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太熱蚊子也熱死了?高溫天蚊子繁殖受阻

2021-01-08 騰訊網

省疾控中心:持續高溫無雨,蚊子確實大幅減少

這個夏天,福州持續高溫。市民意外發現:天太熱,蚊子好像也比往年少了。對此,省疾控中心專家及福州市愛衛辦的工作人員都表示,這段時間蚊子確實比往年同期減少了,和持續高溫、無雨天氣有很大關係。

蚊子少滅蚊商品銷量下滑

「今年夏天明顯蚊子少了。」家住大儒世家的孫先生說,他女兒去年夏天穿著長褲還經常被蚊子咬得滿腿包,今年夏天穿短褲都很少被咬,電蚊香液也幾乎沒用過。

不少夜遊鼓山的登山客也有同感。福州的林先生就說,今年夏天夜登鼓山,很少遭到蚊子襲擊,明顯感覺蚊子變少了。有登山客打趣說,「估計今年天氣太熱了,蚊子也中暑了,因此死了不少。」

與此同時,福州多家超市的營業員則反映,今年滅蚊商品銷量下滑不少,蚊香、滅蚊片、滅蚊液等賣得沒有往年多。而據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集團的有關人員介紹,今年6、7月份,福建省全省上百家門店的殺蟲類產品總銷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成。

持續高溫無雨 蚊子繁殖受阻

據福州市愛衛辦的工作人員介紹,監測數據顯示,今夏蚊子確實變少了。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王靈嵐分析稱,7月末至今半個多月,福州持續高溫無雨,市民感覺蚊子明顯減少原因有三:成蚊死了一部分,躲起來一部分,乾旱造成蚊子孳生地減少,繁殖受阻。

據介紹,蚊子從卵到幼蟲到蛹都是在水裡發育,夏季適宜溫度下變成蚊子一般需7天左右。如果氣溫大於35℃,又沒有下雨,積水三兩下就幹了,蚊子的「生產工廠」就沒有了。

「除了溫度,溼度對蚊子的影響更大。」王靈嵐說,最適宜蚊子生長的繁殖條件為溫度25-30℃,相對溼度70%-80%。高溫高溼,蚊子活動力強,但壽命短;低溫高溼,壽命很長,活動力減弱;高溫低溼,很快死亡;低溫低溼也是很快死亡。

根據往年數據,6月是蚊子的高峰期,7、8月一般會下降20%左右。不過受到個別因素影響,如監測前一周來了颱風,降雨造成小型水體增加,蚊子數量肯定會變多。如福州7月上旬有颱風,臺江監測點的數據就顯示,相比往年「布雷圖指數」(評價一個地區伊蚊密度的指標,也就是平均每百戶內有伊蚊幼蟲(孑孓)孳生的容器數)偏高,達到了10%。

如果持續現在的極端天氣,可以肯定8月蚊子數量會大幅下降,「布雷圖指數」很有可能落到1%-2%,往年一般為5%-8%。

「跟蚊子一樣,蒼蠅也是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受氣候影響很大。這段時間也明顯減少。」王靈嵐說。

提醒

今夏登革熱輸入性病例大增

防蚊不能掉以輕心

王靈嵐介紹,我省蚊蟲傳播帶來的疾病最主要的是瘧疾、絲蟲病、乙腦、登革熱。前兩種疾病在我省已經基本被消滅。

蚊子傳播疾病最多的是乙腦,兒童比較多見,主要是通過三帶喙庫蚊的傳播,主要症狀表現為頭暈、發熱。目前已有乙腦疫苗。

在福州,登革熱一般屬於輸入性疾病。今年輸入性病例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去非洲國家打工回來的人中,患登革熱的特別多。

登革熱主要是通過白紋伊蚊傳播,起病急驟,主要表現為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等。而登革熱沒有疫苗,人群普遍易感,如果有病人存在,而傳播媒介指數高,就容易造成本地的暴發流行。

「雖然這段時間蚊子減少,但在防蚊方面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只要來個颱風,蚊子密度很快就會反彈。」王靈嵐提醒。

