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狗狗又有伴侶,應該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了,可不料這樣的事情放到一對年輕的中年夫婦身上,就變成了離婚的導火索。
原因是女子的小孩還小,丈夫擔心家裡養了狗狗對小孩不好,所以希望女子將狗狗送人,但是女子對狗狗的感情很深,並不願意,表示除非孩子出生後,對狗狗過敏,否則不將狗狗送人。
只是丈夫就此認定了在妻子心裡,孩子不如狗狗重要,不停地逼問和強迫妻子做出選擇。
結果兩人各執己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分裂越來越嚴重,雙方都不得不「考慮結束婚姻」。
其實這個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實際上是可以解決的。解決的關鍵就在於懷孕期間,以及孩子出生之後,是否適合養寵物?
國內權威的醫學知識科普平臺「丁香醫生」,是這樣回答的:「孕婦飼養寵物並無不可」,即可以養,只是要注意孕婦及周圍人的衛生習慣,寵物的衛生及馴養情況。
具體的操作,他們列出的如下:
(一)貓咪篇
「1、提前給貓咪打疫苗。
2、讓家人幫忙處理貓砂、打掃貓窩。
3、不要讓自家的貓跟野貓接觸,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貓呆在室內,不要出門。
4、不管是誰,處理完貓的糞便、清理貓窩之後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把手洗乾淨。
5、跟貓玩耍之後,記得把貓的玩具收拾好,放到專門的地方,然後洗手。
6、將貓砂放在遠離客廳、餐廳和臥室的地方。
7、不要給寵物貓餵食生肉。」
【小普提示:因為弓形蟲等寄生蟲往往通過糞便和生肉傳播,所以孕婦要避免接觸寵物糞便和讓寵物吃生肉;另外建議孕婦在懷孕前,給狗狗和自己都做一個體驗,檢查是否感染了弓形蟲。】
(二)狗狗篇
「1、提前給狗狗打疫苗。
2、不要讓狗在你身上,尤其是肚子上跳來跳去。如果狗之前有往你身上跳的習慣,最好在懷孕之前訓練它改掉這個習慣。
3、如果狗有亂扯、亂咬東西的習慣,尤其是喜歡咬你的褲腳、衣角,也要在懷孕之前讓它改掉。
4、懷孕初期和孕晚期,準媽媽的身體狀態可能承擔不了遛狗(尤其是大型犬)這項工作,可以讓家裡的其他人來代勞。」
【小普提示:貓毛狗毛也不會被呼吸進人的肺裡,而且如果寶寶有哮喘易發基因(rs7216389 SNP),那麼從小和貓、狗一起長大,會顯著地降低其患哮喘的風險】
雖然懷孕和生孩子之後,都可以養寵物,但是如果父母,公婆,尤其是丈夫都堅決反對,那還是不要養,不是因為不能養,而是這時候,你沒辦法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照顧好貓貓狗狗。
最直接的便是,鏟屎和遛狗,在懷孕期間這兩項只能由家人代勞,如果家人原本就不想養,那做起這些事來,肯定會怨氣十足,進而拿貓貓狗狗撒氣,最後受罪的還是貓貓狗狗,也不能批評他們些什麼,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貓貓狗狗。
所以綜合考慮,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將狗狗寄養在朋友家裡,等孩子斷奶了,甚至是可以走路了,不那麼需要自己照顧時,再把貓貓狗狗接回來。
這樣對家人,或是狗狗貓貓都是最好的。生活中,夫妻之間志同道合,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家庭中的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只有彼此能多一些相互理解,才能一起積極解決問題。
關於懷孕和生小孩後養寵物,如果小夥伴們有其他想法的話,歡迎留言補充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