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類為什麼會鳴叫?

2021-01-18 中國科普博覽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自幼我們在文學作品中就能常常聽到伴隨著蛙聲的各種場景,有稻香水田,也有荷塘月色,蛙聲仿佛成為了田園景色的必備元素。可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惑:蛙類為什麼會鳴叫,又是如何鳴叫的呢?


作為個體間交流的有效方式,絕大多數現生脊椎動物都會通過聲波來進行交流。Bass等科學家通過運用分子手段研究蟾魚科魚類胚胎發育指出,現生魚類和其他發聲四足動物負責操控發聲的神經系統極其相似,暗示著負責發聲的神經操控系統早在早期魚類祖先中就已經出現,而從早期魚類中分化出來的早期兩棲類也應該擁有相似的控聲神經系統;加上侏羅紀中期的蛙類Notobatrachus degiustoi化石已經擁有完善的中耳和其他保證聽力的結構,所以聲交流在早期無尾兩棲動物(蛙和蟾蜍)中就應該已經出現。


現生無尾量棲動物通過收縮胸腹部肌肉,使肺內空氣快速通過喉部,從而引發震動並發出聲音。叫聲的類型多種多樣,有常見的黑斑側褶蛙和金線蛙經典的「呱,呱」聲;有花狹口蛙低沉洪亮的「ong,ong」聲;還有黑框蟾蜍連續尖銳的「嗑,嗑,嗑」聲;不同物種的求偶叫聲往往獨特而容易鑑別。很多物種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竭其所能的通過腹腔或者特化的聲囊來產生共鳴以擴大聲音的分貝或改變聲音頻率,這也就是很多兒時書籍上描繪的青蛙腮幫上的大氣泡了;聲囊的形態也多種多樣,有單一也有成對,其形態和數量對於物種鑑定也起到一定作用。


圖1. 查爾斯灌木蛙Raorchestes charius展示其單咽下外聲囊。Sachin Rai攝,自ARKive


圖2. 美洲牛蛙通過腹腔和單咽下外聲囊產生低沉的共鳴叫聲。Doug Wechsler攝,自ARKive


圖3. 印度虎紋蛙示其藍色雙咽下外聲囊。圖片源自bluanimalbio


目前已知兩棲類的鳴叫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廣告鳴叫、警告鳴叫和釋放鳴叫。


大家常在初春盛夏聽到的成片蛙鳴就是雄性的廣告鳴叫,是大多數雄性蛙類展示自己實力、吸引異性的主要手段;通過雄性發出鳴叫的分貝、頻率以及持續時間,雌性可以判斷出雄性的個體大小和健康狀態,以藉此選擇最健康擁有最好基因的雄性繁衍後代;而不同雄性個體間也可以藉此判斷對方的打鬥實力,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其中雌性個體根據雄性某一性徵帶有偏向性選擇配偶的過程就屬於一種典型的性選擇。蛙類中最有名的性選擇例子莫屬南美的泡蟾(Engystomop spustulosus)了。雄性泡蟾會在正常的鳴叫後脫加一系列短促間隔明顯的尾音,而雌性個體明顯偏好能較長尾音的鳴叫,能發出越多尾音的雄性在競爭交配權時越有優勢。那麼,雄性就因為這個選擇的壓力而不斷演化發出越來越多尾音的求偶鳴叫嗎?事實卻不然。因為當地生活著一種以蛙類為主食的蝙蝠,而這種蝙蝠恰恰可以靠長尾音的求偶鳴叫準確定位雄性泡蟾的位置,所以最能吸引雌性的個體在傳遞自己遺傳信息之前就已死於天敵之手。因為性選擇和天敵捕食壓力這兩個協同進化(co-evolution)力量來回較量,促使著泡蟾在二者中間尋求中間平衡點。


圖4. 利用聲囊和腹部共鳴求偶中的雄性泡蟾Engystomops pustulosus,Brian Gratwicke攝,自Wikimedia


警告鳴叫是當蛙類感受到騷擾或受到攻擊時發出的叫聲,往往短促而尖銳,起到迷惑捕食者增加其逃跑機率的作用。而最後一類釋放鳴叫則是如果一隻雄性在被其他「色慾薰心」的同伴錯當雌性抱住時發出的特別叫聲,以告知同性其錯誤的抱對行為。


圖5. 被蝙蝠捕食的雄性泡蟾

Engystomops pustulosus

。Christian Ziegle攝,自smithsonianmag.org


圖6. 蝙蝠捕食求偶後的雄性泡蟾,自esi.utexas.edu


圖7. 蟾蜍

Bufo bufo

的交配球 。最下方體型最大的為雌性,其餘為抱對雄性, 被錯抓的雄性會發出釋放鳴叫。Gary K. Smith攝,自ARKive


中國科普博覽-從水到陸專欄 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csar.blog.kepu.cn/


