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蚊子日:「秋蚊子」更兇?蚊子也「中暑」?盤點背後的氣象因素

2020-08-26 揚眼

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根據南京市疾控部門的監測,今年由於梅雨超長,所以前期南京的蚊蟲密度上升。而隨著秋天腳步的臨近,更為「心狠嘴辣」的「秋蚊子」即將上線。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影響蚊子出沒的氣象因素。

來源 :視覺中國

今年梅雨超長,南京「花蚊子」多了

南京市疾控中心近期發布了「防蚊蟲寶典」。據悉,2020年夏季以來,由於經歷了超長梅雨期,南京的伊蚊密度與往年相比較有所增加。伊蚊是蚊科中最大一屬,目前在南京地區是白紋伊蚊

說起「白紋伊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花蚊子」。「白紋伊蚊」喜歡在日出後兩小時和日落前兩小時出現咬人,深夜也會吸血。

根據南京市疾控中心對近年對蚊蟲密度的監測資料顯示,南京每年蚊蟲的密度分布曲線呈「雙駝峰狀」,分別在6月和9月出現兩個小高峰。很多市民感覺今年蚊子好像多了,而且格外「兇猛」,主要還是因為今年雨水多、光照少,前期高溫不多,這都是蚊蟲大量繁殖的好時機。

來源「南京市疾控中心官微

出梅遭遇持續高溫,蚊子「中暑」了

最近一段時間,南京持續35℃+的高溫,大家的感覺又是,蚊子比前段時間少了,

疾控專家說,因為蚊子從卵到幼蟲到蛹的幾個發育階段,都在水裡。所以,蚊子對水溫特別敏感。

研究發現,水溫15~26℃時,蚊子繁殖發育最快,這是蚊子最愛的溫度。當水體超過35℃,蚊子卵、幼蟲、蛹在水裡,就會停止發育,甚至大量死亡。氣溫40℃以上時,戶外水塘、積窪的水不斷被蒸發,暴曬後水溫很高,蚊子根本無法產卵。

咬人的雌蚊子,生存期通常只有28~35天。所以熱上十天半月,蚊子就會大量減少,所以高溫、少雨時,蚊子總數會迅速減少。

而40℃以上的高溫,對蚊子的殺傷力相當大。

那些沒被熱死的蚊子又去了哪裡呢?蚊子跟人一樣,在暑熱天也是哪兒涼快上哪兒待著的。地下室、車庫、雜物堆的角落、地下管道和窨井的內壁、大片樹林的樹杆邊、灌木叢的樹枝等區域,以及家中的洗滌池底部、窗簾的背側等區域,都是蚊子較多的地方。清理周邊水體是防蚊的關鍵,要防蚊,首先要開展環境治理,清理人居環境周邊各種積水、死水。

夏末秋初,「秋蚊猛如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立秋後的蚊子似乎更兇。從蚊子生存規律來看,並不存在「秋蚊子」更兇猛這樣的說法。也有科學家認為,「秋蚊子毒」的說法,可能與氣候有關係。

我國大部分地區蚊子集中出現在6-9月,蚊子生存和繁殖最適宜的氣溫是20~30℃,最適宜的溼度是70%左右。如果降雨較多,空氣溼潤,在溫暖、潮溼的氣象條件下尤其是雨後有大片的積水,給蚊子提供了「產房」,蚊子迎來繁衍滋生的「黃金時期」。

來源:江蘇氣象

秋季的積水比夏季的更適合蚊子繁殖,這是因為,夏季暴雨較多,雨水流動快,導致蚊子幼蟲的存活率比較低。而秋季暴雨減少,容易形成沒有流動的積水,而且溫溼條件適合細菌繁殖,就特別適合蚊子孵化。

氣候變化也讓蚊子的「作息」發生變化,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曾做過一個關於「氣候與蚊子冬眠習性改變」的研究,發現地球的秋季越來越溫暖,意味著蚊子開始冬眠的時間延遲了。

「蚊子出沒預報」也是一份精細的天氣預報

所以,正確的防蚊不是跟著季節走,而是要跟著氣溫和溼度調整! 2020年夏天,江蘇省氣象局聯合中國天氣網推出了一款「蚊子出沒預報」,就是綜合分析了精細化天氣預報和蚊子生長環境特性等數據,做出的健康氣象預報產品。

蚊子預報,是以智能網格實況分析產品和精細化預報產品作為技術支撐,將天氣實況數據精確到每一個小時,範圍再圈定在2.5公裡。同時結合蚊子生長環境特點,用戶可查詢所在地的蚊子出沒實況數據,以及三天內逐三小時氣象條件對蚊子出沒影響的趨勢預報。公眾可根據預報有效避開蚊子密集區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丹丹

