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鄉村振興呼喚更多文化播種人

2021-01-08 太陽鳥時評

有這樣一批人,他們跋山涉水為群眾送去電影和演出,他們堅守在高山之巔保障群眾能收聽收看電視和廣播,他們駐紮基層為鄉親們送去圖書報刊……在他們的堅守和奉獻下,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農民掌握了致富技能,農村兒童有了更加快樂的童年,鄉村風氣為之一新……隨著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評選表彰名單的公布,我們得以走近他們。

「送米送面,不如送科教片。」河南開封鄉鎮流傳的這個順口溜,很直白地道出了鄉村群眾的文化饑渴感,也直觀地說明了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生動地顯示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在推動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場科技電影可以讓鄉親們學會一門致富技術,一場勵志電影可以激發鄉村幹群克服困難、砥礪奮進的熱情和動力,一本好書可以給人們思想啟迪、精神陶冶甚至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基層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既能夠促成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又可以促進鄉村文明水準的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樣離不開文化力量的支撐,需要提供豐富的文化給養,呼喚更多熱心「送文化」「種文化」的文化播種人紮根鄉村沃土。

開封祥符區15個鄉鎮336個行政村的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以每月看上一場免費的數字電影;甘肅速展村農家書屋利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農家書屋設備資源開展技能培訓,培養一批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村實用人才;江蘇徐州市馬莊樂團成員都是農民,把黨的政策、群眾的生活編成歌謠、小品、快板,送到田間地頭,甚至還登上了央視春晚……越來越多的鄉村文化「播種人」不計名利、不計報酬,用智慧和汗水換來農民朋友臉上的笑容,用堅守和奉獻為鄉村振興擂鼓助威,成為廣袤鄉野一道亮麗的風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持之以恆開展送知識、送科技、送文化下鄉活動,努力滿足農村幹群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農村書屋遍地開花不斷升級,科技大篷車常來常往,農村文娛活動豐富多彩,彰顯出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的初心理念。奮進新徵程、開創新局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需要更多守初心、有擔當、講奉獻、富作為的文化「播種人」,紮根基層、紮根鄉村,熱心服務、創新實踐,把優質文化產品送到田間地頭、群眾家門口,滋養人們的精神家園,為發展農村經濟、助力共同富裕、促進鄉風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瀟婉)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在當前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階段,基層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搞問責排名,只能讓幹部縮手縮腳、疲於應付。因此,針對具體問題要區別對待,形成容錯機制。比如,在幹事創業中發生的探索性失誤,可以免責或者從輕處理,讓更多幹部放下包袱、甩開膀子幹事創業。三要規範基層考核機制。基層出現「馬上就辦」變味走形,與上級部門考核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不無關係。政府部門工作如何,關鍵還是需要群眾來評判。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久久為功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是全面脫貧後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目標。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既需要用好引領鄉村發展「方法論」,也需要堅定「久久為功」的意識,讓鄉村振興成為時代發展下的新亮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紅色旅遊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聚力凝神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紅色旅遊出遊人數超過1億人次,整個「十三五」期間,紅色旅遊在國內旅遊市場中維持11%以上的市場份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紅色旅遊已形成「紅色+綠色」「紅色+民俗」「紅色+鄉村」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也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綱舉目張」
    會議指明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未來發展方向,強調「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這是對成渝地區「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的清晰概括,又是順應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賦予成渝地區的更高奮鬥目標。一個區域或地區對戰略定位的把握準確與否,直接決定了這個區域或地區的發展成敗。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紮緊制度的籠子,剎住公款旅遊的歪風
    2016年6月,廖建勇與綿陽市燃氣集團原總經理張某(已另案處理)赴日本商務考察期間,擅自改變行程到東京、京都、大阪等地景區參觀旅遊,相關費用在燃氣集團報銷。此外,廖建勇還存在其他違紀行為。2020年11月,廖建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款已收繳。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解題思維,作答新時期鄉村振興考卷
    脫貧攻堅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鄉村振興,也不難讀出,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鄉村振興是脫貧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和目標。我們剛剛答過的「脫貧攻堅題」很難,但是鄉村振興的新難題同樣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要保持定力,拿出解題的思維,既要把握總體的目標要求,又要用好脫貧攻堅的好經驗、好成果,還需要選優配強鄉村振興「帶頭人」,才能用「奮鬥」點燃鄉村振興的引擎,讓鄉村振興的每一項工作擲地有聲。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繼續用群眾路線推動鄉村振興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指出,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回顧整個脫貧攻堅的過程,可以發現黨的群眾路線始終貫穿其中,為脫貧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用共同奮鬥來書寫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