相關焦點

  • 八月中旬後,氣溫更適合蚊子繁殖
    &nbsp&nbsp&nbsp&nbsp「是不是天太熱,蚊子都熱死了?」不少市民提問。蚊子的多少,是否真的和天氣有關呢?&nbsp&nbsp&nbsp&nbsp開發區衛計分局的專家介紹說,大家感覺蚊子少了,還真是因為天太熱了。不過這並不是因為蚊子都「熱死了」,而是因為最近它們活動得少了。
  • 近期蚊子密度增加近一成 今夏蚊子「身材」偏大?
    浙江在線07月11日訊最近很多市民在晚上睡覺時,感到最煩心的就是:有蚊子騷擾。特別是隨著氣溫攀升,不僅沒有熱死蚊子,蚊子反而開始變本加厲地騷擾大家。很多市民都覺得今年的蚊子似乎要比去年多,也比往年大。果真如此嗎?昨天,記者諮詢市疾控中心後了解到,最新監測結果顯示,上個月的蚊子密度確實比去年有所增加。
  • 世界蚊子日:「秋蚊子」更兇?蚊子也「中暑」?盤點背後的氣象因素
    很多市民感覺今年蚊子好像多了,而且格外「兇猛」,主要還是因為今年雨水多、光照少,前期高溫不多,這都是蚊蟲大量繁殖的好時機。來源「南京市疾控中心官微出梅遭遇持續高溫,蚊子「中暑」了最近一段時間,南京持續35℃+的高溫,大家的感覺又是,蚊子比前段時間少了,疾控專家說,因為蚊子從卵到幼蟲到蛹的幾個發育階段,都在水裡
  • 秋後蚊子猛如虎
    持續的高溫天氣逐漸遠去入秋後將會越來越涼爽不過!秋意漸濃之後也有令人煩惱的事兒......蚊子戰鬥力好像更強了!秋後的蚊子一個頂仨為何天氣漸涼蚊子卻越猛?蚊子也怕熱跟大家印象中不太一樣的是,蚊子其實並不喜歡在高溫天活動,它們也「嫌熱」。研究證明,溫度在15℃以下,它們也不怎麼活動,原因是「怕冷」。
  • 今年蚊子都死哪去了?
    尼馬自掛東南枝:難怪最近蚊子少了很多,這算是高溫唯一的好處了吧 X許W威:能讓這些玩意死絕了,再熱我一個月也行,曬黑一點,多喝幾瓶水的事。 amy的好朋友:其實說明一點:該熱的時候就得熱,該冷的時候就得冷,可以殺一殺病蟲病菌。
  • 本來想繁殖魚蟲的,為什麼繁殖出了一魚缸的蚊子卵?愁死我了
    而當紅血蟲開始大量繁殖的時候,小魚蟲和蚊子幼蟲就開始急劇減少,而像這幾天單獨一個魚缸裡全部出現蚊子幼蟲的現象,我也是頭一次見到。然後前幾天這個魚缸的水質就開始發臭了,只是並沒有那麼嚴重,水面上也結了很厚的油膜,我怕整缸水全部壞掉,所以說又把那些魚腸子用一個破網給撈出來扔掉了,燻死我了。從那以後,這個魚缸裡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開始發現了大量的蚊子幼蟲,可以說整個水面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比起魚蟲和紅血蟲可厚多了。
  • 熱!廈門重啟「燒烤+蒸籠」模式!90後小夥子養上千隻「蚊子」!竟是...
    夏天的天氣本質就是複讀機  雨—熱—雨—熱—雨—熱  簡單的來說  就是未來幾天溫度將會升高  並且空氣溼度大  悶悶熱熱的潮溼天又要回來了  俗話說得好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昨天是大暑節氣  今年的大暑正值中伏的第二天
  • 蚊子最近突然增多 積水是蚊子幼蟲繁殖最適宜的溫床
    「已經點了液體蚊香,為啥還是那麼多蚊子?寶寶額頭都被咬到了。」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本報新聞熱線13671686848接連接到市民來電,反映這兩天身邊的蚊子突然多了起來。蚊子高峰降臨申城?今年是蚊子大年嗎?針對市民疑問,昨天,市愛衛辦相關負責人昨天接受了本報的採訪。
  • 天氣好不好,蚊子吃的飽不飽???
    據2016年的數據統計,蚊子平均每天會導致1470人死亡,這個數字比鯊魚在過去100年中殺死的總人數還要多。蚊子的殺傷力如此巨大,與它們基數大、分布廣、繁殖快的特性不無關係。全世界蚊子有幾千種,身影幾乎遍布世界各地,而且繁衍後代的能力驚人。一隻雌蚊一次能繁殖出一兩百隻蚊子,這些小蚊子的養料,就來自於心心念念想要消滅它們的敵人——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
  • 惡毒的花腳蚊子,你終於迎來了絕後的這一天
    本文作者:周悅 據說,今夏是史上溫度最高的夏天,部分地區氣溫甚至直接突破了 40℃……熱到人分分鐘想射日。 請問你為什麼咬我 在南方,蚊子的種類也各式各樣,我們通過第二天早上起來腿上「包」的性狀來判斷誰是兇手。如果包塊特別腫大,明顯刺癢難耐,許久不消退……那你估計是中了「花腳蚊子」的招了。 花腳蚊子,可以算是南方蚊子中的魁首了,因蚊子的腳有黑白相間的條紋而得名。
  • 為啥秋天的蚊子這麼毒?蚊子的老祖宗又是誰?