校對 徐珩

編輯 : 嚴靜

相關焦點

  • 被秋蚊子咬了怎麼辦?如何防治秋蚊子?
    秋天的蚊子咬人那叫一個痛啊,而且秋天的蚊子非常活躍,為了過冬和產卵瘋狂的吸血。而且到了秋季人們認為天氣變冷,很少再有蚊子來叮咬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一無所知的小鳥帶您消滅秋蚊子。秋蚊子猛於虎,我們就來打老虎秋蚊子為什麼咬人毒?
  • 秋蚊子用吸血提升卵的存活率
    世界上什麼動物最危險?  當然,這取決於你怎麼定義危險。如果我們用「某一類動物每年殺死多少人」來判斷的話,那麼答案也許是你沒有想到的,是蚊子。  要不是這個秋天,登革熱成為一個焦點,很多人並不太在意自己身上那幾個痒痒的塊兒。  蚊子攜帶著極其可怕的疾病。
  • 白露蚊子就閉嘴?秋天的蚊子更要小心
    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9月7日是中國傳統節氣——白露,那麼從7日起,蚊子真不咬人了嗎?秋天蚊子怎麼多了?夏天熱的時候才是蚊子活躍的時間,而一般到九、十月份,蚊子是該少下去了,而且應該不咬人了。
  • 世界蚊子日!你知道為什麼蚊子獨寵你麼?
    世界蚊子世界蚊子日!你知道為什麼蚊子獨寵你麼?自打入夏以來,我就獨得蚊子恩寵。我勸蚊子一定要雨露均沾,可蚊子非要不聽啊。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對於蚊子,你可能有這樣的疑惑:蚊子為什麼總能「悄咪咪」地叮了我們,卻又不被我們發現呢?今天,來看一組漫畫,一起從裡面尋找答案。
  • 世界蚊子日!蚊子為什麼總能悄悄叮到你?
    自打入夏以來,我就獨得蚊子恩寵。我勸蚊子一定要雨露均沾,可蚊子非要不聽啊。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
  • 為啥秋天的蚊子這麼毒?蚊子的老祖宗又是誰?
    然而,蝌蚪君最討厭的蚊子似乎也來了精神,更加拼命地吸著我的血!俗話說「秋蚊猛如虎」,為什麼蚊子到了秋天就好像加了buff似的呢?蚊子本身就更喜歡秋天蚊子也很怕熱,但為了生存,不得不頂著高溫「工作」,這麼一看簡直跟我們一樣一樣的。
  • 今天世界蚊子日 | 蚊子為什麼總能悄悄叮你?
    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對於蚊子,你可能有這樣的疑惑:蚊子為什麼總能「悄咪咪」地叮了我們,卻又不被我們發現呢?今天,來看一組漫畫,一起從裡面尋找答案。
  • 秋蚊子最毒 秋季如何預防蚊子叮咬
    秋季是蚊子的繁殖季節,雌蚊子要吸食大量的血液促進其卵巢發育,繁衍後代,也就是讓大家覺得秋蚊子特別秋天比較常見的是白紋伊蚊、三帶喙庫蚊,被這兩種蚊子咬上一口,立即能起一個紅包,而且一抓就是一片,奇癢無比,所以人們將它們稱為「毒蚊子」。網傳各種驅蚊方法是否靠譜呢?網傳一:將維生素B1和水按1:100的比例調配自製驅蚊水,將驅蚊水噴在裸露在外的皮膚上,驅蚊效果可達7小時。專家鑑定:不可行!
  • 世界蚊子日 | 蚊子為什麼總能悄悄叮到你?原來……
    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 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
  • 世界蚊子日丨蚊子為什麼總能悄悄叮到你?
    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對於蚊子,你可能有這樣的疑惑:蚊子為什麼總能「悄咪咪」地叮了我們,卻又不被我們發現呢?
  • 不同血型招蚊子機率差不多 男性比女性更招蚊子
    東方網8月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前天下午,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與新聞晨報聯合進行了人類血型與蚊子吸血相關性的趣味實驗。昨日,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在分析了60名志願者120次的數據後得出結論:在溫度26℃-28℃,溼度60%的條件下,白紋伊蚊(俗稱花腳蚊子)在人體的停留次數有所不同,依次為A型血≥AB型血〉O型血〉B型血。
  • 「秋蚊子」來了,家裡放盆「它」,「蚊子」全都繞道走!