歡迎關注中國科普博覽微信號,搜索「中國科普博覽」即可找到我們。科普,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研究稱雌蛙刺激鳴叫與交配有關
    蛙類在繁殖季節發出各種鳴叫,進行種內通訊。一般都是雄蛙發出鳴叫,雌蛙根據鳴聲判斷雄蛙的優異程度。
  • 蛙類中驚現一夫二妻婚配製
    巴西的大西洋雨林中,生活著一種實行一夫多妻的蛙類Thoropa taophora。Thoropa taophora常棲息在巖石上,其背部顏色與巖石相似。雄蛙的拇指上有長長的刺,這是它們在配偶競爭中的武器。
  • 印度生物學家發現蛙類第7種交尾姿勢「背跨式」
    據報導,在約7000種的蛙類世界中,生物學家先前已知有6種交尾姿勢。多數的蛙類都採用從背後的抱合姿勢,包括雄蛙從背後抱著雌蛙腹股溝部位、抱著雌蛙掖下部位、以及抱著雌蛙頭部交尾。另外一種是雄蛙分泌粘液粘在雌蛙背部交尾,還有一種是雄蛙坐在雌蛙頭部的交尾,以及稱為獨立姿勢的雄雌蛙背對交尾。
  • 武夷山發現蛙類新種「雨神角蟾」
    這是武夷山地區50多年來首次發現蛙類新種。角蟾是一種形如蛤蟆的兩棲動物,分布於我國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廣義角蟾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和印度東北部、東南亞等地,是角蟾科中數量最多的一個類群,且近年來陸續有新種被發現,目前已有84個物種。
  • 蛙類為何選擇「一夫二妻」制,而不是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
    巴西的大西洋雨林中,生活著一種實行一夫多妻的蛙類Thoropa taophora。Thoropa taophora常棲息在巖石上,其背部顏色與巖石相似。雄蛙的拇指上有長長的刺,這是它們在配偶競爭中的武器。
  • 別光顧著養日本蛙 來認識一下上海的蛙-金線蛙 澤蛙 蛙類 雨蛙 抱...
    雄蛙有一對頸側外聲囊,鳴叫聲音較大;雌蛙無聲囊,但也會鳴叫,但比雄蛙鳴聲小得多。  黑斑蛙背部呈深綠色、黃綠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規則的黑斑,背部中間有一條寬窄不一的淺色縱脊線。雄蛙第一指基部有婚墊,有利於在繁殖期間和雌蛙抱對。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幾隻或幾十隻棲息在一起。  蝌蚪體型肥大,體綠色且散有不規則的深色小斑紋。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福建武夷山發現蛙類新種「雨神角蟾」 極具生物研究價值
    這是武夷山地區50多年來首次發現蛙類新種。角蟾是一種形如蛤蟆的兩棲動物,分布於我國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廣義角蟾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和印度東北部、東南亞等地,是角蟾科中數量最多的一個類群,且近年來陸續有新種被發現,目前已有84個物種。
  • 國內有一種長鬍子的蟾蜍,嘴唇上有多條角質刺,中國特有珍稀蛙類
    在青蛙種類中,蟾蜍也屬於蛙類中一種,現在已知的蟾蜍科有300多種蟾蜍,分布在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等地區,而在國內有一種體態奇特的蟾蜍,被稱為是「長鬍子的蟾蜍」——崇安髭蟾,是因為其雄崇安髭蟾的嘴唇緣每側各有5-8枚角質刺。
  • 湖南目前已知有蛙類57種 長沙城最常見的是黑斑蛙
    湖南有蛙類57種,最常見的是黑斑蛙入夜,城市的公園和小區裡,蛙聲準時響起,尤其在雨天,蛙聲更是此起彼伏。其實我們聽到的蛙聲,除了青蛙的鳴叫,還有蟾蜍的聲音。「湖南目前已知有蛙類57種,隸屬6科22屬。」
  • 烏鴉鳴叫和喜鵲鳴叫究竟意味著什麼?
    俗信以為烏鴉是兇鳥,遇之不祥;如當頭鳴叫,更是災禍發生的預兆。諺雲「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老鴉叫,禍事到」等,均是此類觀念的反映。而在鴉鳴兆兇俗信流行的另一面,也有鴉鳴兆祥風俗的存在。《教坊記》載:南朝宋彭城王劉義康、衡陽王劉義季被文帝囚於潯陽,後赦之。使者奉赦令未到,義季家人來囚院扣門報喜:「昨夜烏夜啼,官當有赦。」少頃,使者到。三國時何晏因事系獄中,有二烏停在何府之上。
  • 臺北蛙類大調查
    臺北市立動物園「卻斑大隊」自2012年起,每年定期在園區進行外來種斑腿樹蛙的族群控制行動,今年特別加碼組隊,參加動物園與臺灣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研究室合辦的「大臺北蛙類調查比賽」。在兩棲類學者的帶領下,保育志工群將協力補足臺灣蛙類調查的缺角,也邀請未能參賽的青蛙粉絲,一起加入蛙種及數量的「網絡預測活動」。
