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非洲的環境惡劣那麼也就是撒哈拉大沙漠了,與之相比,南極的嚴寒,北美的廣漠的高寒區,中東的沙漠,西伯利亞的寒冷,澳大利亞的乾熱,非洲算是不錯了。非洲有熱帶雨林,草原,也有大河流域。更如被大家所熟知的是非洲大陸一向被譽為天然動物樂園,據統計,非洲草原上的動物高達到200餘種,僅大型哺乳動物就達到了700-800萬頭。
非洲大草原上無疑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地方之一,這裡從獅子鬣狗豹子等食肉動物到大象犀牛水牛羚羊等食草動物,應有盡有,這裡有著最完整的生態鏈。非洲是世界上佔地面積第二大的洲(佔地面積約300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總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雖然同處一個洲,但是非洲卻有三種不同的氣候。北非有著世界聞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因此這裡是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從撒哈拉沙漠向南,也就是中非、西非、南非的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草原氣候或熱帶雨林氣候。
而我們常說的非洲大草原實際上就是熱帶草原氣候的一些地方,比如東非大草原、南非大草原等等。數百萬計的野生動物就分別生活在這些大草原上。
但是,非洲大草原的熱帶草原氣候也不是一直都是多雨的,比如處於東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大草原。塞倫蓋蒂用當地的話翻譯過來就是無邊的草原,因此塞倫蓋蒂大草原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這裡的野生動物也是整個非洲最全的。
塞倫蓋蒂大草原每年有幹、溼兩季。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月為溼季,這個時間段內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雨水充足草木旺盛,給食草動物們提供了天然的牧場,食草動物個個衣食無憂,自然食肉動物的食肉也是充足的。但是到了五月份中旬左右,大草原上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旱季。沒有雨水的滋潤加上持續的高溫,讓這裡的樹木開始枯萎,數百萬計的野生食草動物進入了食物匱乏期。為了生存,它們必須要尋找新的棲息地。這也就是動物的大遷徙。
它們的目的地就是位於塞倫蓋蒂大草原西北部的熱帶雨林地區,這次遷徙是為了生存,但是同時也是野生動物們的噩夢開始。每年的六七月份是食草動物們交配和生產的季節,但是此時正是動物們遷徙的時候。在遷徙的過程中,食草動物們隨時要警惕食肉動物的捕殺,因此,留給雌性動物生產的時間並不多,剛出生的幼崽必須馬上站起來行走,不然就會遭到族群的拋棄。除此之外,隨著食草動物們從塞倫蓋蒂大草原上消失,食肉動物們也緊隨其後,如此龐大的獵物群體,對於食肉動物們來說無疑是最開心的,它們不需要再苦苦的尋找獵物。
大約到12月份,闊別家鄉半年之久的動物們再次回到了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經過兩次遷徙,數百萬的遷徙大軍會損失百分之二十多的數量。
這就是生存。這就是殘酷的大自然。在以往的非洲的紀錄片,看起來很殘酷,動物們在旱季都生活的艱難,但是在雨季,那可是水草豐美的地方,所以動植物資源尤其豐富。
那麼我們今天得主角就是來自《非洲:動物樂園》就是一部以大自然為視角的影片,讓人親眼目睹自然界的真實與殘酷。是一部關於偉大情感的電影—真正母愛,母親的悲傷和放手的痛苦。獵豹媽媽向我們展示了令人驚嘆的照片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沒有理由放棄這個世界。獵豹家族坐落在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的壯麗景觀中,在為生存而戰中體驗冒險、艱難和有趣的時刻。
導演馬託·巴爾福斯,這位藝術家、攝影家和忠誠的保護主義者在陪伴她3年之後,通過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這個非凡的獵豹家族--一隻獵豹母親和她的六隻幼崽的驚人故事。本片將於2020年6月1日起在愛奇藝紀錄片頻道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