    1月9日,走進新晉全國文明村鎮容縣容西鎮祖立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該村大中屯黨群聯絡站站長龐兆源正在與村民商議,準備利用春節發動鄉賢參與鄉村建設等事。容縣多山,大小村落散落山水間,群眾習慣把自家所在自然村叫「片」。兩年前,祖立村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龐兆源便有了一個新職務:片長。  在祖國廣袤的鄉村土地上,有無數個「片」。每個「片長」無疑都是肩負「鄉村振興」重擔的「主角」。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平安中國建設,是提升「中國自信」的有力支撐
    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社會安全環境的需要、社會穩定發展的需要以及更舒適更休閒的生活需要等等。無疑,改革開放以來,經過系列的艱苦奮鬥,使得我國的經濟有了大跨越性的發展。今年已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經濟積累方面也有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即將邁入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生理需求上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滿足感。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帶在中國航天人探月夢想的嫦娥五號回家了。不但圓滿完成了月球採樣的任務,而且安全著路。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倍感自豪的神奇之旅。這次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也同樣實現了三個第一,一是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第一次實現了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偉大跨越。二是嫦娥五號在嫦娥四號第一次完成月球背面軟著路並完成探測後第一次實現了月球背面採樣任務。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對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鄉大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這些富有幹勁、擁有新知的大學生或紮根山村創業帶富,或投身村級組織擔任脫貧專幹、村「兩委」成員,正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最美公務員」精神燭照新徵程
    (文/胡臣臣)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最美公務員」精神燭照新徵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強化人才支撐,方能端牢「中國飯碗」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基本的就是生理的需要,食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顯然糧食的安全與人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也突出了糧食安全在治國安邦中的重要地位,這就需要我們在「倉廩實」上下功夫。只有讓我們的糧倉量足質高,才能更好地解決14億人的吃飯問題,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國飯碗」,讓糧食成為國家長治久安的「定心丸」。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兩度「走紅」的援鄂護士緣何打動我們
    當接到援鄂出徵令的時候,周國紅想到的是,「組織信任我,選我出徵,一切都抵不過我出徵的決心」;當遭遇癌魔折磨的時候,周國紅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戰勝病魔,積極活著,回報社會,感恩大家」;4個月馬拉松式的艱苦抗癌期間,周國紅勉勵其他患者樂觀、頑強地與病魔鬥爭,甚至還籤訂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中成就偉大。「武漢之戰打完了,今天開啟我的抗癌之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數字經濟激活中國發展一池春水
    以天津為例,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通過對生態城11個專業領域、10億條城市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結合城市信息系統建模,實現了數位化城市鏡像,實時、全域感知城市運行態勢,精細化地治理城市。構建數字生活,滿足美好生活需求。近年來,隨著數位技術的日益完善,對人們的生活領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更多「花喜鵲」常駐村裡
    紮根鄉村沃土,建設基層文化。由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國務院扶貧辦共同主辦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活動中,一部蘇北縣級院團創排的大型現代淮劇《村裡來了花喜鵲》好評如潮,贏得滿堂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引領豐富人民群眾精神世界,是民族精神力量不斷增強從而走向復興的根魂所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載入史冊的「五張答卷」,背後是沉甸甸的...
    一個曾經任人宰割、備受欺凌的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註定風雲際會,何懼驚濤拍岸。進入新時代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必須決戰決勝。收官之際的2020年,萬馬戰猶酣。  2020年的極不平凡,是因為這一年我們遇到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遇到了千年脫貧的歷史節點,遇到了疫情防控下的洪澇災害,遇到了全球性的經濟低迷,這些都是我前所未有的挑戰。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不容半點鬆勁
    我們要始終保持警惕之心,慎終如始,慎之又慎、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細之又細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不讓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形勢發生逆轉。  時刻繃緊防控之弦,要堅決做到不鬆勁、不鬆懈。元旦、春節兩大節日臨近,出遊、就餐、購物、回家等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引起的疫情反彈風險依然不小,必須要清醒看到國內外疫情形勢與防控的複雜性和嚴峻性。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讀懂民法典頒布的「三重深意」
    孟德斯鳩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讀懂民法典頒布的「三重深意」,.2020-06-16 11:31:10,.204306,.秦雅楠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民族復興車輪滾滾向前
    就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善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實現法治建設的引領作用,真正做到黨科學地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要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有機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  堅持人民至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錨定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