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解題思維,作答新時期鄉村振興考卷

2021-01-08 太陽鳥時評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指出,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鄉村振興,也不難讀出,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鄉村振興是脫貧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和目標。我們剛剛答過的「脫貧攻堅題」很難,但是鄉村振興的新難題同樣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要保持定力,拿出解題的思維,既要把握總體的目標要求,又要用好脫貧攻堅的好經驗、好成果,還需要選優配強鄉村振興「帶頭人」,才能用「奮鬥」點燃鄉村振興的引擎,讓鄉村振興的每一項工作擲地有聲。

  以解題思維,全面把握鄉村振興的目標要求,以頂層設計謀劃新階段「三農」工作。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鄉村振興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不能只是盯住一些地方看,這樣容易「一葉障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顯然,要採取全局的思維,要在把握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和要求上下功夫,才能夠更好地謀劃新階段的「三農」工作,找準鄉村振興的重心,更好推動全局工作的落實。

  以解題思維,瞄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精準銜接關鍵工作,推動鄉村治理工作。當前,正處於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過渡階段,要做好防返貧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工作,更好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工作。要以解題的思維,層層地推動,要對每一個細節都仔細推敲,要對每一項工作都做好精準的銜接,才能更好地推動新階段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推動鄉村治理。

  以解題思維,按照新時期鄉村振興的方向路徑,配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幹部作為鄉村振興的「領跑者」,只有他們的思想認識到位,行動到位,才能率先行動,為黨員群眾做好示範,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去,才能實現上下聯動,共同推進,增強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的執行力,更好地為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難題,迎來不一樣的鄉村發展新面貌。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鄉村振興就是解決一個又一個群眾實際難題的過程,就需要踐行好群眾路線,要保持奮鬥之姿,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三農」工作中的各項難題解決,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振興中有新的收穫,描繪高質量鄉村振興畫卷。(婧藍)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推動信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在基層的運用,幫助基層工作事務更快、更透明、更高效運轉。二要改變基層問責泛化問題。在當前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階段,基層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搞問責排名,只能讓幹部縮手縮腳、疲於應付。因此,針對具體問題要區別對待,形成容錯機制。比如,在幹事創業中發生的探索性失誤,可以免責或者從輕處理,讓更多幹部放下包袱、甩開膀子幹事創業。三要規範基層考核機制。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久久為功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三年多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各項措施落實,鄉村振興實現了良好開局。」在1月1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當前和今後時期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最美公務員」精神燭照新徵程
    為學習宣傳優秀公務員先進事跡,鮮明樹立做人民公僕、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價值取向,更好激勵廣大公務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今年8月,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聯合開展「最美公務員」學習宣傳活動。經推薦遴選,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最終確定了32名「最美公務員」人選。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民族復興車輪滾滾向前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面臨著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面臨著錯綜複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鄉村振興呼喚更多文化播種人
    有這樣一批人,他們跋山涉水為群眾送去電影和演出,他們堅守在高山之巔保障群眾能收聽收看電視和廣播,他們駐紮基層為鄉親們送去圖書報刊……在他們的堅守和奉獻下,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農民掌握了致富技能,農村兒童有了更加快樂的童年,鄉村風氣為之一新……隨著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評選表彰名單的公布,我們得以走近他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繼續用群眾路線推動鄉村振興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指出,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回顧整個脫貧攻堅的過程,可以發現黨的群眾路線始終貫穿其中,為脫貧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綱舉目張」
    相比長三角、粵港澳和京津冀,地處西部腹地的成渝地區是最大的迴旋餘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不可替代。當前我國發展的國內國際環境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拓展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載入史冊的「五張答卷」,背後是沉甸甸的...
    進入新時代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必須決戰決勝。收官之際的2020年,萬馬戰猶酣。  2020年的極不平凡,是因為這一年我們遇到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遇到了千年脫貧的歷史節點,遇到了疫情防控下的洪澇災害,遇到了全球性的經濟低迷,這些都是我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事物都是辯證統一的,在我們遇到挑戰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背後是巨大的機遇。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三個首次轉正,預示著我國的國民經濟正帶著中國夢想開始了新一輪的騰飛。中國經濟復甦強勁,將給「十四五」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按下了乘風遠航的快捷鍵。  伴隨三大轉正的喜訊,又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接踵而來。帶在中國航天人探月夢想的嫦娥五號回家了。不但圓滿完成了月球採樣的任務,而且安全著路。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倍感自豪的神奇之旅。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用共同奮鬥來書寫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
    1月9日,走進新晉全國文明村鎮容縣容西鎮祖立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該村大中屯黨群聯絡站站長龐兆源正在與村民商議,準備利用春節發動鄉賢參與鄉村建設等事。容縣多山,大小村落散落山水間,群眾習慣把自家所在自然村叫「片」。兩年前,祖立村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龐兆源便有了一個新職務:片長。  在祖國廣袤的鄉村土地上,有無數個「片」。每個「片長」無疑都是肩負「鄉村振興」重擔的「主角」。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紮緊制度的籠子,剎住公款旅遊的歪風
    2016年6月,廖建勇與綿陽市燃氣集團原總經理張某(已另案處理)赴日本商務考察期間,擅自改變行程到東京、京都、大阪等地景區參觀旅遊,相關費用在燃氣集團報銷。此外,廖建勇還存在其他違紀行為。2020年11月,廖建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款已收繳。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數字經濟激活中國發展一池春水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新發展格局裡,數位化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的重要動力,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對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鄉大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這些富有幹勁、擁有新知的大學生或紮根山村創業帶富,或投身村級組織擔任脫貧專幹、村「兩委」成員,正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兩度「走紅」的援鄂護士緣何打動我們
    即將揮別而去的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類生命健康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在驚心動魄的抗疫戰場,多少平凡的醫護勇士選擇了向險逆行、頑強堅守,為守護萬家平安做出了不尋常的拼搏與付出,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決定性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既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溫馨記憶,更傳遞著催人奮進的溫暖力量。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平安中國建設,是提升「中國自信」的有力支撐
    而十四五規劃制定的,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宏偉藍圖,更促進全國人民全力以赴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新夢想。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因此,在我國人民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即將實現小康生活的今天,追求平安的幸福生活環境,更彰顯的尤為重要。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紅色旅遊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聚力凝神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紅色旅遊已形成「紅色+綠色」「紅色+民俗」「紅色+鄉村」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也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代表。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不容半點鬆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節假日期間各項工作。  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果,當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穩定,但近期部分地區零星散發本土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防止疫情反彈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強化人才支撐,方能端牢「中國飯碗」
    只有讓我們的糧倉量足質高,才能更好地解決14億人的吃飯問題,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國飯碗」,讓糧食成為國家長治久安的「定心丸」。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歷史背景下,我國糧食生產喜獲的「十七連豐」,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產量連續6年站上1.3萬億斤臺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讀懂民法典頒布的「三重深意」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為保障個人合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也為隨著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興權利、新型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法律依據。我國之所以要編纂一部統一的民法典,是因為從建國至今,我國頒布了大量的民法單行法規,這些法規內容龐雜,分散廣泛,不僅存在一些法規相互之間不夠協調的問題,而且老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堅持「人民至上」,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堅持「人民至上」,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四川新聞網  作者:方鴻濤  2020-06-06 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始終和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不懈奮鬥,苦幹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