  • 畫眉鳥的雌雄鑑別方法,會鳴叫的公畫眉鳥的挑選
    會鳴叫的公畫眉鳥的挑選畫眉鳥有句俗語說「畫眉不叫,神仙不知道」,可知畫眉雌雄分辨之難。要知道只有公畫眉才會鳴叫哦!分辨畫眉雌雄也不是沒有辦法,想要買到一個會叫的公畫眉鳥,買鳥人大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聽叫聲: 雄鳥鳴聲,聲長而高,富有變化。尤其是婉轉多變的韻律,哪怕是只叫一聲,都可以斷定是雄鳥;雌鳥聲短,音單而低。
  • 蛙類離奇死於野外,森林當中驚現蛙類屍體,一切源於人類這項活動
    離奇的是,自10年前它們便開始陸續死去,為什麼這些珍貴的蛙類會死亡,到底是誰殺死了這些青蛙?為何青蛙會死在真菌手裡?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蛙類數量開始不斷減少,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著手追查導致動物滅絕的元兇。他們用光學和電子顯微鏡檢查離奇死亡蛙類身上的組織。1995年,獸醫李・伯格博士發現,一些奇怪的微生物出現在青蛙組織中。
  • 上海青西郊野公園裡有一個野生蛙類的家
    在這個區域,已經有一個蛙類野生動物的家,這是2017年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實施完成的青浦區大蓮湖蛙類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建設項目。今天,跟隨大林一起,去青浦區大蓮湖蛙類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看看吧。青浦區大蓮湖蛙類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Q青浦區大蓮湖蛙類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蛙類有幾種?
  • 這種鳥兒不會飛,摔下樹會死,為求偶雄鳥賣命鳴叫三四個月
    ,不得不說,這種求偶方式相當有意思,在繁殖的季節,雄性鴞鸚鵡會自發的聚集在某個地方,這個地方離它們的日常居住地比較遠,一般有7公裡之遠。 在這裡,雄性會盡情張開翅膀,賣力表揚舞蹈,唱歌,它們會讓自己胸前的氣囊充滿氣
  • 微塑料如何影響蛙類幼體的健康?
    在過去幾十年間,由於棲息地減小、人類的過度捕捉、以及疾病的傳播等原因,全球蛙類的生存遭受了嚴重威脅,超過70%的蛙類種群數量處於下降之中。另一方面,環境中的微塑料讓脆弱的蛙類雪上加霜。最近,一項由巴西科學家開展的研究顯示,水體中的微塑料會進入蛙類科豆的鰓、胃腸道、肝臟、尾部肌肉組織和血液,使蝌蚪的有核紅細胞發生病變,同時,改變蝌蚪的發育形態,增加其皮膚中的色素細胞數量和色素沉積率。
  • 蛙類的生長環境和基本功能
    蛙類是兩棲動物,無尾,後肢長,前肢短,趾有蹼,善於跳躍和遊泳,捕食昆蟲,對農業有益,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青蛙等。蛙類主要用肺呼吸,由於蛙類的肺結構簡單,不發達,因此靠皮膚輔助呼吸,而冬眠期間的蛙類完全用皮膚呼吸,所以蛙類必須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蛙類氣味甘,0,無毒,主要治療兒童赤氣,肌肉瘡疾傷,可止痛,調氣不足,還可治療小兒熱瘡,殺體內病蟲,去除勞劣,解熱毒,解勞熱,還能利水消腫,治療濁瘡,補虛損,治療蛤蟆溫病等症。
  • 蛙類成為水生動物,是個危險的開始.
    官方說是為切實解決部分蛙類交叉管理問題,進一步明確保護管理主體,落實執法監管責任,加強蛙類資源保護。那麼五種蛙類在法律和管理層面被視為水生動物,真的有利於保護它們麼?明顯不是。各地漁業主管部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大相關蛙類野生資源保護力度,利用活動僅限於增養殖群體。我就捕捉(撈)、飼養、利用蛙類野生群體了,犯了什麼法?處罰依據是什麼?我不過是「撈了幾條魚」而已。除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捕撈相關蛙類野生資源。野生人工誰能分得清?秋冬攔截捕捉下山的「半人工養殖」林蛙,誰能管得了?
  • 寧波蛙類知多少?至少25種!
    寧波地區分布不多,山區偶見。武夷湍蛙武夷湍蛙  小型蛙類,雄蛙體長38-45毫米,雌蛙45-53毫米。主要生活於低山區,白天隱蔽於石縫內或植物上。在記者的老家海寧,蛙類被分為3種:小而灰色的叫蛤蟆,大而皮膚粗糙的叫「癩施」,大而皮膚光潔的叫「田雞」。如今,在寧波生活已近20年,我請教「老寧波」:在寧波話裡,如何區分不同的蛙類?答:最廣泛的名稱就是「癩施」,泛指各種蛙,而「噴火癩施」、「癩蛤蚆」或「蛤蚆癩施」則特指癩蛤蟆。