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費交的是全額,供暖卻要分時段,太不合理了。」住在天壇西路杏園小區的住戶王先生說,小區每天只有兩個供暖時段,每個時段6小時,一共12小時,天氣越來越冷了,暖氣一停家裡就涼了下來。
居民吐槽:分時供暖 半夜冷得加被子
記者了解到,杏園小區屬於自備鍋爐供暖,物業規定每天上午5點到11點和下午5點到晚11點,兩個時段供暖,剩餘的12個小時小區停止供暖。「我們按照物業規定的每月每平方米5.6元的標準全額繳納暖氣費,為什麼不能享受全天候的供暖?」王女士說,家裡的溫度一直上不去,剛剛感受到了點熱度,就到了停暖時間,特別是半夜,室外溫度低,家裡的溫度下降的更快,睡著睡著就會被凍醒,還得加一床被子。
「小區採暖費比市政供暖每月每平方米少0.2元,但是每天只有一半時間在供暖,折算下來的話,全天供暖價格就遠遠高於市政集中供暖的價格,最關鍵的是分時段供暖的效果並不理想,不能確保室內恆溫。」小區住戶喬女士說,家裡剛暖和起來就停暖了,待在家裡,得一會兒穿棉襖一會兒脫棉襖很麻煩,感覺很不舒服。
物業回應:無法承擔全天候供暖費用
在杏園物業辦公室門口的公示欄中,張貼了2020年-2021年採暖費收取辦法。記者看到,上面寫著:為了促使資金早日回攏,讓利於住戶,凡在今年12月31日前,繳清本採暖季暖氣費的住戶,按照每月每平方米5.6元收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15日,繳清暖氣費的按照每月每平方米5.8元收取,逾期繳納的每天加收3‰的滯納金。同時,記者在收費辦法的旁邊還看到了一張鍋爐運行時間的通知,5點到11點,17點到23點是固定的供暖時段,如遇氣溫變換,隨時調整延時。
物業辦公室一位姓韓的主任表示,小區分三個院落板塊,住戶有2400餘戶,其中有一半都是長延堡村的回遷戶,一直採用自備鍋爐供暖。目前所執行的供暖價格是2011年召開供暖價格聽證會後制定的,並且約定小區的供暖時間每天不低於12小時,溫度為18±2℃。由於近年來天然氣價格上漲、鍋爐運維費用上漲,物業公司在2015年重新核算了供暖價格,每月每平方米的價格已達到了8.9元,但住戶們對於暖氣價格調整一直很牴觸,物業公司也只能維持原定價,不僅如此還會根據天氣的變化隨時延長供暖時間。按照現行的供暖價格,每年物業公司僅供暖一項就要給小區倒貼50餘萬元,想要實現24小時全天候供暖,物業沒有墊付更多費用的能力。
如何收費:物業應與業主協商決定
自備鍋爐供暖的小區到底應該如何收費,供暖時長有何要求,記者從西安市住建局了解到,如果是自備鍋爐供暖小區,供熱單位應該核算上年度供熱成本費用,擬定本年度供熱價格方案。供暖時長則依據業主繳納供暖費用時和物業公司籤訂的協議,協議如何約定就應如何執行。
據悉, 西安市發改委關於修訂《做好自備鍋爐供熱價格協商公示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中,也明確「供熱單位應將擬定的供熱價格方案與業委會(或有相同職能的其他社會組織)進行充分協商溝通,形成一致意見。未成立業委會的居民小區,在2020年12月31日,應按照《陝西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必須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二分之一以上且佔總人數二分之一以上的業主同意;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民法典》相關規定,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供熱單位與業主(用熱人)雙方就供熱價格方案難以協商一致時,根據《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由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協調解決。
首席記者 龔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