    然而,蝌蚪君最討厭的蚊子似乎也來了精神,更加拼命地吸著我的血!俗話說「秋蚊猛如虎」,為什麼蚊子到了秋天就好像加了buff似的呢?蚊子本身就更喜歡秋天蚊子也很怕熱,但為了生存,不得不頂著高溫「工作」,這麼一看簡直跟我們一樣一樣的。
  • 白露蚊子就閉嘴?秋天的蚊子更要小心
    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9月7日是中國傳統節氣——白露,那麼從7日起,蚊子真不咬人了嗎?秋天蚊子怎麼多了?夏天熱的時候才是蚊子活躍的時間,而一般到九、十月份,蚊子是該少下去了,而且應該不咬人了。
  • 今夏挨跳蚤咬的格外多 雨後的蚊子超級「猖狂」
    A  今夏被跳蚤咬的患者格外多  昨日上午,一位50歲上下的女士來到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她撩起褲腿,腳脖子上現出一圈紅色的小疹子。患者說:「早晨出去打了會太極拳,回來就癢得難受,不知道什麼咬的。」主任醫師仲珣說:「這是跳蚤咬的。」最近幾年養寵物的人多了,跳蚤就多了起來。今年夏天,被跳蚤咬的患者格外多,基本上每天都能遇見三四例,這可能和潮溼悶熱的天氣有關。
  • 夏天的蚊子又來了,它們冬天藏哪了?
    隨著疫情的結束,天氣也越來越熱了,馬上就到進入炎熱的五一了,說到夏天,就讓我想到了蚊子,每到夏天,讓很多人煩惱的不是炎熱的天氣,而是煩人的蚊子,那麼夏天的蚊子從哪來的,冬天他們又都去哪了。冬天的蚊子去哪了首先,最適宜蚊子的生存溫度是28到30攝氏度,最適宜的環境是潮溼的地方。當溫度降低到10攝氏度以下時,蚊子的繁殖能力將大大降低,超過35攝氏度呢蚊子又忍受不了高溫。所以,蚊子一般每年四月份開始出沒,到八月中下旬最為活躍,之後慢慢沉寂。當秋天到來,溫度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
  • 蚊子為啥只叮你?拍死吸血中的蚊子會怎樣?帶你了解真正的蚊子
    important} 提起蚊子,相信很多人都跟它「對戰」過無數個回合,也許,你真的還不夠了解它,沒開玩笑,8月20日的確是世界蚊子日,這是為了提高公眾對瘧疾以及其它蚊子傳播疾病的意識而建立的世界蚊子日,世界蚊子日,不是為了「紀念」蚊子,而是提醒人們注意蚊子是傳播疾病,特別是瘧疾的重要媒介之一。
  • 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和室外高溫熾熱天氣相比,這裡的環境無疑相當舒適。  袁建忠是昆蟲博物館高級工程師,也是養蚊組的帶頭人,「23℃-27℃是蚊子最喜歡的溫度。實驗室全年365天開著空調,室內溫度控制在24℃-27℃,模擬最適宜蚊子生長的環境。實驗室還通過地面灑水的方式來調節溼度,以保證蚊子的正常生長。」  真正走進實驗室,記者被眼前的場景震住了。
  • 被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是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生存?
    南方的蚊子要比北方的多,因為它們繁殖的溫度要在10度以上,因此更喜歡溼熱的環境。不過,並不是寒冷的地方就一定沒有蚊子,在北極圈這種寒冷地帶,也已經被蚊子「霸佔」,並且這裡的蚊子十分彪悍,被認為北極圈最兇猛的動物之一。為什麼喜歡溼熱的蚊子會出現在北極圈呢?它既沒有厚厚的脂肪,也沒有能抗寒的皮毛,究竟是如何存活下來的?
  • 進屋關門、紗窗完好,為啥家內還有蚊子?教你幾招能「氣死」蚊子
    天氣熱了,業主家裡經常有「串門」的不速之客,不請自來還不客氣動不動就動嘴開吃,這就是業主最討厭的蚊子,每年夏天業主都將家裡封閉的很嚴實,可是很多業主都有這樣的體驗,每次業主進屋就關門,紗窗也完好無損,為什麼家裡還有蚊子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招能「氣死」蚊子。
  • 臨安有個山村,蚊子是稀有物種
    本報訊(通訊員 吳兵 汪林 章昕 記者 陳良江)炎炎夏日,蚊子是高溫之外最令人頭痛的傢伙。不過,在玲瓏街道殷家山村,蚊子卻是稀有物種。17日晚,筆者懷著好奇的心情探訪了殷家山村。  走進殷家山村,已是傍晚7點光景,天色漸暗。村裡小溪邊,不少村民在乘涼。
  • 小小的蚊子,每年能「殺死」70萬人
    模仿宋小寶的口吻自嘲,對於招蚊子體質的Kitty來說,夏天難熬的不只是高溫,還有防不勝防的蚊蟲叮咬。嶺南之夏,高溫多雨持續時間長,給蚊蟲這一古老生物創造了年度黃金生長期。據高倍顯微鏡實拍觀察到,一隻吸飽血的雌蚊幾乎每秒產卵2個,短短幾分鐘就產下至少200個卵。而這些蟲卵不出半個月就可以長成咬人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