    眼見著秋天都到了,可這蚊子是一點沒少,秋天的蚊子咬起人來又狠又疼,怪不得大家都說「最毒不過秋蚊子」。今天花花就來給大家推薦幾種花草,在家養1盆,保準1隻蚊子也沒有!驅蚊草能夠散發一股淡淡的香味,其中含有蚊子最討厭的香茅酸!1、香葉天竺葵最喜歡曬太陽,放一盆在光照好的陽臺上,平常注意保持盆土不要過於乾燥。
  • 送你來到我身邊@蚊子
    17日,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新研究首次提供了確鑿的實驗數據,支持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的論斷。 而在世界範圍內,蚊子密度最高的地方卻在北極。不過,那裡的蚊子並不是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那種,而是專門生活在北極地區、體型巨大的北極蚊子。 北極蚊子同樣也需要相對溫暖的環境。 它們在夏季到來、冰雪融化時,就開始在沒有天敵的北極大肆繁衍。
  • 秋後蚊子猛如虎
    蚊子戰鬥力好像更強了!秋後的蚊子一個頂仨為何天氣漸涼蚊子卻越猛?蚊子也怕熱跟大家印象中不太一樣的是,蚊子其實並不喜歡在高溫天活動,它們也「嫌熱」。氣溫不冷不熱的初秋不但人類喜歡,蚊子同樣也喜歡。所以蚊子總在下雨後兩三天達到高峰期。一切為了下一代蚊子的繁殖與氣象條件有關。比如,按蚊(蚊子的一種)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其壽命約為一個月左右。
  • 秋天蚊子最兇,冬天去哪了!
    蚊子是人人都厭惡的蚊蟲之一,它雖然不能對人造成大的傷害,但在你不直覺的情況下,對你的皮膚親吻一次就會給你有深刻想打死它的決心。在你耳邊嗡嗡嗡的飛使你很心煩,並且在屋裡打死蚊子會弄髒牆面之類的。只好用滅蚊噴劑、蚊香之類的殺蟲劑來消滅它。
  • 狠毒「秋蚊」再出沒,這也是氣象搗的鬼?
    剛進入秋分,入秋進程就已經推進至江淮、江南,越來越多的地方正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季,而與想像中的「秋高氣爽」不同的是,9月底前南方大部地區都多陰雨相伴。本是開心的「天涼好個秋」,可是大家似乎發現蚊子又多起來了!「秋蚊子」再出沒,而之前夏蚊子可是「中暑」消失了一段時間的,難道這也是氣象因素在作祟?
  • 世界蚊子日|蚊子為什麼總能悄悄叮到你?原來……
    今天(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當然,這並不是紀念蚊子的節日,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發現,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對於蚊子,你可能有這樣的疑惑:蚊子為什麼總能「悄咪咪」地叮了我們,卻又不被我們發現呢?今天,來看一組漫畫,一起從裡面尋找答案。
  • 專家否認秋天蚊子更毒:胃口比夏蚊大 叮人更狠
    省疾控專家前陣子做了個研究,告訴你有關蚊子的「冷知識」  為什麼秋蚊叮的包特別大?  為什麼狂風暴雨砸不死蚊子?  為什麼秋天的蚊子比夏天多?  秋風秋雨,為何凍不死砸不死蚊子?秋蚊真的比夏蚊更毒嗎?  記者了解到,前陣子,浙江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病媒科剛好做了一個蚊子和氣候條件關係的研究,讓專家來給大家講講蚊子那些事吧。  多山靠海和內陸,哪裡更產蚊子?
  • 為啥秋天的蚊子猛於虎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這可不是為了表彰蚊子叮人而設立的紀念日,而是為了提高公眾對瘧疾以及其他蚊子傳播疾病的認識而建立的。別以為入了秋,蚊子的嘴一「開花兒」就不能再叮人了。你有沒有感覺到盤旋在屋裡的「吸血鬼」更多了,且進攻也更猛烈了呢?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時候蚊子大軍不僅不會因天涼而偃旗息鼓,而且還在加倍努力為越冬做準備。
  • 今夏太熱蚊子也熱死了?高溫天蚊子繁殖受阻
    對此,省疾控中心專家及福州市愛衛辦的工作人員都表示,這段時間蚊子確實比往年同期減少了,和持續高溫、無雨天氣有很大關係。蚊子少滅蚊商品銷量下滑「今年夏天明顯蚊子少了。」家住大儒世家的孫先生說,他女兒去年夏天穿著長褲還經常被蚊子咬得滿腿包,今年夏天穿短褲都很少被咬,電蚊香液也幾乎沒用過。不少夜遊鼓山的登山客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