖會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再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洩減少,增加了血管裡的容量,血壓自然就會升高。如果游離糖的攝入量高,也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因而糖也就成為高血壓的第二大飲食因素。
  • 比糖和鹽更傷血管,世衛組織呼籲停止食用,提醒家人:儘量少吃
    說起傷血管的東西,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糖和鹽,確實糖和鹽吃多了會對血管帶來不利的影響。糖分攝入過多,其中部分容易轉化為脂肪在人體中滯留,此時容易導致血液中的脂肪微粒增加,引起血液出現粘稠的現象,增加血管堵塞的機率。
  • 長期吃素能降「三高」?小心適得其反
    三高、飲食-康興醫療器械官網對於「三高」患者來說,醫生都會建議飲食清淡。因此很多「三高」患者就錯誤地認為清淡就是吃素,肉類一口都不吃。三高、飲食-康興醫療器械官網人每天都需要攝入足夠的營養來維持正常的人體活動,適當吃肉對保證人體免疫力維持較好水平以及保障內分泌代謝正常等,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料,若你天天吃,難怪老得快
    1.花生醬作為廚房常用調料,花生醬味道很好吃,幾乎每家的廚房都是有。然而,花生醬對想要保養肌膚的女性朋友來說,並不是太適合吃這東西,因為花生醬中有很多添加劑,其中包含大量糖分;當糖分攝入過多時,糖分也會分解肌膚中的膠原蛋白,造成肌膚變得鬆弛,很容易就會滋生皺紋的。
  • 少鹽少油少糖,你我都應該重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阮光鋒營養師,ID:ruangf_nutritio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減鹽/ 每天該吃多少鹽?怎麼吃? /高鹽的危害鹽吃多了對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過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方面。
  • 大腦最怕鹽和糖
    人人都在守護健康,卻時常忽略了保養大腦。其實,默默無聞、夜以繼日工作的大腦,是我們一切思想和行為的總指揮,如何呵護與保養十分關鍵。生活篇睡足覺給大腦洗澡。
  • 鹽與肥胖的關係
    鹽與肥胖的關係來源:搜狐網  2015-01-26 | 我要評論原標題:鹽與肥胖的關係1月23日那天,見廣州日報刊登一篇題為《油鹽超標成減肥少有挑戰 減肥別忽視隱形鹽》的文章,主要是說食鹽超標會導致肥胖的問題,但始終沒有告訴人們為什麼食鹽超標會導致肥胖,其實這也是我最為關心的問題。
  • 這5種肉適合「三高」人群
    果汁、水果、飲料中都含有果糖,如果大量的食用水果,飲用果汁和含糖飲料,身體會優先將果糖轉化成脂肪酸。血脂的主要組成就是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離的脂肪酸。防治「三高」,這樣吃才更科學少油、少鹽、少糖。飲食上的清淡健康,少油、少鹽、少糖是關鍵,油最好選用健康的植物油,每天攝入量最好為25到30克,鹽每日攝入量推薦的是5克,糖則為20克。
  • 比糖和鹽還要可怕的調味品,你若經常吃,失眠或將不請自來
    1、經常失眠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1)身體因素身體會出現頭髮掉落,皮膚不好,內分泌失調,月經失調,免疫力下降,心臟病,甚至導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2)心理因素長期失眠會使人產生焦慮、沮喪等消極情緒,從而加劇失眠,形成惡性循環。時間長了也會導致抑鬱,焦慮和其他心理疾病。治療失眠症很難。
  • 糖的危害比煙還大?每天吃糖的你,是時候知道這5個「真相」了
    每天吃糖的你,是時候知道這5個糖的「真相」了1、可以成癮糖和煙、酒、檳榔等一樣,都是「合法癮品」。長期吃糖具有一定的成癮性,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離不開甜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實驗發現,糖會對體內的激素帶來影響,從而使大腦發出不斷攝糖的信號,這是吃糖上癮的重要原因之一。
  • 但很多人都喝錯了,這樣喝才能降「三高」
    髮際線越靠越後,腹部脂肪越堆越高如果這也不能讓你警覺橫空出世卻刷爆了朋友圈瞬間上億的播放量、上千萬的轉發評論當之無愧的2018年度最扎心視頻或許能給你一些新的警示讓人瞬間渾身冰涼的可怕數據中國每年猝死人口高達55萬近7成的白領有過勞死的危險中國平均每4人就有1人患有三高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料,若孩子天天吃,易脾虛積食,難長高長肉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哈哈總是隔三差五的生病,表姐一個月內都帶哈哈跑三趟醫院了,弄得表姐心力交瘁。一天夜裡,哈哈渾身冒虛汗,突然發起了高燒,還嘔吐,把晚上吃的飯全部吐出來了。嚇得表姐和表姐夫感覺帶哈哈是上醫院,經過一晚上的手忙腳亂,孩子的體溫終於恢復了正常,但身體比較虛弱,醫生建議多住院兩